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信托:聚焦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加强银信合作

近年来,中铁信托在改革创新上找动力,在转型升级上找出路,大力加强同行交流,以期转换发展动能、拓宽发展空间、夯实发展基础。

中铁信托:聚焦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加强银信合作

7月27日,为进一步加强银信合作,拓宽合作空间与领域,提升行业竞争力,中铁信托与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开展业务合作交流座谈。8月26日,外贸信托一行7人到访中铁信托开展业务转型发展交流座谈。

在与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开展业务合作交流时,中铁信托回顾了2013年以来双方合作成果,目前主要构建以“资产管理+信托融资”双主业和“投资银行+服务信托”双辅业业务模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希望双方进一步建立“总对总”高层沟通交流常态化机制,利用相互资源,发挥双方优势,创新合作模式,在新发展格局下加强在投行业务、资产业务、财富管理等方面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中铁信托作为受托机构与银行合作发行了第一单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并陆续与银行合作发行了多单信贷ABS产品,产品类型涵盖RMBS、CLO等,分别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获得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颁发的“2015年度优秀ABS发行人”及“2017年度优秀ABS发行人”等奖项。

中铁信托在与外贸信托交流时,双方本着“坦诚相见、交流互助”的理念,聚焦“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主题,就股权投资、标品信托、服务信托、金融科技、财富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双方一致认为,当前信托赛道从事务管理转向主动管理、从债权融资转向股权融资、从非标业务转向标品业务,带来转型升级多重挑战,应坚持以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激发内生发展动力,以信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打造和优化业务体系、产品体系、营销体系,从而更好地适应行业趋势、监管导向、市场需求。

“允执其中,守信如铁。”未来,中铁信托将坚持稳健经营、合作共赢的品格,充分发挥信托优势,在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助力行业回归本源。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2)
上一篇 2021-10-08 09:13
下一篇 2021-10-15 12:46

相关推荐

  • 长安信托江苏城投债项目逾期 此前踩中海航、宝能、恒大等多个大雷

    有投资人称:该产品的底层投资标的可能存在猫腻,有可能与材料中介绍的底层投向不一致。

    2021-11-29
    5.6K
  • 洋河股份高风险理财遭炮轰后,信托产品规模已降至23亿

    针对近期媒体及理财产品的质疑,11月10日,信托理财产品均有足额的抵押和担保,底层资产明确和清晰,发行机构也是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信托公司,截至目前所有到期产品均已足额兑付,未到期产品按照协议约定正常付息。 但洋河股份的回应并未消除市场疑虑,白酒老三”地位最快明年可能不保。 去年下半年以来,信托违约事件频发,很多投资者担心洋河股份百亿理财是否存在财务隐患?如何面对潜在的风险隐患? 红星资本局在各大网络互动平台发现,对于洋河股份投入百亿巨资理财的行为,中小投资者质疑不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公司小股东,看到公司频频入股高风险的信托等领域,非常着急!公司购买的信托担保的资产,是否确认没有担保给别人?对于潜在风险,有哪些预防措施? 2、洋河股份一再强调要“聚焦主业”,为什么却购买大量信托产品?为什么要接手已经出问题的民生信托股权? 3、公司在恒大已经出现兑付风险的情况下,执意投资恒大信托产品的逻辑是什么?是否有具说服力的理由? 4、洋河股份各种乱投资造成今天这种局面,公司是否进行了投资前的充分调查?是否存在重大失误?公司对外捐款都要上董事会,这些重大投资为什么不经过董事会?是否存在故意绕过董事会行为? 目前洋河股份的信托产品,涉及的M信托已经暴雷,M信托目前兑付缺口227亿元,其中60多亿元回收困难;涉及的房企如恒大、宝能等,目前信托产品大面积违约,且已陷入流动性危机。 同时经红星资本局核实,洋河股份大量阳光城(000671.SZ)、富力、蓝光、荣盛、

    2021-11-15
    4.1K
  • 金谷信托刚给当代置业发放完最后一笔贷款,1个多月后就“爆”了

    身陷囹圄的当代置业,已经受到了美元债违约兑付的影响,触发了多只债务的交叉性违约,近日,当代置业又被境外债权人要求提前偿还本息2360万美元。

    2021-11-09
    4.2K
  • 监管打击信托假投资类项目 房地产业务成规范重点

    《关于辖内信托公司做好2021年“两项业务”压降及风险资产处置相关工作的通知》

    2021-03-11
    9.3K
  • 升龙集团撤退郑州跌出200强 昔日“黑马”豪赌广州千亿旧改胜算几何?

    在郑州和南京留下众多烂摊子的升龙集团,这回能否在广州重整旗鼓? 作者:地产大咖联盟 风起青萍之末。 一桩资产冻结案再次引发人们对上海升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升龙集团”)资金安全的担心。 案号为(2020)豫0102民初6249号的裁判文书显示,申请人河南博元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向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申请,司法冻结郑州元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升龙集团名下价值3.9万元财产。 实际上,这非孤案。最近几年,升龙集团在郑州和南京等地多个资产管理、商业运营、粤港澳大湾区的号角吹响之后,升龙集团开始将目光瞄准广州,要在富力、万科系旧将、原易居企业集团执行总裁张海民坐镇。 但是,依然有不少人对于升龙集团这个区域性房企在广州大干快上的行为表示出怀疑的态度。 据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2014-2016年,升龙的年销售额分别是154.3亿元、223.1亿元、313.2亿元。但从2017年开始,升龙的销售额规模出现了滑落,从149.3亿元降至2019年的105.8亿元,2019年位列TOP 200房企中的第151名。2020年,升龙集团的销售收入甚至连71亿都没有。 升龙集团的后续资金从何而来? 麻烦不断战略撤出郑州 实际上,让林亿决定从发家地郑州转战广州,有着难以言说的苦衷。 与开始在郑州的辉煌相比,这几年,升龙集团在河南麻烦不断。 (2020)豫01民终精装修工程的工期违约而不给其结算剩余的施工款为由,将其告上法庭,要求支付剩余的装修款,并以贷款利率支付利息。经过长达6年多的诉讼,2020年5月,郑州市中院以河南升龙置业没有在诉讼时效内主张过工期违约责任,判令其支付亚泰公司剩余的装修款82.5万元。 同样,2010年10月,升龙集团旗下7家关联公司与永辉超市签署租赁合同,而后再次以升龙集团名义签订了租赁补充协议,约定升龙集团需在2013年3月31日前将符合原《…

    2021-01-21
    12.1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