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银行一年内7位高管“递辞呈”,去年营收增速创上市以来新低

作为2019年才登陆资本市场的“年轻”城商行,近年来,苏州银行营收增速整体趋缓。2019年至2023年间,尽管其营收规模总体上行,但2023年营收增速降至仅0.88%,创下自上市以来的新低。在A股整体银行业增长趋缓的大环境下,苏州银行的营收表现居于上市城商行队伍中的中下游。

《眼镜财经》注意到,苏州银行2023年的中间业务收入锐减,且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在今年一季度再次呈现明显下滑态势,反映出其非利息业务的发展遇到瓶颈。

此外,苏州银行近一年多时间里高层管理人员频繁变动,多达7份高管辞任公告接连披露,高管团队出现“大换血”,引发投资者担忧的同时,进一步加剧了其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苏州银行一年内7位高管“递辞呈”,去年营收增速创上市以来新低

营收增长表现居城商行下游

公开资料显示,苏州银行前身为江苏东吴农村商业银行,2010年经批准正式更名为苏州银行,是国内唯一一家由农商行改制为城商行的银行。2019年8月,苏州银行于深交所主板上市,也是一家年轻的上市城商行。

数据显示,2019年-2023年,苏州银行实现营收分别为94.24亿元、103.64亿元、108.29亿元、117.63亿元和118.66亿元,对应的营收增幅分别为21.8%、9.97%、4.49%、8.62%,以及0.88%。

可以看到,自2019年上市后,苏州银行营收规模整体平稳上涨,但2023年营收增幅明显放缓,增速创下自上市以来的新低。

客观上,过去一年间A股银行整体营收增长趋势均有所减缓。据2023年年报数据,42家银行全年共创下营业收入约5.65万亿元,较去年微降。

《眼镜财经》注意到,苏州银行0.88%的营收增速放在城商行队伍中就略显落后。2023年,A股17家上市城商行中共有12家A股上市城商行营业实现正增长,5家出现负增长,平均增速2.6%。

中间收入锐减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苏州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3.90亿元,较2022年的14.80亿元同比减少6.08%。

近些年,拓展中间业务是近年来商业银行转型的重要方向,中间业务收入被视为银行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

苏州银行早在2021年报中就披露,当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2.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77亿元,增幅29.37%,占营业收入比重同比提升2.17个百分点。

同时表示,推进中间业务稳步发展主要在理财业务、代销业务等方面优化创新,实现中间业务收入可持续增长;同时积极争取基金托管、债券主承销等各类业务资质,全方位对接客户服务需求,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多样性。

《眼镜财经》注意到,到了2024年一季度,苏州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进一步下滑。报告期内实现利息净收入21.19亿元,同比下降0.84%;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06亿元,较2023年一季度的5.76亿元同比下降29.55%。

通常来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来源于银行提供的非利息服务,如资产管理、代销保险和基金、支付结算等。当这部分收入减少时,意味着银行在非利息业务上的发展遇到瓶颈,这不仅削弱了银行的多元化收入结构,还可能影响到其客户服务质量和市场份额。

管理层接连变动

《眼镜财经》注意到,苏州银行近期人事变动格外频繁,近一年半时间里多次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动的信息,涉及了包括行长、监事会主席、多位副行长、董秘、行长助理等在内的多种职务。其中仅2024年内就4次发布高管人员辞任的公告。

今年1月11日,苏州银行公告披露,董事会近日收到任巨光先生提交的辞任函。任巨光先生因年龄原因,辞去本行行长助理职务,自 2024 年 1 月10 日生效。

苏州银行一年内7位高管“递辞呈”,去年营收增速创上市以来新低

2月1日,苏州银行公告披露,董事会近日收到李伟先生提交的辞任函。李伟先生因工作变动原因,辞去本行董事会秘书职务,不再兼任。

4月27日,苏州银行公告披露,董事会近日收到张小玉先生提交的辞任函。张小玉先生因个人原因,向本行董事会提请辞去执行董事、副行长、首席信息官及董事会相关专门委员会职务,自 2024 年 4 月 26 日生效。

5月7日,苏州银行再度公告披露,董事会近日收到蒋华先生提交的辞任函。蒋华先生因个人原因,向本行董事会提请辞去本行业务总监职务,自2024 年 5 月 6 日生效。

不光是2024年多次发布高管卸任公告,苏州银行的高管离职潮实际上自2023下半年就初见端倪。

2023年8月-9月,苏州银行连续发布三条辞任公告,公司行长、监事会主席、副行长相继卸任。

也就是说,2023年8月至今不足一年的时间里,苏州银行达到信披标准应当披露的高管辞任就高达7位。

对银行业来说,尤其是上市银行,一套稳定的领导团队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保持战略方向的一致性,还能确保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和持续发展。

