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干预”实现化茧成蝶
光谷农产品这种以郑商所期货仓单作为交易的标的物,将期货市场每天的结算价格作为其交易基准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交易客户提供包括资金、信息和仓储服务的运作模式,究竟有多大吸引力呢?
众所周知,棉花采购是棉纺织企业的一大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棉花价格波动大;第二,棉花的现货市场不成熟;第三,企业的资金困难;第四,各种服务落后等其他原因。
是不是光谷农产品的交易模式解决了这些痛点,客户就会蜂拥而至了呢?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在解决了公信力后,平台的影响力仍需要通过自身来实现。新平台影响力想在短时间集聚,并非易事。对于这个问题,光谷农产品是如何解决的呢?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平台初期发展所面临的影响力不足,光谷农产品采取了“外力干预”,即成为卖方的买方和买方的卖方,将那些不能连接的交易连接起来。同时,光谷农产品提前在郑商所锁定仓单,在远期去对冲掉风险。
侯凡春表示,光谷农产品通过上述方式,既解决了货物谁来卖的问题,也解决了风险转移问题。再加上光谷农产品提供的资金、仓储、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后,棉纺织企业来参与交易也相对轻松了。
不仅如此,期货日报记者从光谷农产品获悉,为了使风险对冲的准确性得到保证,每天开盘之前光谷农产品的财务部要向交易部提供全部在库货物的实际成本,以便最终的定价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光谷农产品也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风险对冲模型。
在今年上半年,光谷农产品推出了基差竞拍,即卖方首先根据系统平台每日线上挂牌的基差进行交易,一旦基差成交,卖方就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完成仓单的货权转移。货权转移完成后,卖方就通过光谷农产品指定的点价通道进行自主点价,点价完成后,系统进行结算。如果卖方违约,将按规定受到一定程度的处罚。
目前,光谷农产品的业务合作范围已经放宽到了期货公司和其他投资公司。那么,光谷农产品的业务模式具有广泛适用性吗?记者从光谷农产品的交易额数据表发现,其交易额从2015年的1.28亿元到2016年的3.31亿元,再到2017年1月至11月份间的4.12亿元。用数据来说话,光谷农产品业务模式的适用性得到了完美论证。
盈利验证模式可行性
对于光谷农产品的运作模式,侯凡春称:“即期交易、提前定价交易、远期交易、标准化交易是光谷农产品运作模式的路径选择。不过,光谷农产品的目前运作模式也完全符合当下的中国商品交易基础条件,这点是可以肯定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广西糖网、无锡不锈钢的运作模式属于资源型中间市场的话,那么光谷农产品属于非资源型的中间市场。”
光谷农产品模式盈利能力如何呢?众所周知,现货交易所产生的手续费是完全不能覆盖交易平台的运营成本的。光谷农产品目前在交易环节还是免收手续费的,这不禁让人惊叹:“上有老下有小,哪里来钱养家?”
“一个没有清晰盈利模式的平台,算不上一个好平台。”肖方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近几年来,伴随着仓单交易规模的快速增长,光谷农产品盈利的第一大来源就是仓单的溢价,并且光谷农产品对棉花仓单的细分优势和个性化服务,极大地提高了仓单销售的议价能力。同时,自营性质的套利交易(因为锁定仓单与交易时点是错位的,这为进行这样的交易提供了可能)是我们第二大盈利来源。在套期保值有效时,仓单极好的流动性为对冲交易提供了保障,还实现了其他收入。
对于中间市场的盈利能力,侯凡春认为,一个成熟的中间市场商业模式是在努力解决了与现货接轨之后,它的远期交易才会逐渐成为行业中远期现货价格和商品流的风向标。在强大交易的影响力之下,融资、信息、仓储、物流等服务才会被最大程度释放出来,这时交易平台便会产生出强大的盈利能力。”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