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的全球竞赛:从合规背书到机构爆发,亚洲领跑下一轮增长

Starlabs Consulting 出品

引言:稳定币进入「新金融基础设施」时代

2025 年,稳定币不再只是加密货币生态的附属品,而是迅速跃升为全球金融市场中不可忽视的新型「基础设施资产」。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正式落地,到「全球稳定币第一股」Circle 登陆纽交所,再到美国稳定币监管法案 GENIUS Act 在参议院获投票通过,监管与资本的双轮驱动正在推动稳定币走出「灰色地带」,驶入合规主航道。

与此同时,亚洲,尤其是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阿联酋等地区,正逐步确立其在全球稳定币市场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机构、科技巨头与 Web3 企业正竞相进入这一赛道,一场围绕「谁能成为下一代稳定币金融基础设施」的全球竞赛已悄然展开。

稳定币的全球竞赛:从合规背书到机构爆发,亚洲领跑下一轮增长

需求催生,稳定币采用率飙升

据渣打银行预测,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约 2,300 亿美元快速扩张,预计到 2028 年突破 2 万亿美元,增长近 10 倍。

这与德意志银行的调查遥相呼应。该机构 5 月份发布的报告估计,稳定币市场规模已从 2020 年的 200 亿美元增长至 2,460 亿美元。

而全球第二大稳定币发行商 Circle 的成功上市成为重大里程碑,标志着合规稳定币正逐步获得传统金融市场的认可。

在此背后,是现实世界支付结算对稳定币需求的快速增长。数据公司 Artemis 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 年 1 月至 2025 年 2 月,全球结算的稳定币支付总额超过 942 亿美元。其中,企业对企业 (B2B) 交易是最大用途,年化规模达 360 亿美元,超过了点对点(P2P)支付(180 亿美元)、卡关联 (card-linked) 支付(132 亿美元)和企业对消费者 (B2C) 支付(33 亿美元)的金额——所有支付类型都在快速增长。

稳定币的全球竞赛:从合规背书到机构爆发,亚洲领跑下一轮增长

Starlabs Consulting 在与金融科技和数字资产客户的接触中可以明显感受到,稳定币已从「加密资产的替代现金」转变为「可编程流动性工具」,从加密货币小众市场的配角跃升为全球支付领域的重要参与者。稳定币的角色越来越接近于一种「链上法币」或「链上结算层货币」,为数百万个人和企业提供了价值稳定、全球无障碍访问、高效结算、低手续费的全球价值传输机制,日益促进现实世界的交易活动。

监管落地,稳定币「上岸」

2025 年 2 月,迪拜金融服务管理局(DFSA)正式批准 Circle 的稳定币 USDC 和 EURC,作为其代币监管框架下的首批认可资产;3、4 月,稳定币企业 Paxos、Circle 先后宣布获得阿布扎比全球市场(ADGM)金融服务监管局(FSRA)的原则性批准(IPA),用于发行稳定币以及提供数字资产服务。

5 月 21 日,中国香港正式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确立以「发牌制 + 零售销售资格 + 储备透明机制」为核心的监管框架,成为全球首批推出完整稳定币监管制度的金融中心之一。

6 月 6 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发布声明,进一步明确对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s)的监管框架,为稳定币发展提供清晰的监管环境。

6 月 10 日,韩国执政党提出一项计划,强调了稳定币在金融体系中的潜力,支持稳定币的使用和发展,并提出通过立法为其提供法律支持。当前韩国政府正酝酿《数字资产基本法》,积极讨论允许私人机构发行稳定币的监管框架。

6 月 17 日,美国参议院通过 GENIUS 法案(因共和党占据多数席位,众议院通过的悬念不大),明确稳定币发行人必须拥有 1:1 储备、可兑付能力与合规监管义务。Circle 的 USDC 因积极配合监管,被视为首批合规模板。

与此同时,欧洲 MiCA 法案于 2024 年底正式实施,引发欧元稳定币交易量大幅上升,成为美元稳定币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Starlabs Consulting 认为,监管越清晰,机构越有信心。稳定币不是去中心化的对抗者,而是未来金融生态的桥梁——打通地理分隔和国家封锁,并链接 Web2 和 Web3。监管清晰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型激励」,促使主流资本与传统金融安心入局。

机构进场,Web2 与 Web3 同台竞技

随着监管明确,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申请稳定币牌照,其中亚洲市场有望引领下一轮稳定币增长。

