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探的商业变现挣扎
直到下架风波之前,在外人看来,探探的发展可谓一帆风顺。
2014年6月,仿照国外陌生人社交应用Tinder的探探上线,这是一个基于大数据智能推荐、全新互动模式的社交App,会根据用户之间的共同兴趣爱好、共同好友和曾经共同经过的地点等信息,筛选出相对匹配的人推送。用户左滑无感,右滑喜欢,简单快捷。对于很多宅男宅女、不善言辞的人来说,探探无疑击中了痛点,赢得了大量用户的喜爱。
凭借着独特的定位和高速的产品迭代,在上线8个月后,探探用户量突破100万。
在资本市场上,探探表现出较强的吸金能力。截至去年2月,探探已经历了4轮融资,总金额1.2亿美金。
在探探之前,市场上各种陌生人社交产品对女性用户并不够友好。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探探除了保持极度简洁的产品功能和交互,同时制定了极为严苛的针对女性用户防骚扰的产品机制。2017年,探探联合创始人潘滢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为了让女性用户能在聊天中不被骚扰,当男用户向对方发送‘约’等字样的词汇,并被女性用户举报骚扰后,面临的后果便是永久封号。”
由此,“探探的用户质量,尤其是女性用户质量高”逐渐成为了市场中的普遍认知。这对于以男性用户为主的陌陌来说,有极大的吸引力。
2018年2月,陌陌官方发布公告称,共斥资7.71亿美元收购探探,在成功收购探探后,陌陌的MAU创下了历史新高。陌陌发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陌陌MAU为1.08亿,同比增长18%,合计总付费用户数1160万,同比增长64%,其中新加入的探探功不可没,新增用户中直接贡献了310万付费用户。
虽然用户量规模可观,但探探的商业化之路并不顺畅。
一直到被陌陌收购之前,探探的商业化手段仍然还只拥有付费会员一项,且用户的付费习惯尚未广泛形成,距离盈利尚有距离。
这或与公司创始人对商业化的克制有关,王宇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希望探探先做透,不要做宽。他认为,陌生人社交市场是一个日活3000万-5000万的盘子,真正做到把这个人群吃透,再去做更广泛的商业化也不晚。
但陌陌对于陌生人社交商业化的尝试,表现得更为积极。见智研究所资深分析师认为,陌陌已经走了泛娱乐的路线,变成了兴趣平台,目前已上线了游戏、直播、短视频等产品线,原生社交的核心关注度在逐渐分散,尤其是直播,增长势头强劲,盈利也相当可观。
陌陌2018年Q4财报显示,在去年第四季度陌陌直播服务收入为4.3亿美元,占比77%,是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由此看来,直播作为现金流较强的模式,在男性用户占比达80%左右的陌陌平台上,较为受用,靠着直播的模式培养出用户高ARPU(AverageRevenuePerUser,每用户平均收入)值,这几年在主流视线里少有发声的陌陌一直在“闷声发大财”。
不过在陌陌收购探探之后,探探的商业化进程也被提上了日程。
2018年2月,陌陌科技的联合创始人、CEO、董事长唐岩在收购探探时曾说“无论在用户规模还是收入方面,探探仍然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有待释放,我们的目标是未来两到三年,把探探打造成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探探的商业化变现之路也是其他所有社交平台所面临的。”见智研究所资深分析师认为,陌生人社交有确定的需求,肯定需要一个App去满足这一需求,但全行业的发展都受制于政策的松紧,“无论哪家社交平台,单靠会员付费发展都很受限,大概率是要和陌陌一样做泛娱乐,只是各家发展程度不同、规模存在差异,变现的步骤会有所不同。”
一位资深探探用户在知乎上表示,在被陌陌收购前,自己没花一分钱,匹配了3000+好友,主动聊天的占三分之二。而探探被陌陌收购并大规模商业化之后,自己充值了三个账号,最终匹配人数加起来不到1000,主动聊天的不到二十分之一。
他解释,陌陌用户“侵入”探探,已经将整个用户群体质量拉低,“屌丝大军”来袭势必会影响探探平台男女用户比例。同时,伴随着用户的增长,探探也不可避免的开通了“充值业务”,进一步改变了原先探探整体相对良好的社区氛围。
骗子为何爱“探探们”?
