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症(DMD)国际医患交流大会 珀金埃尔默医学诊断助力患者公益教育

由北京至爱杜氏肌营养不良关爱中心主办的中国第五届肌营养不良症(DMD)国际医患交流大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在中国研究性医院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的学术支持下,邀请从事药物研究、临床、遗传、动物模型、产前诊断、康复治疗、儿童教育等领域的资深专家齐聚一堂,分享关于DMD的研究进展与最新临床、康复指导。

DMD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神经肌肉隐性遗传性疾病,国内一般称为杜氏型肌营养不良或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儿一般3-5岁开始发病出现行走和下蹲起立困难,之后会失去行走能力,20~30岁因心肺功能衰竭死亡。

大会邀请了国外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药学院的肖啸教授、加拿大临床实验主要负责人CrAIg Campbell教授及国内解放军总医院的沈定国教授、中国武警总医院的吴士文教授和孟岩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袁云教授和王朝霞教授、浙江大学的祁鸣教授、深圳儿童医院的韩春根教授、昆明理工大学的陈永昌教授、首都儿研所的彩玲教授和天津医科大学的尹海芳教授等该领域的资深专家,分享了关于DMD的研究进展与最新临床、康复指导。

沈定国教授作为国内神经肌肉疾病领域学会等建立和发展的奠基人,在大会一开始就对国际DMD历史发展和我国的现状、临床诊治等作了介绍,并对现存及正在发展的多种DMD诊断技术方法进行了概述,沈教授对基因治疗、产前诊断、多领域合作干预等赋予期待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期待能治愈。

吴士文教授及其实验室得到注册的患者达1042例,分布全国31个省份自治区,经济发达地区确诊和注册的患者显著高于其他地区。针对已注册的DMD患者基因的进行分型,大的突变人群占比约80%,小突变人群约20%,其中外显子跳跃中45-55号跳跃占49.13%,无义突变占11.9%。

北京至爱杜氏肌营养不良关爱中心介绍,此次大会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起标准的治疗、康复指导体系,凝聚各方力量关注DMD患者的公益事业,共同推动国家对DMD疾病的重视。因此大会主办方还同时邀请了全国各地的DMD患者及家属代表200余人参会。

作为母婴筛查技术与服务领域的全球领导者,珀金埃尔默医学诊断事业部也应邀出席会议,为DMD等新生儿疾病的科学普及提供公益支持。

珀金埃尔默医学诊断事业部新生儿筛查负责人介绍,DMD发病情况相对复杂,约65%与遗传有关,35%为个体新发突变所致。肌营养不良疾病的分类中,DMD是发病率最高后果最为严重的一型。

根据目前权威数据统计显示,DMD在新生男婴中发病高达1:3500,即每出生3500个男婴中就有一个DMD患儿,中国每年约新增3000名DMD/BMD病人,累计总数约10万人。DMD患者较晚出现症状约5-15岁,病程较长,发展相对缓慢,寿命通常在50岁以上。让所有患者及家庭深感无力和绝望的是,DMD肌营养不良症在中国目前面临的是无药可医的现状,比癌症更糟糕。

珀金埃尔默公司(PerkinElmer,简称PKI)是全球最早关注并一直致力于新生儿疾病筛查和体外诊断研究的全球性公司,产品涉及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半乳糖血症(GALT/TGAL)、生物素酶缺乏症(BTD)、囊包性纤维症(IRT)、肌营养不良症(DMD)及串联质谱新生儿数十种遗传代谢疾病筛查等。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珀金埃尔默就已经开始关注CK肌酶的新生儿筛查,分别在美国、北欧等多个国家地州展开过新生儿DMD筛查试点,珀金埃尔默希望在未来几年内,为中国新生儿提供广谱、可靠、低价的新生儿DMD体外诊断筛查产品,为以后潜在新发的或还未被发现的DMD患儿或DMD携带者提供更好的可追踪开端。

珀金埃尔默在母婴健康公益领域的行动可以回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以珀金埃尔默与中国卫生部合作,建立“中芬新生儿筛查合作项目”为起始。中芬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共进行了两期,第一期始于1996至1999年,项目以提供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实验室设备和开展技术培训,在5个省市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达到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的;第二期为2006至2010年,目标是使项目覆盖的7个省或自治区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在2006年的基础上每年至少提高30%。

2017年 9月珀金埃尔默诊断事业部与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胎儿医学部强强联手,共同发起“PerkinElmer母婴健康爱心公益计划”,并在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的协助下,共同设立“母婴健康爱心公益计划资金池”,通过在公司内部募集爱心捐款,帮助家境困难的危急重症孕产妇获得优质医疗服务,提高对“孕早期胎儿出生缺陷及母体严重并发症预防”的关注和意识。

