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认识央行数字货币与人民币国际化

作者:欧科云链研究院:

随着我国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众人对其都抱有很高的期望。尤其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市场上颇为流行的各类说法:认为央行数字货币是权力在数学上的映射,谁能率先推出央行数字货币,谁就能撼动美元霸权,大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意味。

此外,受国际局势紧张的影响,人们对SWIFT的潜在制裁威胁颇有疑虑,为此希望借助DCEP摆脱对SWIFT的依赖。目前这些观点在市场上传播很广,影响不小,但其中的很多说法并不准确。

这就涉及一个重要问题:如何理性、准确地认识央行数字货币与人民币国际化。

1.准确看待人民币国际化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定义,货币国际化是指一种货币的使用超出国家,在发行国境外可以同时被本国居民或非本国居民使用或持有。Chinn和Frankel还编制了国际化货币所具备的国际功能的一份清单,如下表所示。根据这份清单,一种国际化货币能为居民或非居民提供价值储藏、交易媒介和记账单位的功能,这种划分可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评估框架。

理性认识央行数字货币与人民币国际化

表1.国际化货币功能 资料来源:国际经济评论,欧科云链研究院

200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标志着人民币走上国际化道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人民币的国际使用稳步增加,国际货币地位不断提升。具体而言,当前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程度如下:

理性认识央行数字货币与人民币国际化

表2.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资料来源:《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欧科云链研究院

(1)价值储藏功能

作为各国央行的储备货币,是货币国际化水平达到高水平的重要标志。2016年人民币正式纳入IMF的特别提款权(SDR),权重为10.9%,仅次于美元(41.7%)和欧元(30.9%),为人民币未来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目前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作用尚不明显,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央行持有的人民币资产仅为2,196亿美元,仅占全球外汇储备的2%,排在第五位。

投融资功能也是货币国际化的重要路径,也是当前推进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关键。在直接投资方面,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由2012年的30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7600亿元;而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则由2012年的2535亿元大幅提升至2019年的2万亿元人民币。

其次是,在证券投资方面,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推出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开放措施;同时我国A股纳入MSCI,为各国持有人民币资产提供了契机。

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截止2019年底,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的人民币资产(股票和债券)分别为2.1万亿和2.3万亿,分别占国内股票和债券总资产的4.3%和3.5%,反映出人民币作为资产型货币未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2)交易媒介功能

交易媒介功能的实现分为政府和市场两种行为路径。在政府层面,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与泰国、日本、韩国等多国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截止202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互换达到了3.47万亿元,较2009年的0.65万亿元人民币有了较大的增长。

在市场层面,截至2019年末,人民币作为经常项目下的结算金额由35.8亿元增长至6.04万亿元,占我国进出口的比重也对应有0.02%增长至19%。

然而在国际市场上,其他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的份额较低,截止2019年6月,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货币的份额在全球跨境支付中占比仅为1.99%,美元仍是主要结算货币。

(3)记账单位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体系形成了以美元为主导,与欧元、日元等货币组成一篮子的货币锚。目前这一货币体系尚未被真正撼动,而人民币并未真正成为锚货币。因此在目前的国际贸易体系中,主要贸易和金融交易,尤其是大宗商品贸易均采用美元计价。特别是美元作为原油贸易的计价货币,占据了全球90%左右的石油贸易结算的份额。不过目前中国也在尝试开启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的国际化。

2018年3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了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截止2019年底,人民币原油期货的成交量占到了全球原油期货市场6%的份额。此外,自2020年1月以来,全球铁矿石三巨头在铁矿石贸易中开始采用人民币结算。

同样地,在债券融资领域,我国推出了以人民币计价的离岸人民币贷款、熊猫债、离岸人民币债券等融资工具。目前熊猫债存量约为2437.4亿元,较2015年的46.3亿元增长幅度较大;然而离岸人民币债券由于受2015年下半年起的人民币贬值压力,发行大幅萎缩,甚至出现零发行,目前其存量规模在2494.3亿元左右,规模相对较小。

从上面的分析框架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人民币十年来的国际化进程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人民币在价值储藏、交易媒介、记账单位等国际货币功能上均未充分发挥,未来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准确看待DC/EP与跨境支付的关系

目前,市场上对央行数字货币的最大期待在于DC/EP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应用,并以此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诚然,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的跨境支付存在周期长、费用高、效率低等问题,比如当前的一笔电汇通常需要2-5个工作日到账,在手续费上通常收取汇款金额千分之一的手续费,外加150元的电讯费;而基于数字货币的跨境支付则拥有明显的优势,不仅可以提高跨境转账的速度,而且降低汇款的手续费。

例如,若不考虑监管因素,仅从技术角度出发,直接使用比特币进行跨境支付,那么只需要10min即可确认完成汇款交易,并只需支付大约10元左右的手续费;此外,目前央行数字货币采用松耦合账户设计,这意味这用户在使用央行数字货币时不需要绑定银行账户即可进行转账支付,这对海外那些处于贫困偏远地区,以及缺少传统金融基础设施(银行)的本国民众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因此,基于以上优势,如果海外民众均采用DC/EP进行跨境汇款或交易支付,那将提高人民币在贸易结算领域中的使用量。

然而,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尽管上述蓝图很美好,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少限制,这些限制都基于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功能与特性,它涉及两个基本问题:DC/EP的定位是什么?使用场景是什么?

