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期市收评:PTA延续弱势 钢价低位徘徊

基本面来看,目前下游需求疲弱,钢厂开工高位,行业资金紧张,钢价跌至十年来低位。后期又面临6、7月需求淡季,钢市基本面难言乐观。

周五(5月29日)早盘,期市商品多数震荡。跌幅方面,铁矿石跌1.39%,沪镍跌2.32%。涨幅方面,玻璃涨1.73%。

玻璃

基本面:05月28日的“中国玻璃综合指数”为833.20点,比上期2015年05月27日下跌0.16点。

“中国玻璃价格指数”为820.76点,比上期2015年05月27日下跌0.31点。“中国玻璃市场信心指数”为882.94点,比上期2015年05月27日上涨0.43点。

现货价格:华东地区,江苏华尔润5mm浮法玻璃出厂价报1200元/吨;华北地区,河北安全5mm 浮法玻璃出厂价报1008元/吨。库存数据:交易所仓单为700张,较上一交易日持平。

观点总结:国内浮法玻璃现货市场维持平稳走势。华北沙河地区现货价格持稳为主,河北大光明、玉晶玻璃价格上调,厂家出货尚可;华东地区玻璃价格持稳;华中地区玻璃价格持稳,走货尚可,湖北亿钧玻璃价格调涨,华南地区玻璃价格持稳,走货一般。技术上,玻璃1509合约尾盘冲高,期价受900关口支撑增仓上行,上方将测试950一线压力,短线呈现震荡走势。操作上,依托5日线轻仓短多交易。

铁矿石价格创新高

矿业的寒冬还未过去,铁矿石价格却在近日升至近三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有些“坐不住”的钢企已经赴海外抄底。

不过,花旗集团对铁矿石的长期价格预测值下调三分之一,至每吨55美元,并预计在2016至2018年间其平均价格约为每吨40美元。

一位接近铁矿石市场的消息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市场大部分买方基本处于观望状态,卖方虽有报盘,但接盘者寥寥。铁矿石市场信心遭受打击,整体市场价格下调明显。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再平衡的情况下,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取而代之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中国需求仍呈疲软态势。”

花旗集团预计,在中国这个最大消费国的带领下,2018年至2025年全球铁矿石需求将下滑,同时成本产量却将增加。随着中国钢铁消费增速见顶,下一个十年的中国铁矿石需求会萎缩。

 

尽管铁矿石市场供过于求,但铁矿石巨头却仍在继续扩产。过去一年,澳大利亚的力拓和必和必拓,以及巴西淡水河谷为了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继续扩大低成本铁矿石的供应,加之中国需求放缓,由此造成铁矿石市场出现严重供应过剩,拖累铁矿石价格下跌36%。

此外,高盛在5月27日再度下调铁矿石预期价格,“市场供过于求,国际铁矿石巨头不顾市场供给过剩继续扩大产出实乃明智之举。限产将损害行业生产效率,且如果巨头之间不能协调起来限产,其效果将大打折扣。”

沪镍

外盘走势:隔夜伦镍冲高回落,其中3个月伦镍收跌0.58%至12795美元,近一周多来伦镍已累计下跌逾8%,令其跌回年内4月23日的低点附近,不过因此前伦镍在该点位附近振荡整理了逾2周的时间,短期或存在较强技术支撑。

消息方面:麦格理近日称,有色金属需求长期趋向乐观,尤其是用于耐用品消费行业的金属品种,因中国经济可能逐渐走强。

现货方面:5月28日SMM1#电解镍成交价为96000-101600元/吨,成交均价较27日上涨1250元/吨。日内金川公司小幅上调出厂价格出货意愿有所增加,同时贸易商出货积极,金川镍现货升水走低至4700元/吨,俄镍现货升水也走低,并出现了贴水出货的情况,下游按需采购,成交一般。

库存方面:截止5月28日,LME镍库存较昨日减少1014吨至464610吨,但仍接近于记录高点。同时,截止5月22日,国内港口镍矿库存为1818.6万吨,较上周增加24.6万吨,为连续第三周增加。

观点总结:隔夜沪镍1507合约冲高回落,尾盘仅小幅收涨至100450元,本周沪镍多企稳于10万元/吨之上振荡运行,显示该线存在较强的技术支撑,今晚关注美国第一季度GDP终值,预期偏空,美元指数或承压续跌。日内建议沪镍1507合约于100000-103000元间高抛低吸,止损各1500.

