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家33亿的葵花药业创始人涉嫌故意杀人 失手将前妻殴打成植物人

关彦斌因与前妻发生纠纷,两人发生肢体冲突。扭打中,关彦斌失手将前妻殴打成植物人被警方控制,当时其前妻处于昏迷状态。2019年初,其儿子签署谅解书后,关彦斌办理取保候审。

今天上午,有媒体报道称,“上市公司葵花药业原董事长关彦斌涉嫌故意杀人被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民检察院批捕,公安机关提请逮捕时间为1月29日,目前该案仍在侦办中。”

新京报记者自检察院证实,确有此事。

据当地一位检察院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关彦斌因与前妻发生纠纷,两人发生肢体冲突。扭打中,关彦斌失手将前妻殴打成植物人被警方控制,当时其前妻处于昏迷状态。2019年初,其儿子签署谅解书后,关彦斌办理取保候审。

消息人士称,张晓兰对关彦斌帮助重大,后携一子与关彦斌结婚。之后两人离婚。

受此消息影响,葵花药业股价应声下跌,截至记者发稿,跌幅有所收窄。

4月10日,新京报记者致电葵花药业董秘办,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记录了记者的问题和联系方式,表示下午会有相关人员联系记者并给予回复。截至发稿时,记者尚未收到来自葵花药业的回复。

夫妻共同创业,前年离婚

葵花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葵花药业)的前身为成立于2005年9月的黑龙江葵花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葵花药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葵花药业的实际控制人为关彦斌。

公开资料显示,关彦斌于1954年出生,大学专科学历;曾担任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客座教授、黑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工商联商会副会长;也曾担任黑龙江省五常葵花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09年8月18日至2018年12月27日,关彦斌担任葵花药业董事长、总经理,于2018年12月28日辞职。

根据上市公司于2014年披露的招股说明书可知,彼时,葵花药业的实际控制人为关彦斌和张晓兰夫妇,关彦斌和张晓兰直接和间接控制了公司75.73%的股份;自公司成立伊始,关彦斌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1959年出生的张晓兰担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2017年7月公司公告,关彦斌与张晓兰因离婚办理股份分割手续,张晓兰所持有的葵花药业股份649744股归关彦斌所有,此次变更完毕后,张晓兰不再持有上市公司股份。

2019年3月21日,葵花药业披露了其2018年年度报告,其中提到,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关彦斌“因个人原因与他人发生纠纷造成身体伤害,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其在上市公司不担任董、监、高职务,该事件未对上市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影响。其行使股东权利不受影响。”

关彦斌不久前辞职,两个女儿接棒

2019年1月2日,葵花药业发布公告称,“关彦斌因个人年龄的原因,从公司长远发展角度出发,为给年轻人更多机会,优化经营管理团队,申请辞去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同时辞去第三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的相关职务。辞职后,关彦斌仍担任公司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职务。”

不久后,关彦斌的两个女儿得到了这个机会。

2019年2月1日,葵花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选举关玉秀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选举关一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并担任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召集人。

关玉秀和关一均为关彦斌的女儿。

关玉秀于1979年出生,本科学历;她曾任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告部主管、财务总监助理、重庆区省级经理、葵花药业集团(伊春)有限公司总经理,葵花药业集团(唐山)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关玉秀现任葵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五常葵花阳光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葵花药业第三届董事会董事。

关一于1982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现就读长江商学院EMBA;2002年,关一入职葵花药业,历任葵花药业集团医药有限公司广告部副总经理、市场管理中心总经理、葵花药业集团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关一现任葵花药业控股股东葵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葵花药业董事、总经理。

身家33亿的葵花药业创始人涉嫌故意杀人 失手将前妻殴打成植物人
关一。图片/葵花药业官网

葵花药业去年净利同比增长32.85%,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2.73%

葵花药业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是以生产中药为主导,以“化学药、生物药”和“健康养生品”为两翼的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品牌医药集团企业。

