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BAT、京东、华为、苏宁、360、三大运营商们的区块链布局

阿里巴巴蚂蚁金服

技术平台:蚂蚁区块链(三大产品:Baas平台、MORSE安全计算平台、可信存证平台)

阿里专门成立了达摩院区块链实验室,由蚂蚁金服区块链技术负责人张辉领衔,作为区块链事业的研发中枢。蚂蚁金服也是阿里区块链技术的主要研发力量。

【研发情况】

截至2019年11月,阿里巴巴集团以1005项区块链专利数量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同时,蚂蚁金服自研数据库OceanBase创造了联机交易处理系统的世界纪录。

【应用场景】

阿里主要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信息透明等特点,将其应用在食品安全溯源、商品正品保障、房屋租赁房源真实性保障以及公关等领域。

来自支付宝的数据显示,其区块链技术已经落地达40余个场景,多数集中于民生领域。

在商品溯源领域,蚂蚁区块链从澳新奶粉溯源开始,到2018年天猫双十一中支付宝为1.5亿跨境商品提供溯源;在供应链领域,以核心企业应收账款为依托,联合供应链的参与主体,让3个月的账期缩短为1秒。

在产品层面,蚂蚁金服推出了自主研究的联盟区块链技术、金融级区块链BaaS平台、供应链金融协作平台双链通、可信存证平台等。

【政府业务】

2019年12月10日,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宣布,阿里巴巴成为杭州亚运会官方合作伙伴。蚂蚁区块链技术将深度参与杭州亚运会,全程应用在赛事中。

12月9日,厦门市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阿里将发挥在云计算、区块链、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势,助力厦门数字城市建设。

12月3日,广州市珠海区政务数据局与阿里合作,推出政务服务可信链。

10月18日,区块链等技术支持的“赣服通”2.0版正式上线运行,由江西省政府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开发。

9月12日,蚂蚁金服与浙江金控合资成立投资平台浙江金蚂,将投数字经济项目。

9月9日,据重庆日报消息,蚂蚁金服在协助重庆积极探索区块链电子证照,以及一般社会投资建设项目的区块链化改造,预计到2020年,重庆能够打造整套的政务服务和市民服务的区块链应用体系。

8月14日,据财联社报道,基于蚂蚁区块链技术,最高法搭建人民法院司法区块链统一平台,目前完成最高法、高院、中院和基层法院四级多省市21家法院,及国家授时中心、多元纠纷调解平台、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的27个节点建设,并联合四级法院共完成超1.8亿条数据完成上链存证固证,支持链上取证核验。

6月9日,阿里巴巴雄安项目负责人表示,阿里巴巴(雄安)新区将共建蚂蚁金服雄安金融科技创新中心,搭建区块链基础设施平台等。

5月5日,据福州新闻网报道,支付宝通过区块链等科技,正在数字政务等领域全面参与福建省数字化建设。

3月30日,西湖区农村农业局、龙坞茶镇与阿里巴巴签约,用区块链技术促进西湖龙湖产业发展。

1月3日,甘肃省陇南市礼县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苹果苗木引进示范种植园合作意向和苹果产业扶贫协议,将利用区块链进行苹果溯源。

2018年10月17日,江苏如皋市政府与阿里巴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区块链农业等领域开展合作。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3)
上一篇 2019-12-28 11:32
下一篇 2019-12-30 10:40

相关推荐

  • 欧盟MiCA监管框架详解:资产分类、发行、交易、托管、DeFi、投资者保护

    2025 年 3 月 17 日,OKX 发布公告称,为了配合监管机构,将暂停 Web3 钱包的 DEX 聚合器服务。此前彭博报道,攻击 Bybit 的黑客利用 OKX Web3 钱包提供的 DEX 服务进行了 15 亿美元赃款的洗钱操作,引发监管部门的注意。而 OKX 于今年 2 月正式获得了欧盟 MiCA 牌照,因此可能面临欧盟罚则。 该事件再次引发业内对欧盟加密监管的关注。Starlabs Consulting 本期的《环球政策》将对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框架进行系统梳理。 欧盟加密货币监管历史沿革 提到欧盟监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 MiCA。但在介绍 MiCA 前,先简单回顾一下欧盟监管的历史沿革。 1. 第五、第六项反洗钱指令 欧盟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最早可追溯至 2020 年 1 月生效的第五项反洗钱指令(5AMLD)。该指令要求加密货币服务提供商(CASP,包括交易所、钱包和托管服务提供商)遵守 AML(反洗钱)和 CTF(反恐融资)法规,执行 KYC(了解你的客户)措施,并确保其活动透明、可追溯。通过 5AMLD,欧盟将加密货币服务置于与传统银行和金融服务相同的监管地位。 2021 年 7 月,欧盟颁布第六项反洗钱指令(6AMLD),进一步强化监管,包括: 2. MiCA 出台 5AMLD 属于欧盟次级法律中的「指令」类型,不具有直接适用性,而且导致各国加密货币注册和许可制度不统一,使得企业在欧盟范围内经营加密货币业务变得十分困难,需要应对各国不同的监管。 为构建统一的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格局,欧洲议会于 2024 年 4 月 20 日正式通过 MiCA,2024 年 6 月生效,并为不同成员国设置了 12 至 18 个月的过渡期,给企业必要的时间来遵守新规。 MiCA 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数字资产监管框架,影响范围覆盖 27 个欧盟成员国以及欧洲经济区…

