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期市收评:PTA延续弱势 钢价低位徘徊

基本面来看,目前下游需求疲弱,钢厂开工高位,行业资金紧张,钢价跌至十年来低位。后期又面临6、7月需求淡季,钢市基本面难言乐观。

周五(5月29日)早盘,期市商品多数震荡。跌幅方面,铁矿石跌1.39%,沪镍跌2.32%。涨幅方面,玻璃涨1.73%。

玻璃

基本面:05月28日的“中国玻璃综合指数”为833.20点,比上期2015年05月27日下跌0.16点。

“中国玻璃价格指数”为820.76点,比上期2015年05月27日下跌0.31点。“中国玻璃市场信心指数”为882.94点,比上期2015年05月27日上涨0.43点。

现货价格:华东地区,江苏华尔润5mm浮法玻璃出厂价报1200元/吨;华北地区,河北安全5mm 浮法玻璃出厂价报1008元/吨。库存数据:交易所仓单为700张,较上一交易日持平。

观点总结:国内浮法玻璃现货市场维持平稳走势。华北沙河地区现货价格持稳为主,河北大光明、玉晶玻璃价格上调,厂家出货尚可;华东地区玻璃价格持稳;华中地区玻璃价格持稳,走货尚可,湖北亿钧玻璃价格调涨,华南地区玻璃价格持稳,走货一般。技术上,玻璃1509合约尾盘冲高,期价受900关口支撑增仓上行,上方将测试950一线压力,短线呈现震荡走势。操作上,依托5日线轻仓短多交易。

铁矿石价格创新高

矿业的寒冬还未过去,铁矿石价格却在近日升至近三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有些“坐不住”的钢企已经赴海外抄底。

不过,花旗集团对铁矿石的长期价格预测值下调三分之一,至每吨55美元,并预计在2016至2018年间其平均价格约为每吨40美元。

一位接近铁矿石市场的消息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市场大部分买方基本处于观望状态,卖方虽有报盘,但接盘者寥寥。铁矿石市场信心遭受打击,整体市场价格下调明显。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再平衡的情况下,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取而代之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中国需求仍呈疲软态势。”

花旗集团预计,在中国这个最大消费国的带领下,2018年至2025年全球铁矿石需求将下滑,同时成本产量却将增加。随着中国钢铁消费增速见顶,下一个十年的中国铁矿石需求会萎缩。

 

尽管铁矿石市场供过于求,但铁矿石巨头却仍在继续扩产。过去一年,澳大利亚的力拓和必和必拓,以及巴西淡水河谷为了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继续扩大低成本铁矿石的供应,加之中国需求放缓,由此造成铁矿石市场出现严重供应过剩,拖累铁矿石价格下跌36%。

此外,高盛在5月27日再度下调铁矿石预期价格,“市场供过于求,国际铁矿石巨头不顾市场供给过剩继续扩大产出实乃明智之举。限产将损害行业生产效率,且如果巨头之间不能协调起来限产,其效果将大打折扣。”

沪镍

外盘走势:隔夜伦镍冲高回落,其中3个月伦镍收跌0.58%至12795美元,近一周多来伦镍已累计下跌逾8%,令其跌回年内4月23日的低点附近,不过因此前伦镍在该点位附近振荡整理了逾2周的时间,短期或存在较强技术支撑。

消息方面:麦格理近日称,有色金属需求长期趋向乐观,尤其是用于耐用品消费行业的金属品种,因中国经济可能逐渐走强。

现货方面:5月28日SMM1#电解镍成交价为96000-101600元/吨,成交均价较27日上涨1250元/吨。日内金川公司小幅上调出厂价格出货意愿有所增加,同时贸易商出货积极,金川镍现货升水走低至4700元/吨,俄镍现货升水也走低,并出现了贴水出货的情况,下游按需采购,成交一般。

库存方面:截止5月28日,LME镍库存较昨日减少1014吨至464610吨,但仍接近于记录高点。同时,截止5月22日,国内港口镍矿库存为1818.6万吨,较上周增加24.6万吨,为连续第三周增加。

观点总结:隔夜沪镍1507合约冲高回落,尾盘仅小幅收涨至100450元,本周沪镍多企稳于10万元/吨之上振荡运行,显示该线存在较强的技术支撑,今晚关注美国第一季度GDP终值,预期偏空,美元指数或承压续跌。日内建议沪镍1507合约于100000-103000元间高抛低吸,止损各1500.

