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GDP继续7.4%?
接下来会有哪些刺激措施?先要看经济增速可能如何。尽管几乎没人否认中国经济仍有巨大空间,但是短期风险是否真的这么乐观,市场有自己的判断
一季度GDP增速7.4%,二季度呢?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预测,仍是7.4%。他在国务院新闻办的吹风会上称,预计我国经济仍会延续“稳中趋降”的态势,GDP将增长7.4%左右。同时,随着相关宏观调控政策和改革措施的推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在不断积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企业主动调整的意愿增强,消费需求平稳,预计下半年我国经济会继续平稳增长。
不过,另一位官方研究员更强调“回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是一个回稳的方式。从需求来看,消费走稳;从投资来看,制造业投资总体趋稳。而外贸出口第二季度也将较第一季度有所好转。从需求面看,第二季度经济回稳是一个趋势性的变化。
一季度同步放缓也被认为只是表象。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分析说,3、4月份的经济增长值所对应的CPI指数各不同,再扣除相应的物价,消费实际是缓慢上升的,内需则是回升迅猛的,海关的相关数据也连续两个月回升。宋立强调,新建项目增加、基础设备更新指数上升、基础设施投资提速等种种现象都表明经济结构在优化。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分析说,虽然出口方面官方数据看起来比较差,但如果通过调整屏蔽干扰因素可发现,一季度中国出口的实际增长是3%到4%。欧美经济好转以后,中国下半年出口会比上半年要强。
官方近来的密集出手也有助于中国经济的企稳。朱海斌分析说,中国官方在基建、环保、保障房等方面的政策,对经济会带来一定的提振。而从结构上看,中国经济下滑最主要的问题体现在制造业,相对来说服务业还是比较稳定的。考虑到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了制造业,其稳定表现将为中国经济稳增长提供较大帮助。
沈建光一直以精准的前瞻预测而闻名。“伴随着4月主要宏观经济数据的相继出炉,早前对中国经济的悲观预期再次被证实。4月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差于预期,投资、消费、工业生产等关键指标持续下滑,工业领域持续两年半的通缩,显示实体经济已经相当疲软。”
一季度经济数据存在诸多疑问。沈建光通过各项微观指标的综合,认为宏观数据“难以服众”。他判断,“实际经济情况恐怕不如数据显示的那么乐观。”
即便数据本身真实,风险仍未被数据体现。“对待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尚有诸多不解之处,即便7.4%高于预期,也不宜转忧为喜,毕竟高频数据显示的情况不佳,微观实体感受偏冷都是值得重视的。”沈建光分析。
“为防止继续经济失速,决策层仍需保持警惕,抓紧落实稳增长政策。”沈建光提醒,“实际上,只有继续抓紧落实稳增长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更加积极,并适时采取降准,才有助于防止经济继续探底。”
尽管一季度GDP增速达到7.4%,好于市场预期,但考虑到工业生产、投资与净出口等高频数据已纷纷下滑至金融危机最差之时,且中长期借贷利率上涨令微观企业承压,沈建光担心真实的经济运行恐怕更差于此。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