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培养了人们的投机心态?教材把投资者往坑里带!

我国的证券投资教材未能抓住投资与投机的本质区别:没有分清投资与投机的策略与方法;错把投机分析法当成投资分析法,教材中用大量篇幅介绍技术分析方法,将股民往坑里带。

我国股票市场有很高的投机性,原因是多方面的,投资者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笔者认为,这种思想认识的形成,主要是我国的证券投资教材惹的祸。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国的证券投资教材未能抓住投资与投机的本质区别:没有分清投资与投机的策略与方法;错把投机分析法当成投资分析法,教材中用大量篇幅介绍技术分析方法,将股民往坑里带。教材的这些错误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思想混乱,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投机心态很强的股民。

本文从西方证券投资教材与我国证券投资教材比较的角度,对我国投资者高投机性的思想根源做一点分析。

一、对比教材选择

纽约证券分析协会曾经评价道:格雷厄姆对于投资的意义就像欧几里得对于几何学、达尔文对于生物进化论一样重要。我们选择西方经典教材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博迪《投资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与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编写的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教材《证券投资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吴晓求《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进行对比。

吴晓求《证券投资学》

二、比较内容

(一)投资与投机的界定

1.西方教科书的论述

(1)本杰明·格雷厄姆《证券分析》的论述

在《证券分析》一书“投资与投机的区别”一章中,格雷厄姆对于人们通常认为的投资与投机的区别,如参与证券市场的时间长短、目的不同,进行了批评性考察。他指出,不应以参与证券市场的时间长短为标准来区分投资与投机,因为“在实践中就有‘短期投资’这么一种操作。而长线投机也是存在的(比如有人被套牢而被迫长期持有证券),而且有时候甚至有人会有意这么做。”

也不应以追求股息收入还是资本利差的不同目标来区分投资与投机:“一个广为接受的观点,即投资的核心目标是获得收入,而投机的典型特征是追求利润……但这个标准是否抓住了投资与投机的本质区别也有些可疑。”

基于这些批评性考察,格雷厄姆给出投资与投机的定义为:“投资是指根据详尽的分析,本金安全和满意回报有保证的操作。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操作就是投机。”

这种定义的产生方式,强调了投资与投机之间存在本质区别。格雷厄姆投资定义的核心是“安全性”。不符合投资标准的投机,必然缺乏“安全性”。所以,投资与投机本质属性的区别,就在于“安全性”的区别。

他又用词源学的分析说明,投资立足于已有的价值,因此是安全的,投机依赖于猜测未来,因此是不安全的。“从词源学的角度看,投机意指前瞻未来(looking forwARd);而投资和‘被赋予的利益(vestedinterests)’——承袭于过去的财产权或价值——一词同源。

由于未来是难以预料的,因此只能进行投机;但过去发生的事情是已知的,所以它们是安全的来源。”进一步,他指出投资与投机在“安全性”上的区别,具体体现在是否得到“安全边际”的有效保护。这种“安全边际”主要表现为证券的市场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有利差额。

安全边际思想是格雷厄姆投资理论的中心思想,正如其《聪明的投资者》最后一章标题“作为投资中心思想的‘安全边际’”所表明。“当我们需要总结出稳健投资的秘密时,可以用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这一座右铭来代表。”这种“安全边际”主要体现在证券的市场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有利差额,它对坚持价值标准的投资者提供一种至关重要的保护,而下注于市场走势的投机者则不能确保得到这种保护。

据此,格雷厄姆提出:“我们建议用安全边际这一概念为标准来区分投资业务和投机业务……我们十分怀疑,根据自己对市场走势的判断来投入资金的人,是否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边际的保护……真正的投资必须有真正的安全边际作为保障”。

这样,就把投资与投机本质属性即“安全性”上的区别进一步明确具体为:是投资而不是投机可以得到安全边际的保护。以安全边际为标准来区分投资和投机是格雷厄姆一个重要的开创性观点。

