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档案费每年200万 后年起取消收费

目前,国家人社部正在进行调研,测量各地档案管理标准。标准一出,各地就会根据此标准进行财政拨款。

昨天,新华社对档案管理费的质疑,引发各界关注。

报道中形象地举了一个“北漂”李健的例子:在北京打工12年,2013年之前每年档案管理费要交240元,2013年开始降到每年120元,12年来,仅档案管理费就交了近3000元。“档案也得‘租房子’,占地比群租房小多了,收费却跟‘豪宅’接轨,算给自己的档案买了个豪华卧室。”李健不解:一份薄薄的人事档案,为什么一年要收一两百元的保管费?

报道称,全国档案收费每年或达数十亿元,“广州华南人才市场每年收费也有数亿元”。一时舆论哗然。

昨天下午,南方人才市场负责人回应称,此数据有“拍脑袋”的嫌疑,他们每年通过个人缴费所得的管理费大概只有200万元。

从2016年元旦起,全国都将取消档案管理费,财政拨款解决档案管理问题。

A、“档案费”每年200万 广州五成档案“沉睡”

“广州地区的人才市场每年收费有数亿元的说法是被夸大了的,真正属于个人缴费的部分大概只有200万元。”南方人才市场管委办副主任汪宏飞说。

他介绍,目前南方人才市场管理的档案约为30万份,其中约有五成的“沉睡档案”。“所谓沉睡档案,就是档案的持有者不交管理费也不去管它,等到哪天持有者把管理费补齐了,这个档案又‘醒过来’了。”

在剩下的15万份档案中,还有超过90%属于集体人事外包服务,也就是企业人力资源部委托人才市场代为管理档案、代缴社保费、公积金、提供职称评定等整体服务,收费为380元一年/人,由企业承担,属于南方人才市场的经营性收费。

而剩下的不到10%的档案才是由个人缴纳的档案管理费,收费标准为120元/年。该标准由物价部门规定,全国统一。

南方人才市场档案管理费实行收支两条线,也就是在收取了个人的档案管理费用后,需要全额上交到广州市财政部门,再由财政部门下拨费用的90%到南方人才市场,最终也就是200万元左右。

B、档案管理缺口大 要用经营收入补

汪宏飞介绍,管理档案的支出费用主要分为人员经费、场地租借费与日常运营经费三大块,摊下来其实是不小的数目。

“国家规定每1000卷资料须配1名工作人员管理,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我们需要配备300名档案管理人员。”在南方人才市场,进行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只有40多人,财政并无下拨相应的人头经费,所以这部分的人员开支需要通过管理费去补上。

同时,保存档案材料的仓库就在天河区地段,场地租用的费用也是不小的开支。

“单从档案的封装保存来讲,就已经包括装订、纸质、档案盒等基础费用,算下来也要30元。”

南方人才市场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从1995年成立至今,政府财政一直没有投入。“单靠那200万元的管理费,根本是杯水车薪。”汪宏飞透露,目前南方人才市场主要是通过市场化服务的收入补贴档案管理的巨大缺口。“比如人才市场在提供集体人事外包服务、运营人才网站、组织人才招聘会所获得的经营性收入。”

C、后年起取消收费电子档案成趋势

从2016年1月1日起,全国都将取消档案管理费。

据了解,届时档案管理费用将由国家财政统一拨款,具体的拨款方案仍在探讨中。目前,国家人社部正在进行调研,测量各地档案管理标准。标准一出,各地就会根据此标准进行财政拨款。

许多人认为,人事档案属于公共服务部门提供的公益服务,产生的管理费用理应由国家财政承担。汪宏飞认为,对于公共服务,改革不会一蹴而就。

未来,国家应把流动人员的档案管理作为公共服务的项目,由财政来支持。人才中心作为具体的管理方,要做到把这些丰富的人才信息盘活起来给企业方、给社会,让人才真正地用起来。

档案管理免费后,将如何处理此前未补齐管理费的档案持有者呢?汪宏飞表示,“到了2016年,已经没了这个收费项目,档案持有者即使想补交人才市场不会收,交给财政财政也不会收。”

10年前,南方人才市场就提出了档案电子化,但是苦于无经费支持,目前档案管理只是停留在“保管”的层次。

目前,北京、大连、成都等城市在财政支持下已初步建立了电子档案系统。

“其实,一份档案是很厚的,我们需要找一个足够大的场地,把它们摊开,再把它们扫描、拍照、录入,需要巨大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一年由一大帮人来干,可能也只能干几万份。电子档案系统一旦建立起来,可以加快档案信息的更新速度,也能促进人才信息在市场中的流动。

