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互联网容易产生巨头垄断?巨头为什么喜欢让商家二选一?什么是网络外部性?

2021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美团外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强迫商家二选一等垄断行为进行了处罚,要求他们立刻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上一年营收3%(约34亿元)的罚款。而在半年以前,阿里巴巴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受到了182亿元罚款。

互联网巨头为什么喜欢让商家二选一?在传统行业比如说白酒、家电,虽然也有茅台、格力这样的巨头,但是很多中小企业也活得不错,但到了互联网上,好像每一个行业都是只由少数几个巨头控制着,比如打车就是滴滴,即时通信就是腾讯,短视频就是抖音快手,外卖就是美团饿了么电商就是淘宝、京东拼多多,为什么互联网这么容易诞生垄断巨头?

为什么互联网容易产生巨头垄断?巨头为什么喜欢让商家二选一?什么是网络外部性?

这要从一个经济学概念——网络外部性说起。

所谓“外部性”指的是,一个经济行为不光会对自己有影响,对其他人也有影响。比如说打疫苗,不光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保护那些没有打疫苗的人,这就是正的外部性。如果我们开车上路,自己舒服了,道路却拥堵了,这就叫负的外部性。

而网络外部性和上面的例子还有所不同,它是在1974年由贝尔实验室的一名研究人员罗尔夫斯提出的。罗尔夫斯在研究推广电话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规律:假如一个地区已经有了很多电话用户,再去推广电话就比较容易,假如这个地区电话用户很少,推广起来就很困难。于是他提出了一个观点:网络里的节点(比如电话)个数越多,网络的价值就越大。

这个其实很好解释,我们就以电话为例,比如一个地区只有1部电话,那么这部电话的价值是0,因为它不能给任何人打电话;如果这个地区有2部电话,它俩之间就可以互相通话,所以价值是2……依次类推,我们可以得出下表:

节点数量(N)1234N
网络价值(V)02612N*(N-1)

你会发现随着用户的增加,它的价值也逐渐提升,而且每增加一个用户,它的价值增长是不同的,每增加N个用户,价值可以达到N*(N-1)。后面的用户可以和前面的所有人进行通话,把这个网络的总价值提升了,他不光自己享受到了电话的便利,也让之前拥有电话的人变得更加便利。这就是一种外部性,即网络的价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节点越多,价值越大。

以上是罗尔夫斯的观点。而几乎在同一时期,梅特卡夫通过一个公式也把它给讲出来了。

1973年,梅特卡夫在其就职的施乐公司发明了以太网协议。后来他从施乐公司跳出来,创办了一个新公司3Com,主要从事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销售。为了想办法说服更多的人买他的网络设备,梅特卡夫提出了这样一套说辞:一个网络的价值跟它的节点数有关,并且正比于这个网络上节点数的平方,V=N²。而交换机、打印机、PC个人电脑这些都是节点,节点越多网络价值就越大。

其实V=N*(N-1)跟V=N²这两个公式是一回事:当N足够大时,N(N-1)就接近于N²。

不过后来人们发现,在一个网络里最有价值的节点其实是用户,而不是梅特卡夫所说的网络设备,比如腾讯有很多用户,所以它价值就很高,Facebook也一样。2015年,中科院计算所有几个博士写了一篇论文,研究了将腾讯和Facebook的月活用户作为节点,跟它们的营收之间是否满足梅特卡夫的这个规律,结果发现是满足的。这个规律就被称为梅特卡夫定律,是互联网三大定律之一。

为什么互联网容易产生巨头垄断?巨头为什么喜欢让商家二选一?什么是网络外部性?
为什么互联网容易产生巨头垄断?巨头为什么喜欢让商家二选一?什么是网络外部性?

在梅特卡夫定律的指导下,一个新的商业思维就诞生了。

传统的商业思维是:我建了一个工厂,然后卖货,买的人多了我就改进生产,最后造出物美价廉的商品,就可以挣更多钱了。但在互联网领域,我们认为真正的价值存在于网络节点中,只有用户足够多,我的商业才有价值,所以最开始要烧钱买用户,用足够多的成本把用户买过来。于是在最近10年的国内互联网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次用户争夺战,比如以前团购网站搞的千团大战,滴滴、快的之间的打车大战等。

关于网络外部性,经济学家又把它分为两类:

1)直接网络外部性

所谓直接网络外部性,就是网络的价值就取决于一个群体,V=N²。

比如我上大学时用的手机卡是联通的,因为联通更便宜些,但我发现我给别人发短信,别人经常不回。后来我了解到,很多人用的是移动卡,移动内部发短信1毛钱一条,但移动给联通发短信要1毛5一条,所以别人就经常不回我,最后我也被迫从联通换到了移动。所以它就存在这样一个效应:移动比联通的用户多,那我作为一个新用户就更愿意加入移动,这样随着更多的人加入移动,最后的结果应该是移动一家独大,联通死亡。但这件事最后并没有发生,这是因为国内运营商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

那我们再看几个完全竞争的行业,比如在即时通讯领域现在就只剩腾讯一家,假如有人搞了一个跟微信一模一样的即时通讯软件,会不会有人用呢?不会,因为那个网络里没有人,没有人就没有价值,而微信有这么多的用户,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这就叫直接网络外部性,因为我这个平台比较大,所以更多的人愿意加入这个平台,这样就非常容易诞生巨头。假如这个领域有两家公司,本来体量差不不太多,其中一家稍微大一点,那么它就会比另外一家更有价值,这样一来用户就会逐渐地向这个更大的企业流动,最终的结果就是大企业独霸天下,赢者通吃,较小的企业消亡。

除了这种直接外部性,互联网行业还有一种所谓的间接外部性。

2)间接网络外部性

直接外部性和间接外部性的区别在于,前者只有一个用户群体,它的价值正比于这个用户群体的平方(V=N²);而后者往往有两个用户群体,比如商家和消费者,它的价值正比于两个用户群体数量的乘积(V=M*N)。

比如软件行业的巨头微软。最开始可能有很多种操作系统,其中Windows更好用一点,所以微软的用户稍微多一点。用户多了之后,另外一个群体——软件商就更愿意针对Windows做开发,因为它的用户多;Windows上的软件多了,用户就更愿意来Windows,两者之间促进,于是微软的生态就越来越大。

再比如房产中介行业的链家,它在很多城市一家独大。最开始链家跟其他租房、买房平台相比,可能只是好一点点,人稍微多一些,房源稍微多一些,结果因为它的买家更多,更多的卖家就愿意把房子挂到链家上来;反过来,因为它的卖家多,更多的买家愿意来链家看房子,最后就造成一家独大。

再比如产业聚集现象,很多城市都有汽修一条街、家具一条街、古玩一条街、服装一条街,卖同样商品的商家都聚集到一起,有人觉得不可思议,说这些商家聚集到一块不就彼此竞争了吗?为什么不东头一家,西头一家,城南一家,城北一家?这样就没有同行抢生意了。

实际上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假如我是一个司机,我的车坏了,我是会去一个汽修店多的地方修,还是会去一个汽修店少的地方修?我肯定去那个汽修店多的地方。一旦来这个地方来修车的人多了,自然而然会有更多人到这里来开汽修店,所以汽修一条街就形成了。反过来,商家也是这么想的,哪个地方来修车的人多,我当然也去那个地方开店,所以就形成了产业聚集。

再来分析一下互联网行业,我们以几个典型的互联网巨头为例,说明一下间接外部性的应用。比如短视频平台抖音,我们可以在上面看短视频,也可以上传短视频,抖音自己几乎不生产内容,它只是把用户和创作者连接起来,用户越多,创作者就会越多,创作者越多,用户就会更多,这样它的平台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再比如滴滴,它有很多司机,所以乘客就愿意用滴滴来打车;反过来,司机也愿意在滴滴上接单,因为它有足够多的乘客。淘宝也一样,买家多,所以有更多的卖家愿意来淘宝开店;卖家多了,就吸引了更多的买家。

最后我们回到开头提到的美团,经过千团大战,美团成为胜出者,胜出之后,大家点外卖就愿意用美团,因为它上面的商家多,骑手也多。反过来,商家也愿意和美团合作,因为上面的用户多。

那为什么这些互联网平台特别喜欢二选一呢?

比如说以美团为例,它的网络价值取决于买家(订餐的人)和卖家(商户)的乘积。假如说美团的买家有6亿,商家有700万,那么它的整体价值就取决于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其中较长的边是用户数量,较短的边是商家数量。

为什么互联网容易产生巨头垄断?巨头为什么喜欢让商家二选一?什么是网络外部性?