PTA延续弱势

步入5月,PTA期货1509合约短暂上冲至5600元/吨一线后,便展开了一波600点的回落调整行情。

至此,由腾龙芳烃PX装置意外爆炸等因素所引起的短期炒作行为暂时告一段落。随着5—6月PX、PTA检修装置重启,PTA供需结构预期宽松,价格延续弱势格局仍将是大概率事件。

PX供应逐步宽松,成本支撑弱化

前期较为强势的PX基本面,即将失去供应偏紧的支撑,后续PX装置集中重启产能远大于后续停车产能。

从具体数据来看,5月底至6月,亚洲地区面临重启的PX产能有340万吨左右,其中包括HC石化118万吨、S-OIL100万吨、福佳大化70万吨、新加坡美孚53万吨共计五套装置,而近期计划停产检修的PX装置仅有77万吨(日本Tonen19万吨和台湾FCFC58万吨)。

此外,宁波中金石化160万吨新装置计划将于6月上旬试车运行,预计6月底出料投产。随着PX供需面的逐步宽松,PX—石脑油加工利润持续压缩,PTA成本支撑预期将减弱。

PTA负荷提升,供应由紧转松

由于市场供应短期偏紧,一些关停的小装置陆续开启,原本计划检修的装置也纷纷取消检修计划,导致近期PTA负荷回升明显。福建佳龙去年12月停车的60万吨PTA装置,于5月中旬升温重启;江苏扬子石化因烯烃装置爆炸停车的70万吨PTA装置本周重新开启;恒力石化5—6月原本两条生产线轮流检修计划已经取消。

至此,PTA负荷已从4月中旬最低时的62%提升至69.5%。6月,宁波三菱、海伦石化等装置也将开车重启,同时四川晟达100万吨新产能面临释放压力。此外,市场传闻翔鹭石化或于6月初重启其厦门165万吨的老线装置。届时PTA装置负荷将显著提升至75%以上。

聚酯淡季临近,需求预期转弱

今年以来,下游聚酯产销形势整体好于去年。4月末,聚酯负荷一度攀升至85%的历史最高负荷水平。然而,5月开始,下游聚酯产销形势转弱,特别是聚酯企业库存回升明显。

据调研了解,目前江浙地区聚酯长丝平均库存水平已经攀升至18—22天左右的一年来高位。由于目前聚酯负荷仍处82.3%的高位,在聚酯库存高企压力之下,聚酯负荷进一步提升空间有限。

相反,6月开始,下游聚酯特别是瓶片等将步入淡季阶段,聚酯需求将明显减弱,聚酯负荷走弱的可能性较大。

综合而言,PTA负荷面临回升,聚酯淡季、需求转弱,PTA供需结构将由紧平衡转向宽松。同时,PX成本支撑也将弱化。在无意外事件发生情况下,PTA仍将延续弱势格局,1509合约或将下探4800元/吨一线。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15-05-28
下一篇 2015-06-04

相关推荐

  • 云顶新耀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全年营收1.26亿元 实现超预期增长

    3月28日,港股创新药企云顶新耀(1952.HK)正式发布2023年全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多项业务取得突破性成长:得益于两款核心产品依嘉®和耐赋康®的成功商业化上市,2023年总收入达到人民币1.26亿元,同比增长884%,大幅超出预期;得益于采用聚焦、高效、精干的商业模式及精细化管理,2023年运营成本大幅减少4.76亿元,同比下降33.7%,经调整后的净亏损大幅收窄6.26亿元,同比下降46.7%;财务状况稳健,2023年底现金储备达23.5亿元,可支持多项战略目标的实现。 公告显示,随着重磅创新产品的成功上市,以及产品管线中其他药物临床开发和注册上市工作的稳步推进,云顶新耀已从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转型升级成为一家覆盖全产业链的综合性生物制药企业,完成集研发、临床、生产、商业化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整合。公司预测到2024年底将有三款产品上市,并设定了7亿元的收入指引,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 对此,云顶新耀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罗永庆表示,2024年将是公司商业化的关键之年,近期云顶新耀进一步升级了双轮驱动模式来实施管线增长战略,即自主研发和授权引进并成功商业化,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mRNA技术平台开发的肿瘤疫苗将于今年进入临床试验,同时也将在今年扩大授权引进工作,“这一双轮驱动模式能让公司在核心领域通过与现有的临床和商业化能力形成协同效应,并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全球权益的产品”。 两款重磅产品成功商业化上市 云顶新耀自我造血能力进一步提升 云顶新耀2023年公司总收入增长大幅超出预期。罗永庆认为取得出色营收表现的关键原因是以聚焦、精干的原则构建了高效的商业化模式,并实现了依嘉®和耐赋康®成功商业化上市。2023年3月,依嘉®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患者复杂性腹腔内感染,并于同年7月下旬在中国大陆上市,覆盖约300家核心三甲医院。依嘉®凭借其抗菌谱广、…

