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共存占先手者胜 三盛教育逆境中培育利润增长点

近日,三盛教育(300282.SZ)披露2021年财报,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93亿元,同比增加10.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63亿元,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7.14亿元,同比亏损缩窄。

2021年,教育行业面临市场通胀压力加剧、疫情反复导致人员流动受限等诸多不利因素,业绩整体承压。不过,面对外部经营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三盛教育通过积极应对市场不利变化,以及持续优化管理等措施,营收保持正向增长,说明公司经营整体平稳。

“危机”共存占先手者胜 三盛教育逆境中培育利润增长点

多项业务稳步发展

三盛教育主要从事智能教育装备、国际教育服务和智慧教育服务业务。2021年7月,“双减”政策的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优良的品格成为新时期义务教育的关注重点,传统以智力为主的分数测试为标准的评价方式已不再适用。

机遇和危机并存,占先手者胜。面对变化,子公司恒峰信息一方面抓住了广东新建校建设机会,成功推进海德双语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嘉荣外国语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落地;另一方面,恒峰信息持续推进核心自有产品的优化升级,推出智慧课堂3.0产品以应对新市场环境下的需求变化。

去年,恒峰信息通过有效的综合素质评价,更好地助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支持国家双减政策在学校的落地。

公司表示,随着校外培训业务监管的加强,恒峰信息将依托技术及服务优势,积极探索校内外教育服务的盈利模式。目前,恒峰信息业务覆盖智能校园建设、区域教育均衡、教育应用开发、平台+大数据+AI等智能教育全生态,市场业务覆盖全国27个省市,累计服务院校超过3000所,年覆盖学生约750万人。

除了智慧教育业务,其余板块在去年也均取得显著发展。子公司广州华欣是公司智能教育装备业务的核心,在去年新增专利13项,保持了行业领先优势并得到业内认可,主力产品主要客户包括希沃、鸿合、海信、康冠等智能交互平板厂商。除教育领域外,公司上述触控产品还广泛应用在会议、金融、交通、零售等行业智能交互产品中。

子公司中育贝拉主要经营国际教育服务业务。面对疫情压力,中育贝拉通过持续优化运营管理,各校区线下教学工作全部如期顺利开展。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育贝拉在全国开设有10个国际课程中心。虽然受国际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影响,中育贝拉的国际游学等业务仍无法有效开展,不过去年还是实现营业收入6008.16万元,同比增长21.50%,净利润表现为775.31万元,同比扭亏。

抓住教育信息化发展机遇

三盛教育于2011年12月登陆创业板,并着力打造综合性教育产业集团。2017年底,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三盛集团后,立足公司自身以及三盛集团的资源和能力,于2018年完成战略升级,明确了“做大做强智慧教育和学历教育服务,加深智慧教育和学历教育的链接,提升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的战略发展方向和“外延为突破、内生为基础”的战略落地路径。

目前,公司主营业务集中于以智能教育装备、智慧教育服务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领域,以国际教育等为核心的教育服务领域。业内分析认为,“双减”后基础教育回归校园,校内教育教学面临提质增效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教育部对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的强调体现了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是长期方向。

因此,在需求和政策的双重利好下,教育信息化行业有望长期受益。2021年,“互联网+教育”政策、“教育新基建”政策等相继出台,为教育信息化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更早前,2018年4月,教育部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国务院2019年2月颁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

教育信息化在我国教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的信息化改造。相关部委多项鼓励政策的逐步推出,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以及行业内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教育信息化产业2.0时代已经全面开启。

面对行业发展机遇,三盛教育通过子公司恒峰信息发力教育信息化,领先布局,顺应我国教育信息化2.0的转变,将进一步调整业务重心、聚焦业务区域,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逐步完成从项目型公司向产品型公司转变。

目前,恒峰信息正通过多举措完成该目标,具体包括:(1)自研产品方面:围绕大平台+大数据、智慧课堂、魔法评价三条产品线,集中研发主力和资源投入,打磨核心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2)市场开拓方面:借助教育装备展、行业论坛等途径,进行产品发布推介,积极拓展渠道,从而提高产品的覆盖面和市场的占用率;(3)随着新冠疫情影响的减弱,政府部门延缓的教育信息化项目将逐步落地,把握市场机会,促进营业收入的回升。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22-05-05 20:42
下一篇 2022-05-09 13:19

