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国际银行营收净利双降,资产质量待改善,甩卖不良债权回血

短短一年时间,厦门国际银行为何业绩大幅缩水?

通常来说,银行总资产突破万亿体量之后,往往业绩表现会更加平稳,同时更加注重资产质量,但厦门国际银行却似乎是个例外。

《眼镜财经》注意到,厦门国际银行去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双双降低,且归母净利润规模下滑明显。

同时,该行不良贷款率明显攀升,截至去年末已经达到了1.96%,超过不少同等规模的上市银行,与此同时,该行同时拨备覆盖率连接下滑,从最高点超过300%一直降到了去年的116.18%,整体资产质量成色有所下降。

去年营收超120亿,净利润不足10亿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厦门国际银行总资产为1.1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7%;存贷款总额分别为7140亿元、6292亿元,同比增长3.15%和2.26%

与此同时,2023年,厦门国际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25.13亿元,同比下降26.94%;实现归母净利润8.79亿元,同比下降83.47%。

营收下降超过25%,净利润同比下降超80%,而就在一年前的2022年,厦门国际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1.2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7.21亿元。

短短一年时间,厦门国际银行为何业绩大幅缩水?

《眼镜财经》注意到,厦门国际银行去年利息净收入大幅下降,从2022年127.3亿元同比降到了39.4%至77.15亿元。与此同时,信用减值损失也高达72.8亿元,同比大增22.8亿元,增幅45.5%,主要系贷款及贷款。

但无论如何,如此快速发生的利息净收入下降现象,反映了市场利率波动和竞争加剧对厦门国际银行利润的直接冲击,而信用减值损失的增加则表明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上或许存在一定的缺陷。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双降

业绩明显下滑的同时,厦门国际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在下降。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厦门国际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依次为0.71%、0.84%、1.06%、1.26%和1.96%。不良贷款率在突破1%后持续攀升,2023年较2022年更是增加了0.7个百分点,显示出不良贷款问题日益严重。

与此同时,该行的拨备覆盖率在同一时期内明显下降,分别为323.47%、259.80%、202.73%、168.42%和116.18%。这表明,尽管进行了大额计提信用减值损失,但厦门国际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仍在减弱,未能有效改善资产质量,反而使得风险暴露更加显著。

特别是在2022年至2023年间,不良贷款率的快速上升,显示出该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此外,《眼镜财经》注意到,近三年间厦门国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06%、11.73%和11.69%。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资本充足率的连续下滑进一步削弱了该行应对潜在金融风险的能力,增加了其在面对市场波动和贷款违约等风险时的脆弱性。这种状况不仅使监管压力增加,还可能导致信用评级下调,从而提高融资成本,影响市场信任度和投资者信心。

频频处置不良债权,亟待资金补血

上述情况表明,厦门国际银行存在一定的资金补充需求。

实际上,《眼镜财经》注意到,近期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正在出售一笔债务人北京华悦德商贸公司的不良债权,该债权账面价值近1.562亿元,然而对外底价仅为7514万元,折让52%,即不足5折对外挂牌出售。

具体来看,上述1.562亿元不良债权涉及本金约1.445亿元,截至今年5月底,含利息、罚息、复利、迟延履行金及清收代垫费用等合计约1169.3万元。

与此同时,6月26日,阿里资产拍卖网显示,厦门国际银行珠海分行同样有一份不良债权与当日下午拍卖完成,仅1位买家出价,最终成交价为9750万元。

而根据网站信息显示,标的物名称为“对厦门国际银行珠海分行2024年1号不良债权资产包金融债权及相应担保从权利”,担保方式为不动产抵押+保证,债权总额为2.04亿元,基准日是2024年5月31日。也就是说,这一笔不良债权处置,厦门国际银行同样是折价“回血”。

实际上,在法拍网站上,厦门国际银行的已经拍卖和等待不良债权项目还有很多,除了上海分行和珠海分行外,还有包括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莆田分行、福州分行等各地分行在内的多家银行进行过或即将进行数百万到数千万的不良资产和债权拍卖。其中有部分项目涉及标的物债权总额最高过亿,而最终成交价格较债务总额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折价。

上述情况表明,厦门国际银行正通过大规模的不良资产处置行动来应对资本补充的需求。这些债权的低价处置显示出银行为了加快资金回笼,不惜折价出售不良资产。

短期来看,这种做法的确有助于减少不良资产对资本的消耗,还能增强银行的资本实力和流动性。然而,这也反映出银行在资产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面临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预警能力,以确保长期的稳健运营和持续盈利能力。

本文转载自眼镜财经,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上一篇 2024-07-08 21:38
下一篇 2024-07-29 12:33

相关推荐

  • 2025年“惠绵保”正式发布!新增129元优选款,免赔额再降!

