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扩种、资本退出是主因
缘何前几年市场行情火热的中药材价格连连跳水?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中药材价格在过去已经“高烧”4年据记者从“生意社”披露的中药材价格数据中看到,自从2009年开始,药价经历了4年的大涨。其中价格涨幅最猛的三味药材麦冬、黄连和太子参在2011年8月分别上涨至2009年同期市场价格的4.7倍、2.5倍和14.3倍。
蕲春县药材办主任张军说,中药材价格曾在2009年至2012年经历了持续的价格上升期,这一轮持续的价格上涨,激发了药农前所未有的种植积极性。受涨价潮诱惑,中药材种植农户们也纷纷加大了种植量,从而导致进入收获期后,市场供大于求,也促使价格普遍下跌。
同时,很多生产企业为了避免风险,都参与批量采购,在推高市场价格的同时,也造成了如今“滞胀”的局面。
除了盲目扩种导致供大于求外,一位医药行业的销售人士也分析称,中药材礼品市场一直都存在,中药材作为资源性物品,也很容易被人为炒作。在当前的反腐力度下,高档药材销量下滑,导致价格有所下降。
另外,“中药材价格近期明显下降,与前期的炒作有直接关系。”湖北一家中成药销售总监说,现在炒作的水分被挤干了,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贾海彬曾认为,原本高价的中药材品种价格下滑远未到底。
以往每到下半年,是进补的旺季,人参等中药材需求量大,价格看好,但今年形势却不容乐观,“拿红参来说,目前跌幅虽不大,中等品相的从去年700元/公斤降至目前650元/公斤,全国几个药商分析,今年参类肯定还会继续下跌。”
国家对中药材质量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对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提出要求据记者获悉,从去年开始,中药材饮片企业面临新一轮GMP换证。按照业界估算,目前已有7.6%的公司失去了饮片生产资格,最终可能有超过10%的公司要被没收证书。
对于药企来说,每批中药材必须具备检验报告书。也就是说,如果因原料不合格被查到,GMP证书就会被吊销。在这一政策下,企业不敢再如以往随意到中药市场进货。
企业不敢随意进货,市场上的散货大量囤积,找不到出路,目前对市场产生的影响是,上游药市非常清淡,直接影响中药饮片的成交量价,全国各大药材交易市场都相对疲软。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