对于投资与投机本质区别的这种认识使格雷厄姆确立了一个基本信念:“投资意味着预期的安全性,而投机则意味着已知的风险性。”也因此,他对投资与投机的评价和态度截然不同:坚定地肯定、支持投资,批评、反对投机。“用投机来替代投资——对于通过储蓄或商业利润积累资本的典型个人来说,实在是太冒险了……从事投机的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他对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极为重视、敏感,其证券分析理论高度自觉、贯穿始终地辨别、分析各种情况下两者的区分,不断地提醒、告诫人们要看清这种区别,注意投机的风险。例如,他在论述证券价格的重要性时指出:“价格自始至终都是基本的影响因素,所以一支股票(甚至是一张债券)在某一价位上可以说是投资工具,而在另一个价位上又变成了投机工具。”他在分析可转换债券特点时又指出:“危险还来自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变化——既是特定立场上的又是总体上的——从一个债券投资者变成一个股票投机者。”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论述

凯恩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西方经济学家之一、作为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奠基人,他对投资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长期投资的经历(担任过英国国民互助人寿保险协会董事长及几家投资公司的董事)使他的投资思想扎根于投资实践的土壤,因而更具价值。

在其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对投资与投机的定义是:“我用投机一词来表示预测市场心理的活动,而用从事企业一词来表示预测资产的整个生命期间的未来收益”。定义揭示:投资与投机都是“预测”的活动,面对未知的未来;但两者预测的内容不同,投资是预测资产的整个未来收益(分析企业价值),投机是预测市场心理(市场行情)。

投资与投机的目标都是获利,但它们的获利来源存在区别。凯恩斯将“投机动机”解释为:“相信自己比一般人对将来的行情具有较精确的估计并企图从中谋利。”这说明投机是企图通过预测市场心理及其决定的市场行情而从交易中获利。投资则是从“资产”的收益,即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中获利。投机寄望于精明的交易,投资立足于实际的价值,由此可见投资与投机是两种本质不同的活动。

凯恩斯也给出了与现行生产活动有关的“现行投资”的定义:“由于本期的生产活动而对资本设备造成的添增的价值。”“现行投资”是指本期资本设备的增加值,它与上述投资定义的含义“对资产收益的长期预期”并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是表面的,在凯恩斯的思想中两者是统一的,正是根据对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测才做现行投资,即对资产收益的长期预期决定现行投资。对资产收益的长期预期更为基本、具有决定性,而本期资本设备的增加只是它的影响结果。由此可见,上述投资定义是一个基本定义,而“现行投资”的定义是一个“次级”定义——对基本定义的必要补充。

凯恩斯对投资与投机的定义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强调投资与投机存在根本区别,这表现在“同时”、“并列”地给出两者的定义,突出两者的对比;二是准确、精炼地界定了投资与投机,抓住了两者“预测”的共同特征,同时以不同的预测内容将两者根本性地区分开来。

这些特点使这一定义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较强的实用性,它也确实产生了广泛影响,以致指数基金的开创者约翰·博格对其给出了高度评价:“伟大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用清晰简洁的词语严格区分了投资与投机。”

凯恩斯论述了投资与投机的主要特征区别:

其一,投资者专注于了解企业,而投机者不是。

只有深入了解企业,才能分析、判断企业内在价值,因此投资者必然会专注于了解企业。凯恩斯认为,正确的投资是投资于自己了解的企业,而对企业管理产生信任是深入了解企业的一个重要体现;不了解企业情况下的分散化投资是盲目、错误的。

“我越来越相信正确的投资方法是将比较大的数目的一笔钱投资于自己认为有所了解并对其管理完全信任的企业。为了减少风险而将资金分散于自己并不了解也没有特殊信任的多种企业是一种错误的作法。”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知识与能力,选择那些能够对其做深入研究并理解其经营的企业作为投资对象。一个知识与能力有限的投资者应该在有限的范围内开展投资。

凯恩斯坦承:“我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广泛的投资。”投机者虽然关心影响市场心理与行情的各种因素,其中也包括企业“基本面”因素,但它不是重点,更不是唯一重要的。经常的情况是,投机者根本不关心企业经营,对此,凯恩斯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那种投机生意不过是在地上打一个洞,再看看里面是什么。”

其二,投资者追求长期目标,投机者追求短期目标。

价格向价值的回归经常是漫长的过程,由企业基本面的变化引起投资决策的改变也是如此:“也许要坚持几年并直到价值完全显现出来,或者明显有证据表明购买这些股票是一种错误。”因此投资是一种长期行为。基于丰富的投资操作体会,针对许多人在投资中的“短视”,凯恩斯对投资的长期特征做了大量论述,例如,“一个投资者的目标或者说应有的目标,应当是长期收益,这也同时是评价投资者的唯一依据。”

