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简单说

  • 为什么互联网容易产生巨头垄断?巨头为什么喜欢让商家二选一?什么是网络外部性?

    2021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美团外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强迫商家二选一等垄断行为进行了处罚,要求他们立刻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上一年营收3%(约34亿元)的罚款。而在半年以前,阿里巴巴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受到了182亿元罚款。 互联网巨头为什么喜欢让商家二选一?在传统行业比如说白酒、家电,虽然也有茅台、格力这样的巨头,但是很多中小企业也活得不错,但到了互联网上,好像每一个行业都是只由少数几个巨头控制着,比如打车就是滴滴,即时通信就是腾讯,短视频就是抖音、快手,外卖就是美团、饿了么,电商就是淘宝、京东、拼多多,为什么互联网这么容易诞生垄断巨头? 这要从一个经济学概念——网络外部性说起。 所谓“外部性”指的是,一个经济行为不光会对自己有影响,对其他人也有影响。比如说打疫苗,不光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保护那些没有打疫苗的人,这就是正的外部性。如果我们开车上路,自己舒服了,道路却拥堵了,这就叫负的外部性。 而网络外部性和上面的例子还有所不同,它是在1974年由贝尔实验室的一名研究人员罗尔夫斯提出的。罗尔夫斯在研究推广电话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规律:假如一个地区已经有了很多电话用户,再去推广电话就比较容易,假如这个地区电话用户很少,推广起来就很困难。于是他提出了一个观点:网络里的节点(比如电话)个数越多,网络的价值就越大。 这个其实很好解释,我们就以电话为例,比如一个地区只有1部电话,那么这部电话的价值是0,因为它不能给任何人打电话;如果这个地区有2部电话,它俩之间就可以互相通话,所以价值是2……依次类推,我们可以得出下表: 节点数量(N) 1 2 3 4 N 网络价值(V) 0 2 6 12 N*(N-1) 你会发现随着用户的增加,它的价值也逐渐提升,而且每增加一个用户,它的价值增长是不同的,每增加N个用户,价值可以达到N*(N-1)。后面的用户可以和前面的所有人进行通话,把这个网络的总价值提…

    2023-05-09 TMT
    5.3K
  • 美国第16大银行倒闭事件:68%投资押注负凸性MBS,加息周期下债券暴躁叠加久期延长,自爆后又遭羊群效应挤兑

    3月9日,美国一家不算很大的Silvergate银行宣布倒闭。 紧接着3月10日,比它大上几十倍的全美第16大银行硅谷银行也资不抵债,关门了,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二大银行倒闭事件。 2天之后,美国第20大银行Signature Bank也宣布倒闭,成了全美第三大银行倒闭事件。 美国中小银行的股票普遍暴跌20%到80%不等,超过20家银行股票停牌,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一周之内。这次银行倒闭事件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有些人可能觉得,不是全美第16大和第20大银行吗?都没听说过,又不是摩根大通倒闭了,那有什么可怕的。美国有超过上千家银行,2009、2010年那会儿,每年都有超过140家银行倒闭,那平均算下来,一个礼拜也有三家银行倒闭吧。这才刚第一个礼拜出现三个银行倒闭,你说媒体大惊小怪个什么劲。 这回可真不一样,关键就在于它的体量。今年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质量贼高。2009年全年140家银行倒闭,总资产加起来才1709亿,还没有硅谷银行一家多。2010年157家银行倒闭,总资产也才965亿,也不抵Signature Bank一家多。所以2023年倒闭的这两个银行,体量直接干翻了金融危机2年的量。当然2008年也有3700多亿,确实更多。刚才不是说,今年是历史第二和第三大倒闭事件吗?那个最大的就发生在2008年,不过不是投行雷曼兄弟,而是华盛顿互惠银行,有3070亿。 总之,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咱们都很清楚。而现在,一个星期就有那么多公司倒闭,快要赶上当时最高峰的时期了。 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简称SVB)成立于1983年,1988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它的客户主要是创业公司,尤其是硅谷的初创公司,提供存款和贷款服务。许多大银行总是认为初创公司风险高,钱来得又快,所以不愿意为它们提供服务。因此,硅谷银行就成功地抓住了这个市场,跟着硅谷一起成长了起来。根据202…

    2023-05-06
    6.3K
  • 为何有人提议给中本聪颁发诺奖?李永乐老师讲比特币、区块链、挖矿原理,以及如何解决双花、如何防伪?

