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复苏,中晶科技业绩回暖,多次涨停后是否还有上涨空间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半导体行业似乎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多家半导体企业或迎拐点,中晶科技等公司均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印证了行业迈向复苏的积极趋势。

在近期的市场波动中,半导体板块再度崛起,引发投资者的强烈关注。

8月13日早盘,中晶科技(003026.SZ)涨停再创阶段新高,新洁能(605111.SH)、联动科技(301369.SZ)、捷捷微电(300623.SZ)等个股跟涨。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半导体行业似乎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多家半导体企业或迎拐点,韦尔股份、中晶科技、新洁能等公司均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印证了行业正逐步走出低谷、迈向复苏的积极趋势。

其中,位于浙江的中晶科技不断加强业务拓展、提升产品品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00万元至13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司的业绩改善预期明显加强。

行业迎复苏,业绩现拐点

2024年,半导体产业迎来许多新变化。

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额累计达到1499亿美元,同比增长18.3%,环比增长6.5%。SIA方面表示,2024年每个月全球半导体市场都实现了同比增长。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同比增长3.4%至1090亿美元,将超越2022年的1074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时,SEMI预计2025年将呈现更为强劲的增长,预计将大幅增长17%至1280亿美元。

半导体行业复苏,中晶科技业绩回暖,多次涨停后是否还有上涨空间

在此背景下,国内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的业绩也迎来复苏,尤其是存储芯片公司。对于公司业绩预增的原因,多家芯片公司均提到了“下游需求复苏”“行业出现恢复性增长”等因素,诸多现象都表明半导体行业正在持续回暖。

处于半导体产业链上游的中晶科技,业绩复苏迹象明显。该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00万元至13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较2023年同期已有明显改善。

中晶科技在业绩预告中指出,公司高度重视各业务拓展工作,不断提高交付能力来满足客户需求;同时提升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优势;在研发方面,该公司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优化生产工艺、不断开发新产品。

基本面向好的半导体行业,近期也受到了调研机构的高度关注。统计数据显示,自7月以来,已有55家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接受了机构的密集调研。作为半导体硅片龙头,中晶科技近期也接受了摩根士丹利基金、长城证券、交银施罗德等国内外机构的调研。

机构普遍比较关注公司业绩改善的持续性,中晶科技表示,公司上半年生产经营积极向好,下半年将持续培育战略客户,聚焦优质客户,挖掘潜力客户,继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高公司市场规模。

各项业务稳健增长

据官网介绍,中晶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半导体单晶硅材料及其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工艺,配备了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和管理系统。

根据公司披露,中晶科技现已掌握了磁控直拉法(MCZ)拉晶技术、再投料直拉技术、金刚线多线切割技术、高精度重掺杂技术、高效率重掺砷单晶硅生长技术、高精度抛光硅片加工技术等多项半导体硅材料制造与加工技术的核心技术,同时拥有高频高压二极管研发和制造等多项功率器件用芯片制造核心技术。

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中晶科技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夯实了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

中晶科技深耕半导体硅材料行业多年,始终紧跟市场方向和客户需求,积极把握行业机遇。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强市场开拓,扩大业务覆盖面,提高产业规模,优化资源配置,不断积蓄发展动能。

经过多年发展,中晶科技已在国内分立器件用单晶硅棒、研磨硅片,以及半导体功率芯片及器件领域占据领先的市场地位。凭借高品质产品和优质服务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口碑,与众多下游客户建立了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客户黏性强,为公司未来新业务的拓展创造潜在客户基础和市场机遇。

根据公司披露,2023年中晶科技的半导体单晶硅片、单晶硅棒、半导体功率芯片及器件等产品分别为公司带来1.61亿元、7315.74万元、1.11亿元的营业收入,相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53%、10.68%、2.07%。各项业务发展较为均衡,且增长比较稳健。

半导体行业复苏,中晶科技业绩回暖,多次涨停后是否还有上涨空间

向高端领域拓展,未来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中晶科技在单晶硅、硅片成型等领域等技术优势上,不断加大对产品深加工的技术开发和产品扩充力度,加大在高端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细分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优化和提升。

