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一周年,聊聊平台币的前世今生

今天是94一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相信老韭菜们都深有感触。一年前的今天,你可能很难想象经历过封杀的比特币后来能走到接近20000美元的位置,很难想象之后会有那些百倍币,更难想象那些曾经风光一时的“妖币们”如今从哪里来,回那里去了。

不过在市场上鱼龙混杂的各类币种当中,有一类币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因其与平台之间的天然联系,似乎天生自带“摇钱树”体质,在众多币种当中独树一帜。那就是近一年来异军突起,成为熊市之下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引起投资者强烈追捧的平台币。

币安试水BNB,斩获千万用户以来,平台币就一直作为币圈营销典范广为流传。今年6月,身披“交易挖矿”金甲圣衣的FT,不到一个月时间价格翻了68倍!平台币的暴涨效应犹如施展了“吸星大法”,吸引大批投资者纷纷涌入FCoin交易所。FCoin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一大交易平台,成交量硬生生超过了第二至第七大交易平台的总和。然而如今,FT的结局大家都看到了,曾经红极一时的“交易挖矿”模式也不再是无往不胜的神器。

那么,从长远来看,平台币的核心价值在哪里?我们不妨以史为鉴,先看看各平台币的发家兴衰史。

94一周年,聊聊平台币的前世今生

启蒙时代

早在2013年9月,当时的老牌交易所比特时代就推出了自家的平台币——TMC(时代币)。TMC算是元老级平台币了,当时免费赠送给所有用户,每1枚TMC等同于1个分红权利。比特时代交易平台产生的交易手续费中的50%,将被用作分红奖励,该笔奖励按用户实际持有的TMC数量的比例进行分红。

时代币的推出也是在争议中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2013年9月12日推出之时总量为1亿枚TMC,赠送给每日成交量排名前100名的用户。后因争议过大,于10月21日修改规则,总量改为1600万枚,赠送规则也改为按交易量等比赠送。但买入或卖出TMC产生的交易额,不得参与TMC赠送。

作为一个全新的创举,TMC可谓开启了平台币的启蒙时代,不过那时分红比不上币价的巨幅波动来的刺激,加上后期遭遇各种问题,TMC终究还是没落了。去年94之后,比特时代远走英国,如今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走向主流阶段

BNB(币安币)的出现,可以说是平台币走向主流的开始。BNB在2017年6月底开始募资,当时众筹成本为人民币1元,7月在币安平台上线后随即遭遇破发,当时可能没有几个人能想到BNB会有后来的逆袭。

去年94之后,当时大交易所自顾不暇,币安则凭借持有BNB手续费减半、参与币安季度20%利润分红等利好,加上超强的运营策略完成逆袭,半年时间便做到全球第一。加上后续上线BNB交易对、持有BNB空投热门币等利好,BNB在上一轮牛市中一度暴涨至众筹成本的150倍!

看到BNB取得巨大的成功,火币、OKex当然不会无动于衷。2018年1月,HT、OKB都以“通用积分”名义在自家平台发行,意味着平台币已成为交易所生态的重要一环,后期HT、OKB都能为持有者带来投票上币、专享空投权益。

从今年4月开始,HT、OKB等开启一轮暴涨,使得平台币成为熊市弱势行情下避险币种的不二选择。

半路杀出个FT

今年6月,FT横空出世,一个由“交易挖矿”引发的币圈G点突然让投资者在熊市中彻底嗨了,FT币价不到一个月翻了68倍,成为熊市之中当之无愧的黑马。

在FT的暴涨效应下,一时间市面上众多小交易所纷纷效仿推出“交易挖矿”模式,头部交易所也倍感压力,纷纷提枪上马,OKex率先应战。

但在熊市场内投资者、资金都趋于枯竭的环境下,这么多新交易所都采取挖矿模式,能持续吗?果不其然,当市场还沉浸在交易挖矿的狂欢中时,一些小交易所已经开始宣布破产。

我们必须肯定Fcoin交易所这条鲇鱼对于目前交易所生态的冲击,“交易挖矿”作为一种模式创新,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交易挖矿”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参与挖矿的人会越来越多,挖矿成本会越来越高,当挖矿成本与币价收益持平,这时候就会有人抛币保本,抛售导致币价下跌,引发更多人的加入抛售阵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币价一旦下跌,用户就会抛币离场。这是由交易挖矿模式先天机制上的设计缺陷决定的,谁也逃不掉。

