科创板缘起,如何参与,将给市场带来什么?

而目前中国经济仍处于L型的新常态,此时此刻,资本市场还在困难中挣扎,此时创立“科创板”是否会达到预期——即纳斯达克对于美国互联网发展的效果呢?

这些年来,一直想打造一个中国的纳斯达克。迄今的创业板、中小板和新三板等交易市场,之前都曾期望(或号称)能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

但可以预见的是,此次“科创板”主要有这几项特征:不盈利也可上市,个人投资需50万,新股放宽涨跌幅限制,上市前5天不限涨跌幅,第六天开始设限20%。

当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我第一时间便在今日头条发了一条点评:这次的“科创板”,首先在名字上就点明是为扶持科技创新,像是不盈利也可上市——降低了上市门槛,符合高科技创新的企业特质。

而新股放宽涨跌幅限制,上市前5天不限涨跌幅,第六天开始设限20%等这些规定,是希望能够放大交易量,个人投资需要50万的门槛,显然是对那些比较成熟、能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股民设置的,太小的散户不宜参与,同时又不像新三版,需要投入500万的高门槛,造成冷场的效果……

因此,普通投资者想要参与“科创板”投资,网上、网下的“打新”规定如下:

首先,对于网上的投资者,需符合“科创板”投资者适当性条件:比如投资者账户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低于50万元;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持有市值达到10,000元人民币。

其次,网下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明确不参与“科创板”的网下配售;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QFII、私募基金管理人等专业机构投资者。

从申购方式来看,网上“打新”仍采取比例配售原则,对于每家科创板企业,每5,000元沪市流通市值可申购500股新股(目前沪市A股的每个申购单位为1,000股,对应每1万元的沪市流通市值)。

那么,为何在此时推出“科创板”呢?

由于三四五线城市的房地产和基建,因为缺乏产业支撑,市场消费力很有限!強行拉动拉高,会造成资金链断裂产生债务崩盘,比如美国次级贷款引发的金融危机风险。所以,只能采取适度城市化扩张,城镇化发展和特色小镇的稳妥方法。

因此,2019创立“科创板”,来带动中国股市全面复苏,使得广大上市公司和基金逐渐解套,盘活中国的存量资本,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债务危机,控制沪指保稳在四千点内,并以“科创板”为股市特区,来带动中国科创生产力的崛起之路。

由“科创板”带动引领中国科创产业的崛起,对于中国能否迈入发达国家,可谓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世界“科创板”带领科创力,唯一成功的就是纳斯达克。当年眼看日本即将超越美国,美国甩掉日本的神器是互联网的高度发展,纳斯达克功不可没。

目前,中国经济仍然是以中低产业链为主,美中贸易摩擦迫使中国向高端产业转型,解放生产力的驱动力就要看“科创板”,是否能带动创新激活中国的科学创新产业,引领国家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由此可见,创立“科创板”的战略意义,远非股市融资而已,如能像深圳特区完成体制突破,形成科创特区从而实现中国式的纳斯达克,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那么创立“科创板”对中国A股,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投资者会有哪些机会?

此时推出“科创板”,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应该是一件大事,特别是“科创板”审批采用注册制,对市场会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实施注册制,上市公司的条件降低了,数量将会增加,从供需的角度来说,会给市场造成卖压,因为股票的供给增加了。

另一方面,许多过去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互联网公司、生物公司等,现在都可能成为“科创板”的挂牌公司,而无需像阿里巴巴那样的公司,请律师做红筹结构,绕道美国去上市,使中国投资者购买未来科技龙头公司的机会,也大幅地增加。

本文来自投稿,内容可能有删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1)
上一篇 2019-03-17
下一篇 2019-03-22

相关推荐

  • 石头科技褪去“光环”:股东减持、小米“解绑”、投诉不断

    如果说股东离场和竞争对手的增加是“外患”,那么石头科技自家产品一直以来持续不断收到投诉和差评便是最为棘手的“内忧”。 随着扫地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贴近日常生活,该产品曾经的“高科技外衣”和相关企业的“市梦率”也渐渐褪去。 作为曾经的减持也让公司本就受挫的股价再次承压。 《小米系”资本正在加速退出石头科技,而在另一头,9月14日,小米扫地机部正式成立的消息传出,产品结构单一的石头科技压力陡增,扫地机器人本身增长停滞的市场也将更加内卷。 除此之外,石头科技在消费者维权平台以及官方店铺遭受的“投诉”和“差评”,也让这家曾经的明星公司彻底失去了“光环”。 股东、高管轮番减持,实控人边套现边提议回购 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今后减持360.12元/股计算,昌敬计划减持的股份市值约为6.75亿元。 而实控人自己减持的同时,却不忘提议公司进行回购。 8月17日,石头科技公告称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昌敬先生《关于提议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函》。 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为建立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等原因,昌敬提议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股份——回购股份的资金金额不低于人民币5117.78万元(含),不超过人民币1.02亿元(含)。回购的价格:不超过人民币435元/股(含)。 对此,有原始股东资本加持,自身也拥有了更多的“资本实力”。所以石头科技不再满足做一个代工企业,开始推出自有产品,兴建自有工厂,由互相绑定到相互竞争。 就在9月14日,石头科技首次对媒体开放了其2023年4月投产的自有工厂。该工厂投资4.6亿元,公司称目前月产能最高可达30万台,主要用于生产扫地机器人。同时,二期产房也在规划建设中,预计2024年5月交付使用。 无独有偶,同样是在9月14日,多方信息称小米生态链部整合了其部门架构,新成立了智能硬件部、…

