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梗救治日|掌握这些知识,关键时候能救命

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心梗是其中最严重且可能致命的疾病。急性心梗病情发展十分迅速,随时可能出现休克、急性心衰、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为提高公众对心梗严重性与防治重要性的认知,普及急性心梗的规范化救治流程,我国于2014年将每年的11月20日确定为“中国心梗救治日”。“1120”寓意有两个:一是急性心梗发生后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二是发生急性心梗之后,黄金抢救时间是120分钟。

中国心梗救治日|掌握这些知识,关键时候能救命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是心梗前兆

胸痛,往往是心梗最早出现的症状。心梗患者中胸痛的频率更高、程度更重、持续时间更长(往往超过半小时),且常发生于安静或睡眠时,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无缓解。同时,疼痛发作时常伴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恐惧和濒死感等症状。

也有些潜伏的心梗患者可能并没有出现胸痛的典型症状,而是出现牙痛、胃痛、肩膀痛、关节痛等,并伴有全身不适,如大汗或虚脱感等,这些症状也可能是心梗的前兆。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人在心梗发生之前无任何疼痛症状,仅表现为轻微的胸闷、恶心、呕吐、头晕、心慌、腹痛、低血压状态或者完全无症状。这些症状并不能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故常常发生就诊不及时或临床医生不重视等,极大地增加了住院周期及死亡率。

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梗的首选治疗

心梗最重要的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里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血流,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且,急性心梗发病一般都很快、很突然。所以,一旦发生应该尽快把病人送到医院进行及时的诊治。

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心梗首选的治疗是再灌注治疗,包括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这几种治疗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尽快地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流,从而最大限度地挽救心肌功能,减少梗死面积,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及临床预后。

开通堵塞冠脉后还是胸痛,可能是微血管出了问题

溶栓、支架和搭桥治疗可以迅速开通堵塞的大血管。然而,临床上部分患者术后或溶栓后仍然有胸闷、胸痛的症状。

实际上,在冠状动脉的大血管和心肌细胞之间,还有非常大量、数不清、看不到的微血管。这些微血管是大血管和心肌细胞之间非常重要的桥梁,是将血液运送到心肌细胞的最后通道。

急性心梗发生以后,缺血、缺氧可能会损伤微血管,然而冠脉再通治疗无法疏通微循环,血液不能运送到缺血的心肌组织,这也就导致患者治疗后仍然有胸闷、胸痛的症状,这种现象临床上叫做再灌注后心肌无复流。

近年来,通过全国胸痛中心的建设,我国在心梗救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急性心梗患者早期再灌注治疗冠脉开通后,仍然有30%-37%的患者会发生心肌无复流。长期的无复流和慢血流造成心肌缺血损伤坏死,可导致心脏结构发生改变,即发生心室重构,继发心功能下降。随着病程延长,这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室壁瘤、心衰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上证据比较充分的、能够改善微循环的药物,主要包括尼可地尔和通心络胶囊。由北京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牵头完成的“通心络胶囊防治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后心肌无复流的临床研究”显示,在介入手术治疗前和治疗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可显著改善心肌血流灌注,降低24小时心肌无复流发生率(34.26%vs.54.05%,P<0.01)。180天时,与对照组相比,通心络胶囊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

“心三联”方案有望预防心脏破裂

结合过往多项研究证据和临床经验,杨跃进教授课题组提出联合应用通心络胶囊、负荷他汀和尼可地尔的“心三联”治疗方案。该方案可保护心肌微血管结构、功能完整性,防治急性心梗无复流及心肌出血,缩小心梗面积,改善患者预后,预防心脏破裂。

根据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心内科重症监护室(CCU)共收治急性心梗患者959例,死亡17例。其中,心脏破裂8例,占死亡患者比例的47%。在使用“心三联”方案后,2016年CCU收治急性心梗患者1010例,死亡15例,其中心脏破裂3例,占死亡患者比例20%,且均为发病12小时内的患者,入院前就已发生心脏破裂。因此,通心络胶囊除能够减少心肌无流外,由其组成的“心三联”方案,有望能够预防急性心梗患者的心脏破裂。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是自己生命的“第一责任人”。今年的11月20日是第九个“中国心梗救治日”。专家提醒,希望大家牢记两个“120”,出现心梗症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构筑起固若金汤的心梗防治战线。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1)
上一篇 2022-11-17 13:06
下一篇 2022-11-18 19:53

