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

  • 湃肽生物终止IPO :奇葩格局!华熙生物是客户还是股东,更是竞争对手

    今年6月份,市场上还在等着A股迎来“美容肽第一股”,半年后,由多家上市企业加持的湃肽生物就收回了扣响A股大门的手。 就在12月27日,深交所公告显示,浙江湃肽生物有限公司已撤回其创业板上市申请。此举根据《深圳证券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二条,深交所决定终止对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审核。 据悉,2023年12月22日,湃肽生物向本所提交了《浙江湃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保荐人向交易所提交了《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撤销保荐浙江湃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 这是一家拥有诸多光环的企业:客户团强大,其中包括了上市化妆品企业珀莱雅、华熙生物、丸美;赛道火热,时下备受关注的“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的原料药是湃肽生物的产品管线之一……但这也是一家颇具争议的企业:前5大客户中,有4个是自家股,以其中的华熙生物为例,除了是客户还是股东,更是竞争对手;产能利用率偏低仍要募资新增生产线产能…… 湃肽生物的华润双鹤曾多次被毛利率持续下滑、产能利用率偏低 根据招股书,湃肽生物成立于2015年,主要从事多肽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目前,公司产品及服务主要包括多肽化妆品原料和多肽医药产品及相关服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湃肽生物是目前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多肽化妆品原料生产企业。 虽说市场份额最大,但从体量来看,湃肽生物年营收不过2亿多。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为0.86亿元、1.43亿元、2.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2亿元、0.39亿元、0.72亿元。2022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增长率有所下降,其中营收增长率由66.28%下降至50.35%,归母净利润增长率由225%下降至84.62%。 从具体业务来看,报告期内,湃肽生物的多肽化妆品原料销售是公司的营收主力,2020…

    2023-12-28 大健康
    2.8K
  • 冲刺IPO的货拉拉为何连续被约谈?

    商业利益向左,司机权益向右,平台如何做好“端水大师”?

    2023-12-27 TMT
    4.9K
  • 小红书IPO传闻背后:千亿估值一度腰斩 早期投资者坐不住了

    时隔两年多,IPO前计划再进行一轮独角兽企业来说,目前仍然没有上市计划,确实相当罕见。 频频被传上市的背后,小红书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200亿美元估值一度腰斩 早期腾讯、私募市场从200亿美元降到了100亿-160亿美元之间,最多的时候,估值甚至直接腰斩。 而在今年,小红书的估值也还在这一范围内。今年9月,有市场消息称,红杉中国已在今年早前通过几笔交易入股小红书,这笔交易中给到小红书的估值仅为140亿美元,相较2021年11月的200亿直播带货。不同于以往声嘶力竭的套路,董洁、章小蕙直播带货如一股清流,成功出圈。2023年初,董洁以GMV7300万的带货成绩成为小红书直播带货的“一姐”,随后,被称为初代网红的章小蕙在小红书首播销售额也超过了5000万。10月15日,章小蕙在小红书直播销售额破亿。 确认了买手操盘手透露,因为消费购买意愿度下降、平台广告越来越多、新用户增速放缓三大原因,小红书的广告投放转化率正在面临走低的困境。此外,有品牌主减少在小红书的信息流广告投放,绕过平台直接与KOL、KOC直接合作,这也会进一步减少平台的广告收益。 不过当下的小红书还算过得不错,有媒体报道称,小红书今年或将实现约5亿美元的净利润,远高于今年年初公司自己预期的5000万美元的净利润。另外,还有媒体报道,小红书今年已经实现规模化盈利。 不过,仅凭满打满算还不到一年的买手电商,小红书未来能否持续实现规模化盈利,这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毕竟在如今竞争更加严峻的电商市场,上有淘宝、京东等第一阵营的电商巨头发起价格战,中有拥有压倒性流量优势的

    2023-12-26 TMT
    5.6K
  • 13年IPO未“修得正果” 猪八戒上市比西天取经还难?

