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西南首富张良宾出狱2年 所涉案件又有新进展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一则法律文书引起了天府财经的关注,该案涉及当年纵横江湖的前西南首富——西昌电力(600505.SH)、朝华科技(现名“国城矿业”,000688.SZ)实控人张良宾。

2006年,张良宾被警方控制。2008年,其因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因在狱中认罪悔过、表现良好,且在劳动中落下残疾等原因,经过3次减刑,刑期由最终减为约12年,并于2018年初提前出狱。

前西南首富张良宾出狱2年 所涉案件又有新进展
前西南首富张良宾出狱2年 所涉案件又有新进展

如今,张良宾所涉案件有了新进展。

01

终止执行财产刑

7月17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张斌、张良宾、四川立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立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追缴违法所得一案执行裁定书》,该裁定书是由四川省凉山州中院于2020年7月7日刚刚出具,但事情却要从18年前说起。

根据西昌电力公告,2002年前后,实控人张良宾着手操纵侵占公司所持华西证券(002926.SZ)的股权,并与雅砌建材、涪陵投资等串通。当年4月,涪陵投资与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受让公司所持有的5000万股华西证券股份。

西昌电力表示,涪陵投资利用张良宾,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隐秘地从西昌电力套取资金,通过“支付”5000万元股权转让款,将5000万股华西证券股权变更登记至其名下,为张良宾代持。

2018年8月,张良宾因职务侵占、挪用资金两项罪名,被凉山州中院判处有期徒刑18年,其弟西昌电力前董事长张斌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二人不服一审判决,向四川省高院提出上诉。2009年12月,四川省高院作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判。

前西南首富张良宾出狱2年 所涉案件又有新进展
前西南首富张良宾出狱2年 所涉案件又有新进展

随后,凉山州中院依据上述已经生效的刑事判决书,对张斌、张良宾、立信投资、立应科技执行财产刑和追缴侵占西昌电力9900万元的赃款。

截至今年6月,共计追缴赃款376.94万元,没收张良宾个人财产8.9万元。凉山州中院也按照此前的裁决,解除了对涪陵投资所持华西证券7430万股(原为5000万股)股份及收益的查封。此外,因张斌没收个人财产50万元的财产刑已履行,未查到被执行人的其他财产线索,该案已无可供执行财产。

因此,凉山州中院于7月7日做出裁定:终结此前刑事判决书执行财产刑和追缴赃款部分的执行程序;一旦发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财产时,本院依职权恢复执行。

02

低调复出?

天府财经注意到,这并非张良宾出狱以来,首次因司法裁决进入公众视野。

2019年4月,西昌电力公告称,就公司与涪陵投资、张良宾股权转让纠纷一案提起诉讼,请求判令涪陵投资、张良宾返还其侵占公司的华西证券5000万股股权及其孳息、配送股、转增股、已分配红利,四川省高院已立案受理。不过,西昌电力的诉讼请求未得到支持。

此外,天府财经注意到,张良宾还疑似出现在一家名为“重庆航融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的企业高管名单中。企查查显示,航融新材料成立时间为2019年2月,法定代表人为杨解清,张良宾担任董事长,除了航融新材料,张良宾名下另有9家关联企业,包括已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朝华实业、立信投资等。

前西南首富张良宾出狱2年 所涉案件又有新进展

如果真如企查查所列示的,此“张良宾”就是彼“张良宾”,那就意味着,张良宾在出狱1年后就已低调复出,重返商海。

关于这一点,天府财经获悉,曾有财经圈内朋友试图向张良宾本人求证,但张良宾的朋友建议:先不要打扰他,让他低调一下、休息一下。

03

长袖善舞

今年56岁的“玉面书生”张良宾,从白手起家到成为“朝华系”掌门人,从控制2家上市公司到身陷囹圄,其跌宕起伏的半生令人唏嘘。

前西南首富张良宾出狱2年 所涉案件又有新进展

张良宾,1964年出生于重庆涪陵,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

1993年,辞职后的张良宾怀揣3000元从重庆跑到成都,混迹于红庙子,跟那些股票炒家和资金贩子“勾兑”。彼时他的全部本钱就是做了11年信贷员所积累的关系,他称“手上有一个不到20万的小私募基金”。

