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莫德亚洲Ⅲ期临床完整诱导期数据亮相第32届欧洲消化疾病周 云顶新耀第三款产品商业化

近日,港股创新药企云顶新耀(HKEX 1952.HK)第三款商业化产品伊曲莫德(VELSIPITY®)在获批进入粤港澳大湾区之后,在临床研究方面又迎来重大进展,其最新研究数据在世界权威学术会议上公布并获得关注。

据悉,伊曲莫德作为云顶新耀自体免疫领域的重磅产品,用于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亚洲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ES101002的完整诱导期数据,已在第32届欧洲消化疾病周(UEGW 2024)这一全球消化系统疾病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上以口头报告的形式进行了呈现。

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表示,很高兴看到伊曲莫德的完整诱导期研究数据取得具有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显著性的积极结果。“在‘港澳药械通’政策支持下,伊曲莫德正式获得‘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临床急需进口港澳药品批件’批准,进入大湾区,成为云顶新耀第三款商业化新药。今年我们将在中国大陆地区递交伊曲莫德的新药上市许可申请,扩大可及性,造福更多患者。”

据了解,伊曲莫德已在中国澳门和新加坡获得新药上市批准,并在中国香港已递交了新药上市许可申请。近期,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伊曲莫德在大湾区顺利落地,并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佛山复星禅诚医院这两家大湾区药械通政策指定的医疗机构中先行使用,为内地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云顶新耀在商业化方面进展迅速,现已推动三款创新药顺利上市,其中包括全球首个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全球首个氟环素类抗菌药物依嘉®以及伊曲莫德。

伊曲莫德亚洲Ⅲ期临床完整诱导期数据亮相第32届欧洲消化疾病周 云顶新耀第三款产品商业化

伊曲莫德亚洲临床结果表明显著改善

百万国内患者有望迎来新治疗选择

溃疡性结肠炎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且治疗难度大,导致患者致残率和结直肠癌发生率随着病程延长而不断攀升,治疗负担日益沉重。据预测,至2030年,中国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人数将较2019年翻番,达到约100万人,因此,创新疗法的出现显得尤为迫切。

伊曲莫德于去年10月和今年2月先后在美国和欧盟获得新药上市批准,成为欧盟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16岁及以上患者的新一代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也是目前唯一在全球Ⅲ期临床试验中证实对孤立性直肠炎有疗效的药物。

ES101002研究是一项在亚洲地区开展的伊曲莫德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研究,是迄今为止完成的最大规模的亚洲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III期注册临床研究,总计340名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接受伊曲莫德或安慰剂治疗。在12周诱导治疗期内,既往对至少一种常规治疗、生物制剂或Janus激酶(JAK)抑制剂治疗失败或不耐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每日一次服用2mg伊曲莫德或安慰剂治疗。

伊曲莫德亚太临床试验牵头研究者、世界胃肠病学会常务理事、亚太消化病学会秘书长兼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吴开春教授表示:“ES101002研究的分析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患者接受伊曲莫德2mg治疗显示出更大改善,这种新一代S1P调节剂通过口服、每日一次的治疗方案,可快速起效,达到临床缓解,并显示其对于深度愈合的积极作用,显著提高了内镜恢复正常和粘膜愈合的患者比例。此次完整积极数据的公布,再次在循证证据上证明伊曲莫德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相信伊曲莫德可以为更多患者带来新希望。”

诱导期研究结果的完整数据显示,伊曲莫德治疗组的所有主要和关键次要疗效目标均达到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显著性的改善:与安慰剂组相比的临床缓解率、内镜改善率和临床应答率的治疗差异分别达到20.4%、28.6%和32.0%(P值均<0.0001)。深度愈合与疾病的长期控制、减少复发、降低并发症和以及提高生活治疗密切相关。接受伊曲莫德治疗的患者在粘膜愈合(P<0.0001)和内镜恢复正常(P=0.0003)方面均达到了具有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显著性的改善。

此外,ES101002研究的维持期顶线结果已于今年7月发布。经过维持期治疗后,与安慰剂组相比,伊曲莫德组同样达到了主要和所有次要疗效终点(P均<0.0001)。维持期研究结果的详细数据计划在近期的学术会议上进行公布。

