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这家医院的神经内科眩晕门诊正式开诊了!

2023年3月1日,盈康一生旗下四川友谊医院神经内科眩晕门诊正式开诊。该门诊的成立,打造了一站式服务流程,形成规范化诊疗体系,既避免了患者在多个科室之间辗转奔波,又对病因复杂的眩晕症做到专病专治,为患者提供迅速、精准、全面的治疗方案。

成都市这家医院的神经内科眩晕门诊正式开诊了!

据了解,在临床上,眩晕症通常反映出前庭部位的病变,它是一种症状,并不是一个疾病。有此症状的患者一般会出现反复发作性眩晕,会伴有耳聋、耳鸣、耳闷、复听、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等症状。导致这些症状的原因纷繁复杂,主要为神经源性、耳源性、全身性以及精神源性等。据相关医生提醒,若出现以上症状,应尽快就诊,快速明确病因,及时对症治疗。

据四川友谊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神经内科眩晕门诊内设眩晕检查室、眩晕康复室。眩晕门诊配备多种先进的眩晕检查设备,比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眼震电图仪、耳石症检查(变位试验)、前庭双温试验、甩头试验以及平衡功能检查、训练仪等。其中,眼震电图检测利用眼震对中枢性和外周前庭病变进行反应,可对眩晕发病的损伤部位、损伤程度进行定位、定性、量化分析,帮助医生进行下一步诊断和治疗。而且,门诊采用一站式服务流程,及时、快速地通过设备检测为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并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有针对地为患者进行有效治疗。

成都市这家医院的神经内科眩晕门诊正式开诊了!

有媒体此前报道,2023年以来,四川友谊医院围绕“预诊治康”不断拓展和深化医疗服务能力,国际医疗部、超声介入室相继开诊,成立口腔科心电监护下口腔治疗工作组,护理部开展首例迷你中长导管置入术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差异化医疗需求,让区域内更多患者就近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不难看出,盈康一生正持续不断地为四川友谊医院输送大学科建设能力,促成着医院内部学科整体实力的提升。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盈康一生加强科技与服务双创新,逐步实现医疗质量高质化、诊疗全过程可视化、精准诊疗定制化、临床创新成果持续转化,并通过大学科建设和生态赋能,将优质医疗资源和高质量医疗服务以点带面,辐射至旗下更多医院,服务更多有需求的患者,从而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行稳致远。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1)
上一篇 2023-03-06 17:16
下一篇 2023-03-13 10:28

相关推荐

  • 以攻为首——2025汤臣倍健董事长致股东信

    尊敬的汤臣倍健股东: 百亿收入是消费品的一个关卡,我们在这道关卡前来了个急刹车。 百年品牌更是多少企业人的逐梦,“危机”便是征途中的必修课。2024年5月我和团队到境外一家两百多年历史的企业交流,现今的掌门人讲到曾经经历过的八次重大危机,包括战争、自然灾害、大地震、高额负债导致的破产危机等。 过去的2024年是众多消费品价值链解构硬着陆的一年,也是汤臣倍健硬着陆的一年。 风起云涌、暗潮汹涌的膳食营养补充剂(VDS)新周期、新格局正在急剧变化中,急挫比温水煮更让人顿醒。 根据欧睿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维生素与膳食补充剂行业零售总规模达到2323亿元,较上年增长约3.7%。汤臣倍健以9.3%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行业首位。 我们看到,整个行业的主要增量来自于直播电商。2024年VDS品类在线下药店销售同比下滑20%左右。 今年是汤臣倍健创立30周年。 三十而砺,以攻为首。 首要任务是以“以攻为首”的总策略去稳住有质量、可持续的核心业务基本盘。 稳盘的总策略靠的是主“攻”,而不是防守。 防守不是我们的基因和强项,开疆辟土和进攻才是汤臣倍健的选项。 2025年将全面升级国际市场业务拓展策略。 大逆水行舟中,不进就快退,也退无可退。 流量之殇、低质低价之殇,被撩动的内卷终会让从消费者利益到产业都受到反噬。 前几年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生意就是生生不息的利益。首先是消费者受益,然后是价值链中的品牌方、渠道方、供应链方、社区等所有参与方均要受益,能给各方都持续创造利益的生意,才是能长久的生意。 回归生意价值创造的本质。 回归生意的第一性原理。 不符合生意本质的生意“烫手”,终长久不了。 在医保和购买力双重影响之下,零售药店正发生重大的变化。汤臣倍健要做的是以消费者利益为核心,重新确立药店VDS行业新价值链和新模式。 2025年以攻为首的策略,还要体现在对不带来产品价值、不带来用户价值、…

    2025-03-22
    3.3K
  • 中医药征服北美标准 黄海制药扶正化瘀片获加拿大官方认证

    ——中国慢性肝病中成药登陆发达国家市场,全球肝病治疗迎来中国方案!