    2023年进入尾声,猪八戒融资,为上市开路。然而2015年A股一轮大牛市后,猪八戒取消了资本市场寒冬,对于尚未实现盈利的猪八戒而言,前方还有多少“劫难”犹未可知。 重庆互联网龙头企业,成立17年仍陷亏损 如果放在中国整个互联网江湖里,猪八戒可能还排不上号。但是在重庆,猪八戒却是当地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一个代表。 成立于2006年的猪八戒,从帮小微企业做商标设计赚钱,到成为发任务和接单的威客平台,逐渐发展中国最大的综合型定制化企业服务撮合交易。 如今,猪八戒的主营业务已涉及到知识产权、工商财税、企业法务、品牌设计、IT/软件、营销传播、科技服务等各类服务,业务极其繁杂,还被冠以“企服界的淘宝”之称。 招股书显示,企业雇主可以在猪八戒平台上采购超810种企业服务,累计注册用户数量达346万名,其中累计企业雇主数量达269万名,累计服务商数量达770万名。 而白银”的支持。虽然被誉为互联网的“不毛之地”,但是重庆当地政府对互联网企业支持却是给足了力度。 当年IDG资本就是受邀当地政府邀请考察市场后,成为猪八戒网A轮和B轮融资的投资方。2014年,重庆文投集团也参与到猪八戒网1750万美元的B轮融资中。2015年,在猪八戒网披露的26亿元C轮融资中,其中10亿元投资就来自重庆两江新区所属的重庆两江产业集团。 此外,重庆市政府猪八戒网拉来不少业务,比如当地政府采购数字化试点平台,是委托猪八戒网搭建。 可见,当地政府对猪八戒寄予极高的期望。不过在政府鼎力支持下,猪八戒还是有些不争气,IPO一拖再拖,业绩也颇为惨淡。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猪八戒网营收分别是7.571亿元、7.678亿元、5.414亿元和2.52亿元,同期亏损2.686亿元、3.667亿元、2.3亿元和7824.8万元,三年半时间内累计亏损金额超过9亿元。 对于业绩持续亏损的原因。猪…

    2023-12-25
    2.9K
  • 升辉新材2023年遭遇业绩滑坡,一致行动人认定现“信披瑕疵”

    在收到首轮问询后,日前,升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升辉新材”)对上交所首轮问询内容进行了回复。 升辉新材此前三年来营收规模节节攀升,但今年上半年却出现了营收、净利润水平双双下滑。而由于超七成收入来自于外销,升辉新材的盈利水平难言稳定。 招股书显示,控股股东升辉集团于2020年将所持的部分注册资本低价转让至江阴顺恒、江阴顺嘉以及赵茹珊,转让价格低于同一时间其他股东入股价。而同一时间入股的另外9名股东中,巴斯夫创业隶属于升辉新材大供应商巴斯夫集团的业务板块。由于采购量大,升辉新材对巴斯夫集团的采购价低于其他供应商。 《毛利率存在一定波动。2020-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升辉新材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4.97%、16.51%、22.71%、22.21%。 一致行动关系现瑕疵 在问询回复中,升辉新材招股书的信息披露部分“瑕疵”有所暴露。 根据招股书,宋建新直接持有升辉新材26.47%的股份,通过升辉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86.42%有表决权的股份。其一致行动关系包括升辉集团其余股东(包文辉、包雁平、包雁飞、包华)、赵茹珊、江阴顺恒、江阴顺嘉。 招股书还显示,赵茹珊为宋建新配偶,直接持有升辉新材1.73%的股份。江阴顺嘉直接持有升辉新材2.31%的股份,其股东为宋建新之父包文辉、宋建新之母刘翠英、宋建新之侄女/外甥女包贝儿、包菲斐及包盈盈等5人,由宋建新之母刘翠英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升辉新材向员工实施了股权激励,并低价转让股权至宋建新亲属。 2020年11月,升辉集团将持有的部分注册资本分别转让给江阴顺恒、江阴顺嘉以及赵茹珊,转让金额分别为2310万元、1053.36万元以及786.91万元。转让价格为2.8元/元注册资本,低于同期其他股东入股价格8.54元/元注册资本。 针对入股价格差异较大,升辉新材解释称,向江阴顺嘉、赵茹珊转让股权系升…

