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妓女:股市一涨一跌 精英就来找我

无论对于什么行业来说,华尔街都是一块“肥肉”:从房地产、餐饮再到性交易,都是如此。

“市场一有大的变化,这些人(华尔街精英)就会联系我。差不多一天左右吧,股市或涨或跌,他们要休息的时候就会打电话叫我,”30岁的佐伊说。她是一名“独立妓女”,不属于任何机构,也没有什么代理人。从20多岁开始,她就开始干这行了。现在,她开价每小时600美元(差不多3000元人民币)。

华尔街妓女:股市一涨一跌 精英就来找我

最近几周,我一共采访了六个从事性交易的妓女。她们都告诉我,华尔街也有性交易。事实上,无论对于什么行业来说,华尔街都是一块“肥肉”:从房地产、餐饮再到性交易,都是如此。

生活拮据,被迫入行

2008年对全球金融市场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这一年,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不过对于佐伊来说,故事才刚刚开始。这一年,她开始从事性交易。她的住处有两张床,一张她自己睡;而另一张则是为她的客户准备的。房间的墙壁上贴的都是她的作品(在‘广告’中,她形容自己为“一个需要帮助的艺术系学生”)。她的故事听起来有点儿堕落,就像纽约市前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说的那样:纽约,是一个奢侈的城市,富人和他们的仆人同在。

据佐伊自己说,她是被迫为这些“精英人士”提供性服务的,而正是这些精英人士撑起了美国一大部分经济。

在学完时装设计后,佐伊就来到了纽约,希望能从事与此相关的行业。

“给人做定制时装根本挣不了什么钱,”佐伊告诉我说。“我从未赚过太多的钱。我们经常一连工作数小时,每小时只有15美元(约合90元人民币)的收入。我在这个城市的时尚行业干了两年。一些人和我一样,也没赚着什么钱。我在这个行业看不到什么希望。有了钱,我就可能能干自己喜欢的工作了。我还做过五年的实习生。”

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她的生活已经很拮据了,不过房租还在上涨。迫于无奈,她只得为人提供性服务。她称这纯粹是出于生存的需要。她通过“性服务中介”认识的客户有很多都在金融行业工作。

“但是这些中介压榨得太厉害,最后我也赚不到太多钱。所以,我决定自己单干了,”她说。

“这些银行家、高级客户愿意出钱,他们希望得到好的‘服务’。说实话,这些人相当挑剔。现在没有中介机构扣我的钱了,不过我得付房租。我每个周末大约能赚3000美元(1.8万元人民币)。但是我真的很辛苦。整个周末,我几乎是在不停地接客。”

身价高源于“营销策略”

我问佐伊,什么原因使她比一般的妓女要更“值钱”(她的要价是其他人的三倍)。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营销策略,”佐伊说,“我倒是希望有人情的因素。但是我现在知道这并不是因为我的技术比她们好。”

佐伊的“营销策略”使她的客户范围很广。“我现在自己单干。我不会接那些讨厌的家伙的电话。一般来说,我的客户都非常有计划,有时候他们甚至会提前一个月来打电话预约。而那些只顾着给中介机构扔钱的年轻人却不是这样。他们只会提前半个小时预约。而中介里的女孩儿们则像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一样,股票市场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她们就能立马感觉到。

接着,佐伊又提到了她的顾客们。“整个华尔街就是一个金字塔。向塔尖爬的20多岁的年轻人要远比40多岁的人多得多。20多岁的年轻人还在努力打拼,而40多岁的中年人却已经巩固了他们的地位。这些年轻人野心勃勃,每周要工作90个小时,连发型都差不多。他们看上去很可悲,不过,通过花高价买春,他们还是会有一些快活的时光。”

精英买春是华尔街圈内公开的秘密

“尽管这些人不会向别人提及,但在整个华尔街圈子中,这些精英人士买春几乎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她接着说。“这就好像是炫耀他们的自信心似的。他们都知道没有多少人能爬上金字塔顶端,40来岁当上经理的也没几个。所以花大把的钱找妓女其实是炫耀自信心的一种方式:我知道我自己有一天会赚大钱,所以我现在就敢这么花钱。”

