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时代终结?多数比特币交易平台称仍在等通知

所谓场外交易,就是持有比特币的人在交易平台之外私下进行的交易,这部分交易的比特币流向无法追踪,监管部门也难以监管。购币流程可能就是到某网站简单用邮箱进行注册,且无需实名认证。

上周,ICO(首次代币发行)被全面叫停,各大交易平台陷入了“退币”(ICO代币)、关停交易的大整顿中。8日,比特币交易在中国全面停止的消息接连传出。

不过,截至记者发稿,多家大型交易平台(包括此前没有ICO代币交易、且不在60多家ICO代币交易平台名单中)回应第一财经记者称,尚未收到通知。

9月8日,有媒体报道称,监管当局决定关闭中国境内虚拟货币交易所,并称从接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人士处确认了这个消息,并了解到目前该决议已经部署到地方。监管的目的并不限于现在60多家ICO代币交易平台,也将未从事ICO的若干家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纳入清理范围内,限时关闭。该消息如果属实,那么未来在中国境内不能存在所谓的虚拟货币和法币之间的交易平台,但并非针对比特币这个虚拟货币本身。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此前从未涉及过ICO代币交易的平台并未收到ICO监管影响,本周以来持续正常交易。而部分ICO代币的交易平台中,有的全面停止了所有币种的交易,包括ICO代币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币种,还有一部分交易平台则仅叫停了部分ICO代币,并进行退币和回购工作。

第一财经记者也针对8日的消息询问多家大型交易所负责人,包括此前从未交易过ICO代币的平台。“目前我们还没有接到相关的通知,我们会与监管层保持密切沟通。”比特币中国交易平台合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另一家位于北京的、此前并没有ICO代币交易的大型交易所人士也对记者表示,目前尚未接到通知,公司仍然在内部培训。

位于上海的另一家交易所负责人回复记者表示:“的确(8日)上午北京开了会,但我们公司没有收到全部关停的消息。”

截至记者发稿,上述几家交易所的比特币交易仍然正常进行。

然而,也有多位交易所负责人对记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使虚拟货币的交易平台被禁止,仍然会存在场外交易的问题,且很难被监管。

今年年初,央行进驻国内多家比特币平台进行调查,交易所一度停止了提币业务。当时,在正规平台的监管趋严后,场外交易量骤增。

所谓场外交易,就是持有比特币的人在交易平台之外私下进行的交易,这部分交易的比特币流向无法追踪,监管部门也难以监管。购币流程可能就是到某网站简单用邮箱进行注册,且无需实名认证。

“场外交易都是点对点私下交易,很难监管,且场外存在价差,因此可以套利。不过,在国内几大平台2月份恢复提币业务后,场外交易量有所下降。”火币网COO朱嘉伟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有观点认为,虽然集中、正规的交易场所,实名制和反洗钱做得较好,买卖比特币的需求集中到大平台,可以减少监管成本,但二级市场的交易活跃度之高也令比特币价格飞涨,今年8月起,比特币从突破30000元大关,这离上次破20000元大关还不到几个月时间。

今年年初,央行的初步检查发现,部分大型交易平台也存在超范围经营、违规开展配资业务、投资者资金未实行第三方存管等问题。其他平台也多少存在类似问题。

有多家大型交易平台从2月对系统进行了升级,用户信息中增加了职业、住所等,身份证信息会对接到公安系统上,并对提币客户需要进行视频验证。另外,平台对大额交易、可疑交易模块系统也进行了升级,风控系统可以识别可疑交易和行为,甄别之后会和用户进一步核实,要求提供补充材料,并实时和监管部门报告,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反洗钱制度。

具体而言,几家平台主要针对资金安全、反洗钱方面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用户身份识别方面:客户识别姓名、性别、职业、住所或工作单位地址、身份证号码、身份证有效期,并且接口验证。身份证过期后系统自动要求用户重新补充身份证照片与手持身份证照片的重新收集;

2、加大对于存量用户身份识别的普及,最终做到所有用户完全普及;

3、所有提币用户必须视频认证;

4、健全用户身份重新识别机制;

5、定义与收集并监测异常交易、可疑交易和全方位的运营数据,要求用户提供补充材料;

6、建立对于可疑交易上报的制度和流程,内容永久存档可查;

7、建立黑名单制度;

8、建立专门的反洗钱审查制度;

9、专人负责反洗钱法律法规的跟踪,建立内部定期分享培训制度。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1)
上一篇 2017-09-09 09:21
下一篇 2017-09-13 19:58

相关推荐

  • 金融创新「最短路径」:RWA如何引领金融基础设施重构?