    比特币实际上是一种电子货币或者叫数字货币,它是基于密码学的货币。这种货币跟我们以前用银行卡里面那个货币不太一样,它的出现是一种传奇。 2008年,全球处于金融危机,当年11月1日,有一个网络极客,他化名叫中本聪(到目前为止也不知道他到底是谁),他在网络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我们现在管它叫比特币白皮书,全名叫《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他在这个白皮书里面提出了这样一种构想,就是说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去中心化的电子记账系统。 去中心化电子记账系统 我们在进行交易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记账。比如说我付给你多少多少钱,我要检查我自己的银行卡里还有没有这么多钱,我付给你之后还剩多少钱,这就叫记账。 我们现在的记账是谁来记呢?是银行。我们不管是用信用卡还是用支付宝或者微信,都是银行来记账。我们信任银行,因为银行的背后是国家的信用。 而这个中本聪就说,其实我们并不需要一种中心化的记账系统,我们可以去中心化,每一个人的账本都是让别人去看,都是公开的,这就叫去中心化电子记账系统。 举个例子,比如说有这么几个小朋友,分别叫A、B、C、D,他们进行交易,买东西卖东西之类的,所以相互之间就要进行支付。支付的时候,比如说有一次A先支付了10个比特币给B,这件事情要记账,记账了之后你不能自己留着,你自己留着别人不信,所以你要把这个账单广播出去要告诉所有人,所以说A把这账单告诉B、告诉C、又告诉D,广播到网络上所有人。 过了一会,B也要进行支付,比如说B支付了5个比特币给C,同时B把这个账单告诉D、告诉A,再告诉C。然后这个C又支付,比如支付了2个比特币给D,同时C也要把这个账单告诉其余的所有的人。 那么这个账单我们会把它进行打包,打包成一个块,这个块我们就叫它区块。一个区块的大小大概是一兆,我们可以存4000条左右的交易记录,有时候多一点,有时候少一点,是取决于每一条记录的大小。这个块…

    2023-05-03
    5.8K
  • 欧债危机根源:统一欧元下欧猪国家信用虚高,次贷危机后被打回原形

    一场危机让欧洲到现在都没爬起来。20多年前这些欧洲国家,怎么就弄到一起,想到要印一个统一的欧元?为什么短暂的繁荣之后又变得支离破碎?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IMF到底都是什么鬼?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组织?为什么希腊最惨?欧猪五国又是怎么回事? 数十个欧洲国家绵延数十载,盘根错杂,爱恨交织,引发了这场绵延至今的欧债危机。今天就来讲讲欧债危机。 1500年前,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这么一块不是很大的地方就在不停的打仗,一直打到二战。二战后这些国家着实打累了,而且又眼看着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正在慢慢崛起,这帮欧洲国家就各派一些代表坐在一起开会。 这帮聪明的大脑就在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想到了一个点子,既然我们不能再这么打下去,还不如就——“歃血为盟”。 你看主意不错,咱们可以把各个国家的经济活动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互相都做做生意,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兄弟,合作的越紧密,就越不容易打仗。甚至还有人说,咱要不然就合并成一个国家,这还真不是在开玩笑,其实1946年的时候丘吉尔就提出过一个提议,要搞一个United States of Europe欧罗巴合作国。但是这个提议显然最后没有成功。 大家都是希望联合的更紧密,这个是各个国家都很赞同的,于是1957年,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和当时的西德,就在罗马签署了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的条约,后来被人们称为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也就是EEC,就是欧盟的前身。 所以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不想打仗。除了不想打仗,它们还打算共同发展经济,实现零关税,商品、钱、劳动力和服务的自由流通。二战之后,随着欧洲各个国家经济开始复苏,美国和苏联的外部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都慢慢加入了进来。1973年,丹麦、爱尔兰和英国,1981年希腊,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1990年德国柏林墙被推倒,铁幕倒…

    2023-05-02
    3.8K
  • 坐拥世界最大天然气田,举办史上最贵世界杯,卡塔尔能复制一个迪拜吗?

