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贡献8.5% GDP,背后是年轻人的账单

这100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这30年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这10年来, 中国的高利贷突飞猛进……

中国有巨头,但没有巨头的担当

不是说借钱不好。准确地说,科技巨头对于借钱这件事情的改造方向是错误和恶意的。好的科技不是让用户更便捷地借钱,而应该是让用户更负责地借钱。

有一次做投资尽调,在一家从事普惠金融的科技公司,衣公子向产品经理提出一个自以为很好的建议:既然我们技术那么好、数据那么全,不如设置一个功能,当A成功借款,我们向A的父母、配偶发一条短信,“A借款XX元,望知悉”。衣公子觉得这样明显的好处有二。第一,规范用途(这样就不太可能拿借款去赌博、打赏女主播),第二,锁定还款(家人都知悉了,在还款上多个准备)。

会议室里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衣公子以为大家是担心合规问题,于是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这个可以在提款前让A授权嘛,没有法律风险的。你们调用A的通讯录、手机位置、短信、通信记录来做风险分析和催收,这些脏活才有法律风险呢……

最后投资没谈成。尽调完吃了一个异常客气的晚饭,第二场竟然没叫我。

这个行业里,利率高不会丢失客户。因为通过高利率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隐藏,比如强制购买还款保险、还款频率安排、手续费和砍头息,客户没有能力察觉真实利率,谈何比较。

但是衣公子提出的如此百益无害的功能,没有任何一家从事消费金融的公司愿意开发,道理很简单:要通知家人,90%的借款需求都跑到别家了。他们才没有想做普惠、做小微、解决家庭资金周转困难,他们就是放贷款,他们就是想赚大钱。

衣公子总是说,中国有巨头,但是没有巨头的担当。中国没有理想主义,只有经过包装的理想。所谓科技巨头,一群被吹捧为没有“原罪”的新企业家,也是嘴上谈着主义,心里想着生意。

前段时间杭州满大街都是吸烟危害的宣传视频,香烟盒很早就被要求印上“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却没有商家在推销贷款时向年轻人告知过后果:一旦违约,上了征信你可能未来都不能在银行贷款了,连房贷都不行;为了督促你还款,我们贴心地设置了可怕的罚息,一旦你违约,几天时间罚息就被达到本金的n倍,你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罗永浩去做电子烟就被舆论口诛笔伐,挖坟鞭尸。却很少有人谴责消费金融行业的暴利和暴力。

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老罗没花钱做公关吗。还不是因为后者赚了钱就有大把经费做公关吗。

要赚钱的时候是金融公司 被监管的时候是科技公司

电影《战争之王》的开头,尼古拉斯·凯奇站在战争的废墟中,面对面目疮痍感慨道: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每12个人就有1人配有枪支。

转过身,凯奇继续说道:好了,问题来了,我们要怎么把枪卖给剩下的11个人?

雷军和周鸿祎有初衷。米粉那么多,360产品的用户那么多,不放贷,积累的流量和数据岂不就是浪费了。到这一步,衣公子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当他们把广告投放到网易云音乐、微信朋友圈、抖音短视频等价格不菲的外部渠道,则标志着雷和周已经从“流量和数据不用就浪费”过渡到了“我想好了,就是要做这个生意,赚这个钱”。

看着360和小米飞流直下的股价,雷军和老周会怎么追忆自己的峥嵘岁月?

度小满百度独立运营仅仅1年时间,累计放贷超过3800亿。而百度上市公司2018年度营业收入也才1022亿元。不过,大到马云化腾李彦宏,小到趣店乐信拍拍贷,没人会说自己是放贷的,大家都说自己是金融科技企业,自己做的是——“科技输出”。

京东金融为了强调这一点,甚至把名字改成了“京东数科”。

所谓“科技输出”,就是科技公司自己不放贷款,作为一个平台,左边是借款人,右边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只是拉个皮条,把借款人推荐给银行等金融机构。

这一模式绝不可能成形。简单来说,如果双方完全符合监管的合规要求,风控由银行来做,资金由银行提供,风险也完全由银行独自承担,科技公司只负责提供客户,那么科技公司就不能再获得那么高的利润。

趣店一直广受没有牌照和放高利贷的诟病,很早开始这类“助贷”转型,但是2017年就被《财新》报道过,趣店给金融机构兜底。如今趣店更卖力的宣扬自己是“开放平台”,但是这个业务模式自相矛盾的特点反而更加突出。