而频繁的高管变动往往会引发市场和投资者的担忧,甚至可能会导致决策链条中断,影响银行的战略实施和日常运营效率。此外,新任高管需要时间熟悉业务和建立信任,这可能会延缓重要项目的推进和相关举措的落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24-08-02
下一篇 2024-08-21

相关推荐

  • 海港人寿签约京东方智慧医养社区·锦城拾光,康养联盟再添新成员

    近日,海港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携手成都京东方智慧医养社区·锦城拾光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共同推进海港人寿康养服务体系蓬勃发展。海港人寿四川分公司总经理张文波、成都京东方智慧医养社区总经理狄剑峰出席本次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现场,海港人寿四川分公司总经理张文波、成都京东方智慧医养社区总经理狄剑峰代表双方公司签约。双方秉承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目的,围绕创新服务模式、如何保持长期稳健战略合作关系等关键问题开展了深度探讨并达成共识。 锦城拾光是BOE(京东方)首个自建自营的智慧医养社区(CCRC),位于成都市双流区天府国际生物城,紧邻永安湖森林公园,与自建自营的大型三级综合医院——成都京东方医院仅一街之隔。社区占地面积72亩,建筑面积约11.6万平方米,共设置700余个居住单元,以“医养融合智慧赋能活力共享”为三大核心特色,可为自理、半自理、失能、失智的长者,从健康、生活、餐饮、社交、文娱、学习、照护七个维度,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高品质服务。 海港人寿作为一家全国性的国有保险公司,积极响应国家银发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投身养老金融事业发展大局。公司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引入国际先进健康、养老服务经验,打造“乐养港湾”康养品牌,围绕“医、康、养、行、育、财”六大服务版块,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多维度、全生命周期的一揽子乐龄享老解决方案。 本次签约是海港人寿在川构建第三方养老机构生态的首次落地,也是海港人寿加快康养品牌建设的生动实践,同时也标志着双方将开启精诚合作、携手共赢的崭新征程。 未来,海港人寿还将持续挖掘优质养老服务资源,以客户需求为核心,遴选高品质养老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差异化、品质化的综合养老服务需求,为人们的美好生活贡献海港力量。

    2024-08-21
    1.2K
  • 建信人寿广东分公司推动警示教育见行见效

    建信人寿广东分公司持续深入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的目标要求,深化警示教育,精用典型案例,持续增强干部党纪意识,筑牢思想防线,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纪律保障。 一是紧握“政治站位”之笔,强化组织领导。领导干部带头讲。分公司党组织负责人讲授专题党课,各委员到基层调研讲授纪规课堂4次,纪检专员组织全辖警示教育大会2次、讲授专题讲堂3次,通报保险领域突出问题案件、处置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典型案例,带头对照案例检视剖析自身,引导干部员工增强纪律规矩意识。制定专项工作推进方案。通过前期调研、收集典型案例和党纪学习材料,形成分公司教育案例汇编,结合分公司实际情况,制定警示教育活动工作方案、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工作任务落实清单,明确 “指定动作”、推荐“自选动作”,明晰工作“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 二是巧挥“因材施教”之墨,分层分级教育。分公司深度挖掘案例资源,强化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功能,用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汇编典型案例手册。通过前期调研,收集典型案例和警示教育材料,形成分公司警示教育案例汇编,制作典型案例对照学习手册,及时更新下发给各部门、分支机构,通过集团APP沟通群督促指导分公司各级党组织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打造“每日一课”学习平台。将党的纪律教育嵌入党员干部的日常学习培训,常态化每天推送《条例》解读、学习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等内容。举办专属类群课程。针对领导干部层级,举办主题廉政课程,纪检专员在传统节日前向领导班子、管理干部做廉洁提醒;针对营销员队伍,举办监管处罚失廉失范案例教育;针对新入职银保渠道销售人员,举办廉洁主题“第一课”。做深做实纪法教育贯通。推动领导干部深入学习掌握新时代法治思想,带头尊规学规守规用规,分公司更新《党章党规党纪应知应会(2024年版)》,汇编《党章》、6个反腐相关司法解…

    2024-08-02
    3.3K
  • 桂林银行股权再遭转让,IPO之路还要走多久?

