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资产交易升温,多元资本逐鹿上海滩

从去年以来的数宗成交来看,相关资产交易呈现买家多元化、投资规模小额化等特征。

近日,上海酒店投资市场再度完成一单大宗交易——一名本地个人投资者,成功购入位于上海中兴路板块的秋果酒店。

资料显示,该秋果酒店项目实为秋果酒店上海火车站店,坐落于共和新路中兴路口,总面积5417平方米,包含底商及三层酒店空间,由秋果品牌运营,于2021年初开业。

值得一提的是,该门店也是秋果酒店全国百店布局下,在上海的首个落子项目。该门店的开业,不仅意味着秋果酒店基本完成了全国核心商业城市的覆盖,也推动了秋果品牌在长三角地区的开拓进程。

只不过,如此极具里程碑意义的项目,依然在运营了三年后选择易主。本次交易价暂未公开披露。

秋果酒店的成交背后,是上海酒店投资市场的持续升温。

据戴德梁行统计数据,2023年上海大宗交易市场中酒店成交金额占比达11%,而在2022年这一数字仅为1%;另据仲量联行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上海录得93.2亿元的酒店总交易额,占中国内地酒店投资交易额的39%。

进入2024年,投资者对上海酒店资产的热情依旧不减。1月,德祥地产出售上海漕河泾万丽酒店予现有股东。3月,瑞安1.05亿元出售上海蟠龙酒店予青浦徐泾。

据仲量联行统计,2024年一季度全国酒店交易总额约为31.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41%。当中,一线城市酒店交易额占总比66%,其中上海市场成绩亮眼,其酒店交易总额超过全国五成。

可以预见的是,上海酒店的大宗交易事件,还会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不断发生。

近期在社交媒体上,就流传着一份上海最新待售酒店清单,当中仅“比较方便操作的酒店资产”就包括31家,不乏过去几年一直“叫卖”的老面孔,也有上海新天地安达仕酒店等新成员,资产价值从1亿元到22亿元不等,其中低价资产占比过半。

而从去年以来的数宗成交来看,相关资产交易呈现买家多元化、投资规模小额化等特征。

从2023年以来的酒店投资交易来看,当中有2单交易的买家就来自海外。此外,实业资本、个人投资者也开始闯入该市场。

酒店资产交易升温,多元资本逐鹿上海滩

不得不说,此时正值本次周期中抄底一线市场资产的好机会,以前市场上很难买到的顶级豪华酒店,现在能以相对较低的难度拿下再通过重新规划运营,可从中获取不错的投资收益。

仲量联行早前亦在研究报告中指出,随着国际交流日益活跃、国际航班的增加,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免签范围不断扩大,国际商旅客源的陆续回归,也为酒店市场带来入住率和日均房价的正向增长。

旅游业的复苏,让酒店物业价值重新受到重视。加上酒店行业的持续修复,也令国际买家开始选择进入该市场。

仲量联行判断,2024年海内外高净值人群及家族办公室、综合型实业企业或将更积极入市。预计从2024年二季度开始,一个由内资主导、外资回流、聚焦多元化资产类别的投资格局,将推动市场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此外,就资产交易额而言,仲量联行认为,一季度因缺少机构投资者引领的大型标志性项目,致使总体交易量对比去年同期出现回调;同时,平均单体物业的交易额较小,市场焦点转向小规模的投资项目。秋果酒店的成交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仲量联行亦由此判断,今年可能出现更多低价资产投资机会。市场分析指出,酒店资产交易完成后,“新主人”必然需要对相关资产进行重新改造,再推向市场,体量小的项目,能让其快速完成改造,尽快重新入市创造收益。

戴德梁行亦表示,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收购-升级改造-提升估值”为其常见策略,体量小、品质佳的精品酒店升级改造成本,以及变换定位、更换品牌和管理公司的难度都相对较低;于个人投资者而言,精品酒店自身具有稳定收益,升值空间可观,是进行资产配置的优质选择。

本文来自投稿,内容可能有删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24-05-22
下一篇 2024-05-22