“一个人一定不能因某段时间失误而放弃证券投资的长期原则……”投机是根据市场行情判断下注,预测(赌)对了还是错了,市场实际走势很快就给出答案。因此,投机者自然会追求短期目标,紧盯着涨涨跌跌的手中证券,频频计算短期得失,其情绪被市场价格起伏所牵动,他们“过于热心每年、每季、甚至每月评估手中的证券。眼睛里只有资本的增值和减少。”

其三,投资者较投机者承受更大的外部心理压力。

证券市场中的多数参与者对于“当前的”游戏最感兴趣,他们热情地追逐短期收益,以短期业绩评价成败;追求长期目标的投资者则显得非常“另类”,必然会受到来自群众的巨大心理压力。现实中,投资者如孤独的求道者,被公众视为“异类”,他饱受外界的批评、指责与嘲讽,尽管其行为对社会有利而本应得到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在现实中招致最多的批评的人恰恰是其中的最能促进社会利益的长期投资者。因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他的行为基本上应该是偏执的、不合潮流和鲁莽的。”这样的证券市场环境对投资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以用于投资分析,更需要具备一流的心理素质以抵抗强大的外部压力,排除外界干扰,坚持正确的投资判断与行为。

“不幸的是,事实上资本市场的现代结构要求上市证券的持有者比拥有其他形式财富的人更有胆量、耐心和意志。”当然,投机者也需要一定的(类似赌客的)心理素质,承受一定心理压力,但由于其行为方式符合证券市场中的群体行为方式,受到的外部心理压力就比较小。

2.我国教科书的叙述

作为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参考用书,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编写的《证券投资分析》对证券投资界实际影响较大。该书2010年及之前的版本中,主要根据参与证券市场的目的及参与时间长短来区分投资与投机,认为以获得分红为目的、参与时间较长的是投资,以获得短期差价为目的、参与时间较短的是投机。

“根据投资证券市场的目的不同,可以把投资者分为长期投资者和短期投资者。长期投资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公司的分红,而短期投资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短期资本差价。有时也把短期投资者称为‘投机者’”。显然,这是进入了格雷厄姆早已批评过的习惯性认识误区,其最大问题是没有抓住投资与投机在“安全性”这一本质属性上的差异。该教材2011年及之后的版本,完全放弃了对投资与投机的区分,实际上是彻底否认了两者之间存在本质区别。

对投资与投机本质区别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两者的根本评价,对两者区分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是否开展有关的实际区分。基于对投资与投机本质区别的以上认识,格雷厄姆认为,投资是值得做的,而投机是不应该做的事情。他旗帜鲜明地支持投资,反对投机:“我们劝你不要投机,这很简单,但困难在于如何使你听从这一忠告。让我们重复开头讲过的话:如果你想投机的话,请睁大自己的双眼,知道最终有可能亏本……”。

由于没能抓住投资与投机的本质区别,国内编写的《证券投资分析》不能正确评判两者的优劣。他们认为,相对来说,投资是低风险、低收益的,而投机则是高风险、高收益的。

“投机者的行为往往追求高风险、高收益;投资者的行为比较稳妥,风险小,收益相对小。”这种评判没有价值判断,没有倾向性,它容易带来以下误解:投机与投资是不同风险偏好者的不同“风格”的选择,两者不存在优劣之分。

这样的认识与评价导致的结果是,不会真正重视投资与投机的区分,不能自觉地进行这种区分,表现在教材中有关内容极其苍白、贫乏,基本上处于“失语”状态。该教材2011年及之后版本完全放弃了对投资与投机的区分,更加明显地体现出这一问题。相对格雷厄姆的理论体系,《证券投资分析》明显存在以下缺陷:没有阐明投资与投机区分的重要性,缺乏有关的具体分析内容,缺乏对投机风险的提醒。