今年二月份,股市的行情不错,佐伊的生意也很不错:房地产经纪人、汽车销售员以及其他精英人士给她带来了不错的收入。“我想,对于华尔街的男人们来说,这是一种仪式,”佐伊说。“每个月挣10万美元,单单一个周末就会在妓女身上花上1万美元。这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因为他们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有自己的私人保镖,而且还是那种花重金聘请的保镖。你管他们要得越多,他们就越高兴。”

“一些男人喜欢通过中介找妓女是因为他们不只想要一名妓女为他们服务,而是好几个。这样,一旦他们的身份经过审核,他们就可以打电话招妓了。半个小时后就有人来了。”

并且,她说,在通过信用卡付钱时,这些男人并不怎么讲信用,他们常常“吃霸王餐”。所以最终,信用卡公司只得关掉了这些中介机构的银行账户。

高价格意味着“高要求”

佐伊说,尽管会付钱,但这些男人的要求也很高、很具体:比如,他们会告诉妓女,她们应该怎么为他们服务才能满足他们。

“而且,如果你做得不好,他们就会向中介报告,挑你的各种毛病。以前我在中介做时就碰到过这种事,”她说,告诉我这就是她选择“单干”的原因。

“有些女孩儿专门为这种一下子叫好几个妓女的客户服务。这些客户只是不愿意一个人吸毒罢了。而且,这些女孩儿的存在使他们觉得自己很重要。又或者,他们是为了赶时髦?我也说不清楚,”佐伊说。

“我不喜欢参与这样的‘聚会’。我讨厌那些脏兮兮的家具,讨厌回答那些尴尬的问题,那些话题总与性有关,这对我来说太残忍了。”

“他们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曾经干过这档子事”

“这些男人能赚钱,”她说,“他们认为性交易也是用他们的钱来买东西,他们想要得到高质量的服务。而之后,他们便会将这件事抛之脑后,就像扔掉用过的产品一样。这还不算,在别人面前,他们绝不会承认自己曾经干过这档子事。”

“这些家伙太自恋了。他们拒绝承认这是他们真实生活的一部分,”佐伊说。当我问她觉得自己有没有真实生活的时候,佐伊摇了摇头。

接着,她又补充道,“和其他人相比,这些华尔街的男人对我更不感兴趣,更不把我当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看。”佐伊停下来,喝了一口饮料。“有的时候,我反倒觉得这是一种安慰。他们不需要我使他们觉得自己很特别。他们只是来到我的住处,然后办事,之后拍拍屁股离开。”

“我曾经和一个华尔街的花花公子约会过一阵儿。我和他约会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从不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感兴趣。所以,我的职业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个问题。”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1)
上一篇 2018-04-20
下一篇 2018-04-20

相关推荐

  • 什么是做空、轧空、多空策略?真实世界的做空有哪些玩法?为什么说做空收益有限风险无底洞?

    说到做空(Short Selling),我们感觉在索罗斯做空英镑,还有2021年韭菜各种做空等等。 今天我们就结合这些五花八门的经典案例,当然里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一起来把整个逻辑线条捋一捋,讲一讲做空到底是什么,有哪些千奇百怪的玩法,以及它为什么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什么是做空? 做空的概念其实并不难理解。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想做投资,如果你看好了一个期货,你预期它会涨,你就买入,等它涨了你再卖出,从中间赚一笔。 我们知道金融产品它可能会涨就可能会跌,如果我预期一个股票它会跌,我能从里面赚钱吗?其实很简单,你就调换一下顺序,先把它卖掉,等股票跌了再给他买进来,从中间又赚一笔。这就是做空。 当然有些人可能会分得比较细,做空和卖空还要再做区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混着用的,所以我们今天就混着用。 有人就问了,做空要先卖后买,我没有股票怎么卖?这时候你就要先去找一个人,把这股票给借进来,之后把它卖掉,等他跌了再把它买回来,买完再还回去。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现在看跌一个股票——老王奶茶店,现在100块钱,但是你觉得它不行,它肯定要跌,所以你就想做空它。 但是你手里又没有老王奶茶店的股票,这时候怎么办?你看隔壁有个老李,他手里有老王奶茶店的股票,你就跟他说“李哥你这股票能不能借给我”。李哥把股票借给你了,你把股票卖掉,这时候你手里不是拿了100块钱嘛。 没过两天果然如你所料,假设这股票跌到50了,这时候你把它买回来,你其实只花了50块钱,手里剩的这50块钱相当于你自己赚的。你买回来股票之后再把它还给老李,这样对老李来说他其实没什么损失,反正他也是要长期持有老王奶茶店这个股票。但是对你来讲,你就赚了50块钱。 这个就是做空股票一个最基本的流程,就是先借进来把它卖出,买回来再还回去,赚钱。这个流程很简单,但我们再稍微深入一点,这里边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时候你就需要一个中介,一般…