    2022年世界杯为什么会在中东沙漠一个小国卡塔尔举办?这届世界杯又是有史以来史上最贵的世界杯。咱来看看之前几次世界杯都花了多少钱:1998年法国世界杯23亿美元,2002年日韩70亿美元,最近一点的巴西是150亿,俄罗斯是116亿,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花了130亿美元。而这届卡塔尔世界杯,花了2200亿美元!之前七届世界杯加起来的开销才是卡塔尔的五分之一。所以毫无疑问,这肯定是史上最贵的体育赛事了,它花出去的钱可能比历史上所有世界杯加起来都要多。 那么问题来了: 第一,你说它怎么就花了这么多钱?钱都花哪去了? 第二,它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 首先,钱花哪儿了?卡塔尔为了宣传这次世界杯,专门请了贝克汉姆来作为形象大使。这一下子可就花掉了总开销的千分之一。开玩笑,这肯定就是毛毛雨了。 到底都花哪儿了?首先,卡塔尔建了8座非常漂亮的足球场。因为卡塔尔在沙漠里,温度高得吓人,所以这8座足球场里边有7座都配备了完整的空调系统和非常先进的散热技术。那可是几万人的露天体育场,要给你装空调,你说这得花多少钱?而且它不光是给观众席配空调,就连球场上的草皮都配备了冷却系统。每个球场边上都配备了完整的公园、酒店、购物中心等配套设施。但是你觉得这些球场就能花2200亿吗?那肯定no no no,这不是金子做的,其实这8个体育馆一共花了65亿美元,还不到总开销的3%。比如说其中最大的卢赛尔地标体育场,决赛就会在这搞,这已经算是个顶级的场馆了,但是花费大概也就是10亿美元。 这个卢塞尔地标体育场所在的城市卢塞尔,以及整个城市都是卡塔尔在过去15年内新建的。卢塞尔城分为19个区,包括商业区、游乐园、高尔夫球场、购物中心、酒店、学校等,都是在短短15年内拔地而起。整个城市还构建了一套先进的降温系统,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来降温。建设这座城市的成本大约是450亿美元,仅为总成本的五分之一。 此外,卡塔尔还花费了36…

    2023-05-01
    3.8K
  • 2022年全球经济回顾:特斯拉跌68%,阿达尼成亚洲首富,爱尔兰GDP领先,美国鸡蛋涨了4倍

    今天我们将会颁出十大奖项,来一起回顾2022年里表现最好和最差的个人、公司和国家,通过颁奖这样一个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回顾和总结一下2022年里一些比较值得关注或者有意思的财经事件。 2022年度表现最差公司 我挑选出了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巨头公司,然后看它们2022年的表现,按百分比来说下跌最多的公司就是我们今天的候选者,它们分别是:互联网巨头Meta(原名Facebook)、半导体巨头AMD、新能源巨头特斯拉、流媒体巨头Netflix(奈飞或网飞)、半导体巨头英伟达、互联网巨头亚马逊、半导体巨头英特尔。 这些巨头的下跌幅度全都超过了50%,而跌得最多的,也是最差表现公司的获奖者,就是特斯拉。 截止到2022年12月30日,特斯拉以68%的跌幅领跑,而Meta则以64%的跌幅屈居亚军。 注意,我只选了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公司,虽然这个奖项是按百分比算的,但若按市值算,跌得最多的其实是亚马逊。截止到12月29日,亚马逊市值下跌了8750亿美元。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这七个候选人里,有三个都是半导体公司。其中英特尔有自己的问题,但若看AMD和英伟达过去2年的股价,跟标普500对比,在2021年缺芯的时候是风光无限的。虽然2022年一方面需求下滑,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对它俩的打击都不小,但这波下跌更多的可能就是回调。 2022年度表现最好公司 市值1000亿美元以上的巨头公司里,2022年涨幅超过50%的共有3家,而且非常不出意外,全是石油公司,其中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凭借着78.32%的涨幅雄踞榜首。 在2022年能源危机中,这些石油公司趁机大赚一笔也是理所当然。但如果你仔细看石油价格,其实从6月份就开始慢慢回落了。不过不管是Exxon Mobil还是Chevron,它们都摆脱了跟石油价格的共振,屡创新高。相比之下,同样是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的表…