PTA延续弱势

步入5月,PTA期货1509合约短暂上冲至5600元/吨一线后,便展开了一波600点的回落调整行情。

至此,由腾龙芳烃PX装置意外爆炸等因素所引起的短期炒作行为暂时告一段落。随着5—6月PX、PTA检修装置重启,PTA供需结构预期宽松,价格延续弱势格局仍将是大概率事件。

PX供应逐步宽松,成本支撑弱化

前期较为强势的PX基本面,即将失去供应偏紧的支撑,后续PX装置集中重启产能远大于后续停车产能。

从具体数据来看,5月底至6月,亚洲地区面临重启的PX产能有340万吨左右,其中包括HC石化118万吨、S-OIL100万吨、福佳大化70万吨、新加坡美孚53万吨共计五套装置,而近期计划停产检修的PX装置仅有77万吨(日本Tonen19万吨和台湾FCFC58万吨)。

此外,宁波中金石化160万吨新装置计划将于6月上旬试车运行,预计6月底出料投产。随着PX供需面的逐步宽松,PX—石脑油加工利润持续压缩,PTA成本支撑预期将减弱。

PTA负荷提升,供应由紧转松

由于市场供应短期偏紧,一些关停的小装置陆续开启,原本计划检修的装置也纷纷取消检修计划,导致近期PTA负荷回升明显。福建佳龙去年12月停车的60万吨PTA装置,于5月中旬升温重启;江苏扬子石化因烯烃装置爆炸停车的70万吨PTA装置本周重新开启;恒力石化5—6月原本两条生产线轮流检修计划已经取消。

至此,PTA负荷已从4月中旬最低时的62%提升至69.5%。6月,宁波三菱、海伦石化等装置也将开车重启,同时四川晟达100万吨新产能面临释放压力。此外,市场传闻翔鹭石化或于6月初重启其厦门165万吨的老线装置。届时PTA装置负荷将显著提升至75%以上。

聚酯淡季临近,需求预期转弱

今年以来,下游聚酯产销形势整体好于去年。4月末,聚酯负荷一度攀升至85%的历史最高负荷水平。然而,5月开始,下游聚酯产销形势转弱,特别是聚酯企业库存回升明显。

据调研了解,目前江浙地区聚酯长丝平均库存水平已经攀升至18—22天左右的一年来高位。由于目前聚酯负荷仍处82.3%的高位,在聚酯库存高企压力之下,聚酯负荷进一步提升空间有限。

相反,6月开始,下游聚酯特别是瓶片等将步入淡季阶段,聚酯需求将明显减弱,聚酯负荷走弱的可能性较大。

综合而言,PTA负荷面临回升,聚酯淡季、需求转弱,PTA供需结构将由紧平衡转向宽松。同时,PX成本支撑也将弱化。在无意外事件发生情况下,PTA仍将延续弱势格局,1509合约或将下探4800元/吨一线。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15-05-28 00:06
下一篇 2015-06-04 08:46

相关推荐

  • 海澜之家2024年营收209亿元 连续6年位居A股服装上市公司榜首

    尽管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也要看到,国内有效需求仍显不足,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有待提升,部分商品销售和服务消费较为低迷。在此背景之下,4月29日,国民男装品牌海澜之家(600398.SH)发布了2024年财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9.57亿元,并连续六年名列A股上市公司服装行业榜首,归母净利润21.59亿元。 此外,根据欧睿数据,海澜之家凭借产品力提升和渠道优质管理,以5.0%的男装市场占有率,连续11年排名第一。 20多年来,海澜之家集团始终坚定地走品牌服饰发展道路,打造特色鲜明的服饰品牌,提升服装产业链效率,探索服饰零售新模式,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加大数字转型力度,提升运营效率。 品牌年轻化发展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日益精细化,个性化需求推动创新随着消费升级,促使服务提供者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丰富服务种类。根据新华网报道,年轻人消费态度上,有58.6%的消费者选择“只买需要的”。 在此背景下,海澜之家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持续布局科技功能,打造品质、IP时尚、环保三大产品系列,打造极致爆款单品,以满足消费者多场景的个性穿搭需求。 公司不断扩充产品品类,在衬衫新物种上,不仅有茄克式衬衫,还增加了衬衫套装;在运动休闲类产品方面推出夏季的韵彩自然POLO衫。 在科技功能方面,海澜之家在24年春季推出了远行茄克,兼顾户外运动和日常休闲两个应用场景;24年的极光羽绒服,做到了800蓬95绒的最高配置。 在IP方面,海澜之家“龙腾九州”系列是夏季热卖系列,从原创、非遗、国风、国潮等多个维度,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这不仅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品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的支持。 报告期内,海澜之家在研发方面的费用投入突破2.88亿元,同比提升43.82%。 2024年1月,由海澜之家冠名的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成功发射,这也是全球首创的全…

