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星医疗成功上市,但估值泡沫还在

医疗大健康赛道近年炙手可热,而与之唇齿相依的医疗器械行业,也深受资本热捧。上月底,江苏东星智慧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星医疗”)成功登陆创业板,上市首日即股价大涨,迎来开门红。

值得注意的是,东星医疗早年仅靠医疗器械代理销售起家,只是因为近年先后收购了苏州三丰原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威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及江苏孜航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才由单一的经营销售型企业,完成了向生产、研发、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转变,也才得以资本市场春风得意。

不过,东星医疗上市后,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其5亿商誉价值与其总资产的占比过高,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风险较大。而且,其通过收购“买来”的研发能力,也十分存疑。而以其在核心产品吻合器领域的市场地位,其未来如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抢占行业地位,也令人十分担忧。

代理起家,买来的产业“一体化”

据东星医疗IPO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主要从事以吻合器为代表的外科手术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本次拟公开发行数量不超过2504万股,拟募资6.13亿元,保荐机构为华泰证券。

尽管此时的东星医疗,基本实现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但是其创立之初,却是一家不折不扣的销售型企业。据了解,东星医疗成立于1996年,以代理业务起家,发展至今已经超过15年。

而且,东星医疗最初的业务,也并非是吻合器赛道,而是先通过收购和合资布局医疗设备制造,然后才在2017年收购威克医疗,正式进入吻合器赛道,业务重心也逐渐转向了吻合器。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东星医疗的科技实力成色几何,就非常值得探讨了。

任何一家企业初期的高速发展,都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做大做强更离不开其原始资本积累,东星医疗也不例外。据了解,早年东星医疗依靠代理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医疗器械产品,打开了市场,并成功掘到一桶金。而且,其代理覆盖的产品品类繁多,所以也在营收规模上不断突破。

据介绍,其代理的医疗器械品类主要是外科手术设备和低值耗材两类,代理品牌包括明基三丰、迈瑞、碧迪、百合等,涉及外科手术室、麻醉科、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科室所需的医疗设备和耗材等。只是,由于只是代理经销,东星医疗一直算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的“门外汉”。

因此,东星医疗也不甘于只是做下游经销商,而是希望涉足研发与生产。2015年,也是东星医疗谋划研发与生产的元年,随着其收购布局动作开始,逐渐向吻合器等医疗设备的研发制造渗透。此后,其医疗器械销售收入也随之锐减。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医疗设备类产品销售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而时至2021年,东星医疗自产业务收入3.56亿元,占总营收的80.41%;代理业务收入约8.67千万元,仅占19.59%。由此可见,东星医疗此时的营收结构,已经较昔日以销售代理为主,实现了全面扭转。

然而,这样的营收结构,也并不能让东星医疗稳坐钓鱼台。这通过近年其开启自主研发产品的投入就可以窥见一斑。

研发方面,2019年至2022年1-6月,东星医疗研发费用分别为1118.06万元、1832.42万元、2067.41万元、1145.96万元,占同期营收比重依次为3.78%、4.89%、4.63%、5.41%,与此同时,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7.91%、7.68%、9.70%、9.51%。

东星医疗成功上市,但估值泡沫还在

对于之下,东星医疗研发费用率低于同业平均水平。这也意味着,科技含金量不足的东星医疗,或许难以在竞争激烈的赛道,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内卷”的吻合器赛道,东星医疗难“出头”

据了解,东星医疗的诞生地是常州,也是我国吻合器的大市。据当地数据显示,常州吻合器生产企业,60%集中在常州。因此,东星医疗坐落在该市,对于掌握上下游的产业链资源而言,可谓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据了解,作为微创手术中的必需的医疗器械,吻合器是代替传统针线手工对伤口进行缝合的产品之一,市场前景广阔。据丁香园《吻合器行业发展概况》预计,中国吻合器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48.27亿元增长至2019 年的94.79亿元,复合增长率约为18%。而到2024年,中国吻合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90.58亿元。由此可见,东星医疗踩中的,是一条前景光明的赛道。