    2023-10-23
    27.6K
  • 美国为何连发第二、第三、第四大银行倒闭事件?中美银行业体系有何不同?

    现在经济体已经完全离不开银行了,甚至连南极洲都有ATM机了,而且今年银行这个词格外地热闹。 你别看银行的业务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它其实一直在偷偷快速地变化,已经和10年前、20年前、50年前、100年前的银行完全不一样了。而且不同的国家,比如中国和美国也演化出了完全不一样的银行体系。不同的银行体系又左右了它的经济体系,和各国政府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今天从底层聊一聊银行这套游戏规则,以及中国和美国演变出的完全不同的银行体系。 早在11世纪的时候,当时欧洲各种国家有一堆各种各样的金币,商人们就经常集会到一个户外的长椅上来进行货币的交易。长椅这个词意大利语就叫Banco,之后慢慢演变成了Bank。 一般普遍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银行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有一家当时的银行居然活到了现在,叫锡耶纳牧山银行,是1472年建立的,已经有551年的历史了,也是现有最早的银行,还挺大的,有20000多名员工。 早期的银行有最重要的一点和现在商业银行不同,就是它可以发行一个Banknote银行票据,而这些Banknote可以用来交易。说白了就这些银行可以利用自己的信用来印钱,就跟中国古代的钱庄、票号差不多。 当然他们有印钱的能力并不等于说就瞎胡闹、随便印钱。相反,当时的银行更格外看重信用,因为大家为什么会选择用你的票据去交易呢?就是因为我拿着票据我相信随时到你这银行来都能换出金币。 之后,印钱这活肯定是被各国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就是这个钱借给谁、怎么借? 所以说不论是对政府,还是央行来说,它最想达到的状态是,银行可以尽可能地把钱贷给那些有偿还能力的人,只要这个人能还上钱,贷的越多就对社会越好。 所以这几年像美国这种玩金融玩得比较极限的国家,甚至到了一种什么程度呢?就是银行吸存款这都不是事儿,你存款吸不上来,我央行政府帮你解决,你就管把贷的放出去就行。当然,是说整个银行业,不是指某一家银行。 你…