    2024-03-28
    1.0K
  • 基石药业2023年财报出炉:聚焦研发 ROR1ADC取得突破性临床进展

    近日,港股创新药企基石药业(02616.HK)公布了2023年年度业绩及近期业务进展。数据显示,2023年基石药业总收入为4.638亿元人民币,其中商业化收入3.681亿元人民币;公司财务状况稳健,截至2023年12月31日现金储备为10.3亿元人民币。 据年报披露,2023年以来基石药业取得多项关键业务进展:精准治疗药品销量持续攀升且地产化进程顺利,积极拓展并建立了与多家公司的战略合作关系,多项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批,舒格利单抗出海在即,管线2.0重磅产品CS5001(ROR1 ADC)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数据优异,早期产品线不断加强。 对此,基石药业首席执行官兼研发总裁杨建新博士表示,2023年对基石药业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年,公司总收入增长显著,在商业合作、产品管线、及临床开发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未来,基石药业将把战略重心聚焦于差异化创新药的研发,坚守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研发策略,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公司商业化和产品管线的全面发展,我们期待登陆国际市场,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的创新药物,并持续为合作伙伴和投资者创造更大的长期价值。” ROR1 ADC临床数据优异 聚焦研发早期管线进展迅速 首次人体试验的最新结果表明,基石药业潜在同类最佳ROR1 ADC——CS5001在多种晚期、多线经治的实体瘤和淋巴瘤中均展现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CS5001也是目前首个对实体瘤具有临床抗肿瘤活性的ROR1 ADC。目前CS5001正在美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同步开展剂量爬坡和扩展,临床进展全球第二,预期将于2024年底前启动注册性临床试验。基石药业将于近期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布CS5001的详细临床数据,预计将于2024或2025年达成全球战略合作。据了解,ROR1靶点具有广谱抗肿瘤性,首款处于临床I期的ROR1 ADC被跨国药企以27.5亿美元获得,预期这款具有多…

    2024-03-27
    1.8K
  • 关注函回复难产,还被原材料商起诉,聆达股份跨界光伏失败了吗?

    光伏跨界潮水退去,“裸泳者”最终现形。聆达股份(300125.SZ)在停产停建、银行账户冻结后,本该于3月25日进行回复的交易所关注函,也宣布延期回复。此前,公司的2023年度报告也宣布延期。 聆达股份子公司嘉悦新能源一期主要生产的是P型光伏电池,占总营收比例超过90%。由于N型光伏电池的快速应用,P型光伏电池、组件经历了大幅度降价,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的电池厂正遭到成本与销售的两头挤压。 3月26日,聆达股份收于7.82元/股,总市值20.93亿元。《碳中和日报》注意到,2022年8月,聆达股份股价一度达到36.67元/股,时至今日,公司市值距离高点降幅约78%。 关注函延期回复 3月15日晚间,聆达股份发布公告称,受技术迭代、光伏产业链价格等因素影响,为减少损失及整体经营风险的角度考虑,子公司金寨嘉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电池片生产线实施临时停产,停产时间至2024年4月15日。 根据媒体报道,公司实际停产时间或已更早。3月18日,深交所对聆达股份发出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金寨嘉悦新能源停产的具体时间,公司是否按照《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3 年修订)》及时披露停产公告,是否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时的情形。 此外,还要求聆达股份补充说明金寨嘉悦新能源光伏电池片主要技术路线、毛利率等情况,以及此次停产的主要原因及具体影响;补充说明为恢复生产拟采取的主要应对计划,能否按相关计划及时、有效恢复生产,并充分提示无法恢复生产的风险;结合公司人员配置、技术研发和储备、核心设备采购、经营模式、与同行业公司的竞争力差异、获客能力等,补充说明前期通过金寨嘉悦新能源跨界投资光伏电池片业务是否稳健、审慎; 同时,聆达股份还需补充说明金寨嘉悦新能源相关产线厂房、设备等资产是否存在减值风险;说明金寨嘉悦新能源当前光伏电池片库存及跌价准备计提情况,结合当前市场价格情况说明是否充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根据关…