据介绍,中晶科技的募投项目《高端分立器件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单晶硅片项目》进展顺利,目前正处于增产上量和新客户认证的关键时期。

中晶科技表示,抛光硅片产品将会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主营产品之一,公司将结合实际经营情况,根据现有产能、市场需求等情况有序规划和安排,持续推进募投项目的产能释放。

需要说明的是,硅片作为半导体材料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市场规模同样保持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中晶科技持续向高端领域拓展,募投项目所生产的高端分立器件用单晶硅片的应用范围广泛,可应用于消费电子、家用电器、通讯安防、绿色照明等领域。

在该项目中,中晶科技以重掺系列单晶硅片产品为主导,产品具有超低电阻率、低氧含量以及高几何平整度等优势,因此其应用范围可拓展至工业领域,如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等。

接下来,中晶科技将继续推进高端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用半导体单晶硅抛光片的生产和研发,进一步发挥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不断巩固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

从盘面表现看,中晶科技自6月以来累计上涨64%,在整个板块中都涨幅居前。7月30日、31日,8月2日、9日,中晶科技收获多次涨停,其股价表现也从侧面展现出市场对其基本面改善的认可。

半导体行业复苏,中晶科技业绩回暖,多次涨停后是否还有上涨空间

8月13日早盘,中晶科技迅速涨停,盘中创下阶段新高。不过10:19该股打开涨停板,随后一直在高位震荡。截至发稿,中晶科技涨8.99%。接下来,中晶科技还有多少上涨空间,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来自投稿,内容可能有删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24-08-21 11:12
下一篇 2024-08-22 09:47

相关推荐

  • 海澜之家2024年营收209亿元 连续6年位居A股服装上市公司榜首

    尽管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也要看到,国内有效需求仍显不足,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有待提升,部分商品销售和服务消费较为低迷。在此背景之下,4月29日,国民男装品牌海澜之家(600398.SH)发布了2024年财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9.57亿元,并连续六年名列A股上市公司服装行业榜首,归母净利润21.59亿元。 此外,根据欧睿数据,海澜之家凭借产品力提升和渠道优质管理,以5.0%的男装市场占有率,连续11年排名第一。 20多年来,海澜之家集团始终坚定地走品牌服饰发展道路,打造特色鲜明的服饰品牌,提升服装产业链效率,探索服饰零售新模式,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加大数字转型力度,提升运营效率。 品牌年轻化发展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日益精细化,个性化需求推动创新随着消费升级,促使服务提供者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丰富服务种类。根据新华网报道,年轻人消费态度上,有58.6%的消费者选择“只买需要的”。 在此背景下,海澜之家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持续布局科技功能,打造品质、IP时尚、环保三大产品系列,打造极致爆款单品,以满足消费者多场景的个性穿搭需求。 公司不断扩充产品品类,在衬衫新物种上,不仅有茄克式衬衫,还增加了衬衫套装;在运动休闲类产品方面推出夏季的韵彩自然POLO衫。 在科技功能方面,海澜之家在24年春季推出了远行茄克,兼顾户外运动和日常休闲两个应用场景;24年的极光羽绒服,做到了800蓬95绒的最高配置。 在IP方面,海澜之家“龙腾九州”系列是夏季热卖系列,从原创、非遗、国风、国潮等多个维度,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这不仅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品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的支持。 报告期内,海澜之家在研发方面的费用投入突破2.88亿元,同比提升43.82%。 2024年1月,由海澜之家冠名的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成功发射,这也是全球首创的全…

