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山东省大宗商品交易场所近10年发展史

作者:王在伟

近期,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组织相关人员对省内介入现货期货之间的交易场所进行了现场验收工作,对于符合政策要求的交易场所给予发放交易业务许可证,本次检查以及后续交易业务许可证的下发再次体现了山东省对于交易场所监管的积极态度,不管是之前开展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业务创新,还是交易业务许可证制度的推出,都令整个大宗行业耳目一新,山东省再次成为了全国大宗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但是,山东省能有今天的局面也是经过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这当中经验和教训都很多,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让大家对山东省的交易场所发展有所了解,同时也应该对大宗行业的健康发展坚定信心。由于青岛市是计划单列市,有自己的监管体系,所以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笔者于2007年从山东省开始从事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的运营,因此本篇文章我们就从这个时间点开始介绍,在介绍的过程中可能会有遗漏,也还有一些笔者尚未了解的实际情况,真诚希望大家与我联系进行补充以及交流:18353696177(同微信号)。

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将2007年之后山东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的发展分为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07年~2010年)

2007年,山东省的交易场所数量还是很少的,当时放眼全国,交易场所的数量也不多,而且都是依托当地实体产业为基础来成立交易场所,彼时交易场所都在开展以中远期交易模式为主的大宗商品交易,收入来源主要是交易手续费,只要保证金比例不低于20%,在当时就不会被认定为非法期货

2008年平地一声雷,华夏交易所倒了,实际控制人郭远峰携款跑了,这个事件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也让很多人开始了解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到底是怎么运转的。随后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山东省的交易场所因为这个事件数量迅速增加,成立了很多新的交易场所,如滨海化工、寿光汇利通、寿光果蔬、寿光蔬菜、寿光三盐、华东饲料、乐陵天地红、德州黄河、日照海倍、日照海汇、日照日月明、日照龙鼎、沂蒙山花生、烟台鼎丰、栖霞苹果等等。

可能有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华夏事件的爆发会让山东省成立这么多的交易场所,我想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投资方认为中远期模式不错,能带来大量的手续费收入,只要保证客户资金的安全就行;

二是成立交易场所在当时不需要任何政府的批文就可以开设,国家没有相关的管理办法;

三是华夏事件后,有很多华夏的代理商开始成立交易场所,自己当老板,或者是到地方上找投资人开设交易场所;

四是软件公司为了业务推广,在这期间不断的向投资人推介成立交易场所开展中远期交易;

五是当时大宗行业从业的人员以山东人居多。

山东省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建设和发展在这个时期热火朝天,当时形成了“全国大宗看山东,山东大宗看潍坊”的局面,潍坊的两家交易场所在不断的发展中壮大起来,分别是寿光果蔬和寿光汇利通。当时两个交易场所的客户数量、保证金沉淀和交易额在全国都名列前茅,在此基础上,两家交易场所都不约而同的朝着交易所集团的方向开始发展,寿光果蔬的股东又相继成立了北川维斯特和青岛西海岸,并收购了寿光老蔬菜市场(也就是现在的寿光果菜品种权交易中心);寿光汇利通的股东也不甘示弱,相继成立了贵州遵义指南针交易市场和青岛海之蓝交易市场。

这一时期,伴随着山东省交易场所数量增多的同时,一些大宗行业的乱象开始出现了,由此带来了几点比较集中的问题:

一是某些交易场所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进入交易市场与客户进行对赌,与此同时动用大量“虚拟资金”;

二是某些交易场所开展“客损交易”,赤裸裸地把客户亏损本金通过极短的时间变为自己的盈利,由此带来大范围的客诉;

三是一部人通过在交易场所开“AB”仓的手法把盈利账户的资金全部出金拿走,亏损的账户找到交易场所进行“索赔”。实事求是地说,当时的交易场所有很多灰色的空间,所以给了这部分人可乘之机,截止到现在,还有很多交易场所在忍受着这些恶意维权团队的骚扰。

第二个阶段(2010年~2013年)

山东省交易场所的乱象不断发生,引起了监管层的极大关注,2010年6月,由证监会牵头,国务院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检查小组进入山东,首站为山东潍坊,分别对潍坊地区的交易场所进行了检查。以下为当时媒体的报道:

2010年6月26日,姜洋,时任证监会主席助理,率国务院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检查小组(当时的小组中还有现任分管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进入山东。6月28日,由证监会、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银监会、央行、公安部组成的调查组,进驻山东省潍坊市下属的青州市华东饲料电子交易市场。