    9月23日,2025年“惠绵保”上线发布会在绵阳举办。作为政府部门指导的普惠型健康保险,2025年产品迎来多项重磅升级:新增129元优选款,免赔额再降,加大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力度!即日起,绵阳市基本医保参保人(含职工、城乡居民)、绵阳市户籍人员和绵阳市新市民均可参保,每年仅需89元或129元,最高可享300多万元医疗保障,保障范围更广、惠民力度更大。 绵阳市人民政府、绵阳市医疗保障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绵阳监管分局、绵阳市财政局、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绵阳市民政局、国家税务总局绵阳市税务局、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绵阳市农业农村局、绵阳市妇女联合会、绵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绵阳市残疾人联合会、绵阳市总工会、绵阳市保险行业协会的相关领导,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绵阳市分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绵阳市分公司等8家共保体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代表,运营平台宸汐健康、各大媒体及广大关注“惠绵保”的市民朋友共同见证了2025年“惠绵保”的正式上线。 政府多方支持 切实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惠绵保”运行三年多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不仅提升了绵阳市民的医疗保障水平,更促进了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截至目前,“惠绵保”累计赔付金额突破0.93亿元,为1.11万户家庭减轻高额医疗负担,理赔最大年龄为102岁,最小刚出生仅3个月,最高减轻费用负担达70%。 绵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代辉表示,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惠绵保”作为绵阳市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有力补充,极大地减轻了重病患者的医疗负担,是覆盖全市、惠及全民,守护绵阳人民健康的一道重要防线。 绵阳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韩忠明表示,“惠绵保”不仅是一项保险产品,更是绵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实践,对于构建更加稳健、高效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人寿…

    2025-09-24
    2.4K
  • “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济川药业多款重磅新品、BD创新药蓄势待发

    近期,济川药业捷报频传,公司的复方聚乙二醇(3350)电解质散、合作的1类创新药济可舒(玛硒洛沙韦片)先后获批上市,其自研中药1.1类新药小儿便通颗粒报产获受理。近年来,济川药业坚定践行“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战略,持续创新研发,过评品种已达25个,6个产品报产在审,并大力推动产品引进,多款创新药猛攻千亿市场。 济川药业发力中药1类新药,BD创新药蓄势待发 7月8日,济川药业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济川有限的小儿便通颗粒报产获受理,该产品具有健脾和胃、行气导滞的功效,适用于小儿便秘中医辨证属食积证者,有望成为《小儿便秘中药新药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试行)》(2024年)发布后首个用于小儿便秘的中药1.1类儿童专用药。米内网数据显示,儿科中成药在近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统计范围见文末)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济川药业位列行业TOP1。 7月18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征祥医药的抗流感1类创新药玛硒洛沙韦片(商品名:济可舒)获批上市,该药适用于既往健康的成人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的治疗。采用“单次口服、全程有效”的给药方案,实现了“一剂持久,一天退热,安心使用”的用药体验,不仅标志着我国抗流感药物创新研发的重要突破,也为流感患者提供了新的创新性治疗选择。据了解,2023年,济川药业与征祥医药围绕济可舒注册、生产、推广、渠道管理及商业销售达成战略合作,济川药业享有济可舒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推广和销售权益。济川药业表示,此次合作产品获批有利于丰富公司产品管线,拓宽业务结构,预计对公司今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持续创新研发!重磅新品不断获批,25个过评产品亮眼 近年来,济川药业持续保持一定的研发投入,以临床用药需求为导向,2021-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合计超过20亿元,多个新品捷报频传。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济川药业的复方聚乙二醇(3350)电解质散以仿制3类报产获批,视同过评。该产品是治疗…

    2025-09-19
    2.9K
  • 引领中国原酒产业跨越式发展 川酒集团聚势创“芯”启新程!

    2025年9月9日,“聚势创‘芯’聚创共赢”2025川酒集团原酒产业发展大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企业代表、金融机构、媒体人士等齐聚一堂,共谋四川原酒高质量发展,共同见证川酒集团原酒产业迈向新阶段。 使命引领:守住白酒产业的“根”与“魂” 在白酒产业的价值链条中,原酒是无可替代的核心载体,撑起中国白酒产业的“基石骨架”。作为白酒酿造的基础酒体,原酒的品质直接决定终端产品的风味与价值,更是产区产业实力的核心象征。据四川省经信厅数据,以四川为核心的中国白酒产区,凭借不到全国40%的产量,贡献了超50%的营收与利润,原酒则是支撑这“半壁江山”的关键支柱。 从产业价值看,原酒不仅是地方经济的“压舱石”,更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2024年,四川白酒产业实现千亿营收、百亿税收,直接带动百万人就业,其中原酒产业串联起酿酒专用粮种植、酿造生产、仓储物流等全链条环节,成为连接城乡经济的重要纽带。 在消费者对高品质白酒的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原酒的“品质价值”与“品牌价值”双重提升的战略重要性愈发凸显。川酒集团成立的使命就是抱团原酒企业、推动产业协同,提升原酒产业的附加值,实现四川原酒的高质量发展。 规模引领:协同发展推动原酒价值升级 川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勇在大会致辞中表示,七年来,川酒集团在四川4个核心产区,重资产布局产能,在投入12万吨产能基础上,整合窖池5万口、产能60万吨、储能100万吨,构建起窖池数、产能和储能等全国第一的原酒产业基础,实现川酒原酒的产区协同、产能集聚、产品升级和产值提升,成为中国最大的原酒生产商和供应商、中国最大的白酒定制商、中国最大的国优品牌运营商,拥有全国最强的白酒技术团队,2024年位列四川企业100强第29位,企业品牌价值达619亿元。 川酒集团原酒产业发展联盟则是以“生态共建、价值共享”为初心,致力让联盟企业在协同发展中实现价值增值:…