相关推荐

  • 仓储物流行业深度调整,华夏深国际REIT黯淡上市

    上市第二天,华夏深国际REIT还是没能止住颓势。

    2024-07-10
    1.3K
  • 厦门国际银行营收净利双降,资产质量待改善,甩卖不良债权回血

    短短一年时间,厦门国际银行为何业绩大幅缩水? 通常来说,银行总资产突破万亿体量之后,往往业绩表现会更加平稳,同时更加注重资产质量,但厦门国际银行却似乎是个例外。 《眼镜财经》注意到,厦门国际银行去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双双降低,且归母净利润规模下滑明显。 同时,该行不良贷款率明显攀升,截至去年末已经达到了1.96%,超过不少同等规模的上市银行,与此同时,该行同时拨备覆盖率连接下滑,从最高点超过300%一直降到了去年的116.18%,整体资产质量成色有所下降。 去年营收超120亿,净利润不足10亿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厦门国际银行总资产为1.1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7%;存贷款总额分别为7140亿元、6292亿元,同比增长3.15%和2.26% 与此同时,2023年,厦门国际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25.13亿元,同比下降26.94%;实现归母净利润8.79亿元,同比下降83.47%。 营收下降超过25%,净利润同比下降超80%,而就在一年前的2022年,厦门国际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1.2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7.21亿元。 短短一年时间,厦门国际银行为何业绩大幅缩水? 《眼镜财经》注意到,厦门国际银行去年利息净收入大幅下降,从2022年127.3亿元同比降到了39.4%至77.15亿元。与此同时,信用减值损失也高达72.8亿元,同比大增22.8亿元,增幅45.5%,主要系贷款及贷款。 但无论如何,如此快速发生的利息净收入下降现象,反映了市场利率波动和竞争加剧对厦门国际银行利润的直接冲击,而信用减值损失的增加则表明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上或许存在一定的缺陷。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双降 业绩明显下滑的同时,厦门国际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在下降。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厦门国际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依次为0.71%、0.84%、1.06%、1.26%和1.96%。不良贷款率在突破1%…

    2024-07-09
    2.0K
  • 失眠催生的万亿睡眠经济,麒盛科技会不会是又一个行业黑马?

    有一句老话叫做“存在即合理”,哪里有需要的人,哪里就会有相应的市场。比如有人需要外卖,就有中国超过9000万人的送外卖人群;有人宅在家里不出门,就有各种“宅经济”形成的产业。 而在2023年的睡眠研究报告中,14亿中国人人均睡眠时间为7.4小时,近半数人每晚睡眠不足8小时,因为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却在缩短,19-35岁人群的失眠率高达30%,睡眠成了困扰年轻人最大的问题。 正因为“睡个好觉”成了很多人的心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睡眠质量买单,于是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供需产业链的行业,各类“睡眠神器”开始层出不穷,睡眠经济也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30年中国睡眠经济整体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但在众多的睡眠经济产业中,谁才是最具潜力的成长的企业呢? 前有“让天下人睡好”的睡宝床垫,后有“把好的睡眠带回家”的慕思床垫,但睡眠好不好,可能与那些动辄就是售价高达上万元的床垫没有太大关系。于是,一种崭新的睡眠仪横空出世,目的也是让失眠的人都能睡好,但这种新型的睡眠仪真的有用吗?会不会又是像那些高级床垫一样,不是智商税,就是最后演变成一个奢侈品一样的摆设? 所谓“健康无小事”,不止是生产重症疾病药物、治疗仪器的相关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潜力巨大的成长性,睡眠经济细分到助睡的睡眠仪,也在这几年迎来高速发展的峰值期。2023年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726.5亿元,同比增长2.9%,而个人护理、保健、按摩器材市场销售额达到667.3亿元,同比增长6.2%。 健康科技产品需求旺盛,而且上升速度也非常值得看好。尤其细分到睡眠仪领域,市场销售达3.9亿元,产品大多来自新兴品牌,在巨头品牌尚未形成之前,这个赛道充满许多可塑性的企业,把握住机会,就有破圈和一枝独秀的成长潜力。 以往的睡眠经济可能会围绕喷助眠喷雾、点香薰蜡烛、吃褪黑素软糖、喝助眠牛奶、戴蒸汽眼罩等方式,包括那些价格不菲的高级床垫…

    2024-07-08
    2.8K
  • 一年赚82亿,“办公椅出口第一股”恒林股份为何能一枝独秀?