“当天姜洋就拍桌子了,让我们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他不光拍了桌子,还站起来声色俱厉地给予了痛斥。”山东当地某官方人士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也感叹电子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媒体描述的是,姜洋当时检查山东交易场所后“拍案震怒”。正是由于姜洋的此次检查,让当时的首站的潍坊几家交易场所受到巨大压力,当时传潍坊市的领导要求几家交易场所必须关闭。于是有了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商品交易所迁入天津,更名为“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天津)商品交易所”,青州市华东饲料电子交易市场迁入天津,更名为“天津市国盛农产品交易所”(即现在的天津汇港农产品交易市场),寿光汇利通电子交易市场迁入兰州,成立甘肃宏丰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此后,山东省其他交易场所也纷纷关闭。

2011年11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38号文件),掀起了大宗行业的整顿浪潮,这个文件到现在为止还对整个大宗行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它的出台直接锁死了交易场所的交易流动性,也成为后期全国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重要依据。

说起38号文件出台的导火索,就不得不提山东省交易场所发生的两个事件,一是2009年4月,山东沂蒙山花生电子盘2009年11月和12月的合约价格从5000元/吨暴跌至3700元/吨,将做多投资者全部套牢,当时的花生米现货价格是6000元/吨。造成暴跌的原因,当时猜测是主力预判错了走势,做空失败,于是恶意打压合约价格。原本打算高价就卖出的投资者觉得,即使留到最后没有卖出,但可以得到现货花生,也仍然能有着不少的赢利。可是2009年5月25日起,该电子盘停止交易,进行整顿,所有合约按照最后5个交易日的结算价的算术平均价,执行集中代为转让,最后以3700元/吨强行全部平仓,做多的投资者虚拟的赢利全部成为现实的亏损。

二是山东龙鼎大蒜电子盘。2009年11月,龙鼎电子盘0911合约临近交割时,电子盘的价格在4700元/吨,而现货价格高达7500元/吨,只要多头坚持交割,就会有巨额的期现套利收益。但是,进入交割月,龙鼎电子盘宣布提高多头保证金,并停止多头新订单,噩梦就此开始。市场上的空头以每天一吨的地量砸盘,迅速将盘面价格从4700元/吨砸到3800元/吨,最后多头只能被迫平仓认赔。

这两个事件均造成了大量客户的投诉,形成了比较恶劣的群体事件,这直接导致了38号文件的出台。

在此后一段时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市场的实施意见》(国发办37号)等监管文件纷纷下发,整个山东省交易场所的发展陷入停滞状态。

本文转载自大宗传媒,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3)
上一篇 2019-08-10 00:50
下一篇 2019-08-13 18:19

相关推荐

  • 突破!多肽美容开创者 Karl Lintner 博士加盟上美,中国美妆科研迈入 “全球协同” 新阶段

    8月,刚公布上半年业绩高增长的上美股份再出重磅动作。昨日,上美股份正式向外宣布,全球多肽美容科技开创者Karl Lintner博士(以下简称Lintner博士)正式出任上美科学委员会首席科学顾问。 这一重量级跨国科研合作,不仅标志着上美全球化研发战略布局迈入新的关键阶段,更以全球科研智慧+中国本土转化的模式,为中国肽研究及中国美妆行业发展注入世界级动能。 01 全球多肽美容第一人加盟,上美科研迎来国际级领军人物 作为现代功效型美妆的“肽技术奠基人”,Lintner博士是全球化妆品科学界的权威人物。他拥有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并在早期于法国萨克莱核研究中心积累了长达十年的生物肽研究经验。他的科研生涯始终与行业革新紧密相连,其核心成就是首次将肽专利技术成功引入化妆品应用领域,彻底革新了全球美容科技的发展轨迹。 在此之前,美妆行业对“肽”的应用局限于生物制药领域,而Lintner博士通过攻坚,首次将这一成分成功引入化妆品研发,让“肽”正式成为科学型化妆品开发的重要原料,构建了「活性成分开发-产业转化-全球标准制定」三位一体体系。 在全球美妆企业争夺科研资源的背景下,Lintner博士选择加盟上美,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对品牌科研战略与全球化愿景的深度共鸣。 作为国货美妆领军企业,上美早已搭建起支撑国际级合作的科研框架——上美科学委员会。其通过整合全球顶尖资源、推动开放创新的格局,构建一个真正跨学科、无国界的科研共同体,是驱动集团实现全球技术领导力与中国市场转化力的战略核心,这与Lintner博士实现科学价值落地的重要使命完美契合。 更关键的是,中国美妆市场的活力和上美作为国货引领者的独特性也为Lintner博士的选择提供了广阔的验证场景。一方面,中国消费者对功效型产品的需求持续升级,推动企业加速技术迭代;另一方面,上美依托多品牌矩阵与深厚的市场根基,已成为连接技术突破与…