比如,如果银行真的按照监管要求独立制作风控,那么趣店推荐的借款人没有通过,用户大量流失,岂不是伤害了趣店的品牌?再或者,“做平台”的报酬比“放贷”要低很多很多,如果趣店不承担风险、不兜底,只做平台,那么他的收入肯定要断崖式下降,进而带来股价的暴跌。如果趣店的收入没有下降反而上升,那么肯定就是有一些衣公子不了解的隐情了。

其实“助贷”是消费金融野蛮扩张最有力的手段。某家信托公司,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涉及700多条借款纠纷,翻翻判决书,绝大多数都是金额20万以下的小额贷款。就是因为参与了消费金融的盛宴。

当然,没有比金融机构更精明的玩家,他们愿意参与就是因为科技公司拍了胸脯,“我推介过来的借款人你尽管放款,出了问题我自己买回来,不影响你收益”。

这些年每一家从事消费金融的科技公司,都宣传自己贷款的违约率如何如何低。其实这个M3(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的占比)并没有什么意义。银行的坏账呆账核销有着严格的管理办法,从申报、界定、取证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银行的不良率相对可信。但是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因为不受监管,出现坏账可以自由回购、核销,M3想做多低就能做多低。反正底层贷款利润高,随便玩儿。

要赚钱的时候,把自己当金融公司;要负责任被监管的时候,就说自己是科技公司。这套玩法,但是再这样放任下去,风险就会通过助贷,蔓延到了整个中国的金融系统。

本文转载自衣公司的剑,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
上一篇 2019-09-23 18:11
下一篇 2019-09-26 14:23

相关推荐

  • 消费金融谋变:一边狂发金融债,一边急转不良资产

    在增量收缩、存量内卷、风险上移的当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正在积极求变。 记者观察到,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求变,一方面表现在加快处置个人不良贷款。截至9月25日,今年有13家消费金融公司在银登中心挂牌转让了107期个贷不良资产包,资产总笔数超过228万笔,未偿本息超过218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 另一方面,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疯狂”发金融债。中原消金近日完成今年第二期20亿元金融债券发行,招联消金、兴业消金、中银消金、杭银消金、马上消金等9家消费金融公司今年累计发行29笔金融债,合计48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不论是发行金融债券,还是转让个人不良贷款都是为了资金合理配置和管理,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在目前的环境下,消费金融机构在合规经营的底线之上,要坚定落实自主经营管理,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禀赋及监管政策导向选择合适的商业经营策略及展业模式,精进科技水平的同时持续严密风控防线。 批量转让不良资产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开始批量出售不良资产。 9月24日,蚂蚁消金、北银消金分别在银登中心(银登网)发布2024年第4期和第14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转让公告,蚂蚁消金本期拟转让20.0328万笔未偿本息5.9亿元的不良贷款,起始价5600万元。北银消金本期拟转让7.333万笔未偿本息27.3亿元的不良贷款,起始价1580万元。 根据银登中心统计,2023年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规模达到965.3亿元,较2022年增长449.4%。其中,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转让成交规模为183.7亿元,占比约19%。2024年上半年,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规模为321.5亿元,同比增长127.5%。其中,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转让成交规模65.2亿元,占比约20%。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25日,今年以来有13家消费金融公司在银登中心挂牌转让了107期个贷不良资产包,资产总笔数超过2…

    2024-09-27
    5.5K
  • 优等生”变动了“差生”,新任管理层能带领兴业消金重回行业前三吗?

    文 丨 姜晨 出品丨鳌头财经 消费金融行业“优等生”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兴业消金”)意外变成了“差生”。 今年上半年,兴业消金实现营业收入51.88亿元,同比下降6.30%,净利润2.77亿元,同比下降78.09%。 在已经披露半年业绩的20家消费金融公司中,兴业消金的净利润同比降幅排名第二。2016年以来,公司也是首次出现中期净利润下降。 兴业消金一直被视为“业绩黑马”。2020年至2023年,净利润连续4年稳居行业前三。 兴业消金净利润为何闪崩?公司没有解释。近3年,公司不良贷款率(以下简称“不良率”)持续攀升,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长。 为了应对业务规模扩张,今年2月底-7月初,公司举债百亿。 备受关注的是,兴业消金在经营方面屡现违规,今年上半年,公司因5项违规被罚170万元。 半年净利罕见大跳水 兴业消金业绩罕见大幅跳水。 今年上半年,兴业消金实现营业收入51.8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49亿元,减少幅度为6.30%;净利润2.7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87亿元,同比减少幅度达78.09%。 这是一份较为糟糕的成绩单。 今年上半年,有2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披露了成绩单。其中,中银消金的净利润垫底,亏损3.05亿元,同比下降208%,降幅最大,而兴业消金的净利润同比降幅排名第二。 与之对应的是,宁银消费金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11.61%,建信消费金融公司、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公司、中原消费金融公司等净利润同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净利润同比降幅接近80%,对于兴业消金而言,是罕见的。 历史数据显示,2016年中期至2023年中期,兴业消金的营收净利持续双增。其中,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2.64亿元,较2016年中期的0.56亿元增长2157.14%. 今年上半年,兴业消金首次出现营收净利双降,净利润表现可以用“闪崩”来形容。 兴业消金成…

