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价格一路高企,成本压力贯穿下游,光伏企业中报谁能笑傲江湖?

本文从上、中、下三个环节,对光伏产业链企业即将公布的中报进行拆解和分析,并对下半年光伏企业所面临的局面进行展望。

形势一片大好,道路有点曲折,十分合适用来概括2021年的光伏产业。

从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光伏硅料价格飙涨,从每吨6万元左右飙升至近25万元,随之而来的硅片难求、电池片和组件一天一价。

光伏产业链绵长,从终端电站前溯,上游大致分为硅料环节和非硅环节,而一场持续近半年的硅料连涨下,让组件企业面对两头压力。保单还是报价,是产业链中下游面对的选择,而表现在经营业绩上,可能也没有此前预期包装下的“精美”。

为此,《碳中和日报》从上、中、下三个环节,对光伏产业链企业即将公布的中报进行拆解和分析,并对下半年光伏企业所面临的局面进行展望。

硅料价格一路高企,成本压力贯穿下游,光伏企业中报谁能笑傲江湖?

上游:延续业绩大丰收

今年初至今,硅料价格呈一路上扬态势。据硅业分会公布的最新国内硅料价格数据,6月23日,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0.8-22.1万元/吨,成交均价维持在21.72万元/吨不变;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0.5-21.9万元/吨,成交均价维持在21.34万元/吨不变。

碳中和日报》注意到,这个价格相较于年初8.5万元左右每吨均价,已上涨2.5倍左右,对上游企业业绩形成重要支撑。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在硅料新增产能没有释放之前,硅料价格可能会逐渐到顶,但是会保持平稳状态。

从一季度情况看,彼时硅料价格远未到顶,不过上游硅料销售企业已经实现业绩大增。大全新能源当期毛利达到1.19亿美元,通威股份营收净利双增,净利润8.47亿元,同比增长145.99%。

通威股份(600438 SH)具有高纯晶硅年产能8万吨,太阳能电池年产能27.5GW,其中单晶电池年产能24.5GW。由于硅料价格加速上涨,多家券商研报上调公司二季度盈利预测,国金证券预计Q2净利润同环比都将实现三位数以上高增长。

硅料价格坚挺,助推硅片毛利率提高,议价能力更强。中环股份(002129 SZ)一季度净利润约5.41亿元,同比增长114.58%。公司光伏晶体4月产出突破2万吨,年化产出超过60GW。其中,G12单晶年化产出达到27GW/年,占比提升至45%。

对于硅料价格走势,《碳中和日报》采访了多位行业资深人士,他们认为价格已经见顶,三季度价格将出现回落。

东北证券最新研报认为,明年硅料均价有望维持在100元/kg以上。一方面,各产业链环节来看,硅料仍然为有效产出最小环节。另一方面,随着各环节的扩产,硅料下游硅片产能显著大于硅料产能,新产能的投放带来的旺盛的硅料需求,有望为硅料价格提供支撑。

中游:组件两头承压

上游火热,却也侧面衬托出下游的压力。《碳中和日报》了解到,目前组件的开工率已经降至五成左右,远不及一季度。

因此,去年四季度出现的保单与报价矛盾,无疑还在持续。有受访的组件企业人士对《碳中和日报》表示,订单交付时间一般是根据客户需求,户用光伏国内交货期是一到三个月,国外可能在半年左右。面对硅片和电池片月度调价的模式,交货面对成本压力是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据企业人士透露,目前公司的组件报价持续在单瓦1.8元以上,相比较于去年上半年1.3元到1.4元的单瓦价格,涨幅已经超过30%,不过仍然不及成本增加幅度。据业内人士介绍,终端电站的组件成本大概占比50%,而在组件的成本中,电池片占比是80%,其余为背膜、边框、玻璃、EVA胶膜、接线盒等。

组件环节天然受到下游需求减弱和上游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如晶澳科技东方日升等组件商在一季度已经出现“增收不增利”。究其原因,毛利下滑是多数组件商面对的痛点,晶科能源在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报中表示,第一季度毛利率为17.1%,由于波动性继续使原材料价格环比上涨,预计第二季度的毛利率将在12%至15%之间。