相关推荐

  • 二氧化碳都要生酒鬼酒业绩的气了

    过去3年,酒鬼酒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一直处于攀升中,增幅达到133.4%。而同期公司营收下滑64.9%,净利润减少98.8%。

    2025-05-08
    19.3K
  • 海澜之家2024年营收209亿元 连续6年位居A股服装上市公司榜首

    尽管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也要看到,国内有效需求仍显不足,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有待提升,部分商品销售和服务消费较为低迷。在此背景之下,4月29日,国民男装品牌海澜之家(600398.SH)发布了2024年财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9.57亿元,并连续六年名列A股上市公司服装行业榜首,归母净利润21.59亿元。 此外,根据欧睿数据,海澜之家凭借产品力提升和渠道优质管理,以5.0%的男装市场占有率,连续11年排名第一。 20多年来,海澜之家集团始终坚定地走品牌服饰发展道路,打造特色鲜明的服饰品牌,提升服装产业链效率,探索服饰零售新模式,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加大数字转型力度,提升运营效率。 品牌年轻化发展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日益精细化,个性化需求推动创新随着消费升级,促使服务提供者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丰富服务种类。根据新华网报道,年轻人消费态度上,有58.6%的消费者选择“只买需要的”。 在此背景下,海澜之家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持续布局科技功能,打造品质、IP时尚、环保三大产品系列,打造极致爆款单品,以满足消费者多场景的个性穿搭需求。 公司不断扩充产品品类,在衬衫新物种上,不仅有茄克式衬衫,还增加了衬衫套装;在运动休闲类产品方面推出夏季的韵彩自然POLO衫。 在科技功能方面,海澜之家在24年春季推出了远行茄克,兼顾户外运动和日常休闲两个应用场景;24年的极光羽绒服,做到了800蓬95绒的最高配置。 在IP方面,海澜之家“龙腾九州”系列是夏季热卖系列,从原创、非遗、国风、国潮等多个维度,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这不仅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品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的支持。 报告期内,海澜之家在研发方面的费用投入突破2.88亿元,同比提升43.82%。 2024年1月,由海澜之家冠名的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成功发射,这也是全球首创的全…

    2025-04-29 消费
    3.4K
  • 营收净利双升,学大教育多元布局激发增长新动能

    4月26日,学大教育发布了2024年度报告和2025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学大教育实现了营收、净利润两位数增长。同期,学大教育彻底甩掉了回归A股时所背负的高达23.5亿元的债务包袱,实现了“轻装上阵”。另外,报告期内,公司个性化教育业务、职业教育、文化阅读、医教融合等各大核心业务均取得不俗的业务表现。 2024年末,学大教育董事会审议通过,拟以不低于1.1亿元且不超过1.5亿元资金回购公司股份,这一回购计划充分体现了管理层对公司内在价值的长期信心。叠加业绩快速增长,债务出清等利好推动,资本市场对学大教育的发展信心持续提升。公告显示,学大教育已出资5999.52万元完成对120.86万股股份回购,并于3月末完成上述股份注销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投资者。 财报发布后,华泰证券发布研报,对公司股票目标价调高至64.78元/股。另有银河证券、国信证券、光大证券等多家券商给予“买入”“推荐”“优大于市”评级。2025年开年至今,学大教育股价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较年初上涨约24.06%,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投下信任票,反映出对公司业绩复苏和长期成长性的高度认可。 营收净利连续两位数双增,财务结构全面优化 财报数据显示,学大教育在2024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86亿元,同比增长25.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16.84%。报告期内,学大教育实施股权激励产生了股份支付费用4525.08万元,若剔除该部分影响,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5亿元,同比增长达34.04%。自2021年实施战略转型以来,这已是公司连续第二年实现营收、净利润的两位数增长。 这一增长势头在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得到延续。一季报显示,公司单季实现营业收入8.64亿元,同比增长22.46%;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47.00%。 根据财报来看,公司业绩的持…

