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员工举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办公室成箱茅台、编红歌搞个人崇拜 长江证券大股东刘益谦发文回怼

8月14日下午,原长江证券研究所销售王洁的一封对老东家的实名举报信在业内迅速传播并引发热议,这让还未从刚刚结束的券商考核评价失利的阴影之下走出来的长江证券,瞬间又卷入了另一个舆论漩涡。

王洁举报的动机与内容其实并不复杂,简而述之,便是他认为自己被长江证券以牵强的理由在其工作合同到期时“不续约”,且双方未就有关劳务费用与赔偿达成一致,于是王洁愤而举报长江证券及研究所有关领导涉嫌行贿、炒股、违规招待等问题。

女员工举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办公室成箱茅台、编红歌搞个人崇拜 长江证券大股东刘益谦发文回怼

长江证券回应称,“举报内容系恶意捏造,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不惧上法庭!”8月15日,举报人王洁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坚决地表示。

眼看着举报风波愈演愈烈,8月15日晚间,长江证券大股东、国内知名的资本大佬、富豪榜常客刘益谦发文称:“正确对待员工举报,从股东角度看,欢迎媒体鞭策及员工举报,问题是举报时请准备好证据。”

刘益谦再怼“举报门”

刘益谦的态度,显然能代表长江证券的态度。

资本市场中纵横多年,刘益谦一度顶着“法人股大王”的头衔大杀四方,近年来其除了在资本市场中落子出手外,在艺术品收藏与拍卖市场中,亦声名鹊起。

2014年,刘益谦以2.81亿港元的天价拍得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2015年前后,刘益谦接盘长江证券,顺利入住这家有着20余年历史的老牌券商。这两起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都让上海富豪刘益谦更加声名远播。

长江证券前身为湖北证券,成立于1991年。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曾一度跻身全国十大券商之列。

1998至2001年,湖北证券通过多种方式扩充资本金,并更名为“长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多轮增资扩股,青岛海尔、上海海欣、武钢集团、葛洲坝等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成为公司的重要股东。

2015年4月,刘益谦通过旗下新理益集团,斥资100亿元受让青岛海尔持有的14.72%的长江证券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在刘益谦入主一个月后,时任长江证券总裁邓晖为主导的管理层于2015年5月启动120亿(后缩减为83亿)的定向增发。2016年7月完成增发后,三峡资本控股、武汉地产开发、湖北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公司、湖北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公司分别持有3.62%、3.62%、1.81%、1.81%的国有背景股东进入长江证券,新理益集团持股被稀释为12.62%。

随后,刘益谦通过旗下国华人寿在二级市场增持。

截至2018年半年报,长江证券的第一大股东为刘益谦控制的新理益集团,持股比例为12.89%,刘益谦控制的国华人寿持股4.28%,二者合计持有17.17%。

2017年底,在完成对长江证券的股权布局后,刘益谦开始着手对长江证券管理层的调整,而此次举报门的主角之一——长江证券现任总裁刘元瑞便是在此时由刘益谦一手提拔。

女员工举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办公室成箱茅台、编红歌搞个人崇拜 长江证券大股东刘益谦发文回怼
被举报的长江证券总裁刘元瑞

据一位接近于长江证券的知情人士透露,出生于1982年的刘元瑞,曾在2011年至2017年连续7年获得新财富钢铁行业第一名,刘益谦对其颇为欣赏,在2017年12月,长江证券原总裁邓晖被迫离职,刘元瑞便用创记录的升迁速度在35岁之龄便坐上了总裁宝座,这背后最大的推手便是刘益谦。

“历任研究所长通过不法手段获取新财富排名上位,再通过制定新财富考核制获取近千万年薪完成利益转移,原研究所所长、现任总裁刘元瑞开大肆送购物卡行贿投票客户之先河,现任副所长邬博华送现金行贿客户获取新财富上位,败坏行业风气、是行业内众所周知公开的秘密。”王洁在举报信中称,

面对长江证券与自己一手提拔的心腹因被前员工举报而陷入舆论的漩涡,刘益谦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实际上,在8月14日晚间,王洁的有关举报信刚刚在圈内流传不久,刘益谦便在其朋友圈发文称:“如果每个员工都提出不合理的诉求,如果公司妥协了,那公司怎么管?”

