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金碗,吃黑饭,助纣为虐 国资背景持牌机构中原消金为高炮导流,年化利率3000%!

消费金融迎来两极分化 不能唯利润驱动

今年5月河南日报客户端,刊发了一篇《中原消费金融:激活年轻人消费潜力 跑出新时代最好成绩》。

其中,中原消费金融公司的CEO周文龙说:“我们要顺应时代,理解年轻人,服务年轻人,助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报道还提到,作为正规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必须不断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持续满足年轻人对美好生活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添加动能。

满足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似乎在现实中变了味,变成刺激年轻人物欲的膨胀,进而超前乃至过度消费。

大火的抖音里,中原消费金融宣称“缺钱千万别找黑网贷,这里万元日息低至3元,试试你的额度?”有人发现,在中原消费金融的广告视频中,每期节目中都有高端消费字眼,例如高端耳机、高档香水、帅气西装等,还讲述了年轻人工作、生活、情感、交友等各个方面,通过买超出自己消费能力产品获得幸福感。

有分析认为,作为银保监会监管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与无监管的各类贷款平台不同,在展业过程中,更应注意正确引导年轻人的消费习惯,而不是无底线诱导年轻人消费,将超额奢侈消费与幸福生活结合在一起。

鼓动年轻人奢侈消费、为高炮平台导流,中原消金背后折射着消费金融发展中焦躁的一面。

根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对国内11家消金公司财务数据的统计,每日经济新闻指出:整体来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上半年依然保持较高增速,不过也有个别公司呈现分化状态。

其中,23家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出现了两极分化,头部消费金融公司不管是在营收还是利润上,都已经大大甩开了尾部梯队。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艾亚文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后,消费金融正在逐步回归理性,规模发展瓶颈渐显,部分规模较大的机构资产扩张速度放缓实属正常,有利于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到资产质量上来,一些成立不久的中小持牌金融机构本身规模偏小,利用自身资源及场景优势爆发力较强,在规模扩张时增速显得相对较快。

如今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也在进行增资,反映了行业整体面临的困境:融资渠道缺乏、资产端受制于银行,获客成本高,消费场景饱和。但依靠流量变现、赚取快钱的模式,依旧大行其道。

长此以往,场景深耕不足,渠道拉新将成为恶性循环。而作为持牌机构,无疑需要有更大的责任感,不能拉低谨慎和风控的门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更不可被逐利之心轻易驱使。

本文转载自网贷天眼,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
上一篇 2019-09-26 14:23
下一篇 2019-09-26 15:41

相关推荐

  • 消费金融谋变:一边狂发金融债,一边急转不良资产

    在增量收缩、存量内卷、风险上移的当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正在积极求变。 记者观察到,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求变,一方面表现在加快处置个人不良贷款。截至9月25日,今年有13家消费金融公司在银登中心挂牌转让了107期个贷不良资产包,资产总笔数超过228万笔,未偿本息超过218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 另一方面,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疯狂”发金融债。中原消金近日完成今年第二期20亿元金融债券发行,招联消金、兴业消金、中银消金、杭银消金、马上消金等9家消费金融公司今年累计发行29笔金融债,合计48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不论是发行金融债券,还是转让个人不良贷款都是为了资金合理配置和管理,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在目前的环境下,消费金融机构在合规经营的底线之上,要坚定落实自主经营管理,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禀赋及监管政策导向选择合适的商业经营策略及展业模式,精进科技水平的同时持续严密风控防线。 批量转让不良资产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开始批量出售不良资产。 9月24日,蚂蚁消金、北银消金分别在银登中心(银登网)发布2024年第4期和第14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转让公告,蚂蚁消金本期拟转让20.0328万笔未偿本息5.9亿元的不良贷款,起始价5600万元。北银消金本期拟转让7.333万笔未偿本息27.3亿元的不良贷款,起始价1580万元。 根据银登中心统计,2023年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规模达到965.3亿元,较2022年增长449.4%。其中,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转让成交规模为183.7亿元,占比约19%。2024年上半年,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规模为321.5亿元,同比增长127.5%。其中,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转让成交规模65.2亿元,占比约20%。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25日,今年以来有13家消费金融公司在银登中心挂牌转让了107期个贷不良资产包,资产总笔数超过2…

    2024-09-27
    5.5K
  • 优等生”变动了“差生”,新任管理层能带领兴业消金重回行业前三吗?