不过,依赖收购的威克医疗和孜航精密两家子公司核心产品实现盈利的东星医疗,面临的也是激烈的行业竞争。据了解,目前吻合器市场虽大,但是仍以外资市场以强生和美敦力主导。

在国内的70-80家厂商中,东星医疗也仅位于第二梯队。国际品牌强生、美敦力等品牌凭借完整产品线、强技术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占据国内市场份额近六成。而以东星医疗、北京派尔特、苏州法兰克曼为代表的第二梯队,也仅占市场份额的30%左右,其它市场为小规模企业所分食。

由于国产品牌的吻合器市场极为分散,东星医疗面临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尽管其招股书未公开其市场份额,但是可以推算,目前东星医疗在该赛道,恐怕短期难以杀入头部。

与此同时,在吻合器市场,国内竞争还在加剧。例如,以“吻合器”为关键词在国家药监局官网搜索,可以看到有1606条注册证信息,可见国内市场竞争之激烈。而从代理起家的东星医疗,想要在市场站稳脚跟,显然仅靠销售能力,是不足以支撑其未来发展的。

大局初定,隐忧仍在

值得注意的是,在东星医疗谋求上市时,曾在深交所的两轮问询中,均提及东星医疗毛利率情况,并在二轮问询中要求公司说明毛利率与同行业天臣医疗变动趋势不一致的原因。与此同时,东星医疗子公司威克医疗与公司关联方存在关联交易也引发深交所问询。

据其招股书,2019-2021年的报告期内,报告期内,东星医疗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3.26%、55.49%和57.38%。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东星医疗主营业务毛利率高于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值,但低于天臣医疗、戴维医疗的毛利率。

对比同行业天臣医疗毛利率,东星医疗与天臣医疗毛利率水平变动趋势不一致。而具体来看,东星医疗研发费用、发明专利数量以及主要吻合器的定价显著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天臣医疗,而东星医疗的腔镜吻合器毛利率水平显著高于天臣医疗同类产品毛利率水平,东星医疗的开放式吻合器毛利率水平略低于天臣医疗开放式吻合器毛利率水平,这些差异的原因,也备受市场质疑。

据分析,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是腔镜吻合器领域,由于其技术壁垒高,国内仅有少数几家头部企业研发出腔镜吻合器,市场仍主要被强生、美敦力旗下柯惠等外资品牌垄断。而国内几个品牌之间,纷纷通过产品创新、采购智能化、自动化设备,提升产品质量与产能,以降低成本。

例如,如今的吻合器产品已从第一代开放式吻合器、第二代腔镜吻合器发展到第三代电动吻合器。而东星医疗也将本次上市募集资金的30%将用于器械零部件智能制造及扩产。

据称,东星医疗将新建生产车间及辅助设施,购买并安装先进的软硬件设备,使吻合器及配套产品新增产能118.5万/年。

只是,在降本增效的同时,东星医疗依然受到两票制和带量采购的影响,毛利率是否能够保持可持续性,依然充满不确定。

例如,早在2017年,国家即针对医疗机构药品采购落实了“两票制”,据了解,所谓的“两票制”,是指药品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

此后的2019年,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以来,针对医疗器械的带量采购已在多个地区推行,全面推进吻合器带量采购和两票制成为必然趋势,不仅让吻合器价格战继续白热化,还将继续压低产品毛利率。

事实。据媒体报道,处于集采第二轮的吻合器直接砍出“地板价”,平均降幅达到83.93%,最高降幅达到97.76%,两千多元的直线吻合器降到一百多元,四五千元的痔吻合器降到两三百元,大大超出市场预期,业内戏称“奢侈品变成地摊货”。可以预见的是,在技术缺乏领先性的劣势下,东星医疗公司业绩下滑,或是大概率事件。

