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过亿美元的融资
2014年1月9日,人人贷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获得由挚信资本零头的1.3亿美元融资,这是全球范围内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最大单笔融资。

自2013年起,融资案例多发。这说明风险投资和行业资金大举进入P2P借贷行业,国内的资本界已经开始看好这一新兴的借贷模式,认为其蕴含较强爆发力,并一涌现出某些具备核心竞争力、商业模式清晰、短期风险可控的优质企业。
第一次提出“去担保化”
2014年5月,时任陆金所副总经理的戴修宪表示:“未来陆金所P2P业务的发展规划拟逐步取消第三方担保,采用个人信用评级的方式开展业务,并允许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自主选择投资产品。”

6月12日,中国平安的股东大会上,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表示陆金所将“逐步撤销担保”。
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担保模式是P2P平台对于投资人的核心竞争力,让投资人完成承担各种违约风险的平台几乎不存在。
去担保化事实上是一个体系性的工作,需要国家政策上的明示、平台相关的风险提示以及足够完善、足够市场化的投资人教育。
第一家银行系平台于2013年成立
招商银行旗下的“小企业e家”是国内第一家直属银行的P2P网贷平台。
2013年9月,招商银行推出了一款年化收益率6.1%,以1万元为最小投资单位标的5000万的“e+稳健”融资项目,轻松完成募集。
小企业e家的出现,外界存在两种极端评价。第一种认为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可以视作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和探索转型路上的一种创新;另一种观点认为此举存在监管套利的意图,银行撮合P2P贷款的收益率虽然明显低于自己投放的小微贷款,但银行因此规避了贷款额度、存贷比、拨贷比等监管,创造了一块的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