    在宏观经济高波动、信用体系重塑的全球背景下,传统金融体系暴露出结构性瓶颈——融资渠道集中、资产流动性差、信息不对称严重、合规成本居高不下。与此同时,加密世界在经历 2022 年「寒冬」洗礼后,正在寻找与真实经济的深层联动,推动「虚实结合」成为主旋律。 近日,德林控股 (01709.HK) 公告,拟将价值最高 5 亿港币的资产进行代币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标的:位于香港中环威灵顿街 92 号「德林大厦」的若干权益、三项由集团管理的基金的资产权益。 RWA 作为连接链上与链下的重要桥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它不仅代表着区块链技术应用从「链上资产」走向「链下映射」的飞跃,更是全球金融基础设施重构的一部分。 据 RWA.xyz 数据,截至 7 月 5 日,RWA 总市值达 248.26 亿美元,其中代币化美国国债市值 73.85 亿美元,代币化商品市值 16.23 亿美元。 据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预测,到 2030 年,链上现实资产市场规模将达到 16 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前美国国债规模的 40%。 无论是从资本流动视角,还是从制度创新视角,RWA 都已不再是「加密圈的实验品」,而是新金融体系的可能起点。 RWA 资产类型盘点 RWA 资产形态丰富,主要可以归为以下几大类,每类均对应着不同的技术难点、业务逻辑与监管挑战: 债券市场是全球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资产类别之一,尤其是美国国债,被视为全球最安全的资产之一,广泛用于避险和储备资产。 债券类 RWA 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USDT、USDC 等中心化稳定币。根据 Tether 2025 Q1 透明度报告,USDT 是市值最大的稳定币(约 1,300 亿美元),其储备构成中约 60% 为美国短期国债,40% 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Circle 则在 2025 年 5 月月报中披露,USDC …

    2025-07-10
    2.5K
  • 倒计时1天!WCS·2025 RWA产业大会议程及超强嘉宾阵容公布

    明日(6月25日),全球首个聚焦“现实世界资产数字化(RWA)”的国际顶级峰会WCS·2025 RWA产业大会暨RWA研究院一周年庆典即将盛大启幕!大会以“智汇前沿,共启新章”与“智启新程,赋能产业”为核心,设置全天高强度议程,汇聚政、商、学、研、投领域顶级领袖阵容,共同探讨RWA(真实世界资产)领域的突破性发展与未来路径。本次大会嘉宾阵容堪称顶级豪华,囊括了来自国际顶尖企业、知名高校、研究机构、投资界及法律合规前沿的重量级人物,共襄盛举。 WCS·2025 RWA产业大会暨RWA研究院一周年庆典由RWA研究院、观火、元宇宙与人工智慧三十人论坛主办,由香港科技大学数字金融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应用经济社会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全球跨境电商协会、大成Web3研究中心、三品城市发展、日本国际商学院、零壹智库、Web3 TOP、News3、火讯财经、坚持企业家具乐部等机构联合主办,由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GBA Capital、海南华铁、西海实业、国英控股、国英创元等协办,战略合作单位包括数链纵横、PicWe、Block Valley、DN.com。 此次大会也得到了以下超级节点的大力支持:METAERA、TECHUB NEWS、Foresight News、PANews、金色财经、链捕手、Starlabs Consuliting、Aisky、艺数力、曼昆、深圳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SHENZHENDAO、察访区块链、Wangclub、BroadChain、1783DAO、币安广场、RWA Group、MarsBit、星球日报、B.news、链得得、Ctalks、世链财经、陀螺财经、点滴财经等。 本届大会聚焦RWA技术革新、产业融合与全球化实践,推动Web3与传统经济深度融合。大会将以Web3时代的前沿特质为风格,期许成为RWA领域的“达沃斯级”标杆事件。此…

    2025-06-24
    3.8K
  • 稳定币的全球竞赛:从合规背书到机构爆发,亚洲领跑下一轮增长

    Starlabs Consulting 出品 引言:稳定币进入「新金融基础设施」时代 2025 年,稳定币不再只是加密货币生态的附属品,而是迅速跃升为全球金融市场中不可忽视的新型「基础设施资产」。 从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正式落地,到「全球稳定币第一股」Circle 登陆纽交所,再到美国稳定币监管法案 GENIUS Act 在参议院获投票通过,监管与资本的双轮驱动正在推动稳定币走出「灰色地带」,驶入合规主航道。 与此同时,亚洲,尤其是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阿联酋等地区,正逐步确立其在全球稳定币市场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机构、科技巨头与 Web3 企业正竞相进入这一赛道,一场围绕「谁能成为下一代稳定币金融基础设施」的全球竞赛已悄然展开。 需求催生,稳定币采用率飙升 据渣打银行预测,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约 2,300 亿美元快速扩张,预计到 2028 年突破 2 万亿美元,增长近 10 倍。 这与德意志银行的调查遥相呼应。该机构 5 月份发布的报告估计,稳定币市场规模已从 2020 年的 200 亿美元增长至 2,460 亿美元。 而全球第二大稳定币发行商 Circle 的成功上市成为重大里程碑,标志着合规稳定币正逐步获得传统金融市场的认可。 在此背后,是现实世界支付结算对稳定币需求的快速增长。数据公司 Artemis 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 年 1 月至 2025 年 2 月,全球结算的稳定币支付总额超过 942 亿美元。其中,企业对企业 (B2B) 交易是最大用途,年化规模达 360 亿美元,超过了点对点(P2P)支付(180 亿美元)、卡关联 (card-linked) 支付(132 亿美元)和企业对消费者 (B2C) 支付(33 亿美元)的金额——所有支付类型都在快速增长。 Starlabs Consulting 在与金融科技和数字资产客户的接…