恶意举报还是追求真相?

对于刘元瑞等人的指控,除了已经被炒得纷纷扬扬的有关其在新财富评选过程中的行贿拉票败坏行业风气和违规炒股外,王洁更直言“以上研究所人员屡次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超标请客送礼、出入高档场所、夜总会。”

“茅台酒成箱成箱储存随时用。”在王洁的举报信中,这样描述着。

虽然对于王洁的实名举报,长江证券也在第一时间否认,但显然并未能阻止该事件的继续发酵。

“历年的新财富评选中存在很多猫腻,行贿拉票等等基本屡见不鲜,所以即使长江证券有关人士真的违规行贿,也并不会让人意外。”8月15日,一位已经离开卖方研究机构的资深分析师向叩叩财讯坦言,指控中称刘元瑞等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其实是很严重且敏感的指控,但长江证券方面或很难自证清白。

“望证监会及相关纪委核查历年长江证券年底大额报销单及个人微信转账记录。”王洁在公开举报信中表示。

【相关阅读】

西南证券首席分析师被曝长期性骚扰实习生、女下属,曾因作风问题被国金证券辞退

本文转载自叩叩财讯 作者:赵擎,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5)
上一篇 2019-08-09 15:01
下一篇 2019-08-20 01:36

相关推荐

  • 海澜之家2024年营收209亿元 连续6年位居A股服装上市公司榜首

    尽管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也要看到,国内有效需求仍显不足,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有待提升,部分商品销售和服务消费较为低迷。在此背景之下,4月29日,国民男装品牌海澜之家(600398.SH)发布了2024年财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9.57亿元,并连续六年名列A股上市公司服装行业榜首,归母净利润21.59亿元。 此外,根据欧睿数据,海澜之家凭借产品力提升和渠道优质管理,以5.0%的男装市场占有率,连续11年排名第一。 20多年来,海澜之家集团始终坚定地走品牌服饰发展道路,打造特色鲜明的服饰品牌,提升服装产业链效率,探索服饰零售新模式,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加大数字转型力度,提升运营效率。 品牌年轻化发展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日益精细化,个性化需求推动创新随着消费升级,促使服务提供者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丰富服务种类。根据新华网报道,年轻人消费态度上,有58.6%的消费者选择“只买需要的”。 在此背景下,海澜之家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持续布局科技功能,打造品质、IP时尚、环保三大产品系列,打造极致爆款单品,以满足消费者多场景的个性穿搭需求。 公司不断扩充产品品类,在衬衫新物种上,不仅有茄克式衬衫,还增加了衬衫套装;在运动休闲类产品方面推出夏季的韵彩自然POLO衫。 在科技功能方面,海澜之家在24年春季推出了远行茄克,兼顾户外运动和日常休闲两个应用场景;24年的极光羽绒服,做到了800蓬95绒的最高配置。 在IP方面,海澜之家“龙腾九州”系列是夏季热卖系列,从原创、非遗、国风、国潮等多个维度,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这不仅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品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的支持。 报告期内,海澜之家在研发方面的费用投入突破2.88亿元,同比提升43.82%。 2024年1月,由海澜之家冠名的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成功发射,这也是全球首创的全…