    2023-04-30
    12.2K
  • 旅游天堂希腊:花了10年还清贷款,GDP仍徘徊在20年前水平,又赶上新冠经济雪上加霜

    一提到希腊,曾几何时我们想到的都是阳光、爱琴海和浪漫美丽的世界旅游胜地。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它好像就跟债务连在了一起,就感觉从十几年前开始,“希腊债务危机”“欧债危机”这些词就在大家耳边此起彼伏。 欧洲这块其实也挺乱的,尤其是大家一听到宏观债务危机就头特别大,对其中的原委也是一知半解。你就说说这个希腊,好像欧债危机就是因为他欠钱不还的,也是他在高盛的帮助下搞小动作的。今天咱们就来捋一捋这个希腊债务危机,它到底是怎么回事,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我先声明一下,像国家经济这种事,其实是非常复杂的。你从100个角度,能分析出100个观点,所以我今天主要是从一些比较公认和主流的问题来讲一讲。 1949年,希腊在刚刚经历了二战的摧残后,又开始了长达6年的内战。这接近十年的战乱,让这个充满神话的国家那叫一个千疮百孔。不过从50年代开始,希腊就立马又振作了起来,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经济奇迹(Greek Economic Miracle)。 当一个国家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上,那真的叫是干啥啥行,干啥啥成功。当时的希腊,不管是工业、服务业还是进出口业,那是业业开花。就感觉闭着眼睛买彩票都能直接中一百万。你就说这么丁点的国家,船舶业能做到全球第一。直到现在,希腊还拥有全球最多的商务用船。 说了这么多,你只要知道当时希腊经济发展迅猛,20多年来平均GDP增速能达到7.7%,全球排名第二。凭借这超高的增速,希腊成功跃居到了发达国家之列。 不过接下来,希腊的经济增速放缓后,问题就一个接一个地暴露出来。 首先,富人越来越富,偷税漏税严重。尽管船舶业排名第一,但富豪们想方设法将公司建在海外,这样希腊政府就无法收到更多的税款。 其次,政府官员贪污严重,导致希腊的通货膨胀率在接下来的20年中达到了20%,而实际GDP的增速几乎为零。经济停滞加上高速通货膨胀,这就是所谓的滞胀,意思是经济非常糟糕。 好,大背景…

    2023-04-29
    6.3K
  • 从这7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一窥过去半个世纪经济风口演变