葵花药业2018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目前品种储备千余个,在销品种300余个,已在“儿科、妇科、消化系统、呼吸感冒、风湿骨伤病、心脑血管病”六大领域形成全面布局,其中,公司“小葵花”儿童药系列已成为行业内的领军品牌,“葵花”消化系统用药,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018年,葵花药业实现营业收入447175.63万元,同比增长16.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327.72万元,同比增长32.85%。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葵花药业最近三年获得的政府补助每年都达到千万级,2016年至2018年,葵花药业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企业业务密切相关,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定额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分别约为8023.54万元、6707.09万元、7381.93万元。

另一方面,2017年至2018年,葵花药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依次为2.69%、2.73%。

虽然2018年业绩上升,但是葵花药业的总市值却下降了。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截至201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葵花药业的总市值为89.99亿元;截至2018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葵花药业的总市值为86.32亿元;由此计算,2018年一整年,葵花药业的总市值一共减少了3.67亿元。

葵花药业曾因购进使用劣中药饮片被处罚,旗下产品曾多次被抽检不合格

2018年7月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31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2018年第53号)。

通告显示,“经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检验,标示为葵花药业集团(吉林)临江有限公司生产的4批次炎立消胶囊不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项目为含量测定。”

企查查资料显示,葵花药业集团(吉林)临江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其大股东为葵花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90%。

2018年7月10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上市公司:“公司近段时间被查出来,部分药品检验不合格,请给出解释。”

对此,同年7月12日,葵花药业回复道:“感谢您的关注,公司对此表示歉意,未来生产中会更加严谨,加强质量和标准检验控制。”

另外,新京报记者还注意到,2017年7月7日,在黑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份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表中,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因为购进使用劣中药饮片土鳖虫而受到行政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公司被没收违法购进的劣中药饮片。

据媒体报道,此前,葵花药业旗下产品曾因质量问题屡登黑榜:2015年,安徽省食药监局公布了一批抽检不合格药品名单,葵花药业产品护肝片榜上有名;2013年,葵花药业(伊春)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牛黄解毒片被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抽检不合格。(新京报记者阎侠刘成伟编辑李薇佳校对何燕)

本文转载自新京报,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
上一篇 2019-04-10 10:31
下一篇 2019-04-11 10:05

相关推荐

  • 海澜之家2024年营收209亿元 连续6年位居A股服装上市公司榜首

    尽管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也要看到,国内有效需求仍显不足,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有待提升,部分商品销售和服务消费较为低迷。在此背景之下,4月29日,国民男装品牌海澜之家(600398.SH)发布了2024年财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9.57亿元,并连续六年名列A股上市公司服装行业榜首,归母净利润21.59亿元。 此外,根据欧睿数据,海澜之家凭借产品力提升和渠道优质管理,以5.0%的男装市场占有率,连续11年排名第一。 20多年来,海澜之家集团始终坚定地走品牌服饰发展道路,打造特色鲜明的服饰品牌,提升服装产业链效率,探索服饰零售新模式,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加大数字转型力度,提升运营效率。 品牌年轻化发展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日益精细化,个性化需求推动创新随着消费升级,促使服务提供者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丰富服务种类。根据新华网报道,年轻人消费态度上,有58.6%的消费者选择“只买需要的”。 在此背景下,海澜之家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持续布局科技功能,打造品质、IP时尚、环保三大产品系列,打造极致爆款单品,以满足消费者多场景的个性穿搭需求。 公司不断扩充产品品类,在衬衫新物种上,不仅有茄克式衬衫,还增加了衬衫套装;在运动休闲类产品方面推出夏季的韵彩自然POLO衫。 在科技功能方面,海澜之家在24年春季推出了远行茄克,兼顾户外运动和日常休闲两个应用场景;24年的极光羽绒服,做到了800蓬95绒的最高配置。 在IP方面,海澜之家“龙腾九州”系列是夏季热卖系列,从原创、非遗、国风、国潮等多个维度,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这不仅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品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的支持。 报告期内,海澜之家在研发方面的费用投入突破2.88亿元,同比提升43.82%。 2024年1月,由海澜之家冠名的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成功发射,这也是全球首创的全…