    2025-04-29 资本
    1.1K
  • 金叫唤 | 保底30万件酒的协议泡汤了

    老话说得好,买卖不成仁义在。但有时候,不成买卖便成仇。 今天金哥带你看看酒业合作双方撕破脸皮前后,裹挟其间的喧嚣、浮躁甚至粗陋,以及可能的套路和陷阱。 “甲方”是来自陕西白水的杜康酒业销售有限公司,它的大股东是陕西杜康酒业集团。 说起杜康酒,就不能不提及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历史上,杜康酒还曾引发了一场跨越陕豫两地的“杜康”商标之争,好在如今一切都平息了。 目前白水杜康确定5万吨产能目标,正在冲刺“全国清香白酒行业前十”。今年4月,陕西杜康酒业集团董事长张红军还告诉媒体,要坚持“让每一位合作商都有钱赚”的原则,实现合作共赢。 听闻此言,不知道来自安徽阜阳的心丽酒业公司(化名)负责人又会作何感想?四年前,心丽酒业以“乙方”的身份与白水杜康签订了一份名叫“商标许可及技术合作”的协议。 事实上,该协议除了第一条说到“商标”外,其他内容主要事关酒水的买卖。 该协议明确乙方“保底灌装任务”为30万件(500ml*6)。 同时约定,如乙方未完成协议任务量,需在协议签订时限,提前一个月向甲方支付保底任务量未完成件数的对应款项。 任何一方存在违约,协议规定按“合同总结算金额的30%”承担违约责任。 双方合作时间从2021年9月14日至2023年1月21日。 一字一句阅读完上面的协议内容,你会发现:30万件的保底灌装任务,心丽酒业即使不能按时完成,但也得限时把全款给付了。 一件6瓶,白水杜康以“每瓶6元”的价格跟心丽酒业结算。那么,30万件酒对应的酒厂货款至少是1000万以上。 对于这样的合作,白水杜康应该是熟门熟路。心丽酒业的实力又如何呢?成立于2018年的心丽酒业,注册资本50万元,股东是两个自然人。 不过,2021年,被认为是清香名酒的起势年。加上白酒行业当年涨价范围广频次高,这是不是也给了心丽酒业足够的自信,金哥就不知道了。 反正最后双方都信心满满地在协议上签了字。 彼时,…

    2025-04-29
    2.3K
  • 2025年一季度业绩大幅回暖,主动“踩刹车”的舍得酒业强势复苏

    近日,舍得酒业(SH600702)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舍得酒业实现营业收入15.76亿元,环比增长75.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1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经历连续三个季度的理性降速后,舍得酒业业绩强势呈现“V”型反转。这份成绩单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回应,4月28日,舍得酒业股价盘中涨幅一度达2.49%,位居板块前列。 近一年来,舍得酒业以不破不立的决心主动“踩刹车”,全面实施控量挺价策略。在坚守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下,舍得酒业聚焦核心市场、深化渠道改革、优化产品结构,调整成效稳步落实,向上拐点已现。 深蹲起跳,一季度多项核心数据重回增长轨道 历经多年的规模式扩张,白酒行业正面临渠道堰塞、价格倒挂等系统性风险。在存量竞争与强分化叠加的产业变局中,唯有主动释放结构性压力,方能在新周期窗口期构筑起可持续增长的战略支点。 一季度报数据显示,舍得酒业经营动能提速,多项核心数据大幅改善,为2025年业绩全面修复奠定基础。 经营质效双升,强化发展韧性。2025年第一季度,舍得酒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42亿元,同比增幅达106.76%,造血能力显著增强。同时,通过精细化成本管控,营业成本与管理费用同比分别下降11.25%和25.24%,形成“现金流倍增+费率双降”的良性财务状态,进一步夯实抵御市场波动的安全屏障。 渠道动能释放,双线协同增效。2025年第一季度,舍得酒业坚定“聚焦打造N个小区域、高占有的基地市场”策略,优化经销商网络,集中资源扶持优质合作伙伴,有效恢复渠道信心。截至报告期末,合同负债2.061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0.413亿元。线下精耕的同时,线上渠道打开了增量空间,电商销售额突破至2.05亿元,同比增速36.71%。双渠道势能共振,为市场拓展注入持久动力。 产品结构优化,毛利修复企稳。2025年第一季度,舍得酒业继续聚焦核…

    2025-04-29
    2.3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