    过去的55年里,全世界曾经市值最高的公司都是谁?每5到10年一个时代,一家公司市值雄霸天下。如果你站在历史的高度看这些公司,你就能看到全球经济背后的潮流,和一个个时代的缩影。 可能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成功或者登顶市值榜首都是有偶然性的。但是,如果你看对应的时代经济科技背景,总会有这么一家公司冒出来,它又有其必然性。 IBM,霸占全球市值榜首近20年 我们把时间倒回55年前,有这么一家公司霸占了全球市值榜首将近20年,它就是IBM,翻译过来就叫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IBM,成立于1911年。最开始,它什么都做,做东西挺杂的,比如钟表、记录仪、制表机等等。当时就已经做到近万人的跨国公司了。 到1936年的时候,当代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图灵提出了一个图灵机的概念,这机器就理论上可以进行非常复杂、非常大量的数学运算。然后IBM就发现这个原理好,这可以用在我们大量的统计机器上,肯定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1952年,IBM造出了当时首个大型可量产的电子计算机IBM701。之后又推出一连串大型、中型的计算机,比如IBM650、1401、1403等等。 到1960年的时候,IBM就已经占到了计算机市场份额的85%。不过那时候IBM它们的什么6xx、7xx、14xx那些系列计算机可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计算机。它每个机器的用途都非常单一,比如说打字机、计算机、记录仪等等,而每个产品甚至说同样产品的不同型号之间,用的编码都是不一样的。于是当时IBM就产生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为什么我不把这些所有机器的编码和指令级都统一起来呢?这样不管打印、输入、输出、计算,我全都可以用同样的一套指令,这样拓展产品、学习更新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 这个事现在听着感觉是理所应当的,但对于当时的IBM可谓是一场豪赌。当时IBM就找了6万个研发人员,花了50亿美金,好几年的时间,1964年,IBM研发出来了IBM Syste…

    2023-04-28
    18.6K
  • 英国经济纵览:从日不落到欧洲病人,从撒切尔主义到脱欧

    英国脱欧已经吵吵了四五年了,它现在到底怎么样了?是脱了还是没脱?脱了多少?脱干净了吗? 其实最开始,我就想讲一讲英国脱欧的。但是整理着我就发现,英国那些事实在是太乱了,什么政治、经济、历史、地理、边境、文化等等,所以咱们今天就一口气穿起来,讲一讲英国的经济。 你说这个昔日的全球霸主,拥有全球的金融中心,一个钟爱下午茶和”Fish and Chips”的国家,一个又绅士又有足球流氓的国家,它的经济到底什么样?那怎么就跟欧盟分手了? 18世纪末,英国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1815年和法国彻底打赢了第二次百年战争,这之后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就步入了全盛时期,展开了全球殖民。那时候地球上的24个时区全都有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真的就是日不落帝国横扫天下。到1870年的时候,虽然大英帝国本土只有9.1%,和中国、印度都没法比,但架不住人家殖民地多啊。而且,印度也是它的殖民地之一,如果把它所有的殖民地都加起来,大英帝国的GDP就占到了全球的1/4。这个只有2,000万人的国家,在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上都变得空前的强大,经济也是相当的富裕。 但其实英国这老大的位子屁股还没热乎多久呢,像什么德国、法国、美国,还有晚一点的日本,也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完成了工业化,奋起直追。又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中间经济大萧条的冲击,英国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了。殖民地也都被迫一个一个吐了出来。而且打仗这个事,从经济上来讲是非常费钱的,你看英国的国债比上GDP的比例,从一战开始的时候,国家借债就从百分之三四十一直飙升到170%。刚还了一点儿之后又开始打仗,在二战的时候已经飙升到了240%。他们二战时候欠美国人的钱,到2006年才还清。 而且在战后,英国也进入了短暂的衰退,也是靠管美国人借钱才挺过去的。所以二三十年,英国的社会主题也没什么经济政策刺激之类的,唯一的主题就是还钱。 1950年…

    2023-04-28
    5.5K
  • 风投、私募、资本、基金傻傻分不清?ABCDEFG轮融资各有啥门道?