(二)投资与投机的策略、方法

1.西方教科书的描述

(1)格雷厄姆认为,投资与投机活动在策略、方法上存在根本区别

投资的策略是“估值”,即评估证券的内在价值及其与市场价格构成的安全边际情况,据此运用“择股”、“持股”的投资操作方法;投机的策略是“预测”,即预判证券市场价格走势,据此运用“择时”交易的投机操作方法。“投机者的主要兴趣在于预测市场波动,并从中获利;投资者的主要兴趣在于按合适的价格购买并持有合适的证券。”

他论述了投资与投机策略、方法的不同运用,并指出其必然结果:“我们所说的择时,是指努力去预知股市的行为———认为未来走势是上升时,购买或持有股票;认为未来走势是下降时,出售或停止购买股票。我们所说的估价是指尽力做到:股票报价低于其公允价值时买入,高于其公允价值时卖出。

另外一种要求不太高的估价方式是,确保自己购买股票的价格不会太高……我们确信,无论采用哪一种估价方法,聪明的投资者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我们同样确信,如果投资者以预测为基础强调择时交易,那么他最终将成为一个投机者,并面对投机带来的财务结果。”

格雷厄姆说明,投机者所依赖的市场预测在投资中毫无价值,投资者对这类预测持强烈的怀疑态度。“我们怀疑,分析家们能否相当成功地预测不远将来的个股的市场表现,不论他的预测是以市场的技术点位为基础,还是以总体商业前景抑或是以个股的具体前景为基础。”

“我们相信,人们离华尔街越远,就会发现股市预测或择时的吹嘘越值得怀疑。投资者根本就不会认真对待那些没完没了的预测结果(几乎每天都有这种预测,而且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

格雷厄姆认为,投资中的证券估值与投机中的市场预测,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投资者评估证券价值使用证券分析,投机者预测市场走势使用市场分析。其理论对证券分析法进行了系统阐述,也特别批评了缺乏科学性的市场分析法。

他指出:“有两种不同的市场分析方法:一种是纯粹从股票市场的历史表现中挖掘材料进行预测;另一种则是考虑各种经济因素,如总体和特定的商业环境、货币利率、政治前景等。”前者是技术分析法,后者是通过预测总体经济前景来预测市场走向的方法。

格雷厄姆对图表分析这一技术分析的主要形式进行了专门分析,指出其不完善的逻辑基础,即根据证券市场价格史的一些特征来推断市场未来走势的逻辑缺陷,因而像赛马图表一样是伪科学:“图表分析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如下几点:

a.市场或个股的表现反映了那些对其感兴趣的人们的行为与态度。

b.因此,通过研究市场的历史表现,我们能断定市场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前提极可能是正确的,但不一定就得出这样的结论……赛马的‘历史战绩’就是类似的很好例子,赛马的博彩者对它进行孜孜不倦的研究……问题在于,这些图表并不能经常提供这类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使赛马博彩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娱乐项目。”

在他看来,图表分析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是股市投机者的一种(并不对症的)“药”:“图表分析对于股市交易者的吸引力,就有点像某种专利药品对患有不治之症的病人一样。实际上,股市投机者确实受着某种几乎不可救药的疾病的折磨。然而,他所求的药方并不是对投机的节制,而是对利润的追逐……他不问青红皂白地贪婪地抓住每个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貌似有用的方法。”

他认为技术分析在投资分析中没有任何价值,因此在他的理论体系中,技术分析除了作为批判对象存在时候之外,根本没有立锥之地。对于通过预测总体经济前景来预测市场走向的方法,如根据利率、钢铁产量等因素变动来推测市场走向,格雷厄姆指出它也是一种伪科学。“它们想当然地认为,过去偶然发生过几次(或者煞费苦心地通过一系列试错而找出)的时滞或者巧合,肯定会在将来同样地发生。”因为,从根本上说,“经济领域里真正科学(也就是完全可靠)的预测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

与技术分析相比,通过预测总体经济前景来预测市场走向的方法显得更专业,也更有迷惑性。格雷厄姆告诉人们,只要经济分析的着眼点是预测市场走向而不是证券估值,那么这种经济分析就是市场分析,即投机分析。