对组件企业来讲,订单的量从来不是担心的问题,重点在于交付的情况。目前来看,下游需求还在,不过将来如果价格继续突破至一定程度,下游客户可能会重新考虑经济效益,延迟装机计划。

一位行业分析人士对《碳中和日报》直言,目前成本这么高,生产的组件卖给谁呢?高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下游装机推进,如果情况持续,组件企业面对的压力可能更大。

辅材:价格出现分化,玻璃价格腰斩

光伏玻璃、光伏胶膜、背板和边框被并称为光伏四大辅材。上半年,辅材间的价格出现分化,此前大热的光伏玻璃价格,从疯狂上涨到“跌跌不休”,折射出辅材在量与价之间的矛盾。

2020年,在产能紧缺和下游需求旺盛的双重提振下,光伏玻璃行情从7月份开始启动,3.2mm镀膜从24元每平米,上涨至43元每平米,涨幅接近80%。在毛利率上,以信义光能为例,在营收和净利双增中,太阳能玻璃业务毛利率达到49.04%,创近年最高值。

不过,物极必反,一季度由于组件厂家成本压力增大,开工率下降,玻璃厂家新单跟进不足,库存增幅明显,行业已经出现阶段性供需失衡。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是光伏玻璃价格大幅下滑。

最新行情数据显示,光伏玻璃3.2mm镀膜的价格已经降到了23元/平米,2.0mm镀膜的最新价格为19元/平米,较高峰期跌幅均超40%。此外,由于在建与筹建新产线较多,卓创分析师预计年末日熔炉或达5万吨/日的水平价格,未来价格走势仍需关注新产能投放情况。

不过,目前除了光伏玻璃价格出现下调,其余多数辅材价格依然坚挺。其中,市场行情数据显示,近期EVA光伏料的市场价格已涨至21000元/吨,创下历史新高。

光伏EVA料是指VA含量在28%-33%之间的高端EVA树脂,用于制造光伏组件的封装胶膜——EVA胶膜。目前行业龙头为福斯特,市占率50%左右。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28.14亿,同比增长86.51%,其中光伏胶膜的营收达25.60亿;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5亿,同比增长219.70%。

逆变器:增速或将放缓

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除了促进组件和终端电站的需求大增,也带动了一大批产业链企业崛起,包括将太阳能板产生的可变直流电压转换为市电频率交流电的逆变器。

此前,由于逆变器是典型的非硅环节,避开了硅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同时又能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增量和红利,2020年生产公司普遍业绩爆发,市场占比最高的阳光电源在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92.86亿元,同比增长48.31%,实现净利润19.54亿元,同比增长118.96%。

不仅行业龙头赚的盆满钵满,头部企业也是如此,固德威2020年实现营收15.89亿元,增幅58.07%,净利润为2.53亿,同比增加145.91%;锦浪科技2020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0.84亿和3.18亿,同比增幅82.98%和151.3%。

今年一季度,受益于产销规模扩大等因素,阳光电源、固德威、锦浪科技业绩持续向好,净利润分别实现142.45%、86.40%和81.29%的增幅。

直到今年4月份,固德威和古瑞瓦特接连发布价格上调通知,逆变器“高枕无忧”的业绩增长出现疑问。

根据固德威调价说明,用于光伏逆变器的核心元器件芯片、GBT功率器件等极度紧缺,价格随之走高。此外,逆变器用量较多的铜、铝等大宗原材料价格也不断攀升,公司判断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这些逆变器核心部件的价格仍会持续上涨。

分析人士对《碳中和日报》表示,逆变器企业在二季度面对的涨价与否抉择,很有可能导致业绩增速放缓。企业虽然面对上游成本有增加,但是也不敢轻易对下游客户调价,否则可能造成客户流失。逆变器生产企业的业绩看点,还是来自新增装机量。