    2025-09-19 资讯
    1.5K
  • 成都世运会落幕后,迪卡侬再掀起运动生活新风潮

    2025年初秋,成都世运会虽已落幕,但运动激情仍在城市肌理中延续——街头晨跑的人群、公园挥拍的身影、社区运动角的欢笑,无不诉说着这场盛会留下的持久余温。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9月14日傍晚,在成都市体育总会的指导下,在四川天府新区文创和会展局及四川天展会务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迪卡侬在成都秦皇湖畔发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荧光夜跑”。夜色初临,湖风轻拂,跃动的荧光与人们的笑语交织,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与年轻跑者参与其中。这一刻,运动不再只是赛事,更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城市的一种生活方式。 迪卡侬“荧光夜跑”活动现场 城市热潮延续:世运会之后的成都与迪卡侬 这股席卷全城的运动热情,并非无源之水,其背后是以成都扎实的群众体育基础和蓬勃的体育消费市场作为支撑。 成都的运动基因从数据中可见一斑。根据《2023年成都市居民体育消费调查报告》,成都体育消费市场“热辣滚烫”,2023年消费总规模便已高达685.8亿元,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更是已经首次突破3204.3元,两项数据同比涨幅均超过了17%,呈现出体育消费规模和消费水平“两翼齐飞”的蓬勃态势。运动,已成为成都人生活中一项重要且愿意持续投入的消费选择。 在这样一片快速成长的市场中,能够敏锐捕捉并积极回应城市运动需求的企业,正在成为城市体育生态的重要推力。迪卡侬便是其中的代表。 迪卡侬门店内顾客络绎不绝 深耕十八载:从运动零售到运动生活平台 2007年,迪卡侬在成都开出西南首家自建商场——成都天府店,自此正式切入本地运动消费市场。如今,迪卡侬在蓉布局已扩展至8家实体门店与1家云零售门店,并结合多种体育赛事,累计服务超千万体育爱好者。 更重要的是,迪卡侬的角色也在随着城市发展脉络而转型:从单纯的装备供给者,迪卡侬已经成长为兼具产品、服务和社群的运动生活平台。门店中情景化陈列与试用区满足即时体验,维修与回收延伸了服务链路,常年举办的“荧光夜跑”…

    2025-09-16 资讯
    1.6K
  • 德信观察:中国德州扑克在政策导向下的平衡之路

    近年来,中国智力运动的发展迎来了政策与市场的双重考验。棋牌类项目在国内拥有庞大的参与群体,但其政策环境始终处于谨慎监管之中。德州扑克作为国际化程度极高的智力竞技项目,在国内的发展因此呈现出复杂局面:既具备竞技与文化传播的潜力,又需要严格区分娱乐属性与赌博行为。 根据《“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国家鼓励国际象棋、桥牌、围棋等智力项目的发展,强调“益智、健康、合规”的原则。相比之下,德州扑克要想融入这一体系,必须淡化金钱色彩,突出竞技性和文化价值。德信竞技专家指出,其在中国的未来取决于能否建立合规办赛标准,推动其在娱乐、竞技和赌博之间实现明确分界。 事实上,中国选手已在国际赛场展现潜力。多位选手在世界扑克大赛(WSOP)中进入决赛甚至夺冠,表明德州扑克在国内拥有坚实的玩家基础。但在商业模式上,中国市场更多以娱乐体验为主,规范化竞技体系仍待完善。 德信分析认为,德州扑克在中国的发展可能有三条路径:其一是“智力运动化”,强调策略与心理对抗;其二是“文旅融合”,借鉴海南等地的国际赛事经验,结合体育与旅游;其三是“数字平台化”,通过线上模拟赛和培训降低风险。部分亚洲赛事品牌,如德信VIP,在国际办赛中积累的经验被视为国内探索的参考之一,但更多停留在观察层面。 从政策尺度看,如何确保项目不越界仍是关键。国家体育总局多次强调,棋牌类赛事必须以智力和竞技为核心,避免金钱刺激。近年来,一些城市已在文化节庆或智力运动大会上尝试德州扑克表演赛,为项目寻找合规路径提供了借鉴。 总体来看,中国德州扑克的未来仍充满挑战,但在智力运动国际化趋势下,潜在市场依旧存在。业内普遍认为,只要能够在政策边界内稳步推进,德州扑克仍有望在中国找到合理定位。而类似WSOP、德信VIP等赛事品牌的长期关注,或许也为这一进程提供了额外的行业观察视角。