云顶新耀着眼全球市场布局

蓝海领域下核心产品商业化提速爆发期已至

近年来,云顶新耀驶入发展快车道,依托双轮驱动模式,聚焦肾病、重症抗感染、自体免疫、肿瘤治疗性疫苗等“蓝海“领域,高效创立行业最佳商业化实践,一方面高效精干地推动产品商业化进程,快速提升收入、运营效率及利润,另一方面基于全球医疗市场需求来聚焦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项目。

云顶新耀立足于全球视野,布局了当下热门的BTK抑制剂方向,拥有全球权益的EVER001是一款新一代共价可逆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EVER001凭借其卓越的分子设计,采用了共价可逆的创新思路,非常适用于自身免疫适应症的开发,仅在中国市场,该药物潜在的患者规模就高达200万,而在全球范围内BTK抑制剂市场规模正以22.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同时,在云顶新耀的自研产品线中,公司的mRNA平台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不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还经过了严格的临床验证,在肿瘤mRNA疫苗、自身免疫等多个领域都具备明显优势。

近期,伊曲莫德亚洲临床研究的积极数据的持续公布,并在粤港澳大湾区获得批准使用,预示着该产品在国内的市场潜力即将得到充分释放,有望成为云顶新耀新的重要收入来源。罗永庆表示,云顶新耀对实现全年人民币7亿元的销售目标非常有信心,并力争在2025年底前实现现金盈亏平衡的战略目标。

根据2024年中报数据,得益于耐赋康®及依嘉®的出色市场表现,云顶新耀在上半年取得了重大的商业化成果,公司总收入达到人民币3.02亿元,较2023年下半年大幅增长158%,并首次实现了商业化层面的盈利。国家医保局近日已于官方网站宣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现场谈判已经顺利结束,云顶新耀作为新兴生物医药企业的代表位列谈判企业。

两个月以来,云顶新耀股价累计涨幅超过80%,市值已突破100亿元大关,在一众创新药企业中表现亮眼。随着云顶新耀步入稳定的商业回报期,多家证券公司推荐买入和坚定持有,这些都表明资本市场对云顶新耀的战略决策和商业化成绩的认可。凭借耐赋康®、依嘉®和伊曲莫德等创新药物的强劲表现,以及在临床开发和注册上市方面的优势,将推动云顶新耀获得长期的商业化回报。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24-10-31 17:15
下一篇 2024-11-11 09:30

相关推荐

  • 云顶新耀mRNA肿瘤疫苗EVM14接连突破:中国获批临床后,美国I期首患成功入组

    10月14日,港股创新药企云顶新耀(1952.HK)宣布,其通用现货型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4注射液的全球多中心I期临床试验,在美国NEXT Oncology Virginia成功入组首例患者。就在前一日(10月13日),该疫苗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刚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这一中美同步突破的里程碑事件,不仅标志着这款创新疫苗正式迈入中美同步临床开发新阶段,也让中国药企在全球mRNA肿瘤治疗赛道的竞争力再度凸显。 作为基于云顶新耀自研mRNA技术平台的产物,EVM14是一款靶向5个肿瘤相关抗原(TAA)的通用现货型肿瘤治疗性疫苗,拟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鳞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等多种鳞状细胞癌。 EVM14的研发,正直击当前鳞癌治疗的临床痛点。目前鳞癌患者群体庞大,但现有标准治疗仍未实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存在巨大的未满足医疗需求。作为通用现货型疫苗,EVM14具有无需HLA筛选、可现货供应、生产成本较低、适用于多瘤种等优势,在肿瘤治疗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 临床前试验结果进一步印证了EVM14的潜力。其在小鼠中诱导了剂量依赖性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在多个小鼠同源肿瘤模型中显著地抑制肿瘤生长。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同时能够诱导免疫记忆,展现出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的能力。临床前研究还证明了EVM14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用可以显著增强抗肿瘤活性,支持在临床上对联合用药的探索。 对于EVM14的临床潜力,中国牵头主要研究者、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表示:“当前我国肿瘤仍处于高发态势,而现有免疫疗法和靶向疗法往往难以形成持久免疫记忆。肿瘤相关抗原疫苗不仅能够作为现有疗法的有力补充,发挥协同增效作用,还可能减少复发,契合全球肿瘤药物研发趋势。在临床前研究中,EVM14能够诱导免疫记忆,展现出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的能力,有望帮助患者实现‘长期无癌生存’的获益。这一创新探索在肿瘤治…