    近年来,我们经常看到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商业大战,比如抖音和快手的短视频大战,Uber和Lyft的网约车大战,电商红包大战等等。在这些商业大战的背后,自然都少不了资本的推动。 资本是什么?资本就是金主爸爸,也就是我们平时听说这些大公司背后投资的这些私募股权基金的简称,就是一个基金公司,英文叫Private Equity。所以他们投的自然都是这种Private私有的公司,一般把钱投进去,然后捯饬捯饬公司升值了之后再把它卖了,低买高卖,像黑石、KKR、高瓴资本这些都是私募公司。 私募它既然是投到这些私有公司,这些没上市的公司,所以跟我们这些小股民投股票、基金就不一样了。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捋一捋公司是怎么样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然后价值越来越高,每个阶段这个私募基金在里面是怎么样去低买高卖,赚的盆满钵满。 公司发展基本上可以分这么几个阶段,最早期,然后慢慢到一个成长期,然后到一个成熟期,最后有的公司就上市了。他们除了最后上市的时期,前面的时候这些PE公司基本上都可以投。每个阶段公司发展的特性、投资的风险程度、投资方式都不太一样,我们来一个一个说。 先说早期。就是最早的阶段,有的时候我们还把它叫做风投时间,就是Venture Capital的时期。一般一个公司它刚有一个想法,或者说刚有一个新技术或者是新产品,但是它还没有经过市场的验证,就是相当于一个随时可以夭折的一个阶段。 比如说Lindsay突然看到这个市场上奶茶行业非常火,但是大家喝奶茶就很有罪恶感,所以我灵机一动,我要来一款零糖零脂零卡的奶茶,多么好的一个idea。我现在就在一个比较早期的阶段,这时候我要开奶茶店,我需要融资对吧,所以我就会去找这种专门投早期阶段的基金,一般这种基金就叫风险投资,就是Venture Capital,典型的公司比如说像真格基金、创新工场。所以他们专门投这种早期的项目,有时候还叫天使投资或者种子投资。 …

    2023-04-27
    16.6K
  • 错综复杂的俄罗斯经济:GDP与油价高度相关,寡头垄断遏制竞争和创新

    俄罗斯这个国家真的是个非常神奇的存在。说到政治、军事,没有人敢小瞧他。他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国土面积和最多的核弹头。但是同时,一提到经济,似乎就没有俄罗斯什么事了。在短短的半个世纪里面,它经历了什么:政治动荡、恶性通胀、寡头、黑帮、高速发展、战争、政府违约、经济危机、激进的改革等等。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这个错综复杂而又独一无二的俄罗斯经济,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先声明一下:一个国家的经济确实是太错综复杂了,所以我只能挑我觉得比较重要又有意思的地方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说到俄罗斯经济,咱必须得从前苏联说起。所以这一块我就一丢丢带到历史,帮大家刷新一下记忆。 1917年2月,沙俄爆发民主革命,迫使沙皇退位。之后以列宁为首的社会民主工党推翻了临时政府,经过了五年的内战,1922年苏联诞生。两年之后,1924年,这个人上台,成为了前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他就是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从此苏联就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就是说,所有的经济资源从分配、生产甚至到一部分的消费都是按照计划走。比如说这边物资急缺了,上面只要一纸命令,所有的物资就都调过来了。再比如说,我们现在要开始发展重工业,需要大家一起来建工厂,然后上面一纸命令,哗,这工人全都就过去了。它也不需要时间,等市场经济进行自我调节。其实这种模式在方向非常明确或者要进行整体的大规模改革的情况下是非常高效的,当时的苏联就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都严重不足的情况,他就非常适合计划经济。 于是1928年之后,斯大林的前三个五年计划取得了显著效果,前苏联迅速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工业大国,1920年到1940年的人均GDP翻了三倍多。 而当时的美国正在经历着大萧条,整个西方都遭殃。因此,这20年真的是在斯大林的带领下,把前苏联的经济带上了一个新高度。一方面,前苏联尝到了计划经济的甜头,另一方面,苏联的国际地位在二战中得到了极大提升,形势…

    2023-04-27
    4.7K
  • 要人才有人才,要资本有资本,要热度有热度,Web3何以成为天然风口?