相关推荐

  • 西贝危机案例分析:品牌管理与危机应对的战略警示

    缺乏预案、缺乏专业公关团队的主导、缺乏一致的对外口径,导致每一步回应都带来新的舆情爆点。

    2025-09-17 消费
    5.7K
  • 新一代抗失眠药达利雷生开出四川省首方

    9月8日,源自瑞士的新一代抗失眠药达利雷生(商品名:科唯可®),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出四川省首张处方,这标志着该药正式进入我国临床应用,睡眠治疗迎来新时代。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唐向东教授开出处方 失眠是影响健康的普遍问题。《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近半数中国成年人存在睡眠困扰。传统抗失眠药物虽能缩短入睡时间,但常导致日间嗜睡、认知功能下降等副作用,且长期使用存在依赖风险。而正式进入临床应用的达利雷生作为新型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不仅能有效改善夜间睡眠,更能提升日间功能。 据了解,与传统药物通过广泛抑制大脑活动促进睡眠不同,达利雷生精准作用于导致失眠者“过度觉醒”的开关。所谓“过度觉醒”,是指许多失眠患者的大脑并非“抑制不足”,而是清醒系统过度活跃——食欲素作为负责维持清醒和警觉的关键神经递质,在其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达利雷生作为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DORA),正是通过精准阻断食欲素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关闭这一开关,诱导生理性自然睡眠,而非强制镇静整个大脑。其约8小时的半衰期设计既能有效减少夜间觉醒,又能避免次日药物残留效应,确保患者白天保持清醒状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唐向东教授说:“达利雷生通过抑制大脑皮层过度兴奋、促进自然睡眠,具有减少入睡睡觉和夜间觉醒时间,提高睡眠质量的特点。”他表示,该药可作为慢性失眠患者初始治疗的一线治疗选择,尤其适合需长期用药的人群。” 据介绍,达利雷生海外III期临床试验表明,该药在加快入睡、减少夜间觉醒的同时,能显著改善日间功能,且治疗剂量应用1年未发现依赖性或耐药性。 专家同时建议,失眠治疗需多管齐下,患者在使用药物的同时,需配合科学的睡眠管理(如规律作息、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认知行为治疗等综合措施,从根源上改善睡眠。

    2025-09-11
    1.5K
  • 抖音发布《2025暑期城市文旅数据报告》,成都文旅市场亮点纷呈

    2025年暑期,成都文旅市场表现亮眼,在抖音生活服务最新发布的《2025暑期城市文旅数据报告》中入选十大火热旅游城市,同时,成都・千灯之夜成为暑期受欢迎的10大非遗相关景区之一,备受游客青睐。 《报告》显示,今年暑期抖音平台酒旅团购订单量及销售额同比均增长46%。在此背景下,成都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场景与多元消费体验,与上海、北京、杭州、郑州等城市共同入围“十大火热旅游城市”,成为全国文旅市场的重要增长极。 景区作为用户出行的核心动因,暑期热度显著攀升。抖音景点团购订单量环比增长超41%,销售额增长55%。除北京环球度假区、河南宝泉旅游区等知名景区外,“成都・千灯之夜”凭借非遗彩灯与夜间文旅场景的创新融合,成功入选“暑期十大受欢迎非遗相关景区”,与榆林・彩灯大世界、长沙千灯会等知名非遗景区共同引领暑期“非遗游”潮流。 值得一提的是,“烟火成”都作为抖音生活服务2025年长线消费促进城市营销IP,在今年暑期借成都世界运动会的契机,推出「跟着世运逛吃烟火成都」系列活动,以赛事为支点,引爆成都消费热浪。活动期间,助力平台成都吃喝玩乐商家销售超6亿元,火锅消费增长52.7%,极大地激发了城市实体消费活力。 为保障用户出游体验,抖音生活服务推出“暑期安心保障”计划,为用户提供“确认后无房必赔”、“入住不满意退”服务。因商家原因无法提供预约客房,平台将通过免费升房、赠送早餐等方式提升消费体验,同时承担不超过订单首晚房费3倍的差价赔付。另有“不可抗力保障”、“7X24小时服务”等特色服务保障。抖音生活服务相关负责人称,平台将持续联动文旅商家、城市官方、明星达人,共同助推文旅经济。