    2023-09-19 科技
    14.5K
  • 容汇锂业转战创业板:业绩变脸风险高悬,行业分类“量身定制”

    眼镜财经》注意到,伴随新新能源行业景气度快速提升,下游需求的提升助推容汇锂业业绩的快速增长。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容汇锂业的营收分别为5.06亿元、15.42亿元、59.1亿元;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5亿元、3.7亿元、19.05亿元,业绩呈上升趋势。其中2022年容汇锂业的营收为59.1亿元,同比增长283.27%,实现归母净利润19.05亿元,同比增长414.86%。 《眼镜财经》翻阅招股书说明书发现,2020—2022年,容汇锂业碳酸锂产品的销售均价分别为3.55万元/吨、8.23万元/吨、38.66万元/吨,碳酸锂相关业务的营收分别为2.84亿元、7.98亿元、36.92亿元,占其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60.16%、52.66%、62.52%。 其电池级氢氧化锂2020年至2022年的售均价分别为4.88万元/吨、8.32万元/吨和33.59万元/吨,氢氧化锂对应的营收分别为1.32亿元、6.44亿元、21.81亿元,占其营业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8.05%、42.44%、36.92%。 然而,业绩增长的容汇锂业或将面临着业绩变脸的风险。 据容汇锂业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司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的市场价格分别为22.95万元/吨、31.75万元/吨较去年38.66万元/吨、33.59万元/吨的销售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下降。 由于容汇锂业自身没有新三板挂牌时容汇锂业对自己的分类为“C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020年12月容汇锂业向上交所科创板提交天齐锂业、盛新锂能等锂盐加工企业的分类则为“

    2023-06-08
    7.2K
  • 科沃斯“扫地机器人第一股”光环褪色:销售费用与存货一起翻倍,研发不足客诉高企产品智能化堪忧

    以扫地机器人、智能洗地机为代表的智能清洁电器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刚需必备。 在快速发展的智能清洁电器市场,科沃斯(603486.SH)的表现可谓一骑绝尘。作为“扫地机器人第一股”仅用时13个月就完成了百亿市值到千亿市值的跃升。 前不久,科沃斯披露的2021年业绩预报也较为理想。数据显示,公司2021年扣非净利润达18.5亿元至19亿元,同比增加248.4%到257.8%。 不过,《年报,不难看出该公司在业务经营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眼镜财经》注意到,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科沃斯研发费用分别为2.77亿、3.38亿及3.31亿,占营收比重分别为5.22%、4.67%和4.01%。 对比科沃斯一直对标的全球扫地机器人巨头iRobot,公开报道显示,后者的研发费率自2013年开始就一直稳定在10%以上,在全球拥有超过1500项专利。 与研发费用相对的是,科沃斯在销售费用的投入上一直是大手笔。 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科沃斯销售费用分别为12.32亿、15.61亿及18.93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23.19%、21.58%和22.96%。以去年前三季度的18.93亿元销售费用来看,同比急剧增长了96.33%。 整体来看,科沃斯销售费用相当于研发费用的5-6倍。 然而,在如此阔绰的销售费用加持下,并没有带动销售明显增长,科沃斯的存货反而持续保持上涨。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三季度末,公司存货金额分别为10亿元、12.85亿元、25.61亿元。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扫地机器人作为常用的小家电,科技含量不高,且更新换代快,随着各大家电企业涌入,竞争加剧,给公司的存货带来无形风险。一旦积压严重,很容易被市场淘汰,卖不掉的每年都要减值。 投诉不少,产品智能化堪忧 研发相对偏弱让科沃斯,产品智能性大打折扣。 《眼镜财经》检索知名投诉平台黑…

    2022-04-18 资本
    3.4K
  • 中信博高管套现、机构减持后,转换BIPV赛道前路几何?

    登陆光伏支架行业,2020年8月公司上市,首发价格42.19元,实际募资14.31亿元,有A股“光伏支架第一股”之称。上市以后,该公司受到资金关注,股价在今年7月直线攀升至高点274.21元,12月28日报收186.08元。 但《原始股东与高管们开始密集套现离场,12月27日,上交所还对其中的违规碳中和日报》试图进行些许探究。 遭遇减持潮 12月27日,上交所对中信博的核心技术人员王士涛予以通报批评,原因是超比例违规减持,而这正是该公司减持潮中的一个缩影。 根据公告,作为中信博时任核心技术人员,王士涛在所持首发前股份限售期满之日起1年内,减持股份数量超过其上市时直接持有公司首发前股份总数的25%,且违规减持金额较大。对于上述纪律处分,上交所将通报中国上市公司诚信档案。 而不久前的12月23日,中信博才披露了董监高减持股份结果公告,公司原副总经理、原董秘郑海鹏,与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王程,在近期分别减持了22.16万股与6.48万股,这些减持股份均来源于公司年报披露显示,共有181家机构持股中信博,其中基金有176家,QFII有1家,社保基金2家,券商2家。到了三季度,此前持股的机构数量仅剩36家,大部分机构都已退出。 为什么会这样?简单来说,价格与价值不匹配。《碳中和日报》注意到,自去年上市以来,中信博的股价表现不错,尤其在今年5月至7月期间,有过一波直线攀升行情,从低点111.67元涨至高点274.21元。截至12月28日,中信博报收于186.08元,总市值约253亿元,出现了一波回落。而市盈率PE(TTM)约为153,光伏设备行业的平均PE约为63,中信博的估值溢价水平远超行业均值。 另一方面,中信博交出的业绩答卷与其股价相比,则相形见绌。毛利率比2020年同期下降9.73个百分点。其认为: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费用增加等因素导致公司单位成本增加。2021年支架…

    2022-01-04
    3.3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