汪宏飞认为,电子档案其实只是一个起步,一个人的学历、能力不断在提高,人才市场希望能够不断把个人的职场表现充实进去,使它成为“活的”档案系统。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14-08-14 01:47
下一篇 2014-08-14 02:00

相关推荐

  • 华为坤灵分销伙伴“百&万计划”启动会・四川站圆满召开

    2025年10月10日,华为坤灵分销伙伴“百&万计划”启动会・四川站在成都圆满召开。四川首家分销钻石伙伴——深圳市三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现场获授牌,同时招募50+精英工程商走进对话室,开展赋能培训及方案导入,全面推进一站式场景化方案落地,共助四川中小企业跃升智能化。 分销战略升级:从产品分销到场景化方案,破解中小企业转型难题 当前,中小企业在智能化转型中面临方案适配难、落地效率低等关键挑战。对此,华为将过去传统的产品分销模式,全面升级为一站式场景化方案分销模式,围绕实际场景打造解决方案、基于场景需求定义产品。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期间,华为已正式发布“4+10+N”中小企业智能化方案,旨在打通中小企业迈向智能世界的“最后一公里”。 其中,“4”代表智能办公、智能商业、智能教育、智能医疗四大核心场景,精准覆盖中小企业高频需求领域;“10”对应10大一站式场景化方案,包含中小企业办公、智能酒店、数字诊疗平台、智能互动教室等,为不同行业中小企业提供标准化落地路径;“N”则是围绕四大场景定义的系列化明星产品,为方案落地提供硬件支撑。 为匹配“4+10+N”方案的全面落地,华为同步推出分销伙伴“百&万计划”——“百”即计划发展100家分销钻石伙伴,“万”即协同钻石与金牌伙伴发展10000家精英工程商,通过伙伴体系的深度协同,构建场景化方案落地的“生态合力”。 伙伴体系升级:四川首家钻石伙伴授牌,激活区域场景化落地动能 华为SSD部件PDT经理 汪小贵 启动会现场,华为SSD部件PDT经理汪小贵就分销伙伴“百&万计划”进行深度解读。他指出,为落地场景化方案,10个试点城市同步开启“百&万计划”行动。未来华为将秉持“以分销商为主,以工程商为中心,产品为王”的原则,规划开发满足分销市场“易买易卖、易装易维、易学易用”有竞争力的适销产品,与广大伙伴携…

    2025-10-11 资讯
    2.5K
  • 童心点亮城市:一场嘉年华的文旅价值重构之路

    秋日的绵阳安州,因一场为期三天的亲子盛宴,被注入了蓬勃的朝气与暖意。 10月3日,由湖南广电与安州文旅联合打造的芒果儿童嘉年华全国首站在南湖湿地公园圆满落幕。连日来,嘉年华园区内欢声笑语交织涌动,现场气氛热烈,带动区域消费热度攀升,相关话题在网络上持续引发关注与讨论。这场活动,不仅是一场节庆娱乐,更成为城市与童年、文化与旅游、短期热度与长期价值之间的一次深度对话。 双向赋能:超级IP与城市基因 芒果儿童嘉年华的成功落地,是湖南广电优质内容创作能力与绵阳安州独特城市资源的一次深度互文。安州依托“熊猫家园、古海温泉”的生态底色与中国科技城的科创基因,为嘉年华提供了丰沃的土壤;而芒果儿童品牌则凭借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与“守护青春、陪伴成长”的品牌理念,为安州文旅注入了全新的IP活力。 联动湖南广电全国青少艺术展演品牌“青芒杯”的“青芒之星”优秀作品演绎,为当地带来了高水平的艺术展示;芒粉市集汇聚众多创意摊位,实现了湖湘文化与巴蜀风情的精彩碰撞。更值得一提的是,湖南卫视《歌手》总监制、总导演洪涛倡议的“芒果儿童萤火虫计划”,在活动现场掀起公益热潮,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温暖力量,更展现了文旅活动的社会担当。 破题之作:从流量入口到价值出口 当传统文旅项目仍在景观呈现与设施升级的维度上竞逐时,芒果儿童嘉年华以其独特的“内容+场景”深度融合模式,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这场嘉年华超越了单一的娱乐功能,构建起集航天科普、非遗传承、艺术启蒙、生态体验于一体的多维成长空间。 活动以成长为轴心,精心构筑了演艺、对话与体验三大支柱。在演艺中启蒙审美。从青芒合唱团的童真绽放,到叶嘉、程璧等音乐人的温情献唱,再到《滑稽小丑总动员》、《爱丽丝泡泡岛奇幻之旅》等大型亲子舞台剧的奇幻上演,专业舞台成为孩子们感知艺术之美的第一现场。在对话中点燃梦想。航天之光系列对话邀请中国首批航天员潘占春、赵传东和航天…

