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现祸”投资:对赌机制下的散户屠宰场

就这样,在对赌的核心机制下,种种有悖常理的经营手段都获得了符合逻辑的解释:重营销轻研发的原因是为了发展足够多的散户及其财富入场宰杀。

作者:罗家庆

曾几何时,“24小时交易”、“双向买卖”、“第三方资金存管”等读起来颇具高端感的金融短语成为了网络、电台、电视常现的广告内容,与之并起的,是形形色色专家“包你赚钱”、“手把手教你操作”的允诺;还有大批业务员狂轰滥炸般的电话问候。

是的,24小时交易,下班时间都可操作;双向买卖,看准方向无论涨跌皆可盈利;第三方资金存管,无惧平台、代理商道德风险……此外,“国际市场”、“无庄家”、“公平、公开、公正”种种保证、层层渲染,将上述投资品的“优越性”吹嘘得淋漓尽致、完美无瑕。

然而,天真的投资者们很快发现,这个市场并不如经纪人和宣传单张描绘得那般美好:高额的手续费,令资金的每一步挪移都如此沉重——以天津某贵金属的15千克“现货白银”为例,交易成本除了双边收取、每边万分之八的手续费外,还有8个最低报价单位的“点差”,外加每天万分之二的“隔夜费”。相比之下,上海期货交易所白银期货仅需万分之零点五手续费“底价”,加上期货公司通道费也不过万分之一,如果日内平仓,上述成本还可减少一半。

同时,不少号称“贵金属”或“商品现货”的交易平台定价机制极不透明:没有五档报价、撮合成交,也没有结算时分成交量、大户持仓的公开展示,仅有紧随“国际市场”的人民币“影子价格”在跳动;更要命的是,只要一查询关联账户的银行交易明细,便不难发现,血汗钱最终的去向,都指向交易平台的名下账户……

此外,难以解释的瞬时暴涨剧跌、防不胜防的平台跑路,也令投资者的资金时刻处于危机四伏的境地。

值得一提的是,前头热后头凉的“剃头手艺”则是“贵金属现货”、这个金融旁支饱受诟病又一项罪过。几乎所有受损者都遭遇过入金时业务员殷勤如待父母、出金时客服员不理不睬乃至敷衍塞责的态度急转。“一切向利看齐”的势利、凉薄让投资者心情伤透的同时,只能更加怀疑从业人员的真实动机,相当多本不是冲突的矛盾从此找到了大风起兮的青萍之末。

其实,与单纯搞活流通、形成价格的一般商品现货电子交易相比,“贵金属”(如今又蔓延至石油、有色金属等具备国际期货市场的商品大类)交易更多只是场外柜台交易——没有五档报价是因不需通过参与者资金和意志论证价格,哪怕是地区产品价格的走势;面对国际市场发布“有奖竞猜”彩票的实际,令仓库的建设、实物双向的交收都成多余——本来交易的就是代表商品的“符号”。

这样的游戏规则下,买卖场所、发现价格这两大市场的基本职能早已付之虚无,而投机赌博、财富分配才是真正的功能所在。如此一来,以“贵金属现货”为代表的,形形色色挂钩于大宗商品的互联网场外电子交易本质上只能是国际市场同类品种人民币影子价格的对赌轮盘。

你赢我输,你输我赢,自然成了交易平台和投资者的真实关系,这样的交易关系不但剥夺了参与者资金、意志论证价格的公平竞争权力,更令经纪商、平台经营者宰杀客户成为了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就这样,在对赌的核心机制下,种种有悖常理的经营手段都获得了符合逻辑的解释:重营销轻研发的原因是为了发展足够多的散户及其财富入场宰杀;雇请包括流氓地痞在内非专业人士充当公司人员,无证上岗从事投顾业务为的是加快客户亏损,亦为业者提供了“不专业”这一看似无意的最佳托词;而不时发生的“脱线”行情更是成为了强取豪夺客户财富的最佳“利器”……

赌博、欺诈、盗窃,共同构成了场外商品市场林林总总,而投资者上当受骗的懊悔、求告无门的绝望、被戏鼓掌的羞恼则为商品现货的脱缰狂飙——这一中国金融史上的空前丑剧烙下了一个个耻辱、沉重、惨痛的印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14-12-14
下一篇 2014-12-14

相关推荐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