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处置违规交易场所
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违规交易所的认定将借鉴互联网金融整顿的经验,将发现问题的交易场所分为规范类和退出类,进行分类处置,对违法违规行为严重的交易场所先行停止其业务,倒逼其退出市场。”具体来讲,整治的重点特别是要规范整治群众投诉多、风险较大、影响社会稳定的交易品种:首先是交易场所不得开展分散式柜台交易模式和现货发售模式,限期停止贵金属、石油等采取期货形式交易的违规交易品种。
其次,限期停止邮币卡、茶叶、珠宝玉石等采取集合竞价、连续竞价、电子撮合交易,操纵市场、恶性炒作的违规交易品种。
三是全面停止“微盘”交易,全面清查各类交易场所设立交易平台情况,限期清理关闭;全面摸排“微盘”交易平台名单,建立“微盘”交易平台动态监测和清理处置机制;开展专项排查和风险评估。四是停止股权、金融资产等权益类交易场所违规拆分权益、降低投资者门槛的行为。
3月9日,一家地方交易所人士也称,地方监管部门对此已进行了全面排查、摸底。“除了清查经合法程序保留或批准设立的交易场所外,还有对多少未经审批设立的交易所、交易中心也进行了摸底。”该交易所人士说,“清查的对象还包括省外交易场所在各地的代理商、授权服务机构和分支机构。除了查清这些交易场所是否正常经营以外,还要弄清楚它们的交易产品和交易模式。”
此前,联席会议已督促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对照各地违法违规交易场所名单和“微盘”交易平台名单,尽快开展专项排查和风险评估。要求尽快停止为“微盘”交易平台提供金融服务。对于没有省级人民政府批文的非法交易场所和非法电子交易平台,不得为其提供金融服务;对于监管部门认定违规并通报的交易场所,及时停止金融服务。
各地区的“回头看”实施方案分别包括辖区内交易场所违规行为整改、分类撤并处置、风险处置预案、监管制度完善等内容,同时,该实施方案还应包括文件制定、执行主体和时间进度等。根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应按期推进“回头看”实施方案,于2017年6月30日前将有关工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报联席会议办公室。
值得一提的是,“回头看”期间暂停批设新的交易场所,推动现有交易场所按类别有序整合,原则上一个类别一家。交易场所新增交易品种、变更交易模式、变更主要股东要报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同意。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