    10年前、乃至更早的2012年,对于中国家具产业来说,这可能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洗牌。那时候的从业者可能意识不到,若干年后,市场会变成以电商为主、互联网+的产业形态;同样,也没有人会预料到,若干年后,家具仅仅是一个载体,而为其赋能更多的是注入AI、数字化的智能化,2022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6516亿元,同比增长12.33%;2023年增长至7157亿元,当大多数人以为房地产衰退,家具产业也将陷入停滞中,未来新建房和老房改造的升级需求依然强劲,市场的每一次转变风向,都有可能将家具产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7848亿元,而2025年超过8000亿元,说明家具市场的天花板还为时尚早,AI 家居行业的蓬勃发展,可能还只是刚在路上。 更让人始料不及的是,以前在中国占有主导地位的国外家具品牌,也有被中国家具反击的一天。在多年“内卷”,行业一次次洗牌后,中国的国产家具不仅在内需中多次完成更新换代,还走向世界,靠出口海外重新崛起。当2024年大家都以为市场萧条、行业不景气时,中国家具却凭借完善的供应链和发达的产业集群,在国外获得扬眉吐气的机会,仅一季度就完成1685.5亿元的出口规模,同比增长20.4%,一举刷新历史新高。 在这一波国内家具出口的浪潮中,当然必须提及一个名字——恒林股份,这个以传统代工转型跨境电商的国产家具品牌,过去的2023年创造了营收81.95亿的良好纪录,畅销国内和海外两地,出口品牌以Nouhaus为主的产品实现利润16.21亿元,同比增长60.50%。 以传统经济类型为代表的家具行业,不像那些所谓的新能源、新兴产业,这个行业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从事该类生产销售的企业大度是匀速发展,不是在产业变革中与时俱进,及时调整策略转型,就是被时代淘汰,很少会遇到什么所谓的风口浪尖,也不大可能业绩像某些行业一样翻几倍、股价一飞冲天。家具产业能在每…

    2024-07-04 消费
    4.4K
  • 二股东斥资上亿元增持,华菱精工股价应声涨停

    在协议收购第一大股东黄业华家族股权未果后,华菱精工(603356.SH)第二大股东捷登系转而通过二级市场增持筹码。 6月27日晚间,华菱精工发布公告,公司第二大股东捷登零碳计划增持最高1200万股,增持股份比例约在7.5%-9%。如果增持完成,捷登零碳直接持股比例将达到17%-18.5%,与黄家持股不相上下。6月28日,华菱精工“一”字涨停,收13.2元/股。 据了解,华菱精工主要从事电梯零部件、钣金件加工、新能源(风电、光伏支架)等配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至今形成涵盖电梯类、钣金件加工、新能源等领域产品的服务体系。在本次增持股东捷登零碳的资源导入和新管理团队的转型准备下,公司加大对新能源方向的探索与开发力度,通过整合资源与渠道,加大对新能源光伏、储能产业的投入与开发。 而捷登零碳母公司捷登集团旗下还有另一家上市公司宝馨科技(002514.SZ)。宝馨科技于2001年成立,2010年在深圳主板上市,原本是一家钣金制造企业,由捷登集团收购后,自2021年转型以来,公司在新能源业务布局上稳扎稳打,聚焦光伏和充换电两大核心赛道,持续推进异质结HJT产线基地投建进度,布局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研发及产业转化研究,推进光伏等绿电开发投建、充换电服务及产品制造等新能源业务,并且调整优化传统制造板块业务。2023年光伏电池、组件及配套产品销售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倍多,充换电桩及配套产品销售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5倍多。 捷登系在两家上市公司的布局,有望使两家公司在新能源领域不同赛道齐头并进,形成产业链互补。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华菱精工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转型成功与否关系着公司未来的走向。捷登系的加入,可以充分发挥两家上市公司在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互补优势。未来捷登系和黄业华家族将如何协调双方的关系,化解股权转让过程中的矛盾和争议,也是华菱精工能否迎…

    2024-07-04
    5.8K
已有 0 条评论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