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都不听我的 VS 员工什么都听我的

最近光涧遇到的两个咨询案例非常的有趣。在一个案例里,管理者抱怨团队工作缺乏开放性,自己提了很多改进意见,结果团队还是按照原来的方法来,使得作品没有新意总是原地踏步。在另一个案例里,管理者则抱怨团队没有主动性,什么都听自己的,让他们提问题或者提建议总是得不到回应。

同事问我说,员工到底该不该听老板的话?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又不该听呢?表面上看起来,这两个案例里的关键动作是「员工听不听老板的话」,他们的情况也是相反的。但实际上,他们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就是「我期望的行为,员工没有」。

第一个案例里,管理者关心的是员工的开放性,它相对应的行为是「接纳别人好的建议,精进自己的做法」。第二个案例里,管理者关心的是员工的主动性,它对应的行为是「提出质疑、不同的想法和方案」。

今天的管理专栏,我们就来借这两个案例,来说说为什么会出现「我期望的行为,员工没有」的情况。我们现在可以做些什么来避免或者补救。

为什么公司期望我这样做?

你期望别人有某种行为,首先要能够回答「为什么要这么做」,要让对方相信这样做是对的、有价值的、合乎情理的。

如果你自己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或者在回答的时候发现这是不合理的要求,那么别人做不到也就不足为奇了。比如,你希望经常写代码到凌晨 2 点的工程师每天早晨 8 点钟打卡上班,或者你希望一个人独立运营一个日更的公众号并且还要达到一本杂志的品质。

在前面两个案例里提到的行为,其实都是这两个公司想要的企业文化。也就是说,公司的管理者认为,公司的每个人都应该这样行事,如果不这样的话,公司就不再是他们想要的公司了。那么问题就来了——团队知道吗?

在第一个案例里(员工什么都不听我的),他们对开放性的坚持,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做的是行业革新的事,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可以做成的,需要充足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竞争优势是品质好,只有保持开放性才能不断地精进自己品质。但是,管理者并没有和团队明确沟通过这个原因,公司的价值观也是光涧近期才帮他们梳理的。因此他们接下来就要补上沟通的工作。

在第二个案例里(员工什么都听我的),想要员工有主动性,是因为他们解决的是个跨界的复杂问题,所以他们招各个领域里非常优秀的人,就是希望不要被创始人本身的专业背景所限制。管理者有过明确的沟通,在员工入职时、和内部沟通中会反复强调,但并不见效。这就需要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当员工这样做的时候是不是遇到了阻碍?

我这样做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阻碍?

我们对第二个案例里的员工做过一些访谈,发现大家遇到的困难是:不敢提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再进一步追问,了解到大家担心自己看起来很蠢,而产生这个担心的原因,是管理者总是能轻而易举地在他们的想法里找出漏洞。也就是说,当你被要求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也这么做的时候,你首先遭遇到了否定。这是让人很难受的。

管理者其实是没有恶意的,只是想要讨论这些想法。但这里有两个管理者可能忽视的点:第一,没有什么想法是完美无瑕的;第二,重要的是让想法变得有用,而不是发现这些想法哪里没用。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个想法时,首先要问背后的洞察是什么,这个想法的价值会是什么,基于此再去讨论可能会有哪些问题,如何把这个想法变得更有用。

既然我们期望的行为是员工主动提出质疑、想法和建议,那么无论这个质疑、想法和建议是不是靠谱的,就要在第一时间对这种行为给出正面的回应,关心这些质疑、想法和建议里有价值的部分,是一种正面的回应,一起讨论如何让这个想法变得更有用,也是一种正面的回应。

另一方面,如果团队确实是当前没有能力提出有用的想法,这种正面回应的提问方式,也可以帮助大家去建立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习惯。

而一上来就讨论这些想法里不好的部分,则是一种负面的回应。我们在 Design Workshop 的头脑风暴部分,常常强调「Defer Judgment」,就是希望大家的思维不要被武断的反馈给限制住,而是有机会沿着不靠谱的想法走到一个很厉害的解决方案。日常工作也是一样的。

如果持续得到负面的回应,慢慢的就会失去提出想法的信心,不但不敢提,很可能连想都不敢。

我不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

第二个案例告诉我们,对于行为的反馈,是这个行为能否持续出现的一个关键因素。第一个案例其实也有一样的问题,只是他们的情况是:这个行为一直没有出现。

你反复告诉我要做一个事,但我不做,你也没怎么样。我一次不做,你没怎么样;我两次不做,你也没怎么样;久而久之,我当然觉得做不做是无所谓的。

所以,当你认为很重要的行为没有出现的时候,不能保持沉默,一定要给出负面反馈,让员工知道需要承担的后果。像第一个案例里的情况,直接的负面反馈是「作品没有新意没有进步,需要再做修改」,之后的负面反馈是「可能会失去获得更有挑战的项目的机会」,再往后的负面反馈可能是在绩效考核时因为缺乏开放性而失去晋升的机会。

再举另外一个我之前遇到的咨询案例。这个公司出现了一次生产质量的事故。公司的负责人问我是不是要对负责最终质量的生产部门经理进行惩罚。但在此之前,这个公司对于生产流程的责任划分以及质量要求其实没有明确的标准。我建议他们,请生产部门经理组织整个生产流程上的员工进行复盘,一起提出明确的流程和标准;然后在全员大会上通报这件事情,公司的负责人要对此次事故负责,但同时分享新的流程和标准,并且明确这个事故是不可接受的;之后再发生类似的情况,责任人就要受到扣除奖金、甚至革职的惩罚。