巴菲特也说明这类预测对投资者没有价值,是一种昂贵的无聊游戏:“我们将继续对政治预言和经济预言置之不理,这些东西对许多投资者和商人来说是代价高昂的消遣。”根据对老师思想的深刻理解,结合自己的投资经验体会,巴菲特对投资分析与投机分析的区别作出了形象性概括:“在投资的时候,我们把自己看成是企业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也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这个概括不仅对投资者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证券投资分析理论建设有重要指导价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基本理念。

(2)凯恩斯:投资与投机运用不同的策略

凯恩斯指出,投资是根据内在价值分析买进物超所值的资产,利用价格向价值的回归实现目标;投机是通过预测市场心理及其决定的市场行情变化,与从事同样活动的人进行博弈。

凯恩斯简明、清晰地描述了证券投资的基本策略:“从长远的观点看,安全简便的投资方法是用先令的价格购进价值1英镑的品种,再以1英镑的价格售出,并希望用12先令6便士的价格重新买回。”这种策略建立在“价值决定价格”的基本原理上,它的收益具有合理性、必然性:“我相信假如一个人从事一件从根本上来说是合理的工作,也就是说,使本身价值大大超过市场价格,那么市场终将在不可预知的某一天为你带来财富。”

价值与价格的差距所产生的安全性是投资策略的自然结果和投资活动的本质属性。投资者把“安全第一”当成首要原则,以确保自身安全,并维持稳定的发展。“安全第一的策略实际上是必不可少的。而一旦你实现了安全第一,就能获得资本利润。”

相应的,凯恩斯将投机比喻为一种猜测市场心理的游戏或竞争。“斗争好像是一种‘叫停’的游戏,一种‘传物’的游戏,一种‘占位’的游戏——一种消遣;在其中,胜利者属于不过早或过晚‘叫停’的人,属于在游戏结束前能把东西传给邻近者的人,或在音乐停止前能占有座位的人。

这些游戏可以玩得很有乐趣,虽然参与者都知道,有一个大家不要的东西在传递之中……”这种“游戏”中重要的是“择机”而动,内在价值并不重要,因股票只是被当成“玩具”,是最终“大家不要的东西”。

他的“选美”竞赛的著名比喻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投机者心智活动的主要内容:“这里的挑选并不是根据个人判断力来选出最漂亮的人,甚至也不是根据真正的平均的判断力来选出的最漂亮的人,而是运用智力来推测一般人所推测的一般人的意见为如何。”投机者煞费苦心地猜测其他市场参与者的想法及其对市场行情的复杂影响,以求比别人得到更好的关于市场时机的答案。每次“算计”、较量的目的都是在投机群体的内部竞争中胜出,让别人成为失败者,即拿住“烫手山芋”的“倒霉蛋”。

2.国内教材:把投机分析法当成投资分析法

《证券投资分析》中的“证券投资分析”定义是:“人们通过各种专业性分析方法,对影响证券价值或价格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证券价值或价格及其变动的行为,是证券投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里,要求证券投资分析中既要分析证券价值,又要判断证券价格变化,即既要证券“估值”,又要市场“预测”。

该教材把预测并追随市场变化的策略定性为“主动”投资策略:“根据板块轮动、市场风格转换调整投资组合就是一种常见的主动型投资策略”。与这种主动“投资”策略对应的主动“投资”方法为:“所谓主动管理方法,指经常预测市场行情或寻找定价错误的证券,并借此频繁调整证券组合以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的管理方法。”教材中这些错误,为投资者关注市场预测、追逐市场热点之类错误操作提供了理论支持。

《证券投资分析》把技术分析当成投资分析方法。该教材把投资分析主要方法分为基本分析法、技术分析法与量化分析法(量化分析法在2010年及之前版本中为证券组合分析法)三大类。把技术分析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该教材认为,基本分析法比较“主观化”,而技术分析法更加“客观化”:“基本分析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判断,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难以数量化、程式化,受投资者主观能力的制约较大。

技术分析法的基点是事后分析,以历史预知未来,用数据、图形、统计方法来说明问题,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一切都依赖于用已有资料作出客观结论。”这种评价的含义是,技术分析因为其“数量化”特征而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该教材用了较大篇幅介绍技术分析,2012年版本中“证券投资技术分析”一章有57页内容,占全书438页的13%多(2010年版本中这一比例为14%多)。