“致力于人类的健康”是珀金埃尔默的使命,作为国内外母婴疾病筛查技术和市场应用的领导者,珀金埃尔默将坚持不懈地将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知识和基础设施,一心为提高民众健康而努力,为中国母婴疾病筛查事业贡献企业的一己之力,让DMD这个并不罕见的罕见病能更快更多的获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17-11-27 23:08
下一篇 2017-11-28 17:48

相关推荐

  • 德信竞技视角:赛事赋能城市发展——成都智力竞技开辟文旅融合新路径

    2025年10月8日,”天府杯”国际智力竞技大赛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德信竞技等智力运动机构为此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持,这项为期6天的赛事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开创了”赛事引流+城市营销”的创新模式。 德信竞技数据显示,赛事期间外地选手及观众在蓉总消费达1.2亿元,创下成都智力运动赛事消费新纪录。赛事期间,成都文旅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香格里拉酒店、瑞吉酒店等8家官方合作酒店在赛事期间均实现满房,平均房价较平日上涨32%。春熙路、太古里等核心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15%,其中高端餐饮营业额提升20%。这些数据印证了智力竞技赛事对城市消费的强劲拉动效应。 “我们首次尝试将智力竞技赛事与城市营销深度结合。”德信竞技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专业赛事吸引高质量客群,既展示了成都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形象,又带动了文旅消费升级,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除此之外,赛事组委会创新设计了一系列配套活动。除主赛事外,还推出”成都智造”科技展、”棋遇成都”文化沙龙等活动,让参赛者在赛事之余深度体验成都的创新活力与休闲文化。来自美国的选手David Smith感叹:”这是我参加过最特别的赛事,既能享受竞技乐趣,又能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这类赛事正在重塑城市营销的格局。”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李华分析指出,”成都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智力竞技赛事IP,不仅实现了客群升级,更构建起’赛事经济’的良性循环,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据悉,成都已将”天府杯”列入重点培育赛事名录,计划在未来三年投入3000万元专项资金,持…

    2025-10-22
    1.5K
  • 以奔跑为笔,绘自强人生:成都市第十二届残疾人全民健身活动收官

    2025年10月17日,成都市第十二届全民健身残疾人迷你马拉松活动在热烈氛围中圆满闭幕。本次以“蓉光闪耀·香伴芳华”为主题的活动,由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组织,由成都市新都区残疾人联合会具体落实。 市残联、副理事长赵小明,新都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伍涛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赛事吸引了全市23个区(县)共450余名残疾人士踊跃报名,大家在赛场上用速度与激情,生动演绎了什么是生命的韧性与光彩。 开幕式上,青春洋溢的啦啦操《热舞青春》率先登场,瞬间引爆全场。表演者以极具感染力的动作和笑容,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为这场专属赛事定下了欢快而励志的基调。主持人随后登场,对各位领导、嘉宾和选手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向所有筹备人员致以衷心感谢。 无障碍沟通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为服务好听力及语言障碍选手,手语老师全程提供同步翻译,确保从赛前准备到颁奖典礼的每一个环节信息都能精准送达,体现了赛事组织的人文关怀与平等理念。 在激昂的国歌声后,新都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伍涛发表讲话。此后,运动员代表和裁判员代表分别庄严宣誓。当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赵小明宣布活动正式开幕时,现场爆发出热烈持久的掌声与欢呼。 专业的赛前热身指导帮助选手们有效激活身体状态,熟悉防护要点。比赛正式开始后,九个不同组别的选手相继出发:肢体障碍组、听力及语言障碍组、肢体视障组等参赛选手奋力冲刺,都成为了赛道上最励志的风景线,深刻诠释了体育超越障碍的强大力量。 赛事保障工作周到全面。沿途的补给点、医疗站和应急摆渡车随时待命,为选手们提供了坚实的后勤支持,确保他们能够安全、安心地完成比赛。 比赛成绩揭晓后,盛大的颁奖仪式接踵而至。在志愿者引导下,现场流程顺畅。颁奖嘉宾依次为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们颁授荣誉。 (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赵小明为第一名获奖选手颁奖) (新都区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李自书…