    2024-09-25
    5.0K
  • 网聚暖流,情暖陇原 互联网科技企业驰援积石山爱心榜单

    度小满捐赠2000万元支援甘肃地震灾区 19日上午,度小满紧急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款2000万元,专项支援甘肃震区的紧急救援、救灾物资采购、受灾群众生活安置及灾后重建等工作。 字节跳动捐赠2000万元,支援甘肃及青海地震灾区 19日,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宣布捐赠2000万元人民币,联合公益机构,为甘肃及青海受灾严重地区提供灾后救援及重建。由于当地防寒保暖需求高,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已联合壹基金,将第一批备灾物资——1000床棉被启运发往灾区。 阿里巴巴[BABA]联合多方驰援,首批发出5万多箱应急物资,并追加1000万元 19日,阿里巴巴官方发布,已联合多方驰援甘肃青海抗震救灾,首批5万多箱应急物资发出。午后,阿里巴巴再次宣布,将追加1000万元人民币捐款,用于甘肃青海地震灾区救援和民众生活恢复。 蚂蚁集团捐赠1000万元驰援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 19日,蚂蚁集团在官微宣布将向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政府定向捐赠1000万元,用于受灾地区紧急救援、过渡安置和灾后重建。 同时,新东方捐款1000万元驰援甘肃救灾 19日消息,新东方宣布向壹基金捐赠1000万元现金,其中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捐赠500万元,东方甄选[1797]捐赠500万元,紧急驰援甘肃地震灾区救灾工作。 李佳琦捐款500万元紧急驰援甘肃地震灾区 19日上午,小米公益基金会捐赠500万元紧急驰援地震赈灾 小米官方宣布向地震灾区捐款500万元,用于采购应急救灾物资、支持灾后重建工作。 辛巴公司捐赠400万元物资和现金 19日,辛选集团宣布向甘肃受灾地区捐赠400万元(200万元物资+200万元现金)。据了解,辛选集团紧急采购的5000件羽绒服,已于19日启程运往甘肃受灾地区,为灾区群众提供温暖与应急保障。 交个朋友控股向甘肃、青海捐赠200万元救灾 19日,交个朋友控股紧急启动救灾响应,向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捐赠200…

    2023-12-25
    5.1K
  • 恒昌公司放贷生意经:“马甲”公司通过收购债权违规放贷?

    从恒易贷到普融花的,再到恒小花,恒昌公司套上“马甲”延续着网贷的生意。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截至12月21日,针对恒昌公司的投诉为41957,针对普融花的投诉有9034条,针对恒小花的投诉有3868条。 近期,有消费投诉称,其更换银行卡后还款余额充足,但普融花一直显示还款失败,导致逾期。在暴力催收等。 实际上,普融花APP目前已在应用商店下架,消费者自然也就找不到APP。不过据消费者投诉称,普融花已经变成了“恒小花”。 普融花是由北京网众共创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移动借贷产品智选App,前身为恒易贷,而北京网众共创科技有限公司则由恒昌投资(香港)国际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2020年8月,恒易贷因为侵害用户权益行为,被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通报。彼时正值P2P遭遇暴雷潮,P2P遭到口诛笔伐,恒易贷遂更名为普融花,但普融花也没过多久就被应用商店“除名”。 普融花“消失”了,但消费者依然遭受着“摧残”。除了上文提到的还款艰难的问题外,普融花还被消费者大量投诉央行发布的公告【2021】第3号文,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存款类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

    2023-12-22
    3.5K
  • 男子看黄推掉陷阱,两个多小时被骗20余万,18万多是从借呗、招联、美团、携程、中邮、马上消费金融临时借来的

    电信诈骗固然可恨,但这些现金贷平台又在这场骗局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直到主人公最后向父母借钱时,在才家人的劝说下幡然醒悟,选择了报警止损。

    2023-07-20 TMT
    23.2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