张良宾的第一桶金是从深发展(000001.SZ)淘来的。

1994年,他找工商银行的旧同事做担保,向一个做房地产的包工头借了20万,加上自己的一点积蓄,承包了一家信用社(这一做法在当时很流行,后被禁止)。这家信用社有2000万元的存款,可以做500万元的融资担保。1995年下半年,张良宾用这500万买下100万股深发展,当时买入的成本价是7.5元,但可以透支。他一直守到送完股以后涨到40元才卖出。

500万变成了4000万,张良宾成功掘得第一桶金。

而最让市场津津乐道的,是张良宾、张斌兄弟在四川电器(现名“博瑞传播”,600880.SH)上的成功操作。四川电器1998年中报显示,以张斌为法定代表人的深圳正东大公司持有上市公司333万股,占当时2080万流通股本的16%,直到2000年,张氏兄弟才撒手出局,其间该股从11元涨升至58元(复权后),他们赚了近1.5亿。

他们染指的另一只牛股长丰通信(000892.SZ)更是牛气冲天,一年大涨5倍。

张氏兄弟每次都能大赚而归,可见其对证券市场的熟谙程度。当时,兄弟二人曾经放言:“10个亿左右的项目敢谈、敢接”。

张良宾说他最多的时候在二级市场持仓近一个亿,不是第二就是第三大股东,主账户上曾严重超仓。不过,后来觉得二级市场风险越来越大,于是从2001年7月开始,从二级市场逐步清仓。

尔后,张良宾通过立信投资,先控股上市公司朝华集团,继而控股西昌电力。

弟弟张斌,1970年生,也是个资本运作高手。曾在涪陵粮油储备贸易公司及深圳等地从事经济工作。

04

“朝华系”崩盘

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朝华系资金链断裂,危机爆发,引发了涪陵四家上市公司担保圈危机,并殃及西昌电力。

危难之际,张良宾找到亚王能源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晓轮(见下图)。二人签下君子协定:赵晓轮收购立信投资70%股权的同时,承诺以投、融资等方式筹集2.5亿元资金用于朝华集团等公司的债务化解。

前西南首富张良宾出狱2年 所涉案件又有新进展

立信投资是张良宾打造的“朝华系”的核心,持有朝华集团21.386%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因此,此次股权转让后,赵晓轮就成为了朝华集团的实控人。

2005年6月28日,赵晓轮以这样特殊的身份正式接替张良宾,担任朝华集团董事长。但没想到6个月后,张良宾等人一起罢免了赵晓轮,双方矛盾爆发,最终闹得不欢而散。据天府财经了解,从四川南部县走出来的中学教师赵晓轮与张良宾颇有渊源,二人于1996年前后相识。

2006年,张良宾被警方控制,随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如今,张良宾已出狱2年,今年56岁的他还能东山再起吗?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4)
上一篇 2020-07-22 10:29
下一篇 2020-07-27 11:17

相关推荐

  • B站上市5年越亏越猛,UP主分走了超四成营收,为何却还要停更出走?