    2025-03-25
    5.4K
  • Waterfall Network 宣布被集成到区块链分析平台 Chainspect

    11 月 6 日,Layer 1 去中心化智能合约平台 Waterfall Network 宣布被集成到区块链分析平台 Chainspect,可以在 Chainspect 上查看 Waterfall Network 多项统计数据。 Waterfall Network 旨在解决速度、安全性和可扩展性问题,同时提供一个真正的去中心化治理平台。今年 6 月 19 日,Waterfall Network 成为第一个成功完成 150 万验证者测试的 PoS 网络,为可扩展性和效率树立了新的标杆。根据 Chainspect 数据,Waterfall Network 是目前最具可扩展性的基于 EVM 的协议。

    2024-11-08
    1.2K
  • 小蝶量化:近期是否有布局MEME币?

    1.Polymarket有代币吗? 这个项目目前没有发行代币,不过有不少人在赌它会发币,所以在上面参与预测。我还是建议以兴趣为主,把它当游戏玩,参与自己最有把握的预测,不要为了薅羊毛太费时间和精力。公众号关注:博森科技小蝶。 2.我近期有没有买入什么Meme币都没有参与。 最近的这些NFT项目,但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个留言,我突然想起了比特币生态的NFT,我觉得到目前为止有沉淀价值的是排名前10000(或者前1000甚至前100)的铭文

    2024-10-20
    1.1K
  • 机构:奇富借条是一家财务造假、欺诈、业务濒临崩溃的骗子公司,高息贷款暴力催收主动违法

    近日,知名做空机构Grizzly Research发布了一份针对奇富科技(NASDAQ:QFIN)的做空报告,直言其是“骗子公司”,其报给国家工商总局的财务数据与提交给SEC的数据相差1,000多倍,存在明显的财务造假;并且贷款利率远高于国家政策红线,主动违法,随时可能面临监管风险。报告还提到,奇富科技实控人周鸿祎,在其控制的鲁大师(3601.HK)和三六零(601360.SH)上有过损害公众股东利益和欺诈性指控的不良记录。 天府财经网注意到,Grizzly Research还曾于2023年9月、2023年11月先后发布过针对拼多多(NASDAQ:PDD)、商汤科技(HK:0020)的做空报告,似乎专注于做空中概股。以下为奇富科技做空报告全文翻译。 介绍 奇富科技(NASDAQ:QFIN)是信贷服务领域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撮合借款人与金融机构,并提供各种类型的贷款。该公司之前以“360数科”变更为“奇富科技”。该公司于2016年成立,总部位于上海。 经过数月的研究,我们认为该公司向SEC和美股投资者报告了虚假财务信息。此外,我们认为奇富科技被不良行为者(bad actors)控制,他们利用会计游戏和关联方来粉饰报表。该公司还主动违反中国法律,这将很快为其带来经营风险。 国家工商总局文件显示夸大利润、财务欺诈、长期股息和股票回购计划不可信 国家工商总局(SAIC)是中国进行市场监督管理和有关行政执法工作的政府机构。SEC和SAIC财务数据的差异,往往是识破欺诈的关键——尤其当差异过大时。 我们获取了奇富科技在SEC文件中披露的6家子公司的SAIC财务数据,并将合并数据与该公司在SEC文件中披露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公司2022、2023年的净利润均夸大超过1,000倍。 SEC和SAIC文件中的财务数据差别如此之大,已经不是会计处理方法不同所能解释的了。让我们直言不讳…

    2024-09-30 科技
    21.1K
  • 刘强东的「真假兄弟」

    京东近期动作频频,从内部考勤调整到人员优化,再到涨薪和裁员,引发舆论热议。刘强东提出新版兄弟论,强调业绩好、爱拼搏的员工才是“兄弟”,意在改变工作低效、组织臃肿的现状。京东采销员工的大幅涨薪旨在激励一线员工,提高组织效率。同时,京东家医事业部的裁撤则反映出京东在寻求“降本增效”的过程中,对未取得显著突破的业务进行调整。此举也暴露出京东等大厂普遍面临的“大厂病”问题,即随着公司规模扩大而出现的决策缓慢、创新力下降等管理和运营问题。各大厂纷纷寻求改革,以期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灵活和高效。然而,改变组织架构、打破利益格局的难度很大,大厂们能否真正治好“大厂病”,尚有待观察。

    2024-06-20 TMT
    5.0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