吴晓求《证券投资学》同样如此。教材中给予技术分析很高的不当评价,如“基本分析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判断,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难以数量化、程式化,受投资者主观能力的制约较大。技术分析法的基点是事后分析,以历史预知未来,用数据、图形、统计方法来说明问题,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一切都依赖于用已有资料作出客观结论。”

这种视基本分析法更加“主观化”、技术分析法更加“客观化”因而具有某种相对优越性的看法是被技术分析的数量化外表所迷惑而得出的错误结论,其实质是认为投机分析比投资分析更具安全可靠性。“所谓‘三分手艺,七分工具’,足见工具在进行具体活动中的重要性……对技术分析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关系到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在此,通过把负和(投机)游戏中的工具等同于建设性活动工具,极大地抬高了技术分析的地位。教材用了很大篇幅介绍技术分析:《证券投资学》由“基本知识篇”、“基本分析篇”、“技术分析篇”与“组合管理篇”四部分构成,从总体结构看技术分析占四分之一的份量,其中“技术分析篇”有3章共79页内容,占全书475页的近17%。

现有教材将技术分析的这种错误归类、高度评价与热情推介,误导性很强,它将许多人带进容易上瘾的投机“技术”游戏中,并为“从基本面看……从技术面看……”这一流行的错误投资分析模式提供了伪科学的依据,是这种错误的流行分析模式的思想根源之一。

我国证券投资分析教材要求投资分析中通过预测整体经济前景来预测市场走向。《证券投资分析》要求通过宏观经济分析“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抓住证券投资的市场时机”。“只有把握住宏观经济运行的大方向,才能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只有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尤其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变化,才能抓住证券投资的市场时机。”

显然,此类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目标是市场预测,因此不过是“很像”投资分析的市场分析。教材中重视经济预测的观点,引导人们参与这种缺乏建设性的活动,使许多投资者偏离了投资分析的正确目标和方向。

吴晓求《证券投资学》认为,“要成功地进行证券投资,首先必须认真研究宏观经济状况及其走向。市场上流行‘顺势者生’、‘选股不如选时,选时不如选势’等格言,其中的‘势’就是宏观经济形势。”这里又把宏观经济分析与投机格言中的“选时”、“选势”联系起来,错误更加明显。

与技术分析相比,这种通过预测整体经济前景来预测市场变化的方法显得更专业、更高深,也更具误导性。我国投资界盛行经济预测,“宏观经济分析师”十分活跃,许多投资者耗费大量精力投入这种“消遣”之中,就与我们的教材传播的这种错误思想不无关系。

与国际上影响较大的《投资学》教材比较,更显示出国内教材对技术分析的“热捧”。滋维·博迪等人所著的《投资学》中,介绍技术分析的内容不足6页,占全书634页的不足1%。更重要的是,这里更强调对技术分析的质疑:“不幸的是,提炼出一种理论对过去可能有用,但并不说明它能保证未来的成功……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你是否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对过去有用的理论对将来仍然成立。”该书对技术分析的介绍,是冷眼旁观者的轻描淡写,并加以强烈的怀疑。

我国证券投资分析教材,主要是参照国外现代投资学教材,并经过自己的整合、加工建设起来,形成了投资分析理论的基本架构,在投资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但这些教材在投资与投机的区分这一重大问题上,还存在根本性的错误与混乱,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

本杰明·格雷厄姆等人的证券分析理论早就在投资与投机之间划了一条清晰的分界线,我国证券市场之所以投机性较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证券投资分析教材对于投资与投机的区分存在严重的错误与混乱,从而导致证券市场参与者思想认识方面存在偏差。我国投资者的某些严重的思想行为错乱,许多“投资者教育”活动中的“投机者培养”内容,都与我们证券投资分析教材的思想混乱不无关系。

证券投资界的思想纠偏至关重要。正确认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据此改进我国证券投资分析教材中相关内容,纠正这些错误,新的教材中应该注意从经典价值投资理论中汲取养分优化投资学知识。为了避免一代又一代股民继续被误导,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对于普通投资者,建议还是选择合适的低估值的指数基金进行长期投资最稳妥。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17-11-20
下一篇 2017-11-21

相关推荐

  • 中科云网10年跨界一路亏损,状告股民抱怨言论,豪赌光伏眼高手低?