    2025-09-09
    1.7K
  • 深睿医疗助力四川省肿瘤医院上线多模态食管癌专病数据库

    近日,四川省肿瘤医院多模态食管癌专病数据库正式上线运行。这一创新性平台深度整合了临床诊疗、影像检查、病理分析、基因检测等多维数据和人工智能建模分析工具,将碎片化医疗数据转化为”一站式科研中枢”,实现从”队列构建-模型验证-证据输出”的全流程贯通,彻底改变传统科研模式——使医生从”数据整合”转向”科学发现”。深睿医疗全程助力该平台的规划与实施,多模态食管癌专病数据库的正式上线也标志着四川省在食管癌精准化诊疗与转化医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提升区域乃至全国食管癌防治水平注入强劲动力。 智能多模态食管癌专病数据库 一.打破数据壁垒构建全景式疾病画像 食管癌是我国重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四川省发病率和死亡率长期居高不下。临床诊疗与科研创新亟需高质量、体系化的专病数据支撑。本次上线的数据库突破传统单一数据类型的局限,创新性地融合了患者电子病历、高分辨率CT/MRI影像、数字化病理切片、基因测序报告、治疗方案及长期随访结果等患者核心信息。通过标准化处理和深度结构化,构建了覆盖疾病全周期的“全景式”数据模型,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决策依据,为科研人员挖掘致病机理、评估疗效和预测预后奠定坚实基础。 二.驱动科研创新与临床精准决策 数据库的上线将显著加速食管癌领域的科研进程。研究人员可借助其强大的多模态分析功能,深入探索不同数据维度间的内在联系,例如特定临床、基因特征与影像学特征、病理反应及最终疗效的关联性,从而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临床层面,该数据库能辅助医生制定高度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实现精准治疗。例如,通过调阅类似病例的完整多模态数据(影像特征、病理报告、基因背景及对应治疗反馈),医生能为新发患者匹配更个性化的治疗策略,最大程度提升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三.筑牢安全根基赋能区域…

    2025-09-01
    2.0K
  • 海尔大健康“一个盈康”战略落地 西南用户生态运营中心正式启航

    8月23日,以“一个盈康 无界共盈”为主题的盈康一生西南用户生态运营中心成立活动在四川顺利举行。 从品牌布局向市场落地,这不仅是盈康一生区域化生态战略落地的重要里程碑,更标志着海尔大健康旗下“一个盈康One Incaier”战略正式进入以用户运营为核心、以数智融合为引擎、以生态共赢为目标的新阶段。 未来,盈康一生西南用户生态运营中心秉承“以用户关系和长期价值为核心”的战略,将成为整合产业资源、重构医疗健康服务价值的新起点与新高地。 产业融合,筑牢生态根基 “一个盈康”的核心,在于打开传统模式下医疗产业的边界桎梏。基于“One Incaier”整体规划布局,盈康一生通过机制创新,将生命科学、临床医学与生物科技三大板块资源深度整合,构建起技术共享、产能协同、市场联动的生态共同体。 正如海尔盈康一生运营执行总裁刘钢现场分享时表示,盈康一生已不再局限于单一产品领域,而是进化出血液循环、给药系统、肿瘤无创、生物制品四大产业赛道,未来,我们将形成一张面孔共同面对用户,一个平台无界链接生态资源,紧紧围绕用户最佳体验,能够在资源互通、合作共赢以及聚力共享上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为用户、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研发端的技术共创,到制造端的产能互补,再到应用端的场景协同,全链路的产业融合真正释放“1+1+1>3”的聚合效应,让“一个盈康”从战略概念,具象化为覆盖“研产医用”的活力产业生态,彰显出海尔大健康在产业链布局上的深度与广度。 数智赋能,驱动场景革新 如果说产业融合是生态的“骨架”,那数智化便是驱动生态运转的“血脉”。现场,盈康一生集中展示了生命科学、智慧用药、血液技术等数智全场景方案,正是其作为“场景方案服务商”的生动展现。 以血液技术场景方案为例,该方案整合上海莱士的血液制品、海尔生物的血液物联网管理系统和盈康生命的临床服务能力,盈康一生实现了从血浆采集、冷链储运、成分分离到临床输注的…

    2025-08-25
    2.1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