    2025-04-29 消费
    3.0K
  • 营收净利双升,学大教育多元布局激发增长新动能

    4月26日,学大教育发布了2024年度报告和2025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学大教育实现了营收、净利润两位数增长。同期,学大教育彻底甩掉了回归A股时所背负的高达23.5亿元的债务包袱,实现了“轻装上阵”。另外,报告期内,公司个性化教育业务、职业教育、文化阅读、医教融合等各大核心业务均取得不俗的业务表现。 2024年末,学大教育董事会审议通过,拟以不低于1.1亿元且不超过1.5亿元资金回购公司股份,这一回购计划充分体现了管理层对公司内在价值的长期信心。叠加业绩快速增长,债务出清等利好推动,资本市场对学大教育的发展信心持续提升。公告显示,学大教育已出资5999.52万元完成对120.86万股股份回购,并于3月末完成上述股份注销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投资者。 财报发布后,华泰证券发布研报,对公司股票目标价调高至64.78元/股。另有银河证券、国信证券、光大证券等多家券商给予“买入”“推荐”“优大于市”评级。2025年开年至今,学大教育股价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较年初上涨约24.06%,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投下信任票,反映出对公司业绩复苏和长期成长性的高度认可。 营收净利连续两位数双增,财务结构全面优化 财报数据显示,学大教育在2024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86亿元,同比增长25.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16.84%。报告期内,学大教育实施股权激励产生了股份支付费用4525.08万元,若剔除该部分影响,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5亿元,同比增长达34.04%。自2021年实施战略转型以来,这已是公司连续第二年实现营收、净利润的两位数增长。 这一增长势头在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得到延续。一季报显示,公司单季实现营业收入8.64亿元,同比增长22.46%;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47.00%。 根据财报来看,公司业绩的持…

    2025-04-29 资本
    779
  • 金叫唤 | 保底30万件酒的协议泡汤了

    老话说得好,买卖不成仁义在。但有时候,不成买卖便成仇。 今天金哥带你看看酒业合作双方撕破脸皮前后,裹挟其间的喧嚣、浮躁甚至粗陋,以及可能的套路和陷阱。 “甲方”是来自陕西白水的杜康酒业销售有限公司,它的大股东是陕西杜康酒业集团。 说起杜康酒,就不能不提及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历史上,杜康酒还曾引发了一场跨越陕豫两地的“杜康”商标之争,好在如今一切都平息了。 目前白水杜康确定5万吨产能目标,正在冲刺“全国清香白酒行业前十”。今年4月,陕西杜康酒业集团董事长张红军还告诉媒体,要坚持“让每一位合作商都有钱赚”的原则,实现合作共赢。 听闻此言,不知道来自安徽阜阳的心丽酒业公司(化名)负责人又会作何感想?四年前,心丽酒业以“乙方”的身份与白水杜康签订了一份名叫“商标许可及技术合作”的协议。 事实上,该协议除了第一条说到“商标”外,其他内容主要事关酒水的买卖。 该协议明确乙方“保底灌装任务”为30万件(500ml*6)。 同时约定,如乙方未完成协议任务量,需在协议签订时限,提前一个月向甲方支付保底任务量未完成件数的对应款项。 任何一方存在违约,协议规定按“合同总结算金额的30%”承担违约责任。 双方合作时间从2021年9月14日至2023年1月21日。 一字一句阅读完上面的协议内容,你会发现:30万件的保底灌装任务,心丽酒业即使不能按时完成,但也得限时把全款给付了。 一件6瓶,白水杜康以“每瓶6元”的价格跟心丽酒业结算。那么,30万件酒对应的酒厂货款至少是1000万以上。 对于这样的合作,白水杜康应该是熟门熟路。心丽酒业的实力又如何呢?成立于2018年的心丽酒业,注册资本50万元,股东是两个自然人。 不过,2021年,被认为是清香名酒的起势年。加上白酒行业当年涨价范围广频次高,这是不是也给了心丽酒业足够的自信,金哥就不知道了。 反正最后双方都信心满满地在协议上签了字。 彼时,…