    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桂林银行8279.11万股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91%)拟以3.26亿元的低价挂牌转让,转让方为南方电网旗下广西鑫盟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据悉,此次转让主要是为落实央企严控非主业投资的要求。自2020年以来,国资委就发文要求各央企严控非主业投资比例和投向,加快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剥离。今年6月,国资委进一步要求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 对于桂林银行而言,这不是第一次遭遇股权转让。2022年下半年,桂林银行的股权就被三位股东挂牌转让,总转让股份数量高达3.5亿。 然而,历经两轮股权转让后,桂林银行长达十几年的IPO征程依然没有结果。 筹备上市多年,能否成为“广西银行第一股”? 天府财经网注意到,早在2011年,桂林银行时任董事长王能便首次提出“争取5年内上市”目标。 随后几年,桂林银行为筹备上市积极开展股权确权工作,并于2015年计划在新三板上市。但是在2016年,桂林银行却撤回挂牌新三板的申请。时任桂林银行行长于志才解释称,这是出于对发展战略调整的考虑,希望在条件成熟时直接争取主板上市。 2019年,新任行长吴东再次提出IPO计划,对外表示称,将适时向广西证监局申报上市辅导,加快上市步伐,力争3-5年内在主板申报IPO。 2022年,广西政府官网发布了《广西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其中明确提出,支持包括广西北部湾银行、柳州银行、桂林银行在内的三家银行优化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力争其中一家城商行进入上市辅导期。 终于在2023年8月,桂林银行向广西证监局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公告。根据辅导备案报告,桂林银行将接受中信证券为期近两年的辅导;辅导计划将于2025年4至6月完成,并制作IPO申请…

    2024-07-29
    2.7K
  • 南昌农商行原纪委书记被查,此前已有多名高管落马

    江西省纪委省监委网站消息,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赣北区域审计中心副主任,南昌农商行原纪委书记朱四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目前正接受江西省纪委省监委驻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九江市永修县监委监察调查。 公开信息显示,朱四荣,在职研究生学历,1995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3月入党。曾在南昌农商银行、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等单位工作。2014年,朱四荣担任行长助理一职;2021年,朱四荣从行长助理转任至纪委书记,并兼任职工监事,2023年调任至省联社。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3年以来,南昌农商行已有多名高管落马。 2023年3位高管落马 据公众号“廉洁江西”披露,2023年南昌农商行有三名原高管被调查,且均为主动投案。 天府财经网注意到,上述三人均被双开,曝光出的腐败问题更是五花八门。 有分析指出,此次主动投案的朱四荣与应勇、熊斌和杨思明三人长期共事,与杨思明共事最久,其违法违纪问题或与三人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三人腐败问题各有不同,但均涉及“靠贷吃贷、以贷谋私,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贷款审批、利率优惠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巨额财物”该类问题。这对南昌农商行的发展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业绩下滑,不良率高企 财务数据显示,南昌农商行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3.01亿元,同比下滑22.18%;实现净利润537.28万元,同比大幅下滑73.35%。 事实上,自2019年以来,南昌农商行的业绩就在持续萎缩。2019至2022年,南昌农商行各报告期营收增速分别为-11.01%、-0.85%、-1.1%和-11.79%;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31%、-12.57%、-87.75%和-58.09%。 不仅如此,南昌农商行资产质量也在持续恶化。天府财经网注意到,2019至2023年,南昌农商行的不良率分别为2.41%、2.24%、3.73%、4.18%和3…

    2024-07-29
    2.4K
  • 厦门国际银行营收净利双降,资产质量待改善,甩卖不良债权回血

    短短一年时间,厦门国际银行为何业绩大幅缩水? 通常来说,银行总资产突破万亿体量之后,往往业绩表现会更加平稳,同时更加注重资产质量,但厦门国际银行却似乎是个例外。 《眼镜财经》注意到,厦门国际银行去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双双降低,且归母净利润规模下滑明显。 同时,该行不良贷款率明显攀升,截至去年末已经达到了1.96%,超过不少同等规模的上市银行,与此同时,该行同时拨备覆盖率连接下滑,从最高点超过300%一直降到了去年的116.18%,整体资产质量成色有所下降。 去年营收超120亿,净利润不足10亿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厦门国际银行总资产为1.1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7%;存贷款总额分别为7140亿元、6292亿元,同比增长3.15%和2.26% 与此同时,2023年,厦门国际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25.13亿元,同比下降26.94%;实现归母净利润8.79亿元,同比下降83.47%。 营收下降超过25%,净利润同比下降超80%,而就在一年前的2022年,厦门国际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1.2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7.21亿元。 短短一年时间,厦门国际银行为何业绩大幅缩水? 《眼镜财经》注意到,厦门国际银行去年利息净收入大幅下降,从2022年127.3亿元同比降到了39.4%至77.15亿元。与此同时,信用减值损失也高达72.8亿元,同比大增22.8亿元,增幅45.5%,主要系贷款及贷款。 但无论如何,如此快速发生的利息净收入下降现象,反映了市场利率波动和竞争加剧对厦门国际银行利润的直接冲击,而信用减值损失的增加则表明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上或许存在一定的缺陷。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双降 业绩明显下滑的同时,厦门国际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在下降。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厦门国际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依次为0.71%、0.84%、1.06%、1.26%和1.96%。不良贷款率在突破1%…

    2024-07-09
    3.1K
已有 0 条评论 新浪微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