如今,社交平台的商业化和良好的社区氛围似乎站在了天秤的两端,此消彼长。
加之该类平台独特的运营机制,探探们正在成为网络诈骗的温床。
王涛是一家社交软件的产品经理,曾专门调研过市场上几款同类产品如探探、陌陌、积目、SOUL,在他看来,探探及其他类似产品会深得骗子喜爱、成为网络诈骗温床有多重原因。
以探探为例,其主打陌生人社交,注册时仅需要一个可以接收验证码的手机号,无需身份验证。在汪涛看来,这就给身份造假留下了空间和便利;而现代人对于陌生人社交的需求是存在的,尤其是当下年轻人都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对网络交友接受度较高。而陌生人社交自带好奇、暧昧、艳遇等属性,加上互联网的匿名和便捷,容易扩大规模并可能导向违法。
同时,探探对用户照片等不设有审核机制,但其选择界面“左滑讨厌,右划喜欢“主要基于对方颜值。“很多人会选择在淘宝等处购买颜值较高的模特或不知名演员图片,以提高自己被喜欢的概率,骗子则百分百选择假照片,提高诈骗成功率的同时还规避了法律责任。”汪涛谈到,由于使用探探一类的社交网站的用户交友或相亲目的明确,对于骗子来说,更能准确投其所好,比如目前大龄男女众多,骗子就会伪装成适合结婚的高富帅或白富美形象与其谈恋爱,一旦有了感情,人的警惕性也会降低,进而中招。
而探探的用户付费机制,也给予了付费会员更多特权,例如可查看更多用户信息,并可自行修改地理定位,无疑为骗子看到更多用户资料选择合适对象搭讪并实施诈骗提供了便利。

去年2月份,唐岩曾对36氪表示,探探的会员费是很稳定的一块业务。通过会员费来商业化,对用户体验的损害其实是非常低的,特别是对于这种陌生人社交的产品而言,而且早做晚做关系不大。
但事实上,根据艾瑞数据,在探探被收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曾经号称女性用户占比一半的探探女性用户只剩下不到35%,主流的用户年龄也沉淀到了31岁-35岁。
为了扩大用户量,探探甚至读取用户通讯录进行短信轰炸,因此大量未使用过探探的用户都收过“暗恋短信”:“XXXX暗恋你了,快来探探看看吧。”
对此,宅男张天卓深有感触。其最初就是收到了这类短信,才下载了探探,如今,他只能自我调侃:“长成这样有没有人暗恋自己心里没点数吗?活该受骗。”
虽然社交平台上网络诈骗不断,但是鲜有被侦破案例。曾处理过类似案件的经侦周天表示,该类案件骗子骗钱轻松,但办案过程很艰难,需要大量警力协助。他分析,由于骗子通常会在社交平台寻找用户,转而进行微信或QQ长聊,而且通常打着恋爱的名义,多数被骗人并不设防。且在让被骗人投资或转账时,又会让对方进一个自己开发的软件或网站,收款账户也通常为个人账户并频繁更换,流程繁琐,取证艰难。
“而且这些案件的罪犯还都是团伙作案,彻查很难,若藏匿在海外,还需涉及跨境执法。”周天表示,该类团伙作案的资金也很难追踪,犯罪分子往往通过地下钱庄、企业支付宝等转钱,对大资金还采取“狼群战术”,通过采集的大量身份证开设虚假账户,而后资金大变小汇出,到国外后再汇集起来。
如今,鹿鸣曾经打款的账户已经在3月20日被广东警方冻结,因为广东也有涉案,目前广东警方已开始追查此案。
无论是成为网络诈骗温床,还是涉及传播淫秽色情,探探离其初衷似乎已越来越远。截至目前,探探何日再上架并无时间表,但可以确定的是,政府部门对于此类App的监管,无疑会越来越紧。已成就14亿次陌生人之间浪漫配对的探探还能走多远,有待时间的证明。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鹿鸣、陈志彬、张天卓、顾海涛、沈菁、罗顺利、周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