    2025-10-05 资讯
    1.4K
  • 人民产业视力养护大邑发展中心开业,助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让清晰视界照亮孩子未来,人民产业视力养护大邑发展中心正式启航。 10月3日,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国庆的喜庆氛围中,人民产业视力养护大邑发展中心在各界期待中正式开业。作为多彩阳光文化旗下战略新板块,该中心将秉承“守护人民眼健康,点亮清晰视界”的使命,为当地儿童青少年提供专业视力养护服务。 01 国家战略:光明未来上升为国家承诺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 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这一指示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明确要求,关注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两个重点人群,聚焦近视等屈光不正、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盲等重点眼病。 规划提出,到2025年,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有效屈光不正矫正覆盖率不断提高,高度近视导致的视觉损伤人数逐步减少。 02 防控现状:近视问题牵动人心 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依然严峻。 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 儿童青少年近视呈早发、高发态势,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突出问题。 应对近视,传统手段主要是佩戴近视眼镜矫正或进行手术干预。 但佩戴眼镜只能提升矫正视力,不能改善裸眼视力,也无法延缓近视的加剧。手术治疗则因成本高昂、副作用等问题令无数家长望而却步。 03 创新方案:中医智慧结合现代科技 人民产业视力养护中心和成都亮视能科技有限公司另…

    2025-10-04 资讯
    2.7K
  • 舞动芳华·得趣西南区舞蹈大赛启幕 数百舞团角逐百度春晚直通卡

    近日,由百度APP联合百战直播主办的”舞动芳华·得趣西南区舞蹈大赛”正式启幕。本次活动将依然采用“赛事+社交+知识”的三维模式,打造“中老年线上训练营”,让银发一族们在参与广场舞赛事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享受乐趣、陶冶情操。 赛制创新:升学制打造沉浸式体验 本届大赛,主办方得趣加强了赛事的“知识”属性,首创的”升学制”晋级模式突破传统赛制局限。首先,参赛团队将参加2周的免费线上课程学习,包括赛事规则讲解、广场舞编排、直播及短视频辅导等课程,帮助团队顺利了解赛事规则、设计精品舞蹈、跨越数字鸿沟。 第二阶段,主办方将设置考题并对各舞团进行专项培训辅导,考察团队的学习成果,并通过健步走、联谊活动、汇报展演、主题节目等线下活动形式促进团队之间的交流,实现团队的共同进步。 通过两个阶段学习并完成考核的团队,将有机会参与线下决赛。据了解,本次赛事将在贵州、四川云南分别举办两场分区赛事,在分区赛中取得优胜的团队将参加西南赛区总决赛,总决赛获得名次的舞团将有机会参与2026年百度春节联欢晚会。 据介绍,”舞动芳华·得趣西南区舞蹈大赛”已于9月底正式开启报名,预计参与舞蹈团队将超数百家,云贵川地区的广场舞团队可通过微信搜索“虹语得趣DEQU”小程序进行线上报名。 文化赋能:打造赛事+社交+知识三维模式 得趣业务负责人表示:得趣希望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活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中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数字生活的便利与乐趣,感受来自科技的温度。为此,得趣特别打造了“赛事+社交+知识”的三维模式,在活动和赛事中增强中老年人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赛事层面,得趣打造“人人参与、人人都是主角”的活动理念,在大湾区广场舞大赛中,舞团晋级采用“收编制”而非“淘汰制”,大大提升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增强了中老年人的参赛体验。而在西…

    2025-09-30
    1.6K
  • 烈日下的坚守——激光院联合试验团队外场试验侧记

    骄阳似火,科研攻坚年步入盛夏,多个项目已至关键节点,亟需开展实验验证与数据采集。为保障项目推进,激光院联合试验团队历经21天奋战,圆满完成任务。 试验人员酷暑中调试设备 海滨炎夏兼具高温与高湿双重挑战,天气亦变幻莫测。时而烈日当空,科研人员在高温炙烤下汗流浃背、皮肤黝黑;时而暴雨倾盆,他们撑伞于积水中抢护设备,衣衫被汗水与雨水浸透;时而狂风骤起,干扰设备精度,显著增加任务难度。然而,环境压力未能阻碍他们的脚步。凭借丰富经验、缜密操作、顽强毅力与严苛要求,团队争分夺秒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多次精确计算推演,在有限条件下科学安排实验,最终成功完成新研算法的充分论证,并获取大量珍贵图像数据。 试验人员撑伞在暴雨中抢护设备 从东海之滨到南海椰林,这支团队用汗水和智慧迎战极端天气考验。骄阳暴雨,见证了他们科技报国的赤诚和决心,生动诠释了科研工作者不畏艰辛、矢志攻关的担当精神,为激光院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5-09-28
    1.7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