在我国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位上,DC/EP被划分为M0一类,这也是名至实归,因为央行数字货币本质上就是电子现金,即把原现金的载体由纸质或金属形式变为电子形式。

正是因为将DC/EP定位在M0,同时基于各方面考虑,DC/EP主要面向小额零售场景,并且根据账户类别在支付时具有金额和时间上的限制。

理性认识央行数字货币与人民币国际化

表3.货币统计口径划分 资料来源:欧科云链研究院

在当前日益发达的国际贸易中,采用M0实现“钱货两讫”(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贸易模式在逐渐减少。外贸商们更多地是采用各类贸易融资模式(如保理、福费延、打包放款、出口押汇等),在这过程中基于信用而产生的货币,属于M1,M2甚至M3的范畴,不是仅仅依赖DC/EP就能实现的,需要本国发达的金融市场给予支持。

其次,前文我们提到,一个国际化货币,必须在贸易和金融交易的结算和计价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然而,DC/EP仅仅面向小额支付场景,这也意味着人们在在贸易领域很难采用DC/EP进行大额支付交易,这限制了DC/EP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结算中发挥作用。

当然,即便DC/EP没有上述限制,我们也不应该将央行数字货币看成跨境支付领域上的“万能药”,正如前央行行长周小川所言:

跨境汇款的不便利主要还不是技术上的障碍,不是技术选择、技术系统上的障碍,主要是政策和体制上的障碍,….,一旦涉及到兑换就涉及到全球汇率体制的协调问题。”

实际上,在前文我们也有提及,跨境支付领域目前的问题,绝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有监管上的问题。我们知道,资本开放和本币自由兑换是一种货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而这两者又涉及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未来的改革。因为一旦一款货币完全实现国际化,即意味着国际游资可轻易获得本国货币,在本国资本市场尚未发达的情况下,国际货币的发行国极易受到国际投机者的攻击。在当前我国尚未完全开放资本账户的情况下,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上面有限制是必然。

因此,我们不要简单地认为只需要DC/EP即能实现人民币的跨境自由流动,这还需要我国在国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改革(包括利率及汇率的市场化改革)、货币可兑换性及资本管制的开放。

3.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可以摆脱对SWIFT的依赖吗?

目前很多观点认为:DC/EP的推出将有助于我国摆脱对SWIFT的依赖,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这需要我们准确看待SWIFT及当前的国际清算体系。

SWIFT(环球银行间金融电讯协会)是一个国际银行间收付信息电文标准制定及其传递与转换的会员制专业合作组织,为会员单位从事跨境收付清算业务提供快捷、准确、优良的电文传送与转换服务。因此,SWIFT是一个多币种的电文处理系统,是国际清算体系中的电讯通道,而非支付系统。

目前国际清算体系有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各国主导的本国货币的跨境清算系统,如美国的CHIPS(美元跨境清算系统)和我国的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二是各国统一共享的国际收付电讯运行体系,如SWIFT。在实际运行中,SWIFT与各国的跨境清算系统相连,才能实现跨境支付。

以美国为例,美元的跨境支付结算,需要SWIFT同CHIPS,以及美国另一支付系统Fedwire(美元大额支付系统)相连,由SWIFT提供电文交换,CHIPS进行轧差清算,最终通过Fedwire完成结算,具体如下所:

理性认识央行数字货币与人民币国际化

图1.美元跨境支付清算体系 资料来源:欧科云链研究院

央行数字货币本质上属于支付系统一类,而非电文处理系统,所以DC/EP根本无法取代SWIFT。事实上,自2012年以来,中国就开始建设自己的跨境支付系统CIPS,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其期待DC/EP在跨境支付领域上的突破,不如加快我国CIPS的建设。

当然,即便是CIPS系统,目前仍需要依赖于SWIFT。如果真正想要摆脱对SWIFT的依赖,中国需要重新开发一套类似SWIFT的电文处理系统。但问题的关键在于,SWIFT的电文格式已经成为国际统一标准,另起炉灶即意味着要设立新的标准,有多少国家愿意使用该标准是一个重要问题。