平台币的核心价值

归根结底,作为数字货币交易所,其本质上最核心的依然是安全、用户体验、币种质量、交易深度等。也就是说,要看你有没有足够多的优质项目,有没有足够多的人愿意在平台上交易。

令人欣慰的是,有一些交易平台正在这方面默默努力。比如,立志金融数字家,以专业赢未来的Coinsuper(币成),其平台币CEN社区成员可以专享优质项目打新、专享手续费最高9折优惠、专享潜力项目空投、尊享通证认购服务等优惠福利,为持币者带来了切实的价值。

而手续费减免、空投、专享打新等玩法,让投资者逐渐认识到了平台币的价值,从而在吸引流量、增加用户粘度方面为交易所带来了巨大收益。说到底,用户才是平台币社区生态最大的贡献者。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1)
上一篇 2018-09-01 17:16
下一篇 2018-09-13 02:13

相关推荐

  • GFI创始主席李国权教授:全球Fintech行业发展与教育供给能力严重失衡

    2025 年 3 月,Binance 宣布赞助并战略支持全球金融科技学院(Global Fintech Institute,GFI),以推动金融科技教育、专业技术发展和创新。作为本次合作的一部分,Binance 将提供超过 500 个奖学金名额,用于 GFI 最新推出的课程「加密货币法规与合规基础(Foundation in Crypto Regulation and Compliance)」。 当前 Fintech 教育这个赛道的发展现状如何,有哪些市场痛点?GFI 提供哪些专业知识培训和认证?GFI 如何为全球 Fintech 行业赋能?带着这些问题,Starlabs Consulting 本期「Disruptors Unplugged」对话了 GFI 创始主席李国权(David Lee)教授。 此外,李国权教授还就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加密市场的影响、贸易争端背景下加密货币的采纳、比特币的避险属性与高波动性等市场关心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嘉宾介绍 李国权,GFI 创始主席,新加坡社科大学(SUSS)金融科技与区块链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客座教授,英国区块链协会创始理事会理事,《金融科技学报》(Journal of Fintech)和《金融科技年度评论》(Annual Review of Fintech)主编。 他也是国际著名区块链学者和行业意见领袖,Web3 和 AI 应用场景发展专家,新加坡区块链协会(BAS)联合创始人,区块链安全联盟联合创始人,全球 Web3 协会联合创始人,亚洲开发银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领域顾问,新加坡经济学学会(ESS)副主席,NUS 亚洲数字金融研究院(AIDF)加密货币专家顾问,SUSS 普惠金融节点(NiFT)专家顾问。 此外,李国权教授还担任新加坡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国际著名区块链、Web3、普惠金融和 AI 创新…