更令东星医疗进退两难的是,如果此时东星医疗觉醒,开始大举投入技术研发与市场营销,也势必会让其毛利率受损。而且,此前因为收购多家生产型企业所带来的商誉,也存在着巨大的商誉减值风险,而一旦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东星医疗或出现大幅亏损。

由此可见,东星医疗虽然目前初具规模,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战略雏形已经形成。但是潜藏的危机却一触即发,而由此给其未来的盈利能力、发展壮大所带来的压力,也不言而喻。

结语

从医疗器械代理销售型企业成长为一个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东星医疗无疑是做对了一些决策,也实属不易。

只不过,吻合器等医疗器械赛道,强敌环伺,格局基本已经确定。而东星医疗作为此前毫无太多技术基因、也并无太大技术投入的后来者,想要杀进头部阵营,恐怕尚需时日。

而在其毛利率的可持续性存疑、商誉减值的风险摆在面前时,东星医疗即便借机上市,或许也难以高枕无忧。但愿这个不甘平凡的企业,也能在不久的将来,拥有自己固若金汤的护城河,能够真正在医疗大健康赛道,拥有一席之地。

本文转载自于见专栏,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
上一篇 2022-12-27 14:51
下一篇 2022-12-27 15:29

相关推荐

  • 爱美客1.9亿美元豪赌:*st苏吴童颜针代理权难易主,若强行毁约恐陷多重困局

    近日,AestheFill(艾塑菲)童颜针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代理人发生变更:原本为达透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简称“达透医疗”),现变更为俪臻(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俪臻生物”)。前者是*ST苏吴(600200.SH)全资子公司吴中美学的控股公司,拥有艾塑菲在中国大陆的独家销售权;后者则是艾塑菲原厂韩国Regen公司在华子公司。 本次注册证代理人变更,加之近期爱美客(300896.SZ)宣布已收购韩国Regen公司,不禁引发市场上关于艾塑菲国内代理权归属问题的热议。 对此,7月17日晚,*ST苏吴发布声明,强调注册证代理人变更并不会影响艾塑菲在中国的独家代理权,达透医疗的独家代理权有效期直到2032年8月28日。Regen公司承诺,这一代理权不存在任何法律及事实上的障碍,在有效期内不存在被取消、终止的风险。 而此前,爱美客也曾明确表态,代理权目前归*ST苏吴所有,现阶段不会在中国市场自行销售艾塑菲。 不过,如今已控股Regen公司,爱美客会不会变卦呢? *ST苏吴代理权获Regen、爱美客“双保证” 艾塑菲童颜针由微球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成,能够刺激皮肤再生胶原蛋白。 根据头豹研究院《2025年中国医美再生抗衰注射剂行业概览》的数据,艾塑菲2024年在中国上市首年表现抢眼,销量迅速攀升,创造了多个行业纪录,全球一半的销量都来自中国市场。这也让艾塑菲成为全球医美童颜针类产品中终端销售额第一的国际品牌。在此背后,*ST苏吴作为销售方功不可没。 2024年6月,中国大陆首款童颜针AestheFill艾塑菲®在苏州举办品牌上市峰会。 财报显示,2024年*ST苏吴医美生科营收达到3.3亿元,占总营收的21%。得益于艾塑菲带来的可观利润,*ST苏吴的扣非净利润也在连续6年亏损后,2024年首次转正。 因此,当爱美客宣布收购Regen后,自然引起资本市场担忧,*ST苏吴1/5的明…