    2025-04-29 消费
    3.0K
  • 营收净利双升,学大教育多元布局激发增长新动能

    4月26日,学大教育发布了2024年度报告和2025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学大教育实现了营收、净利润两位数增长。同期,学大教育彻底甩掉了回归A股时所背负的高达23.5亿元的债务包袱,实现了“轻装上阵”。另外,报告期内,公司个性化教育业务、职业教育、文化阅读、医教融合等各大核心业务均取得不俗的业务表现。 2024年末,学大教育董事会审议通过,拟以不低于1.1亿元且不超过1.5亿元资金回购公司股份,这一回购计划充分体现了管理层对公司内在价值的长期信心。叠加业绩快速增长,债务出清等利好推动,资本市场对学大教育的发展信心持续提升。公告显示,学大教育已出资5999.52万元完成对120.86万股股份回购,并于3月末完成上述股份注销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投资者。 财报发布后,华泰证券发布研报,对公司股票目标价调高至64.78元/股。另有银河证券、国信证券、光大证券等多家券商给予“买入”“推荐”“优大于市”评级。2025年开年至今,学大教育股价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较年初上涨约24.06%,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投下信任票,反映出对公司业绩复苏和长期成长性的高度认可。 营收净利连续两位数双增,财务结构全面优化 财报数据显示,学大教育在2024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86亿元,同比增长25.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16.84%。报告期内,学大教育实施股权激励产生了股份支付费用4525.08万元,若剔除该部分影响,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5亿元,同比增长达34.04%。自2021年实施战略转型以来,这已是公司连续第二年实现营收、净利润的两位数增长。 这一增长势头在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得到延续。一季报显示,公司单季实现营业收入8.64亿元,同比增长22.46%;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47.00%。 根据财报来看,公司业绩的持…

    2025-04-29 资本
    779
  • 金叫唤 | 保底30万件酒的协议泡汤了

    老话说得好,买卖不成仁义在。但有时候,不成买卖便成仇。 今天金哥带你看看酒业合作双方撕破脸皮前后,裹挟其间的喧嚣、浮躁甚至粗陋,以及可能的套路和陷阱。 “甲方”是来自陕西白水的杜康酒业销售有限公司,它的大股东是陕西杜康酒业集团。 说起杜康酒,就不能不提及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历史上,杜康酒还曾引发了一场跨越陕豫两地的“杜康”商标之争,好在如今一切都平息了。 目前白水杜康确定5万吨产能目标,正在冲刺“全国清香白酒行业前十”。今年4月,陕西杜康酒业集团董事长张红军还告诉媒体,要坚持“让每一位合作商都有钱赚”的原则,实现合作共赢。 听闻此言,不知道来自安徽阜阳的心丽酒业公司(化名)负责人又会作何感想?四年前,心丽酒业以“乙方”的身份与白水杜康签订了一份名叫“商标许可及技术合作”的协议。 事实上,该协议除了第一条说到“商标”外,其他内容主要事关酒水的买卖。 该协议明确乙方“保底灌装任务”为30万件(500ml*6)。 同时约定,如乙方未完成协议任务量,需在协议签订时限,提前一个月向甲方支付保底任务量未完成件数的对应款项。 任何一方存在违约,协议规定按“合同总结算金额的30%”承担违约责任。 双方合作时间从2021年9月14日至2023年1月21日。 一字一句阅读完上面的协议内容,你会发现:30万件的保底灌装任务,心丽酒业即使不能按时完成,但也得限时把全款给付了。 一件6瓶,白水杜康以“每瓶6元”的价格跟心丽酒业结算。那么,30万件酒对应的酒厂货款至少是1000万以上。 对于这样的合作,白水杜康应该是熟门熟路。心丽酒业的实力又如何呢?成立于2018年的心丽酒业,注册资本50万元,股东是两个自然人。 不过,2021年,被认为是清香名酒的起势年。加上白酒行业当年涨价范围广频次高,这是不是也给了心丽酒业足够的自信,金哥就不知道了。 反正最后双方都信心满满地在协议上签了字。 彼时,…