    2024-03-26
    1.8K
  • mRNA技术叠加AI 中国生物医药企业致力重塑产业格局

    科学研究发现,在DNA和蛋白质之间有个“中间人”,负责传递信息,mRNA就是这个“中间人”。 mRNA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引起了广泛关注。将先进的mRNA技术平台与AI算法结合,并应用于药物和疫苗研发过程,能够大幅提速增效,改变产业发展格局。 记者26日在走访中了解到,中国创新药企正基于其自主可控的mRNA技术平台,聚焦有巨大临床需求但缺乏针对性药物的“蓝海”,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RNA创新药物和疫苗。 云顶新耀(01952.HK)首席执行官罗永庆当日接受采访时透露,通过此前的合作,企业在消化吸收加拿大Providence Therapeutics公司mRNA技术的同时,展开升级。如今,研发团队正利用经临床验证的mRNA技术平台快速推进多个项目,其自研mRNA疫苗管线已步入高速发展期。他告诉记者,位于浙江嘉善mRNA疫苗GMP(“良好生产规范”)生产基地的年产能可达7亿剂。 高效的递送技术是mRNA疗法药效的保证。对此,罗永庆表示,除了利用引入的递送技术,企业方面也在自主研发和开发新一代脂质纳米粒(LNP)递送系统以增强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据了解,从理论上说,mRNA能够表达任何蛋白质,可以探索治疗几乎所有基于蛋白质的疾病。靶点丰富、安全性较高是mRNA药物和疫苗的突出优势。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总经理李秀玲曾表示,mRNA技术作为通用的平台型技术,应用场景广泛,潜力巨大,协同推进mRNA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自主技术开发和产品转化应用,对增强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保障民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药物开发一般都是一次性,即专注于识别某一特定靶点的分子进行研究,通常不适用于另一个疾病目标。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mRNA被看作是可以重写的“软件”。当mRNA技术构建出类似于数字领域的技术平台,更类似于形成共享式开发模式,使基于同一平台的药物和疫苗更快研发出来,可用于…

    2024-03-26
    3.1K
  • 江苏吴中AestheFill®童颜针中文名为艾塑菲 NMPA获批进口童颜针

    2024年3月25日,第13届上海整形美容论坛暨第23届上海国际整形美容外科大会于上海璀璨启幕,行业大咖,济济一堂,熠熠生辉。 江苏吴中(600200.SH)全资子公司吴中美学以此次上海整形科技周为契机,特邀先锋医者携手揭启,共同见证中国大陆地区首款进口童颜针AestheFill®官方中文名——艾塑菲®。 巅峰之上 先声夺人 Aesthefill艾塑菲®开启再生抗衰“童颜时代” Aesthefill艾塑菲®中的“Aesthe-”寓意感觉、感知,“-fill”释为填充、充满,两者组合在一起,便开启了品牌以容颜为始,感知美与真我意识唤醒的觉知历程。 其中文名定为「艾塑菲®」,则寓意“艾上真我,自然童颜,自信塑美,菲凡未来”。吴中美学期望以童颜针为起点,加速构建一个五感丰沛的品牌宇宙,持续探索再生材料科学与人体内在感知力的交互表达,建立起人文与科技、感官与美学的功能性连接,在不断的自我觉知中,传递“菲·常童颜”的精神内核,以及关于“自然抗衰”的美学态度。 自2014年在韩国上市以来,Aesthefill艾塑菲®10余年间畅销全球60余个国家,于2024年1月获批,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成为中国大陆首款NMPA获批进口童颜针。 艾上“菲”比寻常的塑美体验 新一代明星材料引领中国再生市场 随着人们美学意识的提升,在追求面部年轻化的同时,对整体自然美和协调美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再生美学因此而风靡。相较于传统注射材料,再生材料不仅从根本上实现面部线条的重塑,还能通过刺激自身胶原再生的方式进行容积占位,达到长久抗衰的效果,且其降解物可完全被人体代谢,安全性更高。 AestheFill艾塑菲®不同于市面上已有的再生材料,其核心材料PDLLA微球为海绵状多孔微球结构,即刻塑形效果更明显、胶原再生能力更强、组织相容性更好,注射后效果自然,不易移位。且AestheFill艾塑菲®充分考虑到终端材料在…

    2024-03-25
    59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