行业寄望四季度爆发

根据国家能源局提前发布的1-5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5月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6亿千瓦,同比增长24.7%,太阳能新增装机量9.91GW。

“上半年开工率挺糟糕的。”一位电站开发人士透露,上半年价格涨的离谱,电站只能先缓缓。此外,太阳能(000591.SZ)也在近日表示,光伏产业链价格上涨对光伏电站的投资收益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司在抢占资源的同时,将紧跟市场,严控造价,努力完成装机目标。

据市场消息,目前多家大型央企均下调了光伏项目全投资回报率门槛指标,全投资IRR从之前的8%调整至最低6.5%甚至6%。以目前组件单瓦1.8元水平推算,全投资IRR水平已经临近6.5%,甚至更低。

今年初,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曾预计,2021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55-65GW。此后,产业链成本压力超出意料,有机构将装机预期下调至50GW。即使如此,前5个月不到10GW的装机量,距离最低目标尚存在较远距离。

不过,《碳中和日报》认为,这也说明四季度的抢装可能更可观。下半年一直是光伏安装的旺季,完成预期没有问题。以2020年情况看,前三季度光伏新增装机18.7GW,但在第四季度光伏抢装中创下29.5GW装机量,新增装机创近三年新高。

券商研报中认为,产业链涨价或将结束,行业迎来需求拐点。行业预期向好,市场预期硅料价格即将见顶,此前受到产业链涨价压制的终端需求即将得到释放,行业回归健康合理的发展轨道,中下游盈利或将改善。

本文转载自碳中和日报,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上一篇 2021-06-11 12:45
下一篇 2021-07-02

相关推荐

  • 关注函回复难产,还被原材料商起诉,聆达股份跨界光伏失败了吗?

    光伏跨界潮水退去,“裸泳者”最终现形。聆达股份(300125.SZ)在停产停建、银行账户冻结后,本该于3月25日进行回复的交易所关注函,也宣布延期回复。此前,公司的2023年度报告也宣布延期。 聆达股份子公司嘉悦新能源一期主要生产的是P型光伏电池,占总营收比例超过90%。由于N型光伏电池的快速应用,P型光伏电池、组件经历了大幅度降价,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的电池厂正遭到成本与销售的两头挤压。 3月26日,聆达股份收于7.82元/股,总市值20.93亿元。《碳中和日报》注意到,2022年8月,聆达股份股价一度达到36.67元/股,时至今日,公司市值距离高点降幅约78%。 关注函延期回复 3月15日晚间,聆达股份发布公告称,受技术迭代、光伏产业链价格等因素影响,为减少损失及整体经营风险的角度考虑,子公司金寨嘉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电池片生产线实施临时停产,停产时间至2024年4月15日。 根据媒体报道,公司实际停产时间或已更早。3月18日,深交所对聆达股份发出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金寨嘉悦新能源停产的具体时间,公司是否按照《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3 年修订)》及时披露停产公告,是否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时的情形。 此外,还要求聆达股份补充说明金寨嘉悦新能源光伏电池片主要技术路线、毛利率等情况,以及此次停产的主要原因及具体影响;补充说明为恢复生产拟采取的主要应对计划,能否按相关计划及时、有效恢复生产,并充分提示无法恢复生产的风险;结合公司人员配置、技术研发和储备、核心设备采购、经营模式、与同行业公司的竞争力差异、获客能力等,补充说明前期通过金寨嘉悦新能源跨界投资光伏电池片业务是否稳健、审慎; 同时,聆达股份还需补充说明金寨嘉悦新能源相关产线厂房、设备等资产是否存在减值风险;说明金寨嘉悦新能源当前光伏电池片库存及跌价准备计提情况,结合当前市场价格情况说明是否充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根据关…