    从餐饮到光伏,中科云网 (002306.SZ)的跨界之路已经走了十年,仍然在追逐的道路上。十年间,公司扣非净利润全部为负,今年计划大手笔投资50亿的光伏业务,能否成为希望的曙光? 《财报,中科云网的财务状况非常吃紧,两项主业餐饮团膳与游戏缺乏起色,账面上的货币资金仅为8000万元。公司为了筹集资金,近日已经将承担互联投资者中的信心缺失。 跨界屡告失败 已与中科院“分手” 《资本市场上的热点概念。公司频繁追热点转型,一度被市场称之为“跨界王”。 例如,公司曾牵手中科院计算所,共同建立“网络新媒体及大数据联合实验室”,这也是公司名字中“中科”的来源。但该项目一度宣告暂停,此后重新谈判也未有实质进展,甚至因为合作中的间隙走上诉讼。 2022年12月,中科云网披露,经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中科院计算所应向公司返还150万元意向金,并支付律师费及仲裁费等。 在今年的一次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还有股民提出质疑,现在公司与中科院没有合作关系了,为什么还长期使用“中科云网”这一名称?这样一方面很容易误导投资者,另一方面也说明公司管理层对公司治理没有尽职尽责。 五花八门的追热点转型,中科云网换来的是一地鸡毛。2013年至2022年,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在长达10年时间内持续亏损,经常依靠非经常性损益来保壳。 主业难盈利 抛售资产“赌”光伏 最新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中科云网的归母净利润亏损2909.19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2844.67万元,同比下滑4560.33%。亏损主要原因系互联网业务新游戏产品前期市场培育投入较大,该板块导致亏损1716.75万元。 对于现有两项主业的前景,公司在相关公告中认为,餐饮团膳行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服务对象包括企事业单位、医院、部队、院校等,市场容量较大,偏重于地域化、品牌化经营,异地或跨区域进入成本较高,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此外,公司表示,存量游戏产品处…

    2023-09-05
    13.8K
  • 吕建明被罚百万,“牙茅”通策医疗翻车

    不严谨,终究是要出事的。 “牙茅”通策医疗实控人、百亿富豪吕建明,却因非经营性占用证监会对通策医疗实控人、董事长吕建明,信披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终于尘埃落定。 12月24日,通策医疗披露公告,证监会浙江监管局决定,对吕建明处于100万元罚款。 他到底是犯了啥事呢? 2021年9月29日,通策医疗董事会通过了一项议案,拟以全资子公司通策妇幼全部股权,参与通策壹号基金的投资,该基金的实际控制人也是吕建明。 通策妇幼是通策医疗旗下的妇幼医疗业务平台。2013年,上市公司与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开始合作设立生殖中心,拓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通策妇幼旗下已有浙江存济妇女儿童医院有限公司、杭州波恩生殖技术管理有限公司、昆明市妇幼保健生殖医学医院有限公司等3家经营主体。 虽然辅助生殖业务市场前景广阔,但国家有关部门对其有严格准入机制,经营门槛相对较高。所以,存济妇儿等3家公司,对上市公司收入和利润的整体贡献有限。 为了聚焦口腔医疗服务业务,同时,培植辅助生殖业务,公司遂决定以参与基金的方式,将通策妇幼置出上市公司。 经评估,通策妇幼作价1.43亿元,获得通策壹号基金28.6536%出资比例。 但是,各方对该笔交易,设置了复杂的流程。先由上市公司以1.43亿元现金,拿到通策壹号基金28.6536%出资份额,而后,再由通策壹号基金以同样的金额,收购通策妇幼100%股权。 这样问题就出现了。2021年10月19日,通策医疗向通策壹号基金支付了1.43亿元出资款,但同一天,通策壹号基金却将这笔钱转入了吕建明控制的其他主体。这些钱,经过多次转账后,最终被用于偿还银行借款。 直到12月30日,通策壹号基金才向上市公司支付了通策妇幼的股权收购款。 也就是说,从2021年10月19日至12月30日,上市公司的1.43亿元资金,被实控人吕建明非经营性占用,且未履行相关流程和信息披露义务,导致信披…

    2022-12-27
    14.4K
  • 科创板上市公司泽达易盛欺诈发行,拟被罚1.51亿!或被强制退市

    泽达易盛(688555)成立于2013年,2020年6月在科创板上市。

    2022-11-21
    14.8K
  • 以岭药业:靠一个单品热卖股价暴涨1倍多,未来路在哪里?

