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平台也许不突破
平台坚守不可怕,可怕的是非但不向上突破,还向下跌破。嗯,这是弱势股的专利。
1、极底之后的首个大平台值得关注
前几天,雪球某大V在浪莎股份一文中提出了技术分析窍要,大意如下:赚钱就是要一买就涨,买到极限底部自然是一买就涨,而在牛市中错过极底之后,就应买极底的变种,也即把自己的买入价格变成未来的最低价,即使没做到一买就涨,至少应做到一买就老是不跌,而极底之后的首个大平台后期,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机会,既能做到抗跌,又有很大向上突破可能,而一旦向上突破,往往不再回头,从而实现一买就涨的战略目标。
好吧,既然卖书的大绳都说了,极底之后的首个大平台,值得关注。我虽然没有买在大平台的后期,而是买在了前期,但又有谁能比我更能熬,看我给你熬出一个后期来,熬呀熬,熬出了一个有着两个月整固期的平台,平整坚挺如同躺尸,我抱着它的心也扒凉扒凉的,有一天,它终于动了,不过是向下跳水。
如图4:

心好累,人和人之间连最起码的信任,都没有了。
2、弱势大平台在什么位置都坑人无数
回想起来,那位雪球卖书大绳也说过不能生搬硬套,形态不重要,关键是强度,而强度就是相对同类指数的涨跌,资金持续流入,自然慢慢转强,涨时比别人涨得多,跌时比别人跌得少,资金持续流出,则相反。
再来细看我所守的平台,如果用创业板指数叠加的话,用事后诸葛亮的视角来说:金刚玻璃的平台并非逆市场下跌的强势平台,而是在上涨市中资金不断流出的弱势平台,磨到后面根本不抗跌,最多搞搞假突破(最后的逃命良机,很多人却做发财梦),就要掉头向下了。
事实果然如此。
如图5:

如果没有内在的真实强度做支撑,任何标准的图形都会无效。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