    2022年,B站在收入达到新高度219亿的同时,也亏出了新风采,全年亏损75亿,上市5年总共亏了192亿。 B站2009年成立,在过去的13年里,真就纯纯的“为爱发电”,干赚吆喝不赚钱,而隔壁爱奇艺2022年都奇迹般的扭亏为赢了,不知道B站是否感受到了压力,2024年盈利的计划还能否顺利达成? 先来看一下业绩。B站四大业务中,移动游戏、增值服务、广告、电商及其他,只有移动游戏收入在下降,剩下的3个都实现了正向增长,特别是以大会员和直播为主的增值服务,较2021年增长了26%。 可游戏这块现金奶牛是越来越奶不动了。回顾过往,靠着二次元发迹的B站,2016年误打误撞拿下了《FGO》手游的中国独家代理权,随着《FGO》的爆火,即便对游戏一窍不通的B站,也感受到了来自收入高增长的“真香”。 直到2018年上市,B站的收入构成中有七成来自于移动游戏,甚至可以说B站完全是被一款游戏送上了市,一时之间就分不清它到底是二次元主题社区,还是一家游戏公司。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咱就拿个代理权,也不能真把自己当游戏公司了。再说了,只做个游戏公司,那格局不是小了吗?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故事有多大,估值就有多大。 同时由于B站承诺不做贴片广告,广告业务的创收本来就弱于其他平台,好不容易逮着了游戏这块现金奶牛,自然也不会轻易舍弃。于是,B站开始向多元化平台型公司发展,加入搞流量的队伍,直播、买剧、创作、晚会,一次又一次的破圈,带着流量席卷而来。反映在数据上,就是月均活跃用户和月均付费用户的快速上涨。去年四季度,B站的月均活跃用户已经达到3.26亿,月均付费用户达到2810万。 当然流量的获取是需要代价的,且代价越来越高,结果就是B站营业成本嗷嗷的涨,销售费用嗷嗷的涨,所以即便业务越做越大,收入越来越高,净利润还是嗷嗷的亏,而且亏得一年比一年厉害。 有意思的一点是,B站的业绩报告里提到,2022年18…

    2023-06-01 TMT
    402
  • 员工持股平台避税算盘落空,被追缴25亿税款,同花顺这回减持公告狼真的来了?

    不得不说,近期人工智能是真的火,软件、硬件、技术、应用等轮着翻的炒,就连同花顺(300033,SZ)都借着人工智能的东风一举突破了千亿市值。可惜同花顺在千亿市值一日游时,却发出了股东近百亿巨额减值的消息,套现套出了一种公司都不要了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这背后涉及一笔25亿的补税。 3月27日,就在市值突破千亿的当晚,同花顺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以及高管、员工持股平台计划减值上市公司8.46%的股份。按照当天收盘价算,合88亿元,不知道散户们顶不顶得住! 为啥突然这么大手笔的套现呢?都是同花顺的老套路了。 先来看公告,和减持公告一起发的还有上次的减持结果。去年9月6日,股东高管们也吵吵着要减持7.46%的股份,结果到3月27日,减持计划到期,一个人也没减持,只有员工持股平台凯士奥象征性地减持了0.004%。 但是同花顺就爱整这出,每次发上期减持结果的时候,都得带着下期的减持计划,这么多年了,每次这几个股东合起来都要减持百分之七八的股份,最后基本都是没减持,或者象征性地减持一点点。就说凯士奥,从2019年到现在,吵吵着减持了4年,不一共才减持了0.54%吗?那他们来来回回的图啥呢? 这减持公告主打的就是一个薛定谔的陪伴,让股东处在一种套现跑路和不套现陪伴的叠加状态,说白了就是我可以不减持,但我要时刻准备减持,风紧扯乎,随时跑路,玩的就是一个意识流。 那么这次近90亿的减持计划会不会又是虚晃一枪呢?和之前还是有些差别的。 之前在披露减持计划时,减持目的都是一句简单的“股东资金需要”,但这次提到了凯士奥收到税务局的通知,要求补税25个亿! 什么情况?这事还得从同花顺上市前说起。在上市之前,2007年同花顺进行了股改,成立了员工持股平台上海凯士奥。2009年,同花顺上市之后,上海凯士奥持有上市公司15%的股份。 但问题就出在这个员工持股平台身上,因为当初上海凯士奥成立时采用的是公司制,…