实际上,目前国人对SWIFT担心显得有点多余。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SWIFT是一个国际性合作组织机构,而非特定国家的政府部门。一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取决于本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

目前随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机构加入SWIFT成为会员,中国已经成为SWIFT越来越重要的业务来源,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美国可以凭借自己的霸权通过SWIFT来制裁伊朗和委内瑞拉等国家,但很难通过SWIFT制裁我国。

理性认识央行数字货币与人民币国际化

图2.全球主要国家贸易总额变化 资料来源:欧科云链研究院

4.正确认识央行数字货币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

从上文可以看到,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涉及价值储藏、交易媒介和记账单位多方面,并非仅仅依赖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广泛应用就能实现。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根本取决于本国的政治、军事、经济、金融、科技实力形成的综合国力,这绝不仅仅是因为货币的载体发生变化就能决定的。

正如美元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货币,其背后是美元信用,是美国强大的综合实力。只要美国政府的信用还在,综合实力依然强大,那么美元作为全球主导货币的地位就不会被动摇。

最明显的例子,2018年委内瑞拉政府发行了一款名为石油币的数字货币,并且每个石油币都有委内瑞拉的1桶原油作为实物抵押,这已经实现了“数字与权力”的映射,但委内瑞拉政府获得了抢占金融控制权的先机了吗?并没有,甚至受美国的制裁以及本国经济恶化的影响,出现本国居民大量抛售石油币的现象。

理性认识央行数字货币与人民币国际化
委内瑞拉石油币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联合国发展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教授所言:“人民币能够成为国际货币,其首要的决定因素是中国队世界经济的重要性不断增加。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将强力支持人民币在世界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中国还需要推动国内金融市场改革、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建立更具弹性的人民币汇率,以及资本账户的开放。”

因此要真正地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和开放,提高我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和综合国力。如果我们仅仅将人民币国际化寄托于DC/EP在跨境支付领域的优势,希望达到“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切实际的。

本文来自投稿,内容可能有删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7)
上一篇 2020-08-20
下一篇 2020-09-16

相关推荐

  • 比特币现货ETF申请获批倒计时一天:美国不会轻易放手!

    无论美国ETF明日是否通过,时光飞逝,“西部世界”一般的加密市场,一去不复返。2024,加密市场一定是“繁花似锦”。

    2024-01-09 区块链
    2.1K
  • AI与金融的融合:2023芝加哥人工智能周将于10月26日开启

    2023年被誉为ChatGPT横扫全网,到目前各家大语言模型、生成式AI、数字人等百家争鸣,我们见证了数字货币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将会释放哪些新的商机?AI如何推动绿色金融,确保科技向善,更好地造福人类? 鉴于这些关切和思考,由AI2030、AR Consulting, Evolving Summit联合主办的2023芝加哥人工智能大会(2023 Chicago AI Conference)将于2023年10月26日正式启动。 届时,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EEOC)主席Keith E. Sonderling,国家信用合作社管理局副主席Kyle S. Hauptman,联邦储备委员会首席金融监管分析师David Palmer,国际清算银行 (BIS) 多伦多中心主任 Miguel Diaz,富国银行(Wells Fargo)执行副总裁、企业模式风险主管Agus Sudjianto,摩根大通 (JP Morgan Chase)高级执行总裁Shanthi Gudavalli,前纽约梅隆银行市场监管和前台风险技术主管Arthur Rabatin,微软金融机构首席技术官 Ravi Sarkar,亚马逊云服务负责人、人工智能部门主管 Diya Wynn,五三银行(Fifth Third Bank)数据分析部总监Seyhun Hepdogan,发现金融服务公司(Discover Financial Services)数据分析部总监Arjun Ravi Kannan,前亚马逊云公共部门总监、现Achillia Group首席执行官Anastasia,”Tracy” Raissis、社会银行(BankSocial)首席执行官John Wingate,社会银行(BankSocial)首席运营官Becky Reed,SolasAI首席技术官Nicholas Schmidt…