    2025-06-20 Web3
    6.4K
  • 香港Web3及加密货币监管政策简明框架-产品篇

    香港 Web 3.0 政策发展的故事应该由 2018 年说起。当年 11 月 1 日,香港证监会发表宣告阐述新的虚拟资产监管方针,并公布了监管沙盒,邀请交易所接受证监会监管,并让证监会了解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营运。Hashkey 及 OSL 即是当时的沙盒申请者,在沙盒期结束后申请并获发牌照。不过整体来看,当时的沙盒监管并未引起太大的市场反响。 直到 2022 年 10 月 30 日,香港财库局发布《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简称「加密宣言」),香港迎来了 Web3 叙事的新篇章,监管态度转为开放、兼容、拥抱创新与审慎性并存。 ▲ 香港,从金融中心到 Web3 中心 三大监管主体 香港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虚拟资产监管机构。根据监管职责的分工,香港证监会、香港财库局、香港金管局都对不同的虚拟资产和虚拟资产涉及的不同环节具有相应的监管职责。 * 2024 年 11 月 15 日,香港金管局官网提醒:有两间并非香港持牌银行的境外加密资产机构分别于香港举行活动,其中一间被举报曾自称为「银行」,另一间则在其网站描述所提供的卡类产品为「银行卡」。这些行为可能已违反《银行业条例》。此外,香港立法会在监管加密货币和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批准和通过与金融市场相关立法的核心机构,确保既定的监管框架与加密货币行业的动态标准保持同步。 五大监管客体 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SP 发牌制度 自 2023 年 6 月 1 日起,香港正式实施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VASP)牌照制度,并作了 1 年的过渡期安排,2024 年 6 月1 日起,所有在港经营的虚拟资产交易所必须持有证监会颁发的 VASP 牌照。 按照证监会规定,提交许可申请的 VASP 须符合一系列合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反洗钱(AML)和打击恐怖主义融资(CTF)规定、资金安全、客户资产隔离、审计与报告、合适的…

    2024-11-19 区块链
    5.0K
  • a16z:特朗普胜选对加密意味着什么?

    原文标题:A Positive Path Forward 作者:Miles Jennings、Michele Korver、Brian Quintenz,a16z crypto 编译:0xjs,金色财经 加密货币创始人纷纷向我们询问最近的美国大选对他们的项目意味着什么。我们告诉他们,我们有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在上届国会两党合作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将最好的加密货币带给世界。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预计将听到一系列关于立法和监管方面将会发生什么的猜测和「热门话题」——其中绝大多数都只是噪音。事实是,现在判断一切将如何发展还为时过早,但我们知道的是,这对行业意义重大。我们非常乐观地认为,政府现在将促进创新,加速进步,并使加密生态系统在美国蓬勃发展。 这将使我们能够在未来实现令我们兴奋的众多消费者利益:让人们拥有自己的数字身份,为创意提供新的商业模式,使用稳定币进行低费用或免费的跨境交易,为餐馆等小型企业提供与客户互动的新方式,去中心化社交网络的出现,能源网等物理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及使 AI 和游戏民主化的区块链,还有更多我们甚至无法想象的东西。 好消息是,现在有一条与监管机构和立法机构进行建设性接触的途径,可以带来监管清晰度。现在,你们都应该感到有能力探索区块链支持的所有突破性产品和服务,包括代币。虽然我们可能会有更大的实验灵活性,但我们不能忘记适用于区块链系统的基本监管原则保持不变。这意味着「有信任就有监管」仍然适用。因此,你应该继续专注于消除项目中的中心化方面或对信任的依赖,因为这些领域将继续受到监管审查。 明年,我们将倡导明确的监管框架,以促进和支持创新和去中心化。这对建设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责任——你可以通过开发项目来积极塑造未来,这些项目可以展示去中心化协议如何消除风险并证明新的监管方法的合理性。 这将为善意的企业家提供一条去中心化的道路,同时通过确保及早发现诈骗和欺诈来保…

    2024-11-11
    6.2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