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里近三成小朋友因病请假,班级空座位增多,这些景象正在全国多地悄然出现。
“妈妈,我难受……”5岁的跳跳突然说不舒服,不想去上学。妈妈一摸孩子额头,滚烫!体温计显示39.8℃!当晚,跳跳体温反反复复,还不停说全身酸痛,后半夜开始咳嗽。第二天就医,经过快速流感抗原检测,跳跳被确诊为甲型流感。
类似跳跳这样的案例,近期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10月30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最新情况,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明显。


疫情来袭,儿童是易感群体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10月20日至26日,全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数占门急诊就诊总数的比例已达3.9%。监测结果显示,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率前三位病原体为鼻病毒(12.8%)、流感病毒(10.5%)和肠道病毒(9.0%)。
值得注意的是,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场所聚集性疫情报告明显增加。一位杭州幼儿园老师透露,她班上近三成的小朋友都因为生病请假了。
为什么儿童更容易受到呼吸道传染病的侵袭?浙大儿院感染科副主任华春珍解释:“流感患儿主要集中在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这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以及在集体环境中交叉感染机会多有关。”
监测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5-14岁年龄组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田耕指出,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往往起病更急,症状更重,持续时间更长,且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从医学本质上看,感冒与流感源于完全不同的病毒家族。普通感冒是由一组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上百种病毒,可谓“多方势力并存”。
而流行性感冒则由特异性流感病毒引起,主要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变异能力强,易引起大规模流行。今冬流行的H3N2亚型就属于甲型流感的一种。“这就决定了二者在传播强度、症状表现和疾病后果上的本质区别。”传染病专家解释道,“流感病毒如同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战斗力强且行动统一;而感冒病毒则更像散兵游勇,各自为战。”
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当前南北方省份检测到的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H3N2亚型占比均超过九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去年是甲型H1N1,因此大众对今年流行的H3N2毒株的免疫力就会更低一些,需引起重视。”
儿童重复感染与耐药性暗藏危机
H3N2并不是新面孔。早在1968年,它就以“香港流感”之名首次大规模暴发,波及全球至少55个国家和地区。此后,它并未消失,而是周期性变异、卷土重来,成为流感季的常客。
需要注意的是,面对来势汹汹的流感疫情,儿童抗病毒药物本就有限的选择范围更显紧张。目前常用的流感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它们在适用年龄、用法和价格上存在明显差异。奥司他韦可用于2周龄以上的患者,包括新生儿、婴幼儿等。而玛巴洛沙韦主要适用于5岁及以上的儿童和成人。
在用法上,奥司他韦每天需服用两次,连续服用5天;而玛巴洛沙韦全程只需服用一次。价格方面,奥司他韦已进入医保目录并纳入集采,费用较低;而玛巴洛沙韦作为新型原研药,费用相对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玛巴洛沙韦不能与乳制品、钙强化饮料、含高价阳离子的泻药、抗酸药或口服补充剂同时服用。西安市儿童医院药学部胡伟提醒,这两种药物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呼吸道疾病的持续传播,儿童重复感染和耐药性问题也日益凸显。田耕主任强调,抗病毒药物并非预防流感的手段,有些人只是出现轻微感冒症状就自行服用抗病毒药物,存在一定风险。
在近期呼吸道疾病高发的情况下,部分患儿甚至出现了一次病程中感染多种病原体,或短期内多次患病的情况。这不仅延长了患儿的痛苦时间,也增加了耐药菌株产生的风险,进一步限制了治疗选择。医生建议,给小朋友预防流感,中医讲究“扶正祛邪”,核心是提升他们自身的抵抗力,同时适当避免病邪的侵入。
康缘药业(600557.SH)的金振口服液作为儿童专用药,在近期发布的多个诊疗方案中备受关注。该药由山羊角、平贝母、黄芩等多味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特别适用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咳嗽者。

此外,以岭药业(002603.SZ)的连花清瘟作为治疗流感的代表性中成药,其预防效果同样得到研究证实;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被多地列为儿童流感防治推荐用药,该药适用于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的早期治疗。
专家提醒:预防是关键
面对严峻的呼吸道疾病形势,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强调,疫苗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建议6月龄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还可根据免疫程序接种肺炎球菌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水痘疫苗等。
除接种疫苗外,科学佩戴口罩、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也是重要的防护手段。在就医过程中需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口罩。
面对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情况,国家相关部门已采取行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关于指导妇幼保健机构做好儿童呼吸道疾病诊疗服务的通知》,要求各地指导妇幼保健机构通过延长门诊时间,增加门诊号源,加开诊室、诊疗区域,开设夜间门诊和周末门诊等举措,最大限度满足儿童就医需求。
同时,依托“互联网+”优化儿科服务模式,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方便儿童就医,引导错峰就诊。疫苗接种率是关键。国家卫健委指出,疫苗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均应接种流感疫苗。
随着冬季来临,呼吸道疾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为儿童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