那么很明显,新增一个商家比新增一个用户对美团的价值更大。所以美团花了很多精力吸引商家留在自己平台,据说当时美团能够胜出也是因为它有很强大的地推团队,让这些业务员们去找商家谈判入驻,所以它越做越大。

但是反过来,如果美团稍有不慎出现了商家流失会怎么样?它的平台价值就会急速缩水,同时它的对手饿了么就会有更多的商家了,这样饿了么的价值就会超越美团。最终,由于前面讲的虹吸效应,可能就会有更多的用户和商家转到饿了么那边,美团的价值大大压缩,极端情况下它可能最后消亡。

这就是互联网的残酷现实,不光美团这么干,实际上拥有间接外部性的商家都这么干,比如说淘宝也搞过二选一。滴滴也一样,虽然没有强迫司机只能在它那里干,但可以通过奖金激励司机花更多的时间在滴滴上接单,这样司机就没有办法去别的平台接单了。再比如抖音,它希望签约很多优秀的创作者,因为它的用户数量足够多,所以创作者也愿意来入驻,反过来又吸引了更多的用户,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网络价值。

结语

互联网具有强大的马太效应,往往是赢者通吃。为了在这场残酷的斗争中生存下来,每一家互联网公司都必须提升自己的用户数量,让自己的网络变得更有价值,这也是美团、淘宝拼命地要求商家二选一的一个原因。

当然,前面讨论的只是一种理想情况下的经济学模型,现实往往复杂得多。实际上很多互联网公司提供的产品是有差异性的,所以即便在行业已经被垄断的情况下,依然会诞生新的巨头,比如在淘宝和京东已经控制大部分电商市场的情况下,平地冒出个拼多多,在BAT三足鼎立的时候冒出个字节跳动。只要有新的产品和新的商业模式,在巨头的夹缝中依然可以诞生新的巨头。

在商业上,有时候看得见的威胁并不可怕,而看不见的新模式往往会颠覆我们的认知,即所谓的“降纬打击”。比如很多年前,移动以为联通是它最大的对手,后来发现短信业务全都被微信给抢走了;制造假币的人最开始以为验钞机是他最大的对手,最后发现假币是被微信和支付宝给干掉的。

本文转载自李永乐老师,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
上一篇 2023-05-08 14:03
下一篇 2023-05-24

相关推荐

  • 没有支付牌照、小贷牌照 快手金融“无牌”可打

    从三月份传出布局网络小贷牌照,到近日广撒网招聘金融人才,快手的金融野心早就人尽皆知。可努力了将近一年,快手却仍“无牌”可打。由于没有支付牌照,在快手购物时,用户还是只能使用银行卡、微信、支付宝进行支付;缺乏小贷牌照的前提下,在快手的“钱包”入口内也未有属于快手自身消费贷产品的身影。 而另一大短视频巨头抖音,早就把抖音支付和抖音月付玩得飞起。截至今年8月31日,字节跳动已取得证券、保险经纪、第三方支付、融资担保、小额贷款五大金融牌照。今年7月份甚至还传出抖音要申请基金牌照的消息,虽然之后抖音进行了否认,但也能看出抖音在金融领域的布局已经十分深远。 回过头来看快手,它几乎和抖音同一时间入局金融,从2020年开始,快手就陆续申请了“老铁支付”“老铁电商”“老铁严选”等商标,涉及网上银行、保险信息、金融管理、信用卡支付受理等服务;2020年底,快手招股书披露,其拟以8.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某支付公司的全部股权,且准备以内部资源进行现金结算。 尽管快手很努力,但有时候也不得不考虑历史的进程。在国家金融监管愈发收紧的当下,尚无一张金融牌照在手的快手只能为他人做嫁衣。2019年,快手电商的GMV为596亿元,支付渠道手续费为6.42亿元,到了2022年,快手电商全年GMV狂飙至9012亿元,相应的支付渠道手续费也增至19.46亿元。时至今年,仅前三季度,快手电商GMV就达到7805亿,支付渠道手续费支出达17.69亿。而同一报告期内,快手录得净利润也才28亿元,如果拿下支付牌照,仅支付渠道方面节省的支出都能成为快手新一轮的利润增长点。 而在助贷或者贷超业务上,快手的渴求则更加明显。在快手“借钱”页面,展示了360借条、洋钱罐等小贷产品,虽然快手特地在页面上方标注——“以下产品均由正规机构提供,快手仅提供信息展示”。但同时快手又“请求”用户授权向合作方共享信息,包括设备信息、手机号、身份…