    2025-10-14
    1.7K
  • mRNA资产价值重估 云顶新耀AI+mRNA创新药布局:拐点已至

    mRNA肿瘤疫苗升温。 3月5日,Moderna在投资者会议上表示,预计首个mRNA肿瘤疫苗V940在2027年上市。mRNA肿瘤疫苗的商业化进程,按下倒计时,Moderna股价应声大涨15.94%。 国内药企也不甘落后。3月6日,云顶新耀宣布,其首款自主研发的新型mRNA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完成首例患者给药,1b期临床数据预计将在年底揭晓。消息公布后,云顶新耀股价单日涨幅高达20.12%,创近4年新高。 Moderna的拐点在市场预期之中,云顶新耀却像是一匹黑马横空出世。过去,云顶新耀在 mRNA领域较为低调,鲜少成为行业焦点。 然而,在创新药领域,所谓的 “意外”往往有着内在的合理性。实际上,云顶新耀早在2021年就已经布局mRNA技术,并且平台能力已经过验证。 2022年,其mRNA新冠疫苗PTX-COVID19-B初次免疫II期试验获积极顶线结果,显示PTX-COVID19-B在第二剂肌内注射接种两周后观察到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比值方面,与BioNTech的Comirnaty达到统计学非劣效。此外,PTX-COVID19-B总体耐受性良好,安全性和耐受性与Comirnaty相似。上述结果,意味着PTX-COVID19-B的有效性、安全性都可媲美BioNTech的Comirnaty。 考虑到上述研究在全球范围展开,涵盖加拿大、南非等多地的众多研究中心,且研究入组规模可观,共招募了565名受试者,积累的临床数据详实可靠,结果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也正是因为平台能力得到验证,为云顶新耀在肿瘤疫苗研发打下基础;而公司前瞻性地投入AI研发,对算法、递送系统等核心技术进行迭代,为其在肿瘤领域逆袭埋下伏笔。某种程度上来说,云顶新耀是真正意义上的港股“AI+创新药”第一股。 历经四年持续投入,云顶新耀已打造出成熟的mRNA技术平台:在抗病毒领域,其新冠疫苗完成临床验证;在…

    2025-03-12 大健康
    3.6K
  • 云顶新耀肿瘤疫苗EVM16取得里程碑进展 《Nature》重磅研究揭示个性化mRNA疫苗显著延长胰腺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期

    近年来,mRNA技术在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应用范围已从最初的传染病防治领域拓展至肿瘤治疗领域。近日,国内创新药企云顶新耀宣布自主研发的新型mRNA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并向外界展示了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mRNA技术平台所开发的多个肿瘤及自免相关的mRNA治疗药物进展,展示了国内企业在mRNA肿瘤领域的前沿探索和卓越能力。 无独有偶,《Nature》杂志也发表了关于mRNA肿瘤疫苗的一项里程碑式研究,在肿瘤学的”无人区”,胰腺癌始终是医生手中的一根刺——它隐秘而凶险,确诊时大多已转移,五年生存率长期困在12%的魔咒中。更令人绝望的是,这种拥有钢铁般微环境的肿瘤对免疫治疗近乎”绝缘”,90%的PD-1抑制剂临床试验在此折戟。2月19日,《Nature》的一项里程碑研究“RNA neoantigen vaccines prime long-lived CD8+ T cells in pancreatic cancer”,如同暗夜中的一道惊雷:个性化mRNA疫苗成功唤醒”超长待机”的免疫细胞军团,在16名接受疫苗的胰腺癌患者中,50%实现三年无复发,最长生存者已跨越四年大关,而他们体内的抗癌T细胞竟被预测能存活数十年! 这项由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领衔的研究,破解了癌症疫苗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如何让疫苗诱导的T细胞既具备强大杀伤力,又拥有堪比干细胞的持久生命力。研究人员通过创新的uridine-mRNA脂质体技术,将患者肿瘤中”隐藏”的新抗原(neoantigen)精准递送,成功激活了原本在胰腺癌中几乎”沉默”的CD8+ T细胞。单细胞追踪技术CloneTrack揭示:这些细胞不仅在血液中巡逻长达3.8年…