    你有没有听说过Web 3.0?自2021年以来,似乎到处都在讨论这个概念。我之前也没怎么听说过,但突然被各种媒体号称是互联网的未来了。我有许多投行的同事辞了职去搞这个Web3。 这些层出不穷的概念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我们到底发展到哪了?Web 3.0究竟是未来还是骗局?虽然今天我们聊的是Web3,但这并不代表我相信或者支持它。也不是说我反对或者排斥它。包括今天我们会提到一些产品、公司和币,但这些都不是投资建议。 Web 3.0,也被称为第三代互联网。之前有很多人提出了各种各样关于它的解释,有人说它是语义网,有时候当网速达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Web3,但最新版本的Web 3.0是以太坊的创始合伙人Gavin Wood在2014年提出的。 为什么这个词最近备受关注了呢?主要是去年2021年的时候,元宇宙这个概念爆火,所以这个版本的Web3突然被大家关注起来了。虽然其中肯定有一些噱头和炒作的成分,但不管怎么说,现在大家在疯狂讨论的Web3就是今天我们在聊的这个版本。 要说Web 3.0,你肯定需要先了解一下1.0和2.0是什么。从1991年第一个网站的出现,我们迈进了Web1.0的时代,它的特点是只读。只有在线上查看信息,有点像在互联网上看报纸或者看电视,当然那时候网速还达不到看电视这个程度。典型的Web1公司包括雅虎和AOL,都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 Web2.0让你不能只读Read Only,你还可以写。它能创造内容,能互动,能点赞评论,能发视频等等。从2004年Facebook的诞生开始,这种互动式的互联网爆发性增长,出现了许多典型的公司,包括Instagram、YouTube、TikTok、Airbnb、Uber等等。 现在互联网公司的一个独有商业模式是用免费或者极其便宜的产品或者服务来吸引用户,然后获得你的数据之后,通过给你推送广告来赚钱。这就像这个公司在这片地上种了很多草,…

    2023-04-26
    4.4K
  • 浑水只是小喽啰,做空有哪些千奇百怪的玩法?资本攻击、资本反击有多刺激?

    说到做空,我们就会感觉在金融市场上都玩得可欢了。比如说电影《大空头》里边有做空次级债的,浑水做空瑞星咖啡中概股,索罗斯做空英镑。还有去年华尔街大战韭菜各种做空的等等。 所以今天咱们就讲一讲做空到底是什么,有哪些千奇百怪的玩法,以及它为什么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做空的概念其实并不难理解。 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想做投资,如果你看好了一个股票或者一个期货,你预期它会涨,你就买入,等它涨了你再卖出,从中间赚一笔。我们知道金融产品它可能会涨就可能会跌。如果我预期一个股票它会跌,我能从里面赚钱吗?其实很简单,你就调换一下顺序,我先把它卖掉,等股票跌了我再给他买进来,从中间又赚一笔,这个就是做空(short selling)。 当然,做空和卖空还要再做区分,大多数情况下这都是混着用的,所以我们今天就混着讲。 有人就问了,做空要先卖后买,我没有股票怎么卖?这时候你就要先去找一个人,把这股票给借进来,之后把它卖掉,等它跌了再把它买回来,买完再还回去。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现在看跌一个股票,老王奶茶店,现在100块钱,但是你觉得它不行,它肯定要跌,所以这时候你就想做空它。但是你手里又没有老王奶茶店的股票,这时候怎么办?你看隔壁有个老李,他手里有老王奶茶店的股票,你就跟他说李哥你这股票能不能借给我,李哥把股票借给你了,你把股票卖掉,这时候你手里不是拿了100块钱吗?没过两天果然如你所料,假设这股票跌到50了,这时候你把它买回来对吧,你其实只花了50块钱,手里剩的这50块钱相当于你自己赚了。你买回来股票之后再把它还给老李,物归原主。 这样对老李来说,其实他也没什么损失,反正他长期也是要持有老王奶茶店这个股票,但是对你来讲,你就赚了50块钱。这个就是做空股票的最基本的流程,就是先借进来把它卖出,买回来再还回去,赚钱。 你看这个流程很简单,但如果再深入一点,就会发现里面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你可…