    2023-11-28
    8.4K
  • 安佑生物IPO为割韭菜?存在短债风险仍大额分红,募资必要性存疑

    大手笔分红而后又想募资补流,合理性存疑,让安佑生物的上市之路增添更多不确定风险。

    2023-08-23
    13.9K
  • 永臻股份IPO疑云:大客户提前低价入股 关联交易蹊跷成长性堪忧

    近日,永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臻股份”)上市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距主板上市再近一步。 永臻股份本次募集资金17.25亿元,其中14.25亿元用于铝合金眼镜财经》注意到,此次募投项目与越南新建光伏边框生产基地投产后,永臻股份总产能将扩大三倍。不过,目前产能尚不足九成,投产后新增产能又能否及时消化?另一方面,永臻股份补流的背后是经营性现金流恶化的困境,三年来现金流出达24亿元。 永臻股份业绩超九成依赖于前五大客户,其中三家大客户低价入股,与永臻股份深度绑定。实控人汪献利、邵东芳夫妇与家族成员、供应商之间关联交易错综复杂,也成为永臻股份不可回避的问题。 产品结构单一,现金流持续为负 2020年至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永臻股份分别录得营收约14.33亿元、29.52亿元、51.81亿元;归母净利润4721.84万元、9472.7万元、24603.1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003.35万元、9134.98万元、26716.95万元。 永臻股份主要从事绿色融资)分别为3.68亿元、5.09亿元、8.15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43.78%、22.53%、28.15%。 靠应收款项维持“纸面富贵”,无疑增加了营运资金的压力,永臻股份的现金流情况也持续恶化。报告期内,永臻股份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87亿元、-9.17亿元及-12.2亿元,三年累计达-24.24亿元,与各期净利润差异较大。 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阿特斯100%控股的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阿特斯是永臻股份光伏边框产品的主要客户。2020年至2022年永臻股份向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阿特斯销售光伏边框、光伏支架合计10.68亿元、19.54亿元、32.18亿元,分别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78.39%、74.6%、71.17%,占比相对较高。主要原因为光伏边框产品全部应用于光…

    2023-05-19 资本
    8.2K
  • 硬气回复监管问询的首航新能:九成收入来自境外,第一大客户贡献七成应收款

    这是一家过会成功准备上市的公司,是做能源的。主要业务包括并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电池。 2020年光伏逆变器市场出货量,首航新能以2%的市场占有率排在行业第12位,相比于一梯度的阳光电源还是有差距的,不过这都是2020年的数据了。 而近几年,首航新能业绩持续保持着逆天增长,特别是2022年仅上半年2.78亿的净利润就已经秒杀了2021全年的利润。另外根据预告,首航新能2022全年营收43亿到45亿,较上一年增长135.53%-146.49%,净利润8.45亿-8.65亿,较上一年增长超三倍。要按照这个业绩,排名指不定还能往前挪挪。 不过2021年的业绩看起来咋似乎增收不增利呢,说好的高增长,净利润怎么反而下降了?这也是有特殊原因的,这就要说到“大哥”宁德时代了。 2021年首航新能开始对外“招商引资”,三次增发引入外部机构毛利率也是飞起。 2020年收入不到700万,去年仅上半年就达到了3.83亿。正是因为宁德时代的入局,首航新能的储能电池业务成了公司除两大逆变器业务外的第三大支柱业务,而且毛利率水平和同行公司相比也是非常能打。 又是入股,又是最大供应商,首航新能的招股书基本就把“宁德市代是我大哥”几个字写在脸上了。那监管按照惯例也得问问吧,于是就在审核问询函里问道:宁德时代给你供货前,你从别的同类型供应商手里拿货的情况怎么样?价格怎么样?交易公允吗? 结果这首航新能也是很有脾气,发了个表格,啥都没写,只在下面写了句:发行人已对上述具体项目采购金额、数量及单价申请豁免披露,故以“/”代替。仿佛在说:社会上的事儿你少打听,我和大哥的事儿你少管。 另外,首航新能去年业绩高增长也是赶上了好时候。去年俄乌冲突下,欧洲遭遇能源危机,光伏必须搞起来,而首航新能的收入九成都来自于境外市场,特别是意大利和波兰是主要市场。 并且公司的客户愈发集中,到2022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

    2023-05-18 资本
    9.0K
  • 宜搜科技月活用户劣势明显:狂热营销占比近三成,蹭ChatGPT容易吗?

