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都不听我的 VS 员工什么都听我的

最近光涧遇到的两个咨询案例非常的有趣。在一个案例里,管理者抱怨团队工作缺乏开放性,自己提了很多改进意见,结果团队还是按照原来的方法来,使得作品没有新意总是原地踏步。在另一个案例里,管理者则抱怨团队没有主动性,什么都听自己的,让他们提问题或者提建议总是得不到回应。

同事问我说,员工到底该不该听老板的话?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又不该听呢?表面上看起来,这两个案例里的关键动作是「员工听不听老板的话」,他们的情况也是相反的。但实际上,他们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就是「我期望的行为,员工没有」。

第一个案例里,管理者关心的是员工的开放性,它相对应的行为是「接纳别人好的建议,精进自己的做法」。第二个案例里,管理者关心的是员工的主动性,它对应的行为是「提出质疑、不同的想法和方案」。

今天的管理专栏,我们就来借这两个案例,来说说为什么会出现「我期望的行为,员工没有」的情况。我们现在可以做些什么来避免或者补救。

为什么公司期望我这样做?

你期望别人有某种行为,首先要能够回答「为什么要这么做」,要让对方相信这样做是对的、有价值的、合乎情理的。

如果你自己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或者在回答的时候发现这是不合理的要求,那么别人做不到也就不足为奇了。比如,你希望经常写代码到凌晨 2 点的工程师每天早晨 8 点钟打卡上班,或者你希望一个人独立运营一个日更的公众号并且还要达到一本杂志的品质。

在前面两个案例里提到的行为,其实都是这两个公司想要的企业文化。也就是说,公司的管理者认为,公司的每个人都应该这样行事,如果不这样的话,公司就不再是他们想要的公司了。那么问题就来了——团队知道吗?

在第一个案例里(员工什么都不听我的),他们对开放性的坚持,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做的是行业革新的事,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可以做成的,需要充足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竞争优势是品质好,只有保持开放性才能不断地精进自己品质。但是,管理者并没有和团队明确沟通过这个原因,公司的价值观也是光涧近期才帮他们梳理的。因此他们接下来就要补上沟通的工作。

在第二个案例里(员工什么都听我的),想要员工有主动性,是因为他们解决的是个跨界的复杂问题,所以他们招各个领域里非常优秀的人,就是希望不要被创始人本身的专业背景所限制。管理者有过明确的沟通,在员工入职时、和内部沟通中会反复强调,但并不见效。这就需要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当员工这样做的时候是不是遇到了阻碍?

我这样做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阻碍?

我们对第二个案例里的员工做过一些访谈,发现大家遇到的困难是:不敢提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再进一步追问,了解到大家担心自己看起来很蠢,而产生这个担心的原因,是管理者总是能轻而易举地在他们的想法里找出漏洞。也就是说,当你被要求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也这么做的时候,你首先遭遇到了否定。这是让人很难受的。

管理者其实是没有恶意的,只是想要讨论这些想法。但这里有两个管理者可能忽视的点:第一,没有什么想法是完美无瑕的;第二,重要的是让想法变得有用,而不是发现这些想法哪里没用。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个想法时,首先要问背后的洞察是什么,这个想法的价值会是什么,基于此再去讨论可能会有哪些问题,如何把这个想法变得更有用。

既然我们期望的行为是员工主动提出质疑、想法和建议,那么无论这个质疑、想法和建议是不是靠谱的,就要在第一时间对这种行为给出正面的回应,关心这些质疑、想法和建议里有价值的部分,是一种正面的回应,一起讨论如何让这个想法变得更有用,也是一种正面的回应。

另一方面,如果团队确实是当前没有能力提出有用的想法,这种正面回应的提问方式,也可以帮助大家去建立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习惯。

而一上来就讨论这些想法里不好的部分,则是一种负面的回应。我们在 Design Workshop 的头脑风暴部分,常常强调「Defer Judgment」,就是希望大家的思维不要被武断的反馈给限制住,而是有机会沿着不靠谱的想法走到一个很厉害的解决方案。日常工作也是一样的。

如果持续得到负面的回应,慢慢的就会失去提出想法的信心,不但不敢提,很可能连想都不敢。

我不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

第二个案例告诉我们,对于行为的反馈,是这个行为能否持续出现的一个关键因素。第一个案例其实也有一样的问题,只是他们的情况是:这个行为一直没有出现。

你反复告诉我要做一个事,但我不做,你也没怎么样。我一次不做,你没怎么样;我两次不做,你也没怎么样;久而久之,我当然觉得做不做是无所谓的。

所以,当你认为很重要的行为没有出现的时候,不能保持沉默,一定要给出负面反馈,让员工知道需要承担的后果。像第一个案例里的情况,直接的负面反馈是「作品没有新意没有进步,需要再做修改」,之后的负面反馈是「可能会失去获得更有挑战的项目的机会」,再往后的负面反馈可能是在绩效考核时因为缺乏开放性而失去晋升的机会。