    2025-09-12
    1.6K
  • 新一代抗失眠药达利雷生开出四川省首方

    9月8日,源自瑞士的新一代抗失眠药达利雷生(商品名:科唯可®),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出四川省首张处方,这标志着该药正式进入我国临床应用,睡眠治疗迎来新时代。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唐向东教授开出处方 失眠是影响健康的普遍问题。《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近半数中国成年人存在睡眠困扰。传统抗失眠药物虽能缩短入睡时间,但常导致日间嗜睡、认知功能下降等副作用,且长期使用存在依赖风险。而正式进入临床应用的达利雷生作为新型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不仅能有效改善夜间睡眠,更能提升日间功能。 据了解,与传统药物通过广泛抑制大脑活动促进睡眠不同,达利雷生精准作用于导致失眠者“过度觉醒”的开关。所谓“过度觉醒”,是指许多失眠患者的大脑并非“抑制不足”,而是清醒系统过度活跃——食欲素作为负责维持清醒和警觉的关键神经递质,在其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达利雷生作为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DORA),正是通过精准阻断食欲素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关闭这一开关,诱导生理性自然睡眠,而非强制镇静整个大脑。其约8小时的半衰期设计既能有效减少夜间觉醒,又能避免次日药物残留效应,确保患者白天保持清醒状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唐向东教授说:“达利雷生通过抑制大脑皮层过度兴奋、促进自然睡眠,具有减少入睡睡觉和夜间觉醒时间,提高睡眠质量的特点。”他表示,该药可作为慢性失眠患者初始治疗的一线治疗选择,尤其适合需长期用药的人群。” 据介绍,达利雷生海外III期临床试验表明,该药在加快入睡、减少夜间觉醒的同时,能显著改善日间功能,且治疗剂量应用1年未发现依赖性或耐药性。 专家同时建议,失眠治疗需多管齐下,患者在使用药物的同时,需配合科学的睡眠管理(如规律作息、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认知行为治疗等综合措施,从根源上改善睡眠。

    2025-09-11
    1.6K
  • 成都推动出海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服务支撑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出海成为企业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布局。为贯彻中央和省市对外开放部署,加快构建“立足成都、服务全川、辐射西部、链接全球”的出海综合服务体系,“成都企业出海综合服务中心揭牌暨蓉品蓉企出海资源对接活动”9月10日举行,成立成都企业“走出去”专业服务联盟,授牌首批“开放成都”海外合作伙伴。同期,还开展出海相关主题分享和对接活动。 企业发展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 成都筹备启动企业出海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聚焦蓉品蓉企出海需求,成都正筹备启动建设企业出海综合服务中心,通过集成公共服务和专业服务资源,为蓉品蓉企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提供集成化、一站式、全周期的综合服务功能平台,将为在川在蓉企业出海提供系统化供给、精准化对接、专业化服务。 成都企业出海综合服务中心将构建境外经贸网络、专业服务联盟、线下综合服务场景、线上数字服务体系四大功能模块,带动一批外贸外经新增量,孵化一批“蓉品蓉企出海”市场主体,引育一批出海企业总部,集聚一批“开放成都”合作伙伴,通过做强功能平台、做优出海服务,推动川企蓉企在更大空间实现更大发展。 如今,国际经贸格局正面临历史性重塑,企业出海渐成共识。如何更好地顺应全球价值链重构和产业分工格局重塑趋势,服务地方企业高水平“走出去”,提升全球化布局的质量和水平,已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课题。 成都作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今年1-7月,成都进出口4985.3亿元,增长6.8%,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2.7%;成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9.5亿美元,同比增长9.2%,占全省总量的72.5%。在贸易带投资的推动下,成都正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 上半年,博恩思医学机器人与比利时奥西学院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动中比在人工智能手术、临床培训、教育资源共享及技术出海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打造面向全球的医学机器人培训中心与创新交流平台。 “走出去”是大势所趋,但并非…

    2025-09-10
    4.2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