    2024-03-26
    2.0K
  • 晶科能源第三季度净利润暴涨近300%,一度“落后”现宣告王者归来

    回顾2023年的整个光伏行业,只能说喜忧参半,甚至是一片唱衰之声不绝于耳。这种消极的论调连贵为行业龙头的隆基绿能也难以幸免,高强度竞争下产业链成本加速下降,价格一跌再跌,一些组件的价格出现了年内48%的最大降幅,使得许多供应企业及早的对2023年做了“草率”的总结,迫不及待的开始展望2024年。然而,在行业整体处于不太理想的背景之下,另一龙头——晶科能源却在2023年第三季度交出营收同比增长61.25%、净利润同比暴涨298.94%的炸裂数据,宣告昔日的行业龙头王者归来。topcon在上一年的大放量,这个在A股上市不过2年多的光伏龙头,刚上市股价就一路高涨111%,市值突破千亿,如今仅一个季度的业绩也足够让人惊喜,如此“逆天”背后的逻辑究竟是什么? 业绩炸裂,股价应声上涨 相比与去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长近3倍,晶科能源的前两个季度业绩可以说更好、更为出色,早在2023年8月中旬公布的半年报中,上半年营收536.24亿元,同比增长60.52%,归母净利润38.43亿元,同比增长324.58%。这份半年报一经公布,股价也应声上涨,当日以11.84元\股的价格,冲上1184亿元的总市值。上半年的业绩可圈可点,营利双收,第三季度产业链价格企稳和终端需求持续释放,下半年主打产品N型TOPCon高效电池进入大规模量产,全球市场供不应求的趋势,产能必也将进一步扩大,拥有超过12GW硅片、电池片、组件垂直一体化产能的晶科能源凭借过硬的技术壁垒,在海外占据组件产品60%的销售比,成为全球最大的N型产能、出货企业。上半年光伏上游硅料、尤其是多晶硅供大于求,价格持续下跌,行业成本也随之下降,引发产业保持高增长,下游应有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具有N型产品核心技术在手、雄厚的科研实力、可靠的产品服务和较好的成本控制能力,让晶科能源在营收、净利润、造血、研发创新等方面都取得较大的突破,提前在海外布局的战略也…

    2024-02-21
    11.2K
  • 光伏下游又要面临“不可承受之轻”?产能过剩周期中全行业进入微利时代

    据国家光伏新增装机量21.32GW,环比提升56.5%,今年前十一月新增装机累计达163.88GW,全年装机量有望达到180GW。更乐观的预测则认为,随着第一批大基地在1231之前并网,今年新增装机有望达到200GW,这几乎是2021年装机量(53GW)接近四倍。 今年以来,随着硅料供应瓶颈消除,组件价格几乎“半价”促销,同样让组件厂压力颇大。多位头部企业高管呼吁,低价组件伤害全行业,预计组件价格在明年将迎来反弹。 全年装机有望实现200GW 临近年末,光伏行业依然能传来振奋消息: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针对今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的情况,在今年已上调一次装机预期的基础上,二次上调预测数据,预计今年新增装机量为160GW至180GW,集中式和分布式开发并举。全球装机则由305-350GW上调至345-390GW。 事实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预测还稍有保守。有关负责人提到,考虑到第一批风光大基地必须在年底前并网,全年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还有提高。另根据行业机构统计,全年装机在直流侧预计达到200GW。 根据光伏行业协会数据,今年前10个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超过140GW,同比增长145%,属于近10年来最高增速,且多数月份的同比增长都超过了100%,3月份最高超过了400%。 在上游制造方面,各环节均创下新高。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14万吨,硅片产量约460GW,电池产量约404GW,组件产量约367GW,同比增速分别为86%、79%、74%、72%,上述产量规模均已超2022年全年水平。 不过,根据机构统计,2023年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环节产能预计均将超过800GW,远超终端需求预测,由此引发的产能过剩现状,几乎成了各环节企业普遍面临的风险。国金证券在研报中预测,2024年全球光伏需求同比增长30%至490GWac(对应组件安装量约650GW、产量650-…

    2023-12-27
    2.7K
  • 电池技术三分天下格局已显 谁能笑傲2024光伏江湖?