再举另外一个我之前遇到的咨询案例。这个公司出现了一次生产质量的事故。公司的负责人问我是不是要对负责最终质量的生产部门经理进行惩罚。但在此之前,这个公司对于生产流程的责任划分以及质量要求其实没有明确的标准。我建议他们,请生产部门经理组织整个生产流程上的员工进行复盘,一起提出明确的流程和标准;然后在全员大会上通报这件事情,公司的负责人要对此次事故负责,但同时分享新的流程和标准,并且明确这个事故是不可接受的;之后再发生类似的情况,责任人就要受到扣除奖金、甚至革职的惩罚。

这个反馈要快,不能拖延。一旦拖延,就会给更多的人传递这个行为可以被包容的信息。

总结

所以,当我们发现公司里出现了「我期望的行为,员工没有」的情况时,一定要想一想:有没有和员工沟通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行为,当员工有这样的行为出现时有没有给出正面的反馈,当员工持续没有这样的行为时有没有给出负面的反馈。

当然,正如我同事听完上文之后说「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光明白道理是没有用的,练习、反复地练习,才是真正的最有用的方法。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19-07-01 18:47
下一篇 2019-07-02 09:58

相关推荐

  • 彝族婚俗“活态”呈现!大石板古村上演“彝情定三生”非遗盛宴

    ——凉山旅游新IP!大石板古村发布彝族婚宴沉浸式产品

    2025-04-25 资讯
    336
  • 10000+优质岗位重磅来袭!4月26日相约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职”等你来

    粤聚英才,粤见未来! 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部署要求,夯实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4月26日,“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成都站)将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启动。 活动由教育部、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湛江市委人才办、湛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湛江市教育局等单位具体实施,活动将面向川渝地区高校毕业生、社会青年人才,搭建跨区域人才对接桥梁,助力广东与西南地区英才“双向奔赴”。 本次活动聚焦西南地区人才与广东产业精准对接,致力打造一场集城市宣介、产业展示、人才招聘、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盛会,向西南地区的各类人才发出诚挚邀约。 本次招聘会产业覆盖广,涵盖人工智能、软件与互联网、生物医药与健康等广东重点产业以及湛江“四绿一蓝”特色产业。单位参与度高,宝钢、巴斯夫、恒兴集团、格力电器、马可波罗股份等知名企业以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 医科大学等广东省内超200家企事业单位送岗上门 据了解,本次招聘会,已募集超10000个优质岗位。其中,10万元-20万元年薪岗位近5000个,20万元-50万元年薪岗位超5000个,50万元-100万元年薪岗位超600个,100万元以上年薪岗位超100个,现场还有超10000个实习岗位等你。 同步线上直播带岗,还有数百家企业线上云端揽才,岗位多种多样、专业需求广泛。 目前,优质岗位仍在持续募集中,真情实意邀约各路英才到广东、来湛江! 同时招聘现场规划多重趣味展位,不仅有岗位任挑,更有精彩互动游戏、礼遇湛江礼品等待广大求职者解锁体验。 微信搜索“粤就业”小程序,关注“百万英才汇南粤(成都站)”即可扫码报名