    2025-04-23
    735
  • 欧盟MiCA监管框架详解:资产分类、发行、交易、托管、DeFi、投资者保护

    2025 年 3 月 17 日,OKX 发布公告称,为了配合监管机构,将暂停 Web3 钱包的 DEX 聚合器服务。此前彭博报道,攻击 Bybit 的黑客利用 OKX Web3 钱包提供的 DEX 服务进行了 15 亿美元赃款的洗钱操作,引发监管部门的注意。而 OKX 于今年 2 月正式获得了欧盟 MiCA 牌照,因此可能面临欧盟罚则。 该事件再次引发业内对欧盟加密监管的关注。Starlabs Consulting 本期的《环球政策》将对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框架进行系统梳理。 欧盟加密货币监管历史沿革 提到欧盟监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 MiCA。但在介绍 MiCA 前,先简单回顾一下欧盟监管的历史沿革。 1. 第五、第六项反洗钱指令 欧盟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最早可追溯至 2020 年 1 月生效的第五项反洗钱指令(5AMLD)。该指令要求加密货币服务提供商(CASP,包括交易所、钱包和托管服务提供商)遵守 AML(反洗钱)和 CTF(反恐融资)法规,执行 KYC(了解你的客户)措施,并确保其活动透明、可追溯。通过 5AMLD,欧盟将加密货币服务置于与传统银行和金融服务相同的监管地位。 2021 年 7 月,欧盟颁布第六项反洗钱指令(6AMLD),进一步强化监管,包括: 2. MiCA 出台 5AMLD 属于欧盟次级法律中的「指令」类型,不具有直接适用性,而且导致各国加密货币注册和许可制度不统一,使得企业在欧盟范围内经营加密货币业务变得十分困难,需要应对各国不同的监管。 为构建统一的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格局,欧洲议会于 2024 年 4 月 20 日正式通过 MiCA,2024 年 6 月生效,并为不同成员国设置了 12 至 18 个月的过渡期,给企业必要的时间来遵守新规。 MiCA 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数字资产监管框架,影响范围覆盖 27 个欧盟成员国以及欧洲经济区…

    2025-03-25
    5.4K
  • Twitter创始人Jack Dorsey谈AI代理、Nostr协议及未来支付|Disruptors Unplugged

    每天花 3 小时学习量子物理、意大利语和编程,冥想一小时,只吃一顿饭,这位用痛苦和孤独保持健康和精力充沛的长须修行者,不是什么避世高人,而是身价数十亿的硅谷传奇:Twitter 联合创始人、Block 联合创始人兼 CEO Jack Dorsey。 Jack Dorsey 图片来源:Daily Sabah 最近,Jack Dorsey 坐客 Nicolai Tangen 的播客,讲述了 Twitter 的诞生,去中心化社交平台 Blue sky、开放社交协议 Nostr、美国版支付宝 Block 的野心,以及他对生成式 AI、AI 代理的观察和预测。本期的 Disruptors Unplugged 将为你带来这位硅谷大佬横跨技术、金融与个人修行的思考和启迪。 主持人 Nicolai Tangen 是挪威知名金融业者,担任挪威主权财富基金(SWF)旗下管理机构 Norges Bank Investment Management 的 CEO,SWF 也是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 Highlights Nicolai Tangen:大家好,我是 Nicolai Tangen,今天,我很荣幸邀请到世界上最具有远见的企业家之一 Jack Dorsey。Jack,你真的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欢迎你! Jack Dorsey:非常感谢! 用户用 @ 和 # 重新发明了 Twitter Nicolai Tangen:我们从 Twitter (现 X) 的诞生聊起,这个创意最初从何而来? Jack Dorsey:这个想法酝酿了很长时间。我从小就对「城市是如何运转的」这个问题非常着迷。我对地图非常着迷,经常盯着它,试图了解某个社区或区域正在发生什么。 后来,我在纽约一家大公司工作,拥有非常丰富的纽约市地图信息。但它缺少了一样东西——人们正在做什么、他们在哪里。这就是 Twitter…