    2025-04-29 消费
    3.0K
  • 营收净利双升,学大教育多元布局激发增长新动能

    4月26日,学大教育发布了2024年度报告和2025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学大教育实现了营收、净利润两位数增长。同期,学大教育彻底甩掉了回归A股时所背负的高达23.5亿元的债务包袱,实现了“轻装上阵”。另外,报告期内,公司个性化教育业务、职业教育、文化阅读、医教融合等各大核心业务均取得不俗的业务表现。 2024年末,学大教育董事会审议通过,拟以不低于1.1亿元且不超过1.5亿元资金回购公司股份,这一回购计划充分体现了管理层对公司内在价值的长期信心。叠加业绩快速增长,债务出清等利好推动,资本市场对学大教育的发展信心持续提升。公告显示,学大教育已出资5999.52万元完成对120.86万股股份回购,并于3月末完成上述股份注销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投资者。 财报发布后,华泰证券发布研报,对公司股票目标价调高至64.78元/股。另有银河证券、国信证券、光大证券等多家券商给予“买入”“推荐”“优大于市”评级。2025年开年至今,学大教育股价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较年初上涨约24.06%,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投下信任票,反映出对公司业绩复苏和长期成长性的高度认可。 营收净利连续两位数双增,财务结构全面优化 财报数据显示,学大教育在2024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86亿元,同比增长25.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16.84%。报告期内,学大教育实施股权激励产生了股份支付费用4525.08万元,若剔除该部分影响,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5亿元,同比增长达34.04%。自2021年实施战略转型以来,这已是公司连续第二年实现营收、净利润的两位数增长。 这一增长势头在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得到延续。一季报显示,公司单季实现营业收入8.64亿元,同比增长22.46%;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47.00%。 根据财报来看,公司业绩的持…

    2025-04-29 资本
    779
  • 金叫唤 | 保底30万件酒的协议泡汤了

    老话说得好,买卖不成仁义在。但有时候,不成买卖便成仇。 今天金哥带你看看酒业合作双方撕破脸皮前后,裹挟其间的喧嚣、浮躁甚至粗陋,以及可能的套路和陷阱。 “甲方”是来自陕西白水的杜康酒业销售有限公司,它的大股东是陕西杜康酒业集团。 说起杜康酒,就不能不提及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历史上,杜康酒还曾引发了一场跨越陕豫两地的“杜康”商标之争,好在如今一切都平息了。 目前白水杜康确定5万吨产能目标,正在冲刺“全国清香白酒行业前十”。今年4月,陕西杜康酒业集团董事长张红军还告诉媒体,要坚持“让每一位合作商都有钱赚”的原则,实现合作共赢。 听闻此言,不知道来自安徽阜阳的心丽酒业公司(化名)负责人又会作何感想?四年前,心丽酒业以“乙方”的身份与白水杜康签订了一份名叫“商标许可及技术合作”的协议。 事实上,该协议除了第一条说到“商标”外,其他内容主要事关酒水的买卖。 该协议明确乙方“保底灌装任务”为30万件(500ml*6)。 同时约定,如乙方未完成协议任务量,需在协议签订时限,提前一个月向甲方支付保底任务量未完成件数的对应款项。 任何一方存在违约,协议规定按“合同总结算金额的30%”承担违约责任。 双方合作时间从2021年9月14日至2023年1月21日。 一字一句阅读完上面的协议内容,你会发现:30万件的保底灌装任务,心丽酒业即使不能按时完成,但也得限时把全款给付了。 一件6瓶,白水杜康以“每瓶6元”的价格跟心丽酒业结算。那么,30万件酒对应的酒厂货款至少是1000万以上。 对于这样的合作,白水杜康应该是熟门熟路。心丽酒业的实力又如何呢?成立于2018年的心丽酒业,注册资本50万元,股东是两个自然人。 不过,2021年,被认为是清香名酒的起势年。加上白酒行业当年涨价范围广频次高,这是不是也给了心丽酒业足够的自信,金哥就不知道了。 反正最后双方都信心满满地在协议上签了字。 彼时,…