    2025-04-29
    2.0K
  • 2025年一季度业绩大幅回暖,主动“踩刹车”的舍得酒业强势复苏

    近日,舍得酒业(SH600702)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舍得酒业实现营业收入15.76亿元,环比增长75.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1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经历连续三个季度的理性降速后,舍得酒业业绩强势呈现“V”型反转。这份成绩单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回应,4月28日,舍得酒业股价盘中涨幅一度达2.49%,位居板块前列。 近一年来,舍得酒业以不破不立的决心主动“踩刹车”,全面实施控量挺价策略。在坚守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下,舍得酒业聚焦核心市场、深化渠道改革、优化产品结构,调整成效稳步落实,向上拐点已现。 深蹲起跳,一季度多项核心数据重回增长轨道 历经多年的规模式扩张,白酒行业正面临渠道堰塞、价格倒挂等系统性风险。在存量竞争与强分化叠加的产业变局中,唯有主动释放结构性压力,方能在新周期窗口期构筑起可持续增长的战略支点。 一季度报数据显示,舍得酒业经营动能提速,多项核心数据大幅改善,为2025年业绩全面修复奠定基础。 经营质效双升,强化发展韧性。2025年第一季度,舍得酒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42亿元,同比增幅达106.76%,造血能力显著增强。同时,通过精细化成本管控,营业成本与管理费用同比分别下降11.25%和25.24%,形成“现金流倍增+费率双降”的良性财务状态,进一步夯实抵御市场波动的安全屏障。 渠道动能释放,双线协同增效。2025年第一季度,舍得酒业坚定“聚焦打造N个小区域、高占有的基地市场”策略,优化经销商网络,集中资源扶持优质合作伙伴,有效恢复渠道信心。截至报告期末,合同负债2.061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0.413亿元。线下精耕的同时,线上渠道打开了增量空间,电商销售额突破至2.05亿元,同比增速36.71%。双渠道势能共振,为市场拓展注入持久动力。 产品结构优化,毛利修复企稳。2025年第一季度,舍得酒业继续聚焦核…

    2025-04-29
    2.1K
  • 酒鬼酒缩水、多品牌协同难题待解,中粮酒业2025年百亿营收目标能实现吗?

    你知道浓眉大眼的中粮酒业,2025年的目标是什么吗? 争取2025年实现“整体营收”破百亿,这是中粮酒业成立5周年时对外宣布的。时间是2021年,也算是它的“十四五”规划。 而中粮酒业更长远的目标则写在中粮集团的官网上,打造“中国最优秀的综合性酒类公司”。 什么是“最优秀”?在金哥看来,可能不是中国的“帝亚吉欧”,至少也是中国的“保乐力加”吧。 中粮酒业的全称是“中粮酒业投资有限公司”。雄心勃勃的它,旗下拥有一些响当当的品牌:“长城”“华夏”“桑干”“五星”“酒鬼”“内参”“雷沃堡”“孔乙己”,以及进口酒商号品牌“名庄荟”。 一、实现了哪门子的“协同”? 中粮酒业今年能顺利实现营收百亿的目标吗? 金哥查了下,在中粮酒业2021年宣布百亿目标时,酒鬼酒(000799)当年的营收为34亿元。 而2024年,酒鬼酒预计营收仅实现14亿元左右。 四年时间,营收不增反减,还缩水了20亿元,这无疑为中粮酒业的“十四五”规划能否顺利收官,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酒鬼酒“喝大”的背后,其他品牌能否顶上,并弥补这个“缺口”呢? 在此,我们可以根据公开资料来评估下。 中粮孔乙己酒业有限公司,是中粮酒业100%控股的黄酒企业。多年来,中粮酒业一直试图推动“孔乙己”混改,但迟迟没有下文。 据金哥了解,2023年“孔乙己”实现营收约6152万元。而同期的黄酒上市公司,最少的营收也有5亿元。两相比较,“孔乙己”的体量跃然纸上。 长城葡萄酒,是中粮长城酒业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品牌。2021年,其曾提出在2025年努力实现营收50亿元。 不过,这只是愿景描述而已。这里有一个可资参考的案例:作为葡萄酒行业领军企业的张裕,2024年营收32.77亿元,同比下降25.26%。 行业龙头尚且如此,其他企业的光景,恐更是一言难尽。 金哥注意到,之前有媒体披露:由于中高端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再叠加消费萎缩等因素影响,长城…

    2025-04-23
    1.8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