    2023-05-31
    538
  • 海底捞扭亏为盈:“省”出来的13.7亿,原材料和员工成本下降,服务降级

    海底捞(06862,HK)2022年大赚13亿,虚了2年了,海底捞终于要硬起来了吗? 虽然2022年347亿的收入相比2021年的411亿下降了不少,不过13.73亿的利润还是很给力的,预料中的扭亏为盈,虽说不及2019年巅峰的23.47亿,但毕竟2021年可是亏了40多亿,几乎把上市后的裤衩子全亏了进去,洗了这么大的澡,再不赚钱也有点说不过去了。 2020年,张勇乐观地估计了疫情形势,以为9月疫情就会得到有效控制,于是在6月份选择逆势大扩张,疯狂开店。从2019年末至2021年上半年,仅仅一年半时间,海底捞全球门店数量已经翻了一倍,从768家变成了1597家,扩张速度恐怖如斯。 但谁曾想,一疫三年,本想趁着租金低抄疫情底的张勇,硬是被疫情抄了海底捞的家。且不说三年疫情下餐饮业有多难,就这扩张速度,海底捞对于新门店的内部管理、人员培养、监督考核各个方面完全跟不上,不仅增加了不确定性,并且区域门店密度的提升也分流了区域内的单店顾客,实则1+1<2。 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面对没完没了的疫情,张勇也曾大方承认判断失误,于是在2021年下半年,海底捞开启了“啄木鸟计划”自救,说白了就是想办法削弱成本,加强管理,提高经营效率。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关店止血,并且特意发出公告,计划在2021年年底前关闭300家左右经营业绩不及预期的门店。最终2021年,在“啄木鸟计划”下,海底捞关了260家门店,并且有32家门店停业休整。也正是因此,海底捞2021年产生巨额资产减值损失,造成业绩螺旋爆炸。 虽说是关店保平安了,但难免一刀切,特别是对于一些还处于养店阶段的门店,你让它立马赚钱也不现实,就这么关了着实有点浪费。而随着2022年防疫进入尾声,经济环境出现转机,餐饮旅游出现复苏,海底捞又觉得自己行了,于是在2022年9月又抛出了“硬骨头计划”,开始恢复部分此前关停门店的营业,所以在2…

    2023-05-29
    4.4K
  • 没落的PC霸主三六零:上市即巅峰,蹭完AI概念就抛出90亿天价离婚,巧合还是预谋?

    当年元宇宙出世时,一堆公司跑来认爹,现在换个AI概念拿出来炒,认爹的还会少吗?

    2023-05-28 TMT
    5.1K
  • 疫情期间的口罩牛股搜于特,3年亏掉70亿,不等退市股价提前下课

    你能想象到疫情时候的大牛股说退市就要退市吗?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口罩概念横空出世,一家叫搜于特(002503,SZ)的公司在2月12日发布公告,要投资2亿成立医疗用品公司,用来生产口罩。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份公告股价螺旋上天,9天8个涨停板,从春节后最低的1.81元,到3月9日最高涨到了5.68元。 也正是在这时,搜于特大股东上演了一番骚操作,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3月9日股价最高的当天,大手笔减持套现3个多亿。最狗的是,在套现完成后才补发了一个公告。 也是从这时候,搜于特开始跌跌不休。这一手口罩牌打得也是绝了,公司投资2个亿,大股东套现3个多亿。 现如今,搜于特的股价只有几毛钱了,面值退市已是板上钉钉。 搜于特怎么走到如今这般田地的呢? 最早搜于特是做服装业务的,在前些年,公司的业绩看起来还是挺唬人的,2014-2018年4年间,收入规模从十几亿到685亿,而从2018-2022年4年时间,收入规模又从185亿跌回了十几亿。 4年,它用了4年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了不起,只是告诉大家,它曾经得到的东西一定要亲手失去。 2012年前后国产服装品牌就开始苟着了。搜于特迫于服装行业困境,在2014年开始筹划向供应链管理业务转型,这也是为什么它前些年业绩增长那么快。 从2016年开始,搜于特的供应链管理业务(即材料业务)收入达到了44亿,超过服装业务成为收入主力军,2018年达到158亿。而在这之后,搜于特收入规模打回原形,也是因为供应链管理业务大幅缩水。至于服装业务嘛,也就那么回事,从转型开始就一年不如一年了。 不过150多亿收入虽然看起来挺唬人的,但这类做供应链管理的、流通业务的、靠着做中间商赚差价的,赚的都是辛苦钱,收入贼高,毛利率贼低,基本处在个位数。 可以看出,搜于特的供应链管理业务毛利率一直在下降,2019年只有4%,再往后就是负的,卖一笔亏一笔了。同时服装业务在疫…

    2023-05-27 资本
    6.9K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seventy two =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