    2025-04-29
    2.0K
  • 2025年一季度业绩大幅回暖,主动“踩刹车”的舍得酒业强势复苏

    近日,舍得酒业(SH600702)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舍得酒业实现营业收入15.76亿元,环比增长75.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1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经历连续三个季度的理性降速后,舍得酒业业绩强势呈现“V”型反转。这份成绩单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回应,4月28日,舍得酒业股价盘中涨幅一度达2.49%,位居板块前列。 近一年来,舍得酒业以不破不立的决心主动“踩刹车”,全面实施控量挺价策略。在坚守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下,舍得酒业聚焦核心市场、深化渠道改革、优化产品结构,调整成效稳步落实,向上拐点已现。 深蹲起跳,一季度多项核心数据重回增长轨道 历经多年的规模式扩张,白酒行业正面临渠道堰塞、价格倒挂等系统性风险。在存量竞争与强分化叠加的产业变局中,唯有主动释放结构性压力,方能在新周期窗口期构筑起可持续增长的战略支点。 一季度报数据显示,舍得酒业经营动能提速,多项核心数据大幅改善,为2025年业绩全面修复奠定基础。 经营质效双升,强化发展韧性。2025年第一季度,舍得酒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42亿元,同比增幅达106.76%,造血能力显著增强。同时,通过精细化成本管控,营业成本与管理费用同比分别下降11.25%和25.24%,形成“现金流倍增+费率双降”的良性财务状态,进一步夯实抵御市场波动的安全屏障。 渠道动能释放,双线协同增效。2025年第一季度,舍得酒业坚定“聚焦打造N个小区域、高占有的基地市场”策略,优化经销商网络,集中资源扶持优质合作伙伴,有效恢复渠道信心。截至报告期末,合同负债2.061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0.413亿元。线下精耕的同时,线上渠道打开了增量空间,电商销售额突破至2.05亿元,同比增速36.71%。双渠道势能共振,为市场拓展注入持久动力。 产品结构优化,毛利修复企稳。2025年第一季度,舍得酒业继续聚焦核…

    2025-04-29
    2.1K
  • 酒鬼酒缩水、多品牌协同难题待解,中粮酒业2025年百亿营收目标能实现吗?

    你知道浓眉大眼的中粮酒业,2025年的目标是什么吗? 争取2025年实现“整体营收”破百亿,这是中粮酒业成立5周年时对外宣布的。时间是2021年,也算是它的“十四五”规划。 而中粮酒业更长远的目标则写在中粮集团的官网上,打造“中国最优秀的综合性酒类公司”。 什么是“最优秀”?在金哥看来,可能不是中国的“帝亚吉欧”,至少也是中国的“保乐力加”吧。 中粮酒业的全称是“中粮酒业投资有限公司”。雄心勃勃的它,旗下拥有一些响当当的品牌:“长城”“华夏”“桑干”“五星”“酒鬼”“内参”“雷沃堡”“孔乙己”,以及进口酒商号品牌“名庄荟”。 一、实现了哪门子的“协同”? 中粮酒业今年能顺利实现营收百亿的目标吗? 金哥查了下,在中粮酒业2021年宣布百亿目标时,酒鬼酒(000799)当年的营收为34亿元。 而2024年,酒鬼酒预计营收仅实现14亿元左右。 四年时间,营收不增反减,还缩水了20亿元,这无疑为中粮酒业的“十四五”规划能否顺利收官,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酒鬼酒“喝大”的背后,其他品牌能否顶上,并弥补这个“缺口”呢? 在此,我们可以根据公开资料来评估下。 中粮孔乙己酒业有限公司,是中粮酒业100%控股的黄酒企业。多年来,中粮酒业一直试图推动“孔乙己”混改,但迟迟没有下文。 据金哥了解,2023年“孔乙己”实现营收约6152万元。而同期的黄酒上市公司,最少的营收也有5亿元。两相比较,“孔乙己”的体量跃然纸上。 长城葡萄酒,是中粮长城酒业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品牌。2021年,其曾提出在2025年努力实现营收50亿元。 不过,这只是愿景描述而已。这里有一个可资参考的案例:作为葡萄酒行业领军企业的张裕,2024年营收32.77亿元,同比下降25.26%。 行业龙头尚且如此,其他企业的光景,恐更是一言难尽。 金哥注意到,之前有媒体披露:由于中高端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再叠加消费萎缩等因素影响,长城…

    2025-04-23
    1.8K
已有 0 条评论 新浪微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