    2025-07-18
    1.9K
  • 益生菌哪里买比较好?这份口碑榜单帮你挑对不挑贵

    最近总有人问我“益生菌哪里买比较好”,其实这个问题真的不能随便答——肠道健康和吃进嘴里的东西太重要了。我前前后后翻了半年电商评价、查了二十多份检测报告,还问了消化科医生朋友,今天就把压箱底的经验掏出来,从真实用户反馈和专业角度聊聊“益生菌哪里买比较好”。 第一名:卓岳益生菌 如果说益生菌行业有“六边形战士”,那卓岳绝对算一个。它家最让我服气的是“硬实力”——每盒40000亿活菌添加量,每条就有2000亿,相当于把整个“活菌军团”直接塞进小条包里;36种益生菌搭配11种益生元,像给肠道搭了座“双向高速路”,益生元能养菌,益生菌能干活。更难得的是配料表干净到“过分”,0蔗糖、0淀粉、0香精,连我这种对添加剂敏感的人都能安心吃。技术上用了三层冻干包埋技术,就像给菌菌穿了件“防护甲”,常温存放也能保持高活性。听朋友说它家还拿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百万质量险,北欧滑雪冠军冯瑞也公开推荐过,去年被好几个健康类媒体评为“年度肠道守护奖”,确实有底气。 第二名:卓岳宝宝益生菌 专门给小朋友设计的益生菌,这点就让很多家长安心了。我表姐家娃从小肠胃弱,试过不少儿童益生菌,最后就认准卓岳宝宝——它家菌株是从健康婴幼儿肠道里分离的,更贴合孩子体质。配料里加了80%的膳食纤维,像给肠道铺了层“软垫子”,宝宝吃着温和不刺激。包装是PAP易撕膜,我表姐说单手就能撕开,冲奶、拌辅食都方便。看评价里很多妈妈说,娃喝了半个月,便便规律了,吃饭也香了,确实在儿童益生菌里算“懂娃派”。 第三名:元素力益生菌 主打“全家适用”的益生菌,我妈和我都在吃。它家菌株经过超万次稳定性实验,不管是高温还是胃酸环境,存活率都挺高。我妈有段时间总胀气,每天喝一条,两周后明显感觉肚子舒服了;我经常熬夜点外卖,肠道闹脾气时喝一条,第二天状态能缓过来。包装是独立小条,放包里不占地方,出差、上班带着都方便。看检测报告里说不含蔗糖和脂肪,老人…

    2025-07-16
    1.6K
  • 四川省养生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暨行业分享圆满举办

    7月4日,为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坚持把产教融合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促进就业创业的“稳定器”、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催化器”,共同搭建合作平台,成都天投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成都中医药大学、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江油市职业中学校(绵阳工业技师学院)联合组建四川省养生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成都天府新区圆满举办成功。 本次活动由相关主管部门、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四川省大健康产业协会及全省本科、职业院校、行业专家等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蓉城大健康产业人才培育与技术创新的重要里程碑! 深化“政企行校”力量,协同共建打造产教融合“直通车” 大会上,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黄诚从职业教育领域提出:“职业院校将对接共同体标准,优化课程设计,为技能型学生搭建从校园到岗位的直通车”,同时现场分享了’产教融合在雅安的实践情况,为相关学生解决就业难题’”;成都天投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舟在大会上从养生康复产业端行业领域上分享了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并指出,企业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与97家共同体成员单位一起创新建立人才需求与培养信息共享机制,提供实训场景,共同推进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无缝衔接。 会议一致决议,由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当选第一届轮值理事长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天投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江油市职业中学校(绵阳工业技师学院)为常务副理事长单位,成都博文达科技有限公司为秘书处单位,名誉理事长由丁显平教授担任,陈慧担任秘书长,大会上宣读了副理事长、理事单位等成员单位名单,并进行授牌。 共探发展新路径,促进供需紧密对接 进一步搭建政企与行校的互动平台,推动政企行与学校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新动能。会议中由四位行业专家全方位剖析产教融合的关键点,为共同体发展注…