    2025-04-29 消费
    3.0K
  • 营收净利双升,学大教育多元布局激发增长新动能

    4月26日,学大教育发布了2024年度报告和2025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学大教育实现了营收、净利润两位数增长。同期,学大教育彻底甩掉了回归A股时所背负的高达23.5亿元的债务包袱,实现了“轻装上阵”。另外,报告期内,公司个性化教育业务、职业教育、文化阅读、医教融合等各大核心业务均取得不俗的业务表现。 2024年末,学大教育董事会审议通过,拟以不低于1.1亿元且不超过1.5亿元资金回购公司股份,这一回购计划充分体现了管理层对公司内在价值的长期信心。叠加业绩快速增长,债务出清等利好推动,资本市场对学大教育的发展信心持续提升。公告显示,学大教育已出资5999.52万元完成对120.86万股股份回购,并于3月末完成上述股份注销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投资者。 财报发布后,华泰证券发布研报,对公司股票目标价调高至64.78元/股。另有银河证券、国信证券、光大证券等多家券商给予“买入”“推荐”“优大于市”评级。2025年开年至今,学大教育股价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较年初上涨约24.06%,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投下信任票,反映出对公司业绩复苏和长期成长性的高度认可。 营收净利连续两位数双增,财务结构全面优化 财报数据显示,学大教育在2024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86亿元,同比增长25.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16.84%。报告期内,学大教育实施股权激励产生了股份支付费用4525.08万元,若剔除该部分影响,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5亿元,同比增长达34.04%。自2021年实施战略转型以来,这已是公司连续第二年实现营收、净利润的两位数增长。 这一增长势头在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得到延续。一季报显示,公司单季实现营业收入8.64亿元,同比增长22.46%;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47.00%。 根据财报来看,公司业绩的持…

    2025-04-29 资本
    780
  • 金叫唤 | 保底30万件酒的协议泡汤了

    老话说得好,买卖不成仁义在。但有时候,不成买卖便成仇。 今天金哥带你看看酒业合作双方撕破脸皮前后,裹挟其间的喧嚣、浮躁甚至粗陋,以及可能的套路和陷阱。 “甲方”是来自陕西白水的杜康酒业销售有限公司,它的大股东是陕西杜康酒业集团。 说起杜康酒,就不能不提及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历史上,杜康酒还曾引发了一场跨越陕豫两地的“杜康”商标之争,好在如今一切都平息了。 目前白水杜康确定5万吨产能目标,正在冲刺“全国清香白酒行业前十”。今年4月,陕西杜康酒业集团董事长张红军还告诉媒体,要坚持“让每一位合作商都有钱赚”的原则,实现合作共赢。 听闻此言,不知道来自安徽阜阳的心丽酒业公司(化名)负责人又会作何感想?四年前,心丽酒业以“乙方”的身份与白水杜康签订了一份名叫“商标许可及技术合作”的协议。 事实上,该协议除了第一条说到“商标”外,其他内容主要事关酒水的买卖。 该协议明确乙方“保底灌装任务”为30万件(500ml*6)。 同时约定,如乙方未完成协议任务量,需在协议签订时限,提前一个月向甲方支付保底任务量未完成件数的对应款项。 任何一方存在违约,协议规定按“合同总结算金额的30%”承担违约责任。 双方合作时间从2021年9月14日至2023年1月21日。 一字一句阅读完上面的协议内容,你会发现:30万件的保底灌装任务,心丽酒业即使不能按时完成,但也得限时把全款给付了。 一件6瓶,白水杜康以“每瓶6元”的价格跟心丽酒业结算。那么,30万件酒对应的酒厂货款至少是1000万以上。 对于这样的合作,白水杜康应该是熟门熟路。心丽酒业的实力又如何呢?成立于2018年的心丽酒业,注册资本50万元,股东是两个自然人。 不过,2021年,被认为是清香名酒的起势年。加上白酒行业当年涨价范围广频次高,这是不是也给了心丽酒业足够的自信,金哥就不知道了。 反正最后双方都信心满满地在协议上签了字。 彼时,…