    12月下旬,持续一年的电池技术迭代赛持续升温,在隆基绿能以HBC技术刷新单结硅电池效率转换世界纪录后,爱旭股份紧随其后发布业内首款双面BC组件,以填补集中式电站市场空缺。 与前代PERC技术不同,N型时代的技术路线更呈现“百花齐放”的显著特点,围绕何为“主流”的比拼还在继续。目前,晶科天合光能、东方日升和华晟5GW义乌工厂达产后,今年底会形成25GW电池和组件的ABC产能;后续到2024年济南等基地的建设,ABC产能会达到40GW以上。 叠层电池欲“搅局” 在BC电池之外,叠层电池是提升光电转换效率的另一条路径。根据现有条件,单结晶硅电池量产的最终效率预计在27%附近,而要实现30%以上的转换效率,叠层几乎是最可行技术。今年11月初,隆基绿能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到33.9%,成为目前全球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 由于叠层电池通常底电池部分基于晶硅电池,顶电池采用的是钙钛矿。因此,在晶硅电池技术相对成熟的条件下,仍处于产业化初期的钙钛矿就更受关注。极电光能总裁于振瑞在日前表示,钙钛矿产业化还需两大关键技术的突破,一是大面积下的效率提升,二是达成并验证25年寿命。 据沈文忠介绍,晶硅-钙钛矿的叠层电池是未来的发展重点。据他介绍,钙钛矿电池量产平均效率很难达到20%以上,单纯的钙钛矿要挑战晶硅是很难的。钙钛矿只有用在晶硅上,做晶硅做不到的事情,钙钛矿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主流N型电池均可实现叠层技术。光伏领域的应用潜力。 业内分析认为,叠层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在特定领域有较好的应用需求,但目前叠层电池的成本较高,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对此,华晟新能源董事长徐晓华也认为,从长期来看,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则是“双碳”时代的最佳技术选择,有望实现30%量产转化效率,推动光伏发电成为有史以来最便宜的…

    2023-12-27
    2.4K
  • 华东重机“甩包袱”提速 原东家保底7亿购回 轻装上阵快速发展光伏

    为了加快转型“追光”脚步,华东重机(002685.SZ)即将剥离业绩表现欠佳的数控机床业务,进一步改善业务结构规划及优化未来战略布局。 根据华东重机10月19日公告,全资子公司广东润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星科技”)100%股权在深圳联合产权眼镜财经》关注到,本次转让将有一个“保底”的选项,若在挂牌期间仍未能征集到意向受让方,华东重机第一大股东周文元所控制的广东元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元科技”)将以7亿元的交易对价受让上述资产。 近年来,受行业周期等因素影响,以润星科技为主体开展的数控机床业务经营规模出现下滑。如果能够顺利售出,业内认为,将会利于华东重机改善财务状况和业绩指标,同时增厚公司营运资金储备,便于聚焦资源集中力量,实现业务转型和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若征集无人报名,原实控人将以7亿元回购 10月19日,华东重机披露,公司董事会同意将全资子公司润星科技100%股权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进行第三次公开挂牌转让,并将挂牌价格下调至7亿元。本次挂牌起止日期预计为10月20日至11月2日。 由于润星科技占毛利率分别为5.42%、6.38%及23.82%,近年集装箱装卸设备业务收入规模同比增长迅速,2022年以来毛利率水平有所改善。 据悉,公司集装箱装卸设备业务收入增长主要系国内整体经济复苏推动港机市场景气度回升,以及海外重点客户新加坡港务集团(PSA)项目进展较为顺利,完成项目验收交付。 通过本次交易,上市公司将剥离盈利能力不佳的智能数控机床业务,专注于集装箱装卸设备以及年报中表示,计划到2024年建设30GW N型高效光伏电池片产能,至2025年建设50GW N型高效光伏电池片产能。 华东重机认为,通过拓展光伏电池组件生产业务,以实现业务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除公司自身经营现金流,出售标的资产可以进一步增厚公司资金储备,以满足业务结构转型带来的整体资金需求。

    2023-10-22
    7.0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