    刚刚递表港交所的宜搜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宜搜科技”),“蹭”到了人工智能推荐引擎,基于对广告客户的需求分析,通过外部网络渠道提供定制化营销服务,并自动将其需求与用户对公司自有及第三方广告渠道的广告内容喜好相匹配。于2021年,中国数字营销行业按收益计的五大企业为字节跳动、百度及AIGC(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NFT(非同质化通证)等主流技术趋势。一句话里,可以说囊括了不少近年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及积累的大量用户行为数据,为公司应用

    2023-03-06
    18.4K
  • 九方财富通过港交所聆讯:毛利率比肩茅台,半年内万名用户退费

    投资者提供解决方案,也令众多财富管理机构赚得盆满钵盈。2月20日,曾经三次冲击港股九方财富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方财富”)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预计很快将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这家中国在线投资决策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在线投资者内容服务市场,曾于2021年8月31日、2022年3月18日、9月21日三次递表,然而前两次IPO均走到了招股书失效的一步。IPO受挫背后,也暴露出这家公司成长背后的隐忧:业绩浮动较大、毛利率比肩茅台,营销开支居高不下 作为一家为投资者提供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九方财富近年来依靠给投资者“上课指导”,取得了不菲的业绩收入。最新招股书显示,2019-2022年前10个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达到的2.74亿元、7.09亿元、14.52亿元、15.46亿元,同期净利润也顺利扭亏为盈,对应盈利分别为-0.58亿元、0.87亿元、2.32亿元、3.48亿元,可以看出,九方财富近年来的盈利能力正在不断提升。 而九方财富的净利逐年增长,也促成了公司的毛利润表现水涨船高。2019-2022年前10个月,九方财富毛利分别为2.26亿元、6.36亿元、12.59亿元、13.67亿元,毛利率分别为82.5%、89.7%、86.7%、88.4%。 作为对比,号称A股“市值之王”的白酒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回顾九方财富的业绩增长曲线,虽然在2020年顺利扭亏,但公司的成本支出费用始终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盈利表现。2019-2022年上半年,九方财富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1.31亿元、3.72亿元、8.56亿元、4.94亿元,占据到总收益的比例高达47.7%、52.4%、59%、54.3%。 作为占据成本支出半壁江山的营销宣传,也确实为九方财富带来了极为高效的推广效果。九方财富通过上游金融信息提供商获得市场信息,经过加工制作并导入个股推荐等营销信息,并将内容发布于抖…

    2023-03-06 资本
    13.7K
  • 马可波罗的“资本术”:流动负债居高不下,IPO前却大手笔分红

    “黄灯”传闻下,马可波罗的证监会披露的信息显示,2023年3月2日,马可波罗更新《招股书》,拟登陆深市主板。这是自2022年9月以来,马可波罗的IPO之旅再次出现新的动作。 虽然大部分企业的IPO之旅动辄以数年计,但马可波罗特殊的业务导向,或许意味着其登陆毛利率数据持续走低,再加上IPO前突击分红,即使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杠杆”发展,以长周期为主要特点。房地产行业遇冷,给房地产上游产业带来的一大影响,就是坏账率提高。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马可波罗应收账款价值分别为19.21亿元、21.66亿元、22.43亿元以及21.85亿元,分别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26.35%、25.08%、27.92%以及30.55%。 与此同时,马可波罗坏账准备余额分别为2.67亿元、3.08亿元、6.19亿元以及7.05亿元。三年半时间,马可波罗累计坏账准备余额为18.99亿元。 对此,马可波罗表示,“报告期内公司部分房地产客户出现了信用违约或逾期情形,一定程度影响了公司现金流与经营业绩”。 事实上,这正是证监会关注的重点。2022年9月,证监会对马可波罗 IPO作出首次反馈意见,要求马可波罗说明报告期各期末涉及恒大集团及其关联方的相关金融风险。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马可波罗的创收能力并没有受到负面影响。《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马可波罗净利润分别为9.84亿元、14.22亿元、16.53亿元以及7.44亿元,其中2020年、2021年分别同比增长44.52%、16.23%。 与此同时,马可波罗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54亿元、3.94亿元、14.60亿元以及6.27亿元。横向对比可以发现,马可波罗的扣非净利润不光相较于净利润有较大差额,并且增速也明显高于后者。 这主要是因为在上市前,马可波罗通过收购子公司股东权益、调整公司股权架构…