    2025-10-20 资讯
    1.5K
  • 华为坤灵分销伙伴“百&万计划”启动会・四川站圆满召开

    2025年10月10日,华为坤灵分销伙伴“百&万计划”启动会・四川站在成都圆满召开。四川首家分销钻石伙伴——深圳市三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现场获授牌,同时招募50+精英工程商走进对话室,开展赋能培训及方案导入,全面推进一站式场景化方案落地,共助四川中小企业跃升智能化。 分销战略升级:从产品分销到场景化方案,破解中小企业转型难题 当前,中小企业在智能化转型中面临方案适配难、落地效率低等关键挑战。对此,华为将过去传统的产品分销模式,全面升级为一站式场景化方案分销模式,围绕实际场景打造解决方案、基于场景需求定义产品。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期间,华为已正式发布“4+10+N”中小企业智能化方案,旨在打通中小企业迈向智能世界的“最后一公里”。 其中,“4”代表智能办公、智能商业、智能教育、智能医疗四大核心场景,精准覆盖中小企业高频需求领域;“10”对应10大一站式场景化方案,包含中小企业办公、智能酒店、数字诊疗平台、智能互动教室等,为不同行业中小企业提供标准化落地路径;“N”则是围绕四大场景定义的系列化明星产品,为方案落地提供硬件支撑。 为匹配“4+10+N”方案的全面落地,华为同步推出分销伙伴“百&万计划”——“百”即计划发展100家分销钻石伙伴,“万”即协同钻石与金牌伙伴发展10000家精英工程商,通过伙伴体系的深度协同,构建场景化方案落地的“生态合力”。 伙伴体系升级:四川首家钻石伙伴授牌,激活区域场景化落地动能 华为SSD部件PDT经理 汪小贵 启动会现场,华为SSD部件PDT经理汪小贵就分销伙伴“百&万计划”进行深度解读。他指出,为落地场景化方案,10个试点城市同步开启“百&万计划”行动。未来华为将秉持“以分销商为主,以工程商为中心,产品为王”的原则,规划开发满足分销市场“易买易卖、易装易维、易学易用”有竞争力的适销产品,与广大伙伴携…

    2025-10-11 资讯
    2.5K
  • 童心点亮城市:一场嘉年华的文旅价值重构之路

    秋日的绵阳安州,因一场为期三天的亲子盛宴,被注入了蓬勃的朝气与暖意。 10月3日,由湖南广电与安州文旅联合打造的芒果儿童嘉年华全国首站在南湖湿地公园圆满落幕。连日来,嘉年华园区内欢声笑语交织涌动,现场气氛热烈,带动区域消费热度攀升,相关话题在网络上持续引发关注与讨论。这场活动,不仅是一场节庆娱乐,更成为城市与童年、文化与旅游、短期热度与长期价值之间的一次深度对话。 双向赋能:超级IP与城市基因 芒果儿童嘉年华的成功落地,是湖南广电优质内容创作能力与绵阳安州独特城市资源的一次深度互文。安州依托“熊猫家园、古海温泉”的生态底色与中国科技城的科创基因,为嘉年华提供了丰沃的土壤;而芒果儿童品牌则凭借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与“守护青春、陪伴成长”的品牌理念,为安州文旅注入了全新的IP活力。 联动湖南广电全国青少艺术展演品牌“青芒杯”的“青芒之星”优秀作品演绎,为当地带来了高水平的艺术展示;芒粉市集汇聚众多创意摊位,实现了湖湘文化与巴蜀风情的精彩碰撞。更值得一提的是,湖南卫视《歌手》总监制、总导演洪涛倡议的“芒果儿童萤火虫计划”,在活动现场掀起公益热潮,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温暖力量,更展现了文旅活动的社会担当。 破题之作:从流量入口到价值出口 当传统文旅项目仍在景观呈现与设施升级的维度上竞逐时,芒果儿童嘉年华以其独特的“内容+场景”深度融合模式,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这场嘉年华超越了单一的娱乐功能,构建起集航天科普、非遗传承、艺术启蒙、生态体验于一体的多维成长空间。 活动以成长为轴心,精心构筑了演艺、对话与体验三大支柱。在演艺中启蒙审美。从青芒合唱团的童真绽放,到叶嘉、程璧等音乐人的温情献唱,再到《滑稽小丑总动员》、《爱丽丝泡泡岛奇幻之旅》等大型亲子舞台剧的奇幻上演,专业舞台成为孩子们感知艺术之美的第一现场。在对话中点燃梦想。航天之光系列对话邀请中国首批航天员潘占春、赵传东和航天…

    2025-10-05 资讯
    1.4K
  • 人民产业视力养护大邑发展中心开业,助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让清晰视界照亮孩子未来,人民产业视力养护大邑发展中心正式启航。 10月3日,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国庆的喜庆氛围中,人民产业视力养护大邑发展中心在各界期待中正式开业。作为多彩阳光文化旗下战略新板块,该中心将秉承“守护人民眼健康,点亮清晰视界”的使命,为当地儿童青少年提供专业视力养护服务。 01 国家战略:光明未来上升为国家承诺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 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这一指示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明确要求,关注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两个重点人群,聚焦近视等屈光不正、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盲等重点眼病。 规划提出,到2025年,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有效屈光不正矫正覆盖率不断提高,高度近视导致的视觉损伤人数逐步减少。 02 防控现状:近视问题牵动人心 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依然严峻。 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 儿童青少年近视呈早发、高发态势,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突出问题。 应对近视,传统手段主要是佩戴近视眼镜矫正或进行手术干预。 但佩戴眼镜只能提升矫正视力,不能改善裸眼视力,也无法延缓近视的加剧。手术治疗则因成本高昂、副作用等问题令无数家长望而却步。 03 创新方案:中医智慧结合现代科技 人民产业视力养护中心和成都亮视能科技有限公司另…

    2025-10-04 资讯
    2.7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