    2025-04-29
    2.0K
  • 2025年一季度业绩大幅回暖,主动“踩刹车”的舍得酒业强势复苏

    近日,舍得酒业(SH600702)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舍得酒业实现营业收入15.76亿元,环比增长75.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1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经历连续三个季度的理性降速后,舍得酒业业绩强势呈现“V”型反转。这份成绩单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回应,4月28日,舍得酒业股价盘中涨幅一度达2.49%,位居板块前列。 近一年来,舍得酒业以不破不立的决心主动“踩刹车”,全面实施控量挺价策略。在坚守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下,舍得酒业聚焦核心市场、深化渠道改革、优化产品结构,调整成效稳步落实,向上拐点已现。 深蹲起跳,一季度多项核心数据重回增长轨道 历经多年的规模式扩张,白酒行业正面临渠道堰塞、价格倒挂等系统性风险。在存量竞争与强分化叠加的产业变局中,唯有主动释放结构性压力,方能在新周期窗口期构筑起可持续增长的战略支点。 一季度报数据显示,舍得酒业经营动能提速,多项核心数据大幅改善,为2025年业绩全面修复奠定基础。 经营质效双升,强化发展韧性。2025年第一季度,舍得酒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42亿元,同比增幅达106.76%,造血能力显著增强。同时,通过精细化成本管控,营业成本与管理费用同比分别下降11.25%和25.24%,形成“现金流倍增+费率双降”的良性财务状态,进一步夯实抵御市场波动的安全屏障。 渠道动能释放,双线协同增效。2025年第一季度,舍得酒业坚定“聚焦打造N个小区域、高占有的基地市场”策略,优化经销商网络,集中资源扶持优质合作伙伴,有效恢复渠道信心。截至报告期末,合同负债2.061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0.413亿元。线下精耕的同时,线上渠道打开了增量空间,电商销售额突破至2.05亿元,同比增速36.71%。双渠道势能共振,为市场拓展注入持久动力。 产品结构优化,毛利修复企稳。2025年第一季度,舍得酒业继续聚焦核…

    2025-04-29
    2.1K
  • 酒鬼酒缩水、多品牌协同难题待解,中粮酒业2025年百亿营收目标能实现吗?

    你知道浓眉大眼的中粮酒业,2025年的目标是什么吗? 争取2025年实现“整体营收”破百亿,这是中粮酒业成立5周年时对外宣布的。时间是2021年,也算是它的“十四五”规划。 而中粮酒业更长远的目标则写在中粮集团的官网上,打造“中国最优秀的综合性酒类公司”。 什么是“最优秀”?在金哥看来,可能不是中国的“帝亚吉欧”,至少也是中国的“保乐力加”吧。 中粮酒业的全称是“中粮酒业投资有限公司”。雄心勃勃的它,旗下拥有一些响当当的品牌:“长城”“华夏”“桑干”“五星”“酒鬼”“内参”“雷沃堡”“孔乙己”,以及进口酒商号品牌“名庄荟”。 一、实现了哪门子的“协同”? 中粮酒业今年能顺利实现营收百亿的目标吗? 金哥查了下,在中粮酒业2021年宣布百亿目标时,酒鬼酒(000799)当年的营收为34亿元。 而2024年,酒鬼酒预计营收仅实现14亿元左右。 四年时间,营收不增反减,还缩水了20亿元,这无疑为中粮酒业的“十四五”规划能否顺利收官,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酒鬼酒“喝大”的背后,其他品牌能否顶上,并弥补这个“缺口”呢? 在此,我们可以根据公开资料来评估下。 中粮孔乙己酒业有限公司,是中粮酒业100%控股的黄酒企业。多年来,中粮酒业一直试图推动“孔乙己”混改,但迟迟没有下文。 据金哥了解,2023年“孔乙己”实现营收约6152万元。而同期的黄酒上市公司,最少的营收也有5亿元。两相比较,“孔乙己”的体量跃然纸上。 长城葡萄酒,是中粮长城酒业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品牌。2021年,其曾提出在2025年努力实现营收50亿元。 不过,这只是愿景描述而已。这里有一个可资参考的案例:作为葡萄酒行业领军企业的张裕,2024年营收32.77亿元,同比下降25.26%。 行业龙头尚且如此,其他企业的光景,恐更是一言难尽。 金哥注意到,之前有媒体披露:由于中高端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再叠加消费萎缩等因素影响,长城…

    2025-04-23
    1.8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