    2023-03-06 消费
    18.2K
  • 两个接班人分食IPO,77岁高龄董事长成“端水大师”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话在郑友直一家身上应验了。 作为橡胶履带企业金利隆的创始人,郑友直的学历并不高,初中毕业十多年后开始在临海烧碱厂打工,当一名普通工人,随后辗转至临海橡胶厂当供销科长长达12年。 在橡胶厂工作的经历让郑友直萌生了创业的想法,1994年开始先后创办了金利隆鞋业和东方制鞋两家生产胶鞋的公司,2003年二次创业成立了金利隆。 郑友直的两次创业,让同样学历不高的两个儿子拿到了“铁饭碗”。 其中,中专学历的郑刚在1990年-1995年还是个体工商户负责人,1996年开始在父亲郑友直的东方制鞋担任总经理,目前担任金利隆董事、总经理;初中毕业的二儿子郑强,则从18岁开始便担任东方制鞋营销负责人,目前担任金利隆董事、副总经理及销售总监。 2020年,一直由郑友直、章水娟夫妇二人共同持股的金利隆,在不到四个月时间内一口气完成公司的减资、增资、股权赠与及股份制变更等一系列操作,并将兄弟二人拉进金利隆股东行列。 股权腾挪过后,金利隆开始谋求上市,于2021年初开启毛利率波动、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应收账款快速走高,高产销率与高库存率的数据矛盾等,都是金利隆身上不容忽视的问题。 近半数员工未缴纳医保 金利隆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从股权结构上来看,郑友直、章水娟夫妇通过江西鑫鑫间接持有金利隆35%的股份,二人还分别直接持股29.68%、3.49%,此外,郑友直通过员工持股平台聚利隆间接控制金利隆2%的股份,郑友直之子郑刚、郑强分别直接持股12.5%和12.53%。 郑友直、章水娟、郑刚、郑强一家四口可实际支配金利隆股份表决权的比例为95.2%,为金利隆共同实际控制人。剩下4.8%的股权由郑友直弟弟之女的配偶刘志持有。 实际上,在金利隆自2003年成立之后的17年里,均由郑、章夫妇共同持股,直到2020年下半年,二人在不到四个月时间内一口气完成公司的减资、增资、股权赠与及股份…

    2023-01-16
    15.7K
  • 大麦植发再度冲击IPO:多项指标下滑,屡次被监管处罚

    近日,大麦植发更新招股书,继续冲击港交所上市。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大麦植发是中国在中高端毛发诊疗服务行业中的领先医疗集团,也是行业内首家通过使用种植笔提供微针植发的医疗集团。 相较于2022年6月29日递交的上市资料,这次大麦植发更新了2022年1-7月份的数据,这期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约为4.69亿元和1171.4万元,各自较2021年前七个月减少19.53%、57.72%。 除了业绩明显下滑,大麦植发约半数收入投入营销揽客,且公司的虚假宣传被监管处罚,因“虚假宣传、植发失败”等原因被消费者投诉。此种情况下,大麦能否成为继雍禾植发之后“港股植发第二股”,仍值得进一步观察。 天眼查显示,大麦植发成立于2015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公司是中国首家提供集问诊及诊断、微针植发、固发及养发为一体的全周期毛发诊疗服务的医疗集团。在全面的问诊及诊断的基础上,公司为脱发患者提供定制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以及非手术服务),力求有效防止脱发恶化,促进毛发生长。 市场地位方面,大麦植发在国内中高端毛发诊疗服务行业中较为领先。按2021年收入计,公司在一线城市占据5.2%的市场份额,在中国整体植发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为4.7%。同期,大麦植发医疗在一线城市的养固市场的市场份额为3.7%,在中国整个养固市场的市场份额为3.3%。 根据资料,医疗养固服务一般指由持牌医美手术相比,门槛更低,所以吸引大量资本进入赛道,市场规模增速比不上植发机构开店增速。并且,机构需要花费大量的广告费用吸引和教育消费者,导致净利率低。 他认为,未来植发机构只有做大做强品牌,减少对渠道商的依赖,降低营销费用,才能真正跑出来。 有业内人士指出,植发属于医美经济的一部分,但不同于其他医美项目,植发手术服务属于一次性消费,复购率几乎为零,这一方面需要商家不断去营销获得新客户,…