    2025-03-21
    3.3K
  • mRNA资产价值重估 云顶新耀AI+mRNA创新药布局:拐点已至

    mRNA肿瘤疫苗升温。 3月5日,Moderna在投资者会议上表示,预计首个mRNA肿瘤疫苗V940在2027年上市。mRNA肿瘤疫苗的商业化进程,按下倒计时,Moderna股价应声大涨15.94%。 国内药企也不甘落后。3月6日,云顶新耀宣布,其首款自主研发的新型mRNA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完成首例患者给药,1b期临床数据预计将在年底揭晓。消息公布后,云顶新耀股价单日涨幅高达20.12%,创近4年新高。 Moderna的拐点在市场预期之中,云顶新耀却像是一匹黑马横空出世。过去,云顶新耀在 mRNA领域较为低调,鲜少成为行业焦点。 然而,在创新药领域,所谓的 “意外”往往有着内在的合理性。实际上,云顶新耀早在2021年就已经布局mRNA技术,并且平台能力已经过验证。 2022年,其mRNA新冠疫苗PTX-COVID19-B初次免疫II期试验获积极顶线结果,显示PTX-COVID19-B在第二剂肌内注射接种两周后观察到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比值方面,与BioNTech的Comirnaty达到统计学非劣效。此外,PTX-COVID19-B总体耐受性良好,安全性和耐受性与Comirnaty相似。上述结果,意味着PTX-COVID19-B的有效性、安全性都可媲美BioNTech的Comirnaty。 考虑到上述研究在全球范围展开,涵盖加拿大、南非等多地的众多研究中心,且研究入组规模可观,共招募了565名受试者,积累的临床数据详实可靠,结果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也正是因为平台能力得到验证,为云顶新耀在肿瘤疫苗研发打下基础;而公司前瞻性地投入AI研发,对算法、递送系统等核心技术进行迭代,为其在肿瘤领域逆袭埋下伏笔。某种程度上来说,云顶新耀是真正意义上的港股“AI+创新药”第一股。 历经四年持续投入,云顶新耀已打造出成熟的mRNA技术平台:在抗病毒领域,其新冠疫苗完成临床验证;在…

    2025-03-12 大健康
    730
  • 云顶新耀肿瘤疫苗EVM16取得里程碑进展 《Nature》重磅研究揭示个性化mRNA疫苗显著延长胰腺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期

    近年来,mRNA技术在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应用范围已从最初的传染病防治领域拓展至肿瘤治疗领域。近日,国内创新药企云顶新耀宣布自主研发的新型mRNA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并向外界展示了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mRNA技术平台所开发的多个肿瘤及自免相关的mRNA治疗药物进展,展示了国内企业在mRNA肿瘤领域的前沿探索和卓越能力。 无独有偶,《Nature》杂志也发表了关于mRNA肿瘤疫苗的一项里程碑式研究,在肿瘤学的”无人区”,胰腺癌始终是医生手中的一根刺——它隐秘而凶险,确诊时大多已转移,五年生存率长期困在12%的魔咒中。更令人绝望的是,这种拥有钢铁般微环境的肿瘤对免疫治疗近乎”绝缘”,90%的PD-1抑制剂临床试验在此折戟。2月19日,《Nature》的一项里程碑研究“RNA neoantigen vaccines prime long-lived CD8+ T cells in pancreatic cancer”,如同暗夜中的一道惊雷:个性化mRNA疫苗成功唤醒”超长待机”的免疫细胞军团,在16名接受疫苗的胰腺癌患者中,50%实现三年无复发,最长生存者已跨越四年大关,而他们体内的抗癌T细胞竟被预测能存活数十年! 这项由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领衔的研究,破解了癌症疫苗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如何让疫苗诱导的T细胞既具备强大杀伤力,又拥有堪比干细胞的持久生命力。研究人员通过创新的uridine-mRNA脂质体技术,将患者肿瘤中”隐藏”的新抗原(neoantigen)精准递送,成功激活了原本在胰腺癌中几乎”沉默”的CD8+ T细胞。单细胞追踪技术CloneTrack揭示:这些细胞不仅在血液中巡逻长达3.8年…

    2025-03-11
    3.5K
  • 全球首个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开出中国香港首张处方填补该地对因治疗空白

    12月19日,港股创新药企云顶新耀(01952.HK)再次传出利好,公司宣布,全球首个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布地奈德肠溶胶囊)于12月16日在香港港怡医院开出中国香港地区首张处方,开启了香港IgA肾病对因治疗的新时代。这也是耐赋康®今年以来继中国内地、新加坡之后,第三个商业化上市的地区。 中国是全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作为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约占35%-50%。目前我国有约500万的IgA肾病患者,且每年新增IgA肾病确诊患者超过10万人,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除此之外,与其他国家尿毒症构成比例不同的是,在中国引起肾衰尿毒症需要透析的病人中,IgA肾病占比颇高。“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IgA肾病患病率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风险相较于其他人群高56%,且疾病进展更快,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香港大学临床医学学院肾内科、亚太肾脏病学会(APSN)前主任委员邓智伟教授表示。 随着近年来对IgA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对疾病的治疗策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保护患者肾功能,尽力减缓进入肾衰竭的时间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世界权威IgA肾病指南《2024版KDIGO IgA肾病和IgA血管炎临床管理实践指南(公开审查版)》中,也改变了2021年KDIGO指南中的治疗路径仍以最大化的支持治疗为主的推荐,而是为IgA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更加清晰的对因治疗策略。 耐赋康®作为全球首个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完全批准的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其于2024年5月份获得中国香港卫生署批准,用于治疗有疾病进展风险的原发性IgA肾病成人患者。在临床研究中对于中国人群的数据分析显示,耐赋康®减少66%肾功能下降,疾病进展至透析或肾移植的时间预估可延缓12.8年。 “随着耐赋康®在中国香港首…

    2024-12-19
    5.7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