    2023-08-18 区块链
    19.3K
  • 澎湃科技X欧科云链研究院:2023年Web3.0的八大趋势

    历经3年的全球疫情、炮火连天的俄乌战争、不断升级的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人工智能、欧科云链研究院对Web3.0领域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基于市场信号和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当前的商业和技术现状,阐释了2023年Web3.0科技的八大趋势。 一、开荒时代落幕,超级应用时代开启 Web3.0早已告别了跑马圈地的开荒时代,回顾互联网时代的经验和基于跨越鸿沟理论分析,瑞士军刀般的超级应用作为一个平台和生态系统,将会成为从行业“创新者”角色到“早期采用者”角色的跨越时期的重要一环。 这些可组合的应用和架构,可以让商业战略充满无限可能。G公链和应用中,有8个是超级应用。尽管基础设施组件在2022年年中一度走强,赶超了超级应用的市场表现,但这些组件最终会反哺Web3.0超级应用生态。 2023年在争夺价值的Web3.0战场上,从理想主义到实用主义,我们可以继续期盼更多以用户为中心的超级应用的出现,这将会成为行业市场表现好转的重大信号之一。 二、“自私”又存在误导性的AIGC(AI-Generated Content)领域被认为是继专业生产内容(PGC),用户生产内容(UGC)之后的新型内容创作方式。例如Stable Diffusion等AIGC模型使用的数据集里有自己的作品,人们可以利用它在几秒钟生成相同风格的内容,它能为Web3.0创作者经济提供助力,从而加速DeFi Dapp能否完成大规模迁移,我们也将持续观察。随着技术不断进化,更多的自由会在更低成本的信任下被释放出来。 四、绿化Web3.0在行动,ReFi或成为新叙事 自能源消耗问题就给加密行业打上了“不环保“的标签,Web3.0在改善人类生活的同时,也必须更具有可持续性。 作为Web3.0主要的生态参与者,几大公链都在纷纷寻找更为环保的路径。例如DAO 的帮助下回购了40万美元的碳信用额度,达到了理论上的“融资总数量为71笔,融资总额为10…

    2023-01-04 区块链
    13.0K
  • 欧科云链联合信通院编写Web3.0前瞻研究报告 助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当我们聊欧科云链和中国信通院、区块链生态大会暨首届信任科技大会上披露了报告核心研究成果。 Web3.0,一场大型数字社会模拟实验 Web1.0(大约1990-2005年)的核心特征是去中心化和社区管理的开放协议,大部分价值累积在网络边缘——用户和建设者。 但到了Web2.0时代(大约2005-2020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App的兴起,用户获取信息和服务的渠道从开放、互联的“万维网”逐渐转变为集中、孤立的“私域流量”,大部分价值都归于谷歌、苹果、亚马逊、Facebook(Meta)等少数巨头公司。 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新用户增长迎来天花板,互联网巨头与用户的关系逐渐从正和变为零和,要继续增长,就需要从用户那里提取数据,并与其他巨头竞争。 于是,平台壁垒越来越坚深,巨头垄断越来越明显,数据孤岛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于初创公司、创作者和其他群体而言,在整日提心吊胆担心中心化平台改变规则、夺走他们的受众和利润的情况下,通过努力创新扩大自身影响力的积极性必然受到抑制。 Web2.0消除了数字鸿沟,为全球数十亿人带来数字化红利,但也扼杀了创新,让互联网变得不再那么开放、互联。同时,与之伴随而来的侵害用户隐私、数据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诟病。 而如今,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支持的投融资总金额约高达1600亿美元,还在不断增长中。 正如《报告》中所指出的,Web3.0是一场大型数字社会模拟实验,其潜在的技术价值、商业价值存在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果说Web1.0和Web2.0是以信息为核心对象的信息互联网,其核心特征是信息与算法的交互,利用算法进行信息分发,从而实现信息流转趋向于“零”边际成本;那Web3.0就是以资产为核心对象的价值互联网,其核心特征是资产与算法的交互,利用算法来实现资产分发,从而实现资产流转趋向于“零”边际成本。 那么,随着Web3.0的发展,Web2.0时代的产…

    2022-07-21
    2.1K
  • 区块链助力可持续发展 欧科云链控股“新基建”业务5倍增长

    当下,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数字经济时代科技企业发展道路。日前,以“创造可持续价值”为主题的第五届【界面资本论坛】夏季云峰会召开,区块链数据与技术服务提供商,从旧基建到碳中和、元宇宙都是科技创新的新风向,在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块链将与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相融合,催生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区块链应用的落地。作为中国区块链的头部企业,未来欧科云链将加速全球化的布局,加强科研投入和人才投入,保持在前沿科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打造世界级的产品和服务”。 加码链上新基建 赋能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被纳入新基建行列。区块链凭借其不可篡改、可溯源的底层特性,安全、可信的技术特性,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深远的可能性,现阶段在透明度、供应链管理、数字身份、个人数据保护、合法性、合规性以及信任等方面的应用,已体现出区块链技术的积极影响,防范和改善系统性的不足。 依托区块链+大数据技术,欧科云链将链上数据分析能力、链上资产追地溯源功能,通过链上天眼、链上天眼Pro等应用层产品,赋能于公安、司法、教育、金融等领域。下一步,欧科云链将在链上数据可信写入、非密码学的信息溯源,以及个人数据的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领域继续突破创新,扩展数字身份、数据确权在智慧城市等场景中的应用,为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足动力。

    2022-07-01
    2.4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