2025 年 5 月,阿布达比主权财富基金 ADQ、阿布达比银行(FAB)及海湾国家市值第二大的国际控股公司 IHC 宣布,已合作推出与迪拉姆挂钩的稳定币,正等待阿联酋中央银行(CBUAE)批准。

6 月 12 日消息,蚂蚁集团将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同时申请稳定币牌照。

6 月 17 日,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表示,京东希望在全球所有主要的货币国家申请稳定币牌照,实现全球企业之间的汇兑,将全球跨境支付成本降低 90%,效率提高到 10 秒钟之内。

实际上,至少在一年以前,京东就开始筹备稳定币项目。据香港金管局公布,京东币链、圆币科技,以及渣打银行、Animoca 和 HKT 的合资公司 3 家参与者已进入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沙盒」,待发牌制正式出台后,参与者可向金管局提交牌照申请。(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 2025 年 8 月 1 日正式生效,届时参与者即可申请正式牌照。)

稳定币的全球竞赛:从合规背书到机构爆发,亚洲领跑下一轮增长

此外,韩国公链 Kaia 近期也透露,将与韩国社交巨头 LINE 和 Kakao 共同推动韩元稳定币项目,目前处于规划阶段。

Starlabs Consulting 与多个头部金融科技客户的对话显示,稳定币「B2B 合规解决方案」正成为服务商竞争的新高地,谁能提供可监管、可审计、可嵌入的解决方案,谁就掌握了下一阶段数字经济的入场门票。

稳定币东移,亚洲成下一轮增长引擎

香港与新加坡的政策清晰度、金融包容度与跨境场景天然优势,正在吸引全球稳定币项目集体东移。根据 Artemis 的估计,美国和新加坡占据稳定币流通总量的近 20%,香港紧随其后,占据 10% 左右。

稳定币的全球竞赛:从合规背书到机构爆发,亚洲领跑下一轮增长

香港设立明确的发牌门槛、销售准入与储备兑付标准,已成为亚洲第一个「合法可销售稳定币」的市场。此前,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杰庄表示,香港发行稳定币应结合实际的应用场景,并且并不限于发行港元稳定币,也可以发行离岸人民币甚至欧元稳定币等。

新加坡将稳定币纳入 DPT (支付型代币) 进行发牌监管并将锚定货币延伸至 G10(十大工业国)国家的货币。新加坡支付机构 StraitsX 发行的新币挂钩稳定币 XSGD 已在零售交易中广泛应用。

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区域,亚洲在全球商品贸易中占比接近四成。Starlabs Consulting 认为,以港元、人民币、新币等为锚定的稳定币,可能成为美元主导地位的有效补充,尤其在跨境贸易、区域支付与离岸结算等场景中具备天然优势,这也符合美元走弱和「美国例外论」的叙事。

Starlabs 建议:机构如何抢占先机?

对于发行方与基础设施服务商:

  • 尽早建设合规、审计、储备管理、兑付机制能力;
  • 布局香港、新加坡等具有监管先发优势的市场,优先申请牌照。

对于投资平台与支付类企业:

  • 优先对接受监管的稳定币资产,关注不同货币锚定种类(USD, HKD, EUR, RMB, SGD)与地域合规适配;
  • 合理利用稳定币在清结算效率与成本上的优势,提升用户体验与资金流动性。

对于政策制定者与行业联盟:

  • 推动跨境合作,避免监管割裂带来的套利风险;
  • 鼓励合规科技与金融场景结合,逐步搭建区域稳定币生态图谱。

结语:稳定币不仅是货币,更是「协议层金融」

在金融数字化趋势下,稳定币已不再是加密圈的小众资产,而是全球货币网络重构中的「中性通道」和「价值锚点」。

Starlabs Consulting 将持续关注全球稳定币政策动态、基础设施演进与机构参与路径,助力企业在新一轮货币竞争中建立先发优势。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25-06-16 10:40
下一篇 2025-06-24 12:26