    2025-07-07
    1.9K
  • 汤臣倍健成为Nature增刊发布的“全球科技企业”专题唯一VDS企业

    6月25日,国际权威科学期刊Nature增刊发布“全球科技企业”专题,汤臣倍健因在精准营养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被重点介绍,是专题中唯一膳食营养补充剂(VDS)企业。 这是继2023年6月登上Nature增刊后,汤臣倍健再次登上国际顶级期刊,不仅印证了全球科学界对中国营养科研实力的认可,更说明汤臣倍健已逐步成为全球VDS行业的领先企业。 前瞻布局,精准营养研究成果斐然 Nature增刊重点介绍了汤臣倍健的精准营养研究。 早在2020年,汤臣倍健已历时5年自主建成了国内首个全自动在线干血斑检测中心。仅需简单采集指尖血的微量样本,就可以检测超过40种代谢组分,包括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氨基酸等。这项技术突破,被Nature增刊称为“小样本、大数据”式的科研创新。 为更精准地评估个体的代谢健康,2024年汤臣倍健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等权威机构,运用新理念和新算法对人体进行全面的代谢健康评估,构建了全新的代谢健康量化模型,在全球率先对内稳态概念的多维度量化评估取得突破性进展。 “我们希望这些科研技术成果与基因检测和肠道微生物群分析等其他技术相结合后,将有助于根据个人营养状况制定精准营养干预策略。”汤臣倍健营养健康研究院副院长贺瑞坤表示。 科学循证,为大众创造健康价值 本次Nature增刊也聚焦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揭示科技创新型企业如何驱动行业进步惠及大众。 Nature增刊提及,汤臣倍健重点探索以膳食营养补充剂解决日益普遍的健康问题并基于科学循证进行功能研究和根据新发现更新配方。 基于“科学循证”理念,汤臣倍健坚持以高质量循证证据检验产品的真实健康益处,积累了心血管、关节、肝脏、肠道健康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包括: 展望未来,精准营养作为营养研究的发展方向,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惠及大众健康。

    2025-06-26
    2.3K
  • 从中国白酒之乡射洪到法国巴黎,舍得酒业借老酒节IP打造文化出海新范本

    全球化经济浪潮下,中国白酒国际化进程加速,酒企竞相出海探索新增量。在复星赋能下,舍得酒业以产品品质为根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内核,打造白酒出海新范本。 今年,舍得酒业创新出海模式,通过全球巡回举办老酒节,持续拓展国际“朋友圈”。继1月登陆加拿大之后,法国时间6月23日,舍得酒业于巴黎举办主题为“与世界分享中国智慧·2025法国舍得老酒节”的第二场海外老酒节活动。这场融汇东方智慧与法式风情的盛会,通过老酒拍卖、老酒品鉴、时尚派对等多元方式,生动展现了中国老酒文化的深厚底蕴,推动着中西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驻法使馆文化处一秘陈罡,法国国家品评鉴定酒类专家协会主席 Olivier BOUCHE,法国国家工业促进会副主席 Gilles-Henry Garault,法国执政党巴黎党部对外事务书记 Christine YE,巴黎大区工商会法中交流委员会秘书长苏小青,法国巴黎大区93省中小企业家联合会副主席、93省维勒潘特市议员Jacques Yang,复星全球合伙人、舍得酒业董事长蒲吉洲,复星法国执行首代朱剑逸,法曼尼酒业集团董事长、法中酒业协会会长王亚青,中欧经济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吴忠等领导嘉宾,以及华人商界代表、法国知名媒体代表共同出席本次活动。 老酒节IP走出国门陆续落地海外国家,标志着舍得酒业国际化战略的走深走实。此次法国舍得老酒节活动巧妙融入法国风情元素,为老酒注入年轻化与时尚感,实现老酒文化的“在地化”输出。 舍得老酒邂逅巴黎风情 “在地化”升级老酒价值表达 法国作为欧洲核心经济体和世界著名文化之都,烈酒产业发达,并拥有成熟且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其消费者对于高品质和具有文化底蕴的产品有着较高的接受度,这为白酒的文化推广和高端定位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此外,还得益于中法两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紧密交流,法国消费者对白酒也具备良好的认知基础。此次老酒节IP亮相巴黎,以法国为据点辐…

    2025-06-25 资本
    2.3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