    2023-07-21
    6.7K
  • 《华尔街之狼》:草根底层逆袭华尔街,金融商业天才养成记

    乔丹·贝尔福特,《股票经纪人曾在三分钟内赚取1200万美元,31岁时就拥有亿万家产。影片根据乔丹的个人回忆录改编,讲述了他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发家生涯以及迷失于性和毒品的沉沦生活。 这也是《华尔街之狼》带给我们的印象:荒诞、美女、金钱,欲望,挣扎,金融,华尔街。 整部影片视觉冲击力惊人,表演深入人心,着实把金融领域的欲望诠释得淋漓尽致。看完之后,也能带给人对金融清醒的思考。 (一) 乔丹·贝尔福特(Jordan Belfort),股票经纪人,被《福布斯》杂志誉为“交易所上班。由于具有高超的销售技巧和高额的非法佣金体系,乔丹很快东山再起。 失业后他进入一家仙股交易公司,并在那里发掘了巨大商机。 (三) 仙股也被称为“垃圾股”。懂行的有钱人不会购买垃圾股,贝尔福特就致力于攻下那些底层人群。 之后,乔丹认识了住同一栋公寓的唐尼·阿佐夫,和他一起创立了自己的股票交易公司斯克拉顿·奥克芒,并找来了一众毒贩、混混、流氓作为员工,通过电话推销低价股,用欺诈性的股票来欺骗金融诈骗。卖出仙股的佣金有50%,而蓝筹股的佣金还不到1%。 试水成功后,他开始肆无忌惮地推销仙股,将垃圾股说得天花乱坠,骗过无数个电工、邮递员、司机,利用他们想一夜暴富的心理发了一笔横财。 贝尔福特的成功秘诀,就是永不妥协,永不满足。然而这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向弱势群体推销垃圾股违法,而富人又不会购买垃圾股,如何权衡两者呢? 贝尔福特一段经典洗脑演讲: “在这个世界上,做穷人不光彩,我富过,也穷过,我每次都选择做富人,因为至少有钱的时候,我就算面临困难,我也是坐在豪车后座,穿着2000美金的西装和14000美金的金表。如果有人觉得我肤浅,或是崇尚物质,那就去麦当劳找份工作吧,因为那才是你归属的地方。在你离开这间满是赢家的房间之前,我要你好好看看你身边的人,因为在一个不久的未来,当你开着破烂的普桑,停在红灯路口,那个人将开着全新…

    2018-11-21
    8.4K
  • 《东方华尔街》是股市的正确打开方式吗?散户应该这么做…

    投资就是把蛋糕做大,大家共同分享来自于投资物所产生的收益;而投机的收益,来自于另一个投机者的亏损。A股市场大多数股票不适合投资,只适合投机。如果非要买股票,就以不用的闲钱买一些有价值的大蓝筹,或者去买上证50指数。买了以后就别看,把它暂时忘掉。

    2018-07-10
    3.9K
  • 他奋斗20多年,位居全球顶级投行高管,看透华尔街金融真相

    既能够在腾讯原子智库、腾讯《大家》签约作者等。 他已经出版21部作品,包括几部长篇小说以及传记、随笔。其中,金融财经相关的约有18部。 其中,陈思进的长篇跨国金融商战小说《绝情华尔街》,更是连续两年为同类图书畅销榜冠军。截至2017年底,销量超过30万册,目前正与欢瑞世纪合作,将改编为影视剧。 在这些作品中,陈思进透过他的切身经历,为国内的读者反馈着华尔街以及全球的金融财经领域相关信息。 与其它描述华尔街话题的作者不同,陈思进几乎是唯一一个真正在华尔街核心机构一线工作过的专业财经作家。 若以金融领域而论,他是华尔街精英人士;若以财经作家而论,他无疑也是成功的,不仅高产,而且作品畅销。 我手写我心,这些作品背后,有着他无尽的经历与故事。 陈思进于1990年出国。此后,繁忙的学业以及工作占用他大量时间,中文的写作基本停笔。当他再次提笔开始中文写作时,已是十多年之后。 而恢复中文写作的契机,却与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有关。 那便是美国“9·11”事件。 “就差三分钟,我刚从世贸大厦85层办公室逃出来3分钟后,那座大楼就倒塌了。”陈思进回忆说。 事实上,陈思进出生于江南一个书香门第,其外公沈季湘曾经担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商务印书馆在中国文化界的地位,相信无需多言。父母亦均是知识分子,可谓家学渊源。 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熏陶下,陈思进九岁就开始练习写作。 出国前,陈思进就经常写散文、随笔以及翻译外文。他翻译的欧美短篇小说,曾在《译林》杂志上几乎每月一篇。 从小就有梦想的陈思进,最初计划退休后才重新开始写作,但是这个想法因为9·11而发生改变。 “我发现人生不一定有明天,所谓人有旦夕祸福,无法预料。所以我在9·11之后就开始恢复中文写作。”陈思进回忆说。 但是那时他仍然身处华尔街一线,工作依旧繁忙。虽然已恢复写作,却无法全力以赴。 在华尔街,陈思进在第一线,是“前台”,处理与交易相关的软件。…

    2018-03-29
    5.3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