相关推荐

  • PayPal投资Stable:稳定币重塑全球支付格局

    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融合不断深入。9 月 22 日,专注稳定币采用的 Layer 1 区块链项目 Stable 宣布获得全球支付巨头 PayPal 的战略投资,用户可在 Stablechain 上使用 PayPal 的稳定币 PayPal USD (PYUSD) 进行商业和金融交易。 Stable 将通过 LayerZero 的集成,把 PYUSD 桥接到其区块链网络,借助 Stable 的超快处理速度和低费用优势,提供近乎即时的最终确认和有利于商业交易的经济模型。此外,Stable 还计划进一步探索 PYUSD 的跨链兼容性以及出入金(Onramp / Offramp)解决方案,让 PYUSD 在不同区块链生态系统中拓展应用场景。双方还计划在未来数月内共同探索基于支付和稳定币应用的创新产品,推动稳定币在全球金融生态中的采用。 尽管 PYUSD 已成为市值第三大法币稳定币,但前两大稳定币 USDT、USDC 合计占据了近 85% 的市场份额。在此背景下,PayPal 与 Stable 合作,被看作稳定币从「加密货币交易媒介」走向「实际支付与金融应用」的一个关键里程碑,未来能否改写传统支付版图,值得关注。 Stable:打造全球支付与稳定币基础设施 作为专为稳定币设计的 Layer 1 区块链,Stablechain 在实现完整的 EVM 兼容的同时,确保交易处理的高吞吐与低延迟,并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 dApp 体验,旨在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点对点支付、汇款和跨境支付解决方案。 该链由稳定币巨头 Tether (USDT 发行方) 和 Bitfinex 交易所(二者由同一家母公司 iFinex Inc. 拥有和运营)开发,Tether CEO Paolo Ardoino 担任顾问。在其网站上,Stable 将其区块链描述为「专为 USDT 设计」,支持真实美元结算、亚秒级确认…

    2025-09-23
    14.6K
  • 西贝危机案例分析:品牌管理与危机应对的战略警示

    缺乏预案、缺乏专业公关团队的主导、缺乏一致的对外口径,导致每一步回应都带来新的舆情爆点。

    2025-09-17 消费
    6.0K
  • 香港加密产业“冷”与“热”:稳定币首批牌照静待落地,百余机构获证监会166张发牌

    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满月”,77家机构申请发行人资质,预计首批牌照2026年初发出。

    2025-09-03 Web3
    2.3K
  • 颠覆者Robinhood:推动金融服务民主化

    华尔街有句名言:「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直到他们遇到了一家名叫 Robinhood 的在线经纪公司。 这家成立于 2013 年的互联网券商,10 多年来持续不断地搞创新、整花活儿,一次又一次颠覆百年华尔街的传统玩法,不仅重塑了美国证券经纪行业,而且重新定义了新一代投资者与金融市场的关系。 截至 7 月 17 日收盘,Robinhood(NASDAQ: HOOD)市值已攀升至 930.56 亿美元,逼近千亿大关。华尔街的分析师们纷纷调高其目标价,媒体头条也频频冠以「Robinhood 崛起」「新金融力量」等称号。 就在半个多月前,6 月 30 日,Robinhood 抛出一枚重磅炸弹——宣布推出 Robinhood Stock Tokens,允许欧盟客户在区块链上交易美股和 ETF。消息一出,引发金融圈和加密圈集体热议,公司股价当日大涨 12.77%。 然而,对于熟悉 Robinhood 历史的人来说,公司此举并不令人太感意外。自 2013 年成立以来,Robinhood 就以一系列颠覆式创新,不断打破并改写传统金融游戏规则。从 2013 年「零佣金革命」到 2021 年「散户大战华尔街」,从 2018 年提供加密交易到如今推出股票代币,Robinhood 似乎总能踩准时代的节拍,成为新叙事的主角。 股票代币化:践行「资本即服务」 2025 年 6 月 30 日,Robinhood 宣布在欧盟区落地美股和 ETF 代币服务,符合条件的用户可以投资 200 多种美股和 ETF,支持 24 小时/每周 5 天实时交易,其中包括英伟达(NASDAQ: NVDA)、特斯拉(NASDAQ: TSLA)等热门美股,以及未上市公司 SpaceX、OpenAI 等股权代币。 这一举措不仅打破了投资传统证券的地理和时间壁垒,还大大降低了投资门槛,最低 1 美元即可参与。 此外,Robinhoo…

    2025-07-18
    6.6K
  • 香港加密宣言2.0“LEAP”框架速览:RWA、金融资产代币化、稳定币、人才及项目支持

    不再称「虚拟货币」,改口为「数字资产」。

    2025-06-26
    2.3K
已有 0 条评论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