    2025-04-29
    2.0K
  • 2025年一季度业绩大幅回暖,主动“踩刹车”的舍得酒业强势复苏

    近日,舍得酒业(SH600702)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舍得酒业实现营业收入15.76亿元,环比增长75.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1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经历连续三个季度的理性降速后,舍得酒业业绩强势呈现“V”型反转。这份成绩单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回应,4月28日,舍得酒业股价盘中涨幅一度达2.49%,位居板块前列。 近一年来,舍得酒业以不破不立的决心主动“踩刹车”,全面实施控量挺价策略。在坚守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下,舍得酒业聚焦核心市场、深化渠道改革、优化产品结构,调整成效稳步落实,向上拐点已现。 深蹲起跳,一季度多项核心数据重回增长轨道 历经多年的规模式扩张,白酒行业正面临渠道堰塞、价格倒挂等系统性风险。在存量竞争与强分化叠加的产业变局中,唯有主动释放结构性压力,方能在新周期窗口期构筑起可持续增长的战略支点。 一季度报数据显示,舍得酒业经营动能提速,多项核心数据大幅改善,为2025年业绩全面修复奠定基础。 经营质效双升,强化发展韧性。2025年第一季度,舍得酒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42亿元,同比增幅达106.76%,造血能力显著增强。同时,通过精细化成本管控,营业成本与管理费用同比分别下降11.25%和25.24%,形成“现金流倍增+费率双降”的良性财务状态,进一步夯实抵御市场波动的安全屏障。 渠道动能释放,双线协同增效。2025年第一季度,舍得酒业坚定“聚焦打造N个小区域、高占有的基地市场”策略,优化经销商网络,集中资源扶持优质合作伙伴,有效恢复渠道信心。截至报告期末,合同负债2.061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0.413亿元。线下精耕的同时,线上渠道打开了增量空间,电商销售额突破至2.05亿元,同比增速36.71%。双渠道势能共振,为市场拓展注入持久动力。 产品结构优化,毛利修复企稳。2025年第一季度,舍得酒业继续聚焦核…

    2025-04-29
    2.1K
  • 酒鬼酒缩水、多品牌协同难题待解,中粮酒业2025年百亿营收目标能实现吗?

    你知道浓眉大眼的中粮酒业,2025年的目标是什么吗? 争取2025年实现“整体营收”破百亿,这是中粮酒业成立5周年时对外宣布的。时间是2021年,也算是它的“十四五”规划。 而中粮酒业更长远的目标则写在中粮集团的官网上,打造“中国最优秀的综合性酒类公司”。 什么是“最优秀”?在金哥看来,可能不是中国的“帝亚吉欧”,至少也是中国的“保乐力加”吧。 中粮酒业的全称是“中粮酒业投资有限公司”。雄心勃勃的它,旗下拥有一些响当当的品牌:“长城”“华夏”“桑干”“五星”“酒鬼”“内参”“雷沃堡”“孔乙己”,以及进口酒商号品牌“名庄荟”。 一、实现了哪门子的“协同”? 中粮酒业今年能顺利实现营收百亿的目标吗? 金哥查了下,在中粮酒业2021年宣布百亿目标时,酒鬼酒(000799)当年的营收为34亿元。 而2024年,酒鬼酒预计营收仅实现14亿元左右。 四年时间,营收不增反减,还缩水了20亿元,这无疑为中粮酒业的“十四五”规划能否顺利收官,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酒鬼酒“喝大”的背后,其他品牌能否顶上,并弥补这个“缺口”呢? 在此,我们可以根据公开资料来评估下。 中粮孔乙己酒业有限公司,是中粮酒业100%控股的黄酒企业。多年来,中粮酒业一直试图推动“孔乙己”混改,但迟迟没有下文。 据金哥了解,2023年“孔乙己”实现营收约6152万元。而同期的黄酒上市公司,最少的营收也有5亿元。两相比较,“孔乙己”的体量跃然纸上。 长城葡萄酒,是中粮长城酒业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品牌。2021年,其曾提出在2025年努力实现营收50亿元。 不过,这只是愿景描述而已。这里有一个可资参考的案例:作为葡萄酒行业领军企业的张裕,2024年营收32.77亿元,同比下降25.26%。 行业龙头尚且如此,其他企业的光景,恐更是一言难尽。 金哥注意到,之前有媒体披露:由于中高端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再叠加消费萎缩等因素影响,长城…

    2025-04-23
    1.8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