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进口同比下滑19.9%,创五年多以来最大跌幅。与此同时,1月份钢材出口1029万吨,同比猛增52.1%,而这背后是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其中铜价去年跌幅达14%,创三年来最大跌幅。
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下行、铁公基投资放缓的背景下,采矿、钢材等产能过剩行业可谓是低价“大甩卖”。
今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月出口同比下滑3.3%,进口同比下滑19.9%,均大幅不及预期和前值。进口更是创下五年多以来最大跌幅。
对此,海关总署表示,1月中国的进口和出口指标呈现双双下降的格局,量减价跌是主要因素。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评论称,进口下降主要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国内需求低迷的影响。
国际铜价今年年初表现出颓势。年初至今,国际铜价累计下跌了10%。去年全年跌幅则为14%,为三年最大跌幅。
然而,中国1月钢材出口1029万吨,同比猛增52.1%。中国1月铝出口则从去年12月的历史最高水平大幅下跌21%,全月累计出口未锻造铝及铝材43万公吨,12月份则为54.2686万公吨,为历史最高记录。
在国际铝市场仍供应过剩之际,中国去年的铝产量攀升至历史新高。高盛在1月的报告中指出,高于预期的中国铝供应量将推动全球铝市场今年过剩46万吨。
此前,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4年全年进出口总值增长3.4%,先前设定的全年7.5%外贸增长目标落空。
进入2015年,国内外主要经济体仍未显现出明确的快速增长迹象,中国面临的外贸环境仍不容乐观。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日前在2015年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上表示,2015年,我国外贸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对于中国出口的未来前景,海关总署今日表示,外贸出口先导指数连续第四个月下滑。中国1月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8.6,连续第四个月下滑,预示今年一季度以及二季度初我国出口仍然面临下行压力。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