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行情出现
2月8日收盘,菜粕1705合约涨幅1.51%;豆粕1705合约涨幅1.51%;棕榈油1705合约涨幅1.40%;玉米1705合约涨0.5%,大豆1703合约跌0.05%,鸡蛋1705合约上涨0.18%。结构性行情有所体现。
“去库存下的玉米价格上涨幅度或较有限。首先,农产品的去库存,去的是库存在高位的品种,供给现状不支持大幅涨价。其次,大幅涨价和波动有违国家对粮食生产稳定的要求。再次,政府手握充裕的粮食储备,也有能力将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最后,国外供给面维持宽松,价格仍将低位,而国内粮食价格整体高于国外,难以大幅上涨。”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宏观分析师姜超认为。
“去年我国玉米面积调减超额完成任务,但主要是农户被迫选择放弃玉米的结果,尽管今年补贴有望加码,但基于镰刀湾地区玉米面积结构以及与大豆收益等对比分析,我们认为今年玉米种植面积下降的空间要小于去年,不宜因去年超额完成而过度乐观。”东证期货分析师杨洋认为,“继去年底出台的玉米深加工补贴政策后,东北地区饲料企业将纳入补贴,尽管我国饲料需求已经步入低速增长期,且国内玉米库存量十分庞大,但未来东北地区可以成为消化玉米库存的新生力量,玉米库存消化步伐有望加快,长期来看值得市场期待。”
“相比工业品而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将更为缓慢的体现,比如因库存过高,调减玉米面积与刺激下游需求的作用可能长期才能对价格有明显的体现。并且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期价影响也不能一概而论的利多,比如降低农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有望拉低我国农产品价格。”杨洋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农产品为标的的金融衍生品种类将有望进一步拓宽,起到帮助农业上下游产业管理风险的工具作用,有望从体制上改善农业生产成本和价格形成机制,起到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作用。
大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央一号文件将农产品衍生品市场建设纳入其中,并连续两年提出“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表明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农产品衍生品市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商所将积极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尽快推进豆粕等农产品期权上市、加大生猪等相关农产品期货品种的开发研究力度、在继续试点“保险+期货”的基础上,尝试开展收入险试点,不断增强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能力,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农业实体经济的有效性。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