    文 丨 姜晨 出品丨鳌头财经 消费金融行业“优等生”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兴业消金”)意外变成了“差生”。 今年上半年,兴业消金实现营业收入51.88亿元,同比下降6.30%,净利润2.77亿元,同比下降78.09%。 在已经披露半年业绩的20家消费金融公司中,兴业消金的净利润同比降幅排名第二。2016年以来,公司也是首次出现中期净利润下降。 兴业消金一直被视为“业绩黑马”。2020年至2023年,净利润连续4年稳居行业前三。 兴业消金净利润为何闪崩?公司没有解释。近3年,公司不良贷款率(以下简称“不良率”)持续攀升,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长。 为了应对业务规模扩张,今年2月底-7月初,公司举债百亿。 备受关注的是,兴业消金在经营方面屡现违规,今年上半年,公司因5项违规被罚170万元。 半年净利罕见大跳水 兴业消金业绩罕见大幅跳水。 今年上半年,兴业消金实现营业收入51.8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49亿元,减少幅度为6.30%;净利润2.7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87亿元,同比减少幅度达78.09%。 这是一份较为糟糕的成绩单。 今年上半年,有2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披露了成绩单。其中,中银消金的净利润垫底,亏损3.05亿元,同比下降208%,降幅最大,而兴业消金的净利润同比降幅排名第二。 与之对应的是,宁银消费金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11.61%,建信消费金融公司、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公司、中原消费金融公司等净利润同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净利润同比降幅接近80%,对于兴业消金而言,是罕见的。 历史数据显示,2016年中期至2023年中期,兴业消金的营收净利持续双增。其中,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2.64亿元,较2016年中期的0.56亿元增长2157.14%. 今年上半年,兴业消金首次出现营收净利双降,净利润表现可以用“闪崩”来形容。 兴业消金成…

    2024-09-25
    5.0K
  • 恒昌公司放贷生意经:“马甲”公司通过收购债权违规放贷?

    从恒易贷到普融花的,再到恒小花,恒昌公司套上“马甲”延续着网贷的生意。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截至12月21日,针对恒昌公司的投诉为41957,针对普融花的投诉有9034条,针对恒小花的投诉有3868条。 近期,有消费投诉称,其更换银行卡后还款余额充足,但普融花一直显示还款失败,导致逾期。在暴力催收等。 实际上,普融花APP目前已在应用商店下架,消费者自然也就找不到APP。不过据消费者投诉称,普融花已经变成了“恒小花”。 普融花是由北京网众共创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移动借贷产品智选App,前身为恒易贷,而北京网众共创科技有限公司则由恒昌投资(香港)国际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2020年8月,恒易贷因为侵害用户权益行为,被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通报。彼时正值P2P遭遇暴雷潮,P2P遭到口诛笔伐,恒易贷遂更名为普融花,但普融花也没过多久就被应用商店“除名”。 普融花“消失”了,但消费者依然遭受着“摧残”。除了上文提到的还款艰难的问题外,普融花还被消费者大量投诉央行发布的公告【2021】第3号文,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存款类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

    2023-12-22
    3.5K
  • 男子看黄推掉陷阱,两个多小时被骗20余万,18万多是从借呗、招联、美团、携程、中邮、马上消费金融临时借来的

    电信诈骗固然可恨,但这些现金贷平台又在这场骗局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直到主人公最后向父母借钱时,在才家人的劝说下幡然醒悟,选择了报警止损。

    2023-07-20 TMT
    23.2K
  • 广告误导消费者 年化利率“触线”?中原消费金融引质疑

    来源|大华观察 网友“被催借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表示收到中原财报披露,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原消费金融放款突破1158.85万笔,累计放款金额1351.5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5.63亿元,同比增长50.7%;新增客户数241.39万户,累计客户数为1333.17万户。 按理来说,作为河南省唯一一家持牌的正规金融机构,中原消费金融应该严守规则、坚持合规经营,但该家公司的表现却令人生疑。 “模糊”的广告 2021年,中原消费金融开始搭建短视频营销项目,招标要求为策划、拍摄、运营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短视频平台账号,建设并运营公司短视频账号矩阵,用多个角度、多个主题、多个账号覆盖各视频平台(主要以腾讯、快手等平台)。 之后,在短视频平台便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借款营销广告,其中不乏雷人的借钱买帝王蟹,被网友批评广告内容误导消费者、三观不正等。 抛开广告内容不谈,这些广告确实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去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1〕第3号》规定,“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示贷款年化利率”。公告要求,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网站、移动端应用程序、宣传海报等渠道进行营销时,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并在签订贷款合同时载明,也可根据需要同时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但不应比年化利率更明显。 从中原消费金融在抖音发布的广告视频截图来看,你能一眼就看到公告规定中,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的年化利率吗? 仔细查找才能在被遮挡的底部发现两排小字:贷款有风险,借款需谨慎,请根据个人能力合理贷款,理性消费,避免逾期,放款时间以实际审批结果为准,年利率10.9%-36%(单利),按日计息。 年化利率引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所显示的中原消费金融36%的年化利率被质疑是在打国家标准的“擦边球”。 对比来看,信用贷的年利率为12.775%;有钱花的日利率为0.02%-0.05…

    2022-02-28
    3.9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