    2025-09-10 资本
    3.1K
  • 连续十季度增长!解码学大教育增长韧性:垂直深耕、多元布局与长期主义

    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悉数出炉,在教育赛道,学大教育(SZ:000526)蝉联营收和净利润的双料冠军。 上半年,学大教育实现营业收入19.16亿元,同比增长18.27%;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42.18%。横向上看,学大教育领先第二名的幅度继续扩大,显示出学大教育的业务优势和壁垒持续夯实;纵向上看,学大教育已经连续十个季度保持增长,显示出在复杂形势下的强大韧性。 为什么是学大教育领跑A股教育半年报? 梳理财报可以发现,这得益于坚持长期主义和稳健增长的经营理念,以及将个性化教育领域优势在其他领域快速复制的能力。 领跑A股教育半年报 A股教育上市公司的营收TOP10的格局相对稳定,2025年上半年,学大教育、华图山鼎、中公教育、昂立教育、豆神教育等稳居前五,但其中亦发生微妙的变化,凸显学大教育的竞争优势。 首先,TOP10公司整体营收增长情况好于去年,但学大教育仍保持行业领跑。今年上半年,TOP10公司营收负增长的公司由5家减少到3家,营收增长超过10%的公司由3家增长到6家。在整体增长改善的情况下,学大教育继续领跑,其18.27%的增速在TOP10公司中排名第3,仅次于去年营收均大幅负增长、今年强势反弹的豆神教育和*ST传智,相比之下,学大教育在去年高基数情况下持续高增长,显示出较强的增长能力。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学大教育营收一举超过视源股份国内教育业务部分的营收,超过软件信息化领域的巨头,颇有“破圈”意义。 其次,学大教育在垂直领域稳扎稳打,单位模型的规模化增长明显。今年上半年,职业培训行业增长承压,华图山鼎营收增长14.96%,同比大幅回落,中公教育、粉笔则分别录得-20.21%、-8.47%的负增长,这与职业培训行业竞争加剧、单价下降有关。学大教育的网点数量不如几个公考巨头,比如其个性化学习中心数量超过300个,中公教育网点数则为695个,但学大教育在垂直领域持续深化…

    2025-09-04
    4.3K
  • 海澜之家上半年营收115亿元,多元布局引领稳健增长

    2025年上半年,中国服装行业在稳中向好的态势中前行,海澜之家(600398.SH)作为行业的领军者之一,凭借其多元品牌布局和全渠道融合策略,实现了业绩的稳健增长。8月27日,海澜之家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66亿元,同比增长1.73%;归母净利润15.8亿元。 主品牌稳居龙头,多品牌协同发力 海澜之家主品牌一直是公司的核心支柱。根据欧睿国际数据,自2014年以来,海澜之家在中国男装行业中,市场占有率连续11年保持第一,2024年市占率达5%。2025年上半年,海澜之家主品牌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3.95亿元。 公司以“聚焦品牌,拥抱全球,普惠生活”为价值主张,通过“新国潮、新街潮、轻商务、轻运动”四大风格升级,推出了一系列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如“远行冲锋甲”“墨羽轻壳皮肤衣”等极致单品,融合了HLA-TECH科技面料与HLA-ECO环保理念,既满足了消费者对功能性的需求,又符合当下绿色环保的消费趋势。 在主品牌稳健发展的同时,海澜之家的多品牌战略也成效显著。公司通过“成熟+成长+培育”的阶梯式品牌矩阵,实现了对男装、女装、童装、职业装、运动装等全品类市场的覆盖。 职业装领域,海澜团购以“智能制造+匠心品质”为核心,服务超500家企业客户,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43亿元,同比增长23.7%。女装品牌OVV定位“不费力的高级感”,桑蚕丝、三醋酸等高端面料系列贡献了主要增量。童装品牌英氏YeeHoO强化高端婴童服饰定位,防晒“小冰肤2.0”系列推动会员复购率提升至65%。 运动服饰赛道是海澜之家重点拓展的领域之一。公司通过斯搏兹代理Adidas FCC业务,在低线城市开设超400家门店,主打性价比运动产品。同时,海澜之家还与京东联合打造“京东奥莱”,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更具质价比的大牌正品购物选择。2025年上半年,其他品牌共计实…

    2025-08-27 资本
    2.6K
已有 0 条评论 新浪微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