这个反馈要快,不能拖延。一旦拖延,就会给更多的人传递这个行为可以被包容的信息。

总结

所以,当我们发现公司里出现了「我期望的行为,员工没有」的情况时,一定要想一想:有没有和员工沟通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行为,当员工有这样的行为出现时有没有给出正面的反馈,当员工持续没有这样的行为时有没有给出负面的反馈。

当然,正如我同事听完上文之后说「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光明白道理是没有用的,练习、反复地练习,才是真正的最有用的方法。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19-07-01 18:47
下一篇 2019-07-02 09:58

相关推荐

  • 现实版“谢之遥”:95后小伙为李子开发布会、用手机“盘活”山村

    在“教育改变命运”“考出大山”仍是主流叙事的当下,真有年轻人愿意放弃城市生活,回到贫瘠的乡村,从零开始吗?

    2025-07-31 资讯
    198
  • 孙宏斌全身而退后,华发还在填深圳百亿地块的“坑”

    尽管退回地块将锁定近7亿元的亏损,但对华发而言,这或许也算是及时止损。

    2025-07-30
    68
  • 2025中国新疆喀什·伽师新梅万里行走进成都

    在金秋送爽的季节,一场融合味蕾享受与情感交流的盛宴在成都市精彩绽放。2025中国新疆喀什·伽师新梅万里行成都专场推介活动于7月23日在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圆满举办,为成都市民带来了一场集味觉盛宴、文化交流与商业合作于一体的非凡体验。 上午时分,活动现场人声鼎沸,气氛热烈非凡。伽师县政府领导、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领导以及成都水果经销商代表等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伽师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江锋同志首先登台致辞。王江锋同志深入阐述了伽师新梅产业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并表达了政府对伽师新梅产业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与大力支持,他对即将在新疆喀什伽师县举行的新梅行业大会做了简要介绍,并诚挚地邀请每一位热爱新梅、关注新梅产业发展的朋友于8月5日一同在伽师,感受那份来自西域的甜蜜与热情。 紧接着,四川海吉星智慧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鲁家晶也上台发言,他不仅详细介绍了公司市场的概况,还对“伽师新梅万里行成都站”活动给予了高度肯定与支持,让在场嘉宾对伽师新梅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随后,为了表达对市场和经销商的诚挚感谢与高度认可,活动现场还精心准备了授牌仪式。由伽师县政府领导为优秀推广市场——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与多家优秀经销商授牌,以此表彰他们过去一年在市场拓展、品牌推广以及客户维护等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同时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合作中继续携手共进,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最后,伽师新梅推广大使刘龙龙先生上台,为在场嘉宾详细解读伽师新梅的卓越品质与独特品格。刘龙龙先生从种植环境、品种优势、采摘标准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展现了伽师新梅的独特魅力。通过他的精彩讲解,大家对伽师新梅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活动高潮部分,随着主持人的宣布,战略签约仪式隆重举行。伽师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江锋与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有限责…

    2025-07-24 资讯
    1.6K
  • 公募REITs二季度“成绩单”,能源类产品业绩冰火两重天

    从不同项目资产类型来看,消费、交通、能源类表现最为亮眼。

    2025-07-22
    147
  • 揭秘ZCAR竹子买车逆市场而驰现状

    在汽车行业深度内卷的当下,ZCAR竹子买车却划出一道逆周期增长曲线,成为突破行业局限的现象级存在。剖析其突围路径,本质是十一年来在品牌势能、硬核实力和用户价值维度持续深耕的厚积薄发。 长期拓展品牌影响力与向下扎根并驾齐驱 ZCAR竹子买车深谙流量密码与线下根基的共振效应,全力拥抱数字化生态,以超百人直播天团为核心,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流量高地构筑专业级“线上云展厅”。主播化身懂车伙伴,通过深度解读与实时互动,将选车过程升维为沉浸式体验,高效穿透用户心智。线下布局更显战略定力,打造超6万㎡价值上亿的汽车仓库式展厅,覆盖经济代步至高端新能源的全谱系现车。这些空间不仅是物理载体,更是提供极致用户体验中枢。从精准需求洞察、柔性金融方案定制到全流程无忧代办,以“极致省心”和“无界透明”重塑用户触点,实现线上引流与线下转化的完美闭环。 金牛区高质量发展企业获奖,政府背书彰显实力 其稳健内核获得权威加冕,荣膺成都市金牛区2024年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企业(单位)奖,是官方对其合规治理、创新动能及区域经济贡献的强力背书。这份认证绝非虚名,而是公信力杠杆,向市场清晰传递其作为可信赖行业标杆的信号,为品牌信任资产注入高浓度价值。 十一年10万车主信赖,价格透明服务至上 最具说服力的勋章,来自十一年超10万车主的数据展示。十一年淬炼,ZCAR竹子买车始终将用户价值置于北极星位置,价格穿透式透明,配置清单与费用结构全链路可视,终结传统车市议价迷雾;产权绝对保障,坚持车辆100%直落个人户,赋予用户无虞的终极归属;金融生态丰盈,联袂40+顶级金融机构,提供覆盖低门槛首付至灵活长周期的多元方案,条款细节无盲区;更构建了贯穿拥车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护城河,以完善售后体系兑现无忧承诺。这种对“透明、省心、归属感”的极致兑现,催生出强大的用户信任飞轮,成为驱动增长的永续引擎。 ZCAR竹子买车的逆势上行,是全域…

    2025-07-21
    434
已有 0 条评论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