    2025-04-18
    651
  • 穿越百年!大石板古村“真·沉浸式婚礼”上线

    随着2025年五一劳动节的脚步日益临近,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盛宴即将在西昌的大石板古村拉开帷幕。这里,不仅有古老的彝族传统婚俗等待着被发现,还有融合现代创意元素的沉浸式体验,让每一位游客都能穿越时空,成为这场盛事的一部分。 爱意满满,跨越百年的爱情故事 在这个充满诗意与浪漫的季节里,“彝情定三生,古村大婚”将为大石板古村注入新的活力。以一对彝族新人阿木和阿依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传统仪式,重现他们的爱情传奇。从大石板牌坊出发迎亲到周家大院,再经灵鹰寺沿茶马古道至五省会馆,这条线路不仅是对古老文化的致敬,更是对新人爱情旅程的完美诠释。 “彝情定三生,古村大婚”的设计理念在于通过这一场盛大的传统彝族婚礼,集中向世人展示彝族文化中的服饰、美食及习俗等文化。更展示了大石板古村作为“旅拍古村”、“文化古村”的独特魅力,同时为这片古老的大地注入新的活力。 沉浸式体验,感受彝族文化的魅力 五一假期期间,每天上午10:00,在茶马古道到五省会馆的线路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即将上演。迎亲、泼水、梳妆礼、背新娘等环节,无不体现着彝族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与祝福。尤其是那场壮观的坝坝宴,将带给游客们最地道的彝族美食体验;坨坨肉、火烧干巴、老奶洋芋酸菜等特色佳肴让人回味无穷。 更令人兴奋的是,参与活动的游客还能体验到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比如,选择加入“新郎家族”或“娘家人”,亲自参与到婚礼的每一个细节中;或是挑选一套色彩斑斓的彝族服装拍照留念,甚至参加敬酒对歌环节,聆听深情山歌,感受彝族人对自然与祖先的敬畏之心。 非遗手作,随礼即赠的独特礼物 为了让这次活动更加难忘,主办方特别准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手工艺品作为礼物送给参与者。只要随个“礼金”,就可以作为新人的“亲友”沉浸地参与婚礼之中,并获得一件精美的彝族手作纪念品。这些手工艺品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每位参与者独特经历的见…

    2025-04-18
    5.3K
  • 践行“全民阅读”国家战略,句象书店打造复合型公共阅读空间创新样本

    全民阅读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推广全民阅读念兹在兹,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3月1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率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和民进中央联合调研组,围绕“全民阅读·公共阅读空间的社会价值”赴句象书店北京和谐银座店调研并举行座谈会。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陈宝生,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庹震、驻会副主任曹军,全国政协委员郑富芝,民进中央副主席王刚、庞丽娟参加调研。 (朱永新参观句象书店) 句象书店是学大教育集团响应国家“全民阅读”战略,创新打造的复合式文化阅读空间。截至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七个城市落地十三家门店。调研组一行参观体验了句象书店多元化的空间规划和丰富的业态设置,详细了解了句象书店“共享阅读+文化空间+阅读服务”的复合运营模式,并对句象书店的创新和尝试,给予了高度评价。 (座谈会在句象书店内举行) 座谈会上,朱永新向支持本次调研的有关单位表示感谢。他指出,3月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民进会员、福建师范大学校长郑家建在联组会上围绕“打造儿童青少年阅读生态”作了发言。在听取大家发言后,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引发了热烈反响。民进中央和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认真学习贯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联合开展全民阅读推广工作调研,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助力全民阅读推广体系健全完善。 (朱永新在座谈会上发言) 朱永新肯定了句象书店在建设面向青少年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取得的初步成效。针对书店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他强调,希望书店坚持可持续发展;要在提升读者阅读品质上下功夫,精选真正能够启迪青少年智慧,帮助他们更好发展的好书;书只有被阅读才有生命,要培训领读者,带领读者阅…

    2025-03-17 资讯
    693
  • “小米可乐”“平安好医生”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10月19日至22日,以“知识产权的平衡保护与创新发展”为主题的2024年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世界知识产权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92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300名知识产权界人士与会。 据悉,这是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AIPPI)成立127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世界知识产权大会,大会每年举办一次。 当下正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蓄势攻坚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承前启后期,世界知识产权大会的召开表明了国际组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以及对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的肯定,同时也表明我国以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知识产权保护是护航营商环境有力武器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新时期,我国通过有力的司法保障,重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使得我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竞争环境。 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小米科技”)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公司在全球科技市场的角逐中脱颖而出,成为如日中天的优秀科技品牌。而拥有一流市场号召力的小米科技,自然也引起各路“不法”商家以各种形式跨界“傍名牌”。 “天生自带流量小米+可乐” “中国的小米、世界的可乐”“小米致敬可乐”“前有,小米手机,为发烧而生,今天,小米可乐,为发酵而生”“小米可乐,不负小米之名”“喝小米可乐,送小米手机”……一夜之间,“小米可乐”饮料横空出世,相关广告也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正当消费者以为小米科技进入饮料行业时,2022年7月,小米科技以“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为由,一纸诉状将生产销售“小米可乐”的北京清泉出山饮品有限公司、天津秋林格瓦斯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紫泉饮料工业有限公司、肇庆奇乐之仁堂饮料食品有限公司、沙坪坝区雍某某烟草副食经营部告到法院。 业内人士表示,以科技知名品牌“小米”直接组合“可乐”,就产生了“小…

    2024-12-15
    754
已有 0 条评论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