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走活场内场外“一盘棋”
长期以来,监管主体不明、法律规范缺失是制约我国大宗商品场外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可否认,场外市场需求是巨大的。对于如何改善国内现货交易场所的现状,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联动,可以有效利用目前已经较为规范的场内交易监管机制来引导场外市场发展。
但据了解,从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联系看,目前二者基本处于分隔状态。尽管我国各类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上交易的合约大多有着较强的标准化特征,但这些品种及合约缺乏一个有效的连通机制,无法升级进入期货市场。
一位期货公司高管表示,商品市场实施内外对接,可以实现全球商品市场价格统一,更能实现合理定价,实现商品贸易互通有无,为国内外贸易商、生产商和消费商提供更好的交易平台,对接方式可以通过期货市场、现货交易平台和场外市场等。
对此,黄劲文表示,场内外对接实际上可以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提高贸易等经营效率;跟期货市场形成比较好的互补。因为商品期货市场具备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功能,实际现货交割的贸易量相对于现货市场来说并不大,所以需要现货交易所这种类似的平台互补。
“监管不应当是一刀切。”黄劲文说,据他了解,要求现货交易进行中央清算是最核心的风控手段,美国正在做。
另一方面,大宗商品场外市场弥补了期货市场品种覆盖不全的缺陷。同时,通过多元化的合约交易,大宗商品场外市场还可以为期货市场培育交易品种和投资者,完善期货市场品种结构及投资者结构,进而促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
统计数据显示,期货市场交易量是整个场外衍生品市场的10%,全球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也差不多是场外衍生品市场名义规模的10%。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此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为OTC市场提供结算服务,肯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胡俞越提出,期货交易所是不是也可以放下身段,主动“接地气”?例如,一些业务如仓单互换,结算服务方面,参股大宗商品的电子交易市场。期货公司的现货子公司,也可以成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会员,甚至可以考虑成为股东。
业内人士指出,大宗商品场外市场利用期货市场的清算平台进行清算,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结算效率、降低交易风险,进一步促进场外市场的稳定运行及平稳发展,而且能够实现期货市场与场外市场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