    近期的连花清瘟胶囊背后的母公司——电商类的销售渠道已经有了明显的涨价,在平时的基础上涨价40%,且部分地区已经没有财报,连花清瘟胶囊贡献了整个公司40.60亿元的业绩,占总公司营收的40.15%;再联系到今年上半年因为销量大增而获得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8.76%的数据,不仅让人有了新的疑问:是市场需要连花清瘟胶囊这么一款“神药”来用于防疫,还是背后有资本在炒作,拯救2022年下滑明显的销量? 前车之鉴的片仔癀“封神”后股价和业绩双双暴涨,不排除有人想让连花清瘟胶囊借新冠的机会登上神坛,但此时说连花清瘟胶囊是“神药”,恐怕为时尚早。 02、以岭药业业绩需要连花清瘟胶囊来拯救? 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在以岭药业的收入结构中,抗感冒类产品占营收比重45.87%,比去年的40.15%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的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以及连花清肺片的利率却达到了68.05%,可见其在以岭药业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今年初连花清瘟胶囊正是和新冠攀上了关系,销量节节攀升,为以岭药业带来持续上涨的销量,也拉动了股价的直线飙升。即便在9月份医药股整体回落的形势下,以岭药业股价依然不断上涨,到11月15日,累计涨幅达100.53%,堪称医药股中不折不扣的黑马。被新冠列入防疫的药品单,股价拉升,以岭药业随之寻求连花清瘟胶囊走出国门,开始在海外市场布局,以求打开新的销量格局。 今年第三季度,以岭药业仅3个季度就超过了去年一年的净利润,可见靠连花清瘟胶囊来拯救业绩,是以岭药业的最好途径。只是让广大股民和

    2022-11-17
    4.8K
  • 立讯精密:越是业绩暴涨,股价越跌

    最近的苹果秋季新款iPhone 14隆重上市,苹果新品背后的各种消息也日嚣尘上,包括其中的富士康大批人员返乡、果链中重要一环的歌尔股份订单被砍濒临破产,而作为仅次于富士康的另一个为苹果代工的供应商——立讯精密,同样也成了近期的焦点。 先是歌尔股份股价暴跌超过70%,市值一夜间蒸发60亿,然后直接跌停,随着为苹果供货的订单取消,不仅营收损失33亿,企业陷入混乱,2—4万人的大批裁员潮也接踵而来。更为戏剧的一幕则是苹果左手取消了与歌尔股份的订单,右手就把订单给了合作多年的立讯精密,而突然接手的后者因为准备不及,不得不采取直接到歌尔股份接人的措施,上演了一幕活生生的“歌尔跌到,立讯吃饱”的商场角逐戏。 按常规分析,被市场突然推向浪口风尖的立讯精密原本应该迎来一波股价涨潮,偏偏出人意料,股价反而下跌5.14%,让人非常费解。要知道即使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2%,但这家一直靠模仿富士康、代工苹果等国际企业的“代工二当家”,在第三季度的业绩很是亮眼,多年的发展势头也很迅猛,大有对富士康取而代之的趋势,缘何因为接手了歌尔股份的订单,反而股价下跌呢? 抛开苹果供应链和苹果之间的貌合神离、各自“心怀鬼胎”不说,让广大股民和毛利率下降3.37%,净利率同期下降1.39%,受电子科技大环境影响,利润也在缩减。 谜底之二:何以业绩突出,股价不涨反跌? 在立讯精密长达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前期一直靠依附和模仿富士康,采取的如今的成就,其主要客户的苹果公司更是占据了总营收74.09%的比例,对苹果的依赖可见一斑,股价走势和发展方向也深受苹果左右。然而,苹果对于供应链上的合作公司并不是那么“放心”,相反,在前两年富士康提出涨价的诉求后,未雨绸缪的苹果开始在供应链上分化和孤立主要的供应商,一边是打压和缩减主要的供应成本支出;一边则是快速扶持新的合作对象,通过订单的分拆来减少对供应商…

    2022-11-16
    5.6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