    2025-03-11
    6.3K
  • 全球首个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开出中国香港首张处方填补该地对因治疗空白

    12月19日,港股创新药企云顶新耀(01952.HK)再次传出利好,公司宣布,全球首个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布地奈德肠溶胶囊)于12月16日在香港港怡医院开出中国香港地区首张处方,开启了香港IgA肾病对因治疗的新时代。这也是耐赋康®今年以来继中国内地、新加坡之后,第三个商业化上市的地区。 中国是全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作为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约占35%-50%。目前我国有约500万的IgA肾病患者,且每年新增IgA肾病确诊患者超过10万人,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除此之外,与其他国家尿毒症构成比例不同的是,在中国引起肾衰尿毒症需要透析的病人中,IgA肾病占比颇高。“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IgA肾病患病率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风险相较于其他人群高56%,且疾病进展更快,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香港大学临床医学学院肾内科、亚太肾脏病学会(APSN)前主任委员邓智伟教授表示。 随着近年来对IgA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对疾病的治疗策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保护患者肾功能,尽力减缓进入肾衰竭的时间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世界权威IgA肾病指南《2024版KDIGO IgA肾病和IgA血管炎临床管理实践指南(公开审查版)》中,也改变了2021年KDIGO指南中的治疗路径仍以最大化的支持治疗为主的推荐,而是为IgA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更加清晰的对因治疗策略。 耐赋康®作为全球首个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完全批准的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其于2024年5月份获得中国香港卫生署批准,用于治疗有疾病进展风险的原发性IgA肾病成人患者。在临床研究中对于中国人群的数据分析显示,耐赋康®减少66%肾功能下降,疾病进展至透析或肾移植的时间预估可延缓12.8年。 “随着耐赋康®在中国香港首…

    2024-12-19
    8.7K
  • 溃疡性结肠炎创新疗法伊曲莫德新药上市申请在中国内地获得正式受理 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12月17日,港股创新药企云顶新耀(HKEX 01952.HK)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正式受理伊曲莫德(VELSIPITY®)用于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新药上市许可申请(NDA),为我国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作为云顶新耀今年内实现商业化上市的第三款新药,此次NDA获受理意味着伊曲莫德在中国市场的商业化进程完成了关键性推进。 “继中国澳门和新加坡之后,伊曲莫德有望迎来云顶新耀授权区域内第三个获批的地区。中国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创新疗法存在巨大未满足的需求,到2030年,中国的患者人数预计将达到约100万人,超过2019年患者人数的一倍以上。我们将继续努力扩大伊曲莫德的可及性,期待造福更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表示。 资料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大。随着病情的延长,患者的致残率和结直肠癌发生率不断上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临床对创新疗法的需求巨大且迫切。 “作为目前唯一在全球Ⅲ期临床试验中证实对孤立性直肠炎有疗效的药物,伊曲莫德的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在中国内地获得正式受理,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希望。“伊曲莫德亚太临床试验牵头研究者、世界胃肠病学会执行理事、亚太消化学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吴开春教授表示:“这种新一代S1P受体调节剂通过每日一次口服的治疗方案,可快速起效,并达到无激素缓解、黏膜愈合。此外,亚洲最大规模中重度活动性UC患者III期临床研究公布的数据再次证实,伊曲莫德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期待该药物可以早日获批,使更多患者获益。” 伊曲莫德是一款每日一次口服的一线先进疗法,不仅使用方便、疗效佳,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特征。今年以来,其可及性获得不断提升,伊曲莫德于今年上半年陆续在中国澳门、新加坡获得新药上市批准,云顶…

    2024-12-17
    8.0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