    2023-04-26
    12.1K
  • 从七姐妹到OPEC+,从两伊战争到海湾战争,从Fracking到巴黎协定,中东与欧美的石油恩怨百年纷争

    20世纪,石油可以说是经济的关键,而中东则是石油的关键。从1930年代中东发现了大量石油的那一刻开始,它就注定在将来会成为世界的焦点,成为美国、英国、前苏联的战略必争之地。 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发生了战争、联合、阴谋、政变、暴富、危机、谈判等等。废话不多说,让我们来聊一聊持续了近百年的中东石油之战。 1859年8月27日,美国商人埃德温·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州第一次成功钻出了石油。他当时拿了一个装威士忌的桶来装钻出来的石油,这个桶之后成为了石油最重要的计量单位之一,就叫桶(Barrel),一桶大约是159升。 稍微声明一下,从地底下挖出来的油叫原油或Crude Oil,之后经过加工才会变成石油。这两者其实有些区别。但是今天为了简单起见,都把它统称为石油。 大家一看石油这东西好,燃烧效率比之前烧煤要高多了,而且运输也特别方便,用管道就行了。所以之后的50年里,石油产业就开始迅速发展。人们大量建造油井、炼油厂和管道,石油产量从1860年时的50万桶,10年之后就达到了2000万桶。再过了50年到1920年,这个数字就达到了4.5亿桶每年。 所有国家都清楚,石油将是一个改变世界的产业。需要注意的是,在1900年之前,石油大部分采掘、提炼和消费基本上都是在美国。美国的产量占全球的百分之六七十,而美国整个的石油产业链基本上都被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垄断了。直到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认为不能再这么垄断下去了,就把洛克菲勒公司拆分成了34个公司。 有趣的是,根据当时的美国开采量,人们掐指一算,发现如果只有美国这么点儿石油,10年就开采光了。之后这几十年,全球的人都在满世界找石油。先后在墨西哥、伊朗、委内瑞拉、伊拉克和科威特发现了大量的石油。 紧接着,1938年,美国商人在沙特又发现了新的石油资源。这下可厉害了,因为这回发现的是当时已知最大、最丰富的石油区。短短10年之间,在中东这个地区发现…

    2023-04-26
    10.9K
  • 奇葩的土耳其经济:2022年通胀率超80%汇率腰斩,GDP逆势增长5.6%股市暴涨3倍

    如果提到土耳其,你会想到什么呢?是旅游胜地、奥斯曼帝国、火鸡,还是撒盐哥?但我要告诉你,土耳其最奇葩的地方是它的经济。 2022年,土耳其的通货膨胀率突然开始飙升到超过80%。土耳其里拉一年之内跌了一半。这听起来挺惨的,但是人家2022年好像GDP逆势增长了5.6%,整个股市更是翻了3倍。更奇葩的是,土耳其的总统老先生整天都在怼天怼地怼利率,说利率就是恶魔,我们要相信真主安拉。 一个拥有8500万人口的大国,GDP排名世界前20,竟然跟主流经济学对着干。特朗普都已经说要摧毁土耳其经济了,但是他毫不含糊,还正面硬刚。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让我们非常快速地了解一下土耳其经济的背景。 早期,土耳其一直相对封闭,自己慢慢发展自己的经济。但二战之后,欧洲抱团取暖,发展得是如火如荼,土耳其心里也痒痒,三番五次要申请加入欧盟的前身,并且还把自己的国门大敞开,允许西方资本到土耳其来进行投资。 结果一下放太开了,土耳其政府就欠了一屁股外债,只能出下策,就是不停地印钱,然后换成美元去还债。 再加上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让土耳其通胀居高不下,好几次都冲到了120%以上。 你看咱们短短几句说土耳其的历史,已经点到了土耳其经济的两大核心问题——外债和通胀。 土耳其政府慢慢就意识到,不能再这么堕落下去了,这样会跟欧洲的差距拉得越来越大。于是从1999年开始,土耳其就真的非常坚决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里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央行从政府当中完全分离出来了。而这一点,在当代的经济体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央行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又能印钱又能控制利率。要是什么都政府说了算的话,那就非常有可能发展成政府自己家后院的一个印钞机。即使政府非常有定力,市场仍然会感到担忧,大家就不能放开了手脚给你投资或者跟你进行贸易。 因此,土耳其政府一咬牙、一跺脚,只好把这个摇钱树给独立出去了。独立出来之后,政府如果…

    2023-04-25
    12.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