    2025-03-01
    3.9K
  • 币安和cz认罪,牛市一大靴子落地

    周二,在一场市场关注已久的案件中,交易所带来什么。 币安将继续运营,但受到美国监管机构的密切监控,并由新任 CEO Rich投资者望而却步。另一方面,由于币安在期货交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市场流动性可能会受影响,这也是贯穿 2023 年全年的问题。对于数字资产来说,这可能不是问题,但对于大批小市值、流动性差的山寨币来说,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挑战,币安占据山寨币最大的交易份额。 BitMEX 提供部分借鉴,但其从未受到刑事指控 2020 年 10 月 1 日,司法部指控 3 名 BitMEX 人员违反《银行保密法》(BSA)。这最终导致个人认罪,并根据CFTC 和 FinCEN 的指控对衍生品交易),但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与 BitMEX 相关的公司实体都没有你币安那样受到指控或解决刑事违法行为。 由于竞争、监管审查和 2020 年 3 月的「黑色星期四」事件对其声望造成影响,BitMEX 最终失去了在衍生品交易中的地位。 与司法部、财政部、CFTC 达成和解,但 SEC 缺席 和解协议包括司法部的刑事指控以及 FinCEN(财政部)和 CFTC 的民事指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SEC 没有就民事指控达成任何和解。 8 个月前,2023 年 3 月 27 日,CFTC 对币安和 CZ 提出指控。虽然 CFTC 和 SEC 经常就此类重大执法案件进行合作,但直到 2023 年 6 月 5 日, SEC 才对币安和 CZ 提出民事指控。 虽然我们不知道 SEC 缺席和解的原因,但 CZ 和币安可能已决定对抗 SEC 指控,就 SEC 对代币二级交易的监管权限进行反驳,就像 交易市场都表现出色。然而,截至最近,其交易量占比一直在下降,使得周二消息的影响力大不如前。如果本次执法行动在今年早些时候落锤,对市场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根据 The Block 的数据,币安在期货市场,币安在未平仓合约…

    2023-11-23 区块链
    7.3K
  • NVIDIA何以成为全球AI训练标配?“黄氏定律”如何取代摩尔定律?一文了解芯片新王英伟达

    5月24号,英伟达发布了它第一季度的投资者都说这是前所未有或者一生一次的业绩发布:英伟达靠着它数据中心这块亮眼的数据,可以说是狂抽股票当天大涨30%,市值破万亿美元,推着英伟达成了全球第六大公司,超过AI混战中,一个卖显卡的公司成了最大赢家! 要说这些年几乎大部分全球性的技术风口,云计算、元宇宙、AI模型都用英伟达的显卡训练出来的,它不光是行业老大,而是以超过95%的市场占有率垄断了全球AI训练市场,甚至有多少英伟达A100显卡都成了衡量一个公司算力的标准。 英伟达的创始人黄仁勋就说:We 融资。 我们知道,游戏领域毕竟玩的时候需要实时渲染,当时3D游戏不能说没有,但一般电脑肯定带不动,挺多游戏还挺经典的,但那画面基本上你就能看出来那有个人就行,因为毕竟这种3D图形处理是非常消耗算力的,而当时那些CPU还是很难完成的,它一般需要专门的一块芯片来处理图形,而这块芯片就是显卡。 早期显卡是非常简陋的,顶多就算是一个3D加速卡吧。当时就处在3D游戏、3D渲染一个非常萌芽的阶段,类似英伟达这样的显卡公司少说有五六十家,软硬件也没有个统一的标准,谁研究稍微厉害一点就可以发布个自己的标准,经常会出现你好不容易做出来个显卡,结果发现不适配人家那个标准。总之就一个字——乱。 在当时的乱世中最风光的一家应该是叫做3dfx的公司,它可是1994年才成立,比英伟达还晚一年。它当时凭着一个叫做Voodoo的显卡风靡一时,那年头很火的各种游戏全都得靠这个Voodoo显卡。 而英伟达这边其实并不太顺利,虽然它拿了那么多融资,而且团队也挺专业的,但它那个NV1并不太成功,第二代NV2更是直接胎死腹中。 到了1997年,英伟达已经命悬一线,再有9个月钱就烧完了,公司已经从100个人裁员裁到就剩大概30个人。好在当时黄仁勋选择了孤注一掷,就在公司只剩6个月运营资金的时候发布了搭载NV3的Riva128显卡,…

    2023-07-19
    15.2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