    2023-01-05
    34.6K
  • 相宜本草十年艰难上市征程:竞争力不再,跌至20名

    2022年11月10日,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相宜本草)同中金公司(601995.SH)签署了IPO进程 相信在大部分消费者的印象里,对相宜本草的记忆还停留在超市货架中的“妈妈牌国货”。相较于国产中草药护肤品牌,年轻消费者往往更偏爱使用国内外知名的大牌美妆产品。 二度翻红的相宜本草其实早在十年前,就曾是国产美容护肤品的知名品牌。 2012年,相宜本草首次递交招股书,计划拟募资7亿元,主要用于营销渠道及品牌建设项目和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封帅合计控股80.5%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根据当时相宜本草披露的业绩显示,2009年至2011年,相应本草实现营收分别为3.77亿元、7.5亿元和13.35亿元,营收增长率分别为87.73%、98.76%和78.11%。 不仅如此,相宜本草的ARch(艾媒咨询)数据,2012年-2022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从2484亿元增至4986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预计将增至5125亿元,同时预计在2025年,全球护肤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893亿美元,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7%。 近几年,闯关IPO的化妆品公司就包括珀莱雅、毛戈平、上双十一期间相宜本草的销售情况来看,尽管与自身业绩相比有所进步,但其在榜单上的排名并不靠前。 数据显示,在天猫美妆行业双11预售品牌成绩单、天猫美容护肤双11预售品牌成绩单中,相宜本草分别位居第20名、第19名,排名前三的品牌包括欧莱雅、兰蔻、雅诗兰黛等。 在

    2023-01-03
    34.6K
  • 80后创业,3年半分红4亿!绿联科技冲上市

    国内最大的电子市场深圳华强北即将又走出一家毛利率呈逐年缓慢下滑趋势。 招股书披露,2019—2021年及今年上半年,绿联科技营收分别为20.45亿、27.38亿元、34.46亿元和18.03亿元,其中,2020—2021年的增长率分别为33.85%和25.88%。 同期,其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3.06亿元、3.05亿元和1.3亿元。其中,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约26%,净利润反倒下滑了近4%。 同期,绿联科技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9.74%、38.10%、37.21%和37.15%,逐年微降。 02 绿联科技十分注重销售,总体形成了线上销售为主和“境内+境外”的销售格局。 其中,主营业务线上销售占比约8成,但近年来占比逐年微降;线下销售占比则有所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线上渠道收入占比分别为82.41%、82.35%、78.14%和77.04%。 尤其是境外市场,主要依靠线上渠道销售。截至2022年上半年,绿联科技境外市场主营业务线上销售达7亿元,占比84%;线下销售1.3亿元,占比16%。 而从境内+境外市场销售来看,两者占比则较为均衡,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境内收入占比分别为56.51%、52.62%、53.91%和53.33%。 产品方面,绿联科技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依靠3大类产品:今年上半年,其传输类产品占比最高,约34%;音视频类产品占比23%;充电类产品占比24%。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前,2019—2021年及今年上半年,绿联科技现金分红分别达5千万、1.7亿元、1.2亿元和5974.56万,累积分红约4亿元。 而此次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金额共约15亿元,其中4.5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03 绿联科技此次冲击上市,面临不少质疑。 此次,除了招股书,绿联还更新了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关于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会计师关于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 其中,就专…

    2022-12-22
    17.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