    2024-01-02
    1.9K
  • 网聚暖流,情暖陇原 互联网科技企业驰援积石山爱心榜单

    度小满捐赠2000万元支援甘肃地震灾区 19日上午,度小满紧急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款2000万元,专项支援甘肃震区的紧急救援、救灾物资采购、受灾群众生活安置及灾后重建等工作。 字节跳动捐赠2000万元,支援甘肃及青海地震灾区 19日,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宣布捐赠2000万元人民币,联合公益机构,为甘肃及青海受灾严重地区提供灾后救援及重建。由于当地防寒保暖需求高,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已联合壹基金,将第一批备灾物资——1000床棉被启运发往灾区。 阿里巴巴[BABA]联合多方驰援,首批发出5万多箱应急物资,并追加1000万元 19日,阿里巴巴官方发布,已联合多方驰援甘肃青海抗震救灾,首批5万多箱应急物资发出。午后,阿里巴巴再次宣布,将追加1000万元人民币捐款,用于甘肃青海地震灾区救援和民众生活恢复。 蚂蚁集团捐赠1000万元驰援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 19日,蚂蚁集团在官微宣布将向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政府定向捐赠1000万元,用于受灾地区紧急救援、过渡安置和灾后重建。 同时,新东方捐款1000万元驰援甘肃救灾 19日消息,新东方宣布向壹基金捐赠1000万元现金,其中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捐赠500万元,东方甄选[1797]捐赠500万元,紧急驰援甘肃地震灾区救灾工作。 李佳琦捐款500万元紧急驰援甘肃地震灾区 19日上午,小米公益基金会捐赠500万元紧急驰援地震赈灾 小米官方宣布向地震灾区捐款500万元,用于采购应急救灾物资、支持灾后重建工作。 辛巴公司捐赠400万元物资和现金 19日,辛选集团宣布向甘肃受灾地区捐赠400万元(200万元物资+200万元现金)。据了解,辛选集团紧急采购的5000件羽绒服,已于19日启程运往甘肃受灾地区,为灾区群众提供温暖与应急保障。 交个朋友控股向甘肃、青海捐赠200万元救灾 19日,交个朋友控股紧急启动救灾响应,向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捐赠200…

    2023-12-25
    4.3K
  • 侵犯他人跨境电子商务专利?阿里巴巴[BABA]在日、美、韩三国同时被告

    最新消息显示,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日本专利权公司在12月15日向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申请针对交易系统可以帮助商家按照预先确定的税率在海关提前登记货物,并帮助客户在购买时支付关税,以确保交货。 在向日本法院提交的诉讼中,BWB Inc.请求对阿里巴巴及其物流子公司菜鸟、天猫运营商淘宝发

    2023-12-20
    3.0K
  • 经济“卷王”拼多多们,消灭供应链中间层

    失去渠道商,我们将失去什么?

    2023-12-18 TMT
    22.8K
  • 人均GDP逆天的以色列,经济崛起的关键词:西德赔款、外来移民、控制政府债务、创新和犹太文化

    以色列的人均GDP高达5.5万美元。你要再看它的邻居们,土耳其、伊拉克、约旦,完全都不是一个数量级,就算是土豪沙特,都被它碾压,以色列甚至超过了英国、德国、日本,直逼美国。 它能做到如此陡峭的曲线,其实是一个非常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所以你说以色列的经济它到底都经历了什么? 两千年历史恩怨 首先,咱们先快速地概览一下以色列的历史背景。 现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这一整块地区都叫做巴勒斯坦地区。这个地方两千多年前的时候曾被犹太人统治过,后来这两千年就经过了各种朝代的更替,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个地区被英国人接管。 当时这个地方居住的主要是阿拉伯人,占了总人口的3/4,而犹太人大概占13%。那时候犹太人正好兴起了一波复国运动,想要在这块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再加上后来欧洲发生了犹太人大屠杀,还有一些各种各样的政治原因,就导致当时全球各地的犹太人都涌向了巴勒斯坦地区,20多年里数量翻了8倍。 二战结束时,犹太人口已经达到了60万,占了当地人口的1/3。这么多犹太人这么快速地涌入,原来生活在那里的阿拉伯人就不高兴了,就导致这两边的暴力冲突不断升级。到了二战之后,英国人也管不住了,也干脆不管了,直接把这个烂摊子甩给了当时刚刚成立的联合国。 联合国想得很好,说既然你们犹太人跟阿拉伯人整天打,不如就把你们分成两个国家,各管一块地。于是联合国就通过了181号决议,划分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个国家。 这个分割方案,犹太人肯定是非常高兴的,因为首先国际上就承认它可以建国了,而且还给了这么大一块地。于是他们就欣然接受了这个方案,在1948年宣布独立,原地建立了以色列。 但阿拉伯人这边可是坚决反对的,要知道,以色列周围这一圈全都是阿拉伯国家,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黎巴嫩等等,这些阿拉伯国家在以色列建国的隔天就开始进攻以色列,打响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但没想到以色列人很能打,再加上国际上的犹太人,包括…

    2023-10-30 金融
    15.2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