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产发难逃IPO落空

若无法撕掉身上沉重的地产标签,唯恐再冲击IPO的希望亦相当渺茫。

等待了一年,京东产发的赴港IPO计划最终还是逃离不了被搁置的命运。

尽管京东产发从不承认自己是家房地产公司,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京东产发暂缓IPO,还是归因于“内地房地产行业不景气”。

京东产发并未放弃IPO的目标,“将会待时机适合再筹备上市”。不过,本质还是靠规模发展的京东产发,若无法撕掉身上沉重的地产标签,唯恐再冲击IPO的希望亦相当渺茫。

不受待见的重资产模式

一年前,京东宣布将旗下京东产发、京东工业分拆上市。当时,高达70%的毛利率,让京东产发迅速引起了资本市场浓烈的兴趣。

但市场也很快发现,这家定位为“中国和亚洲领先、增长最快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开发及管理平台”的公司,本质上与传统的商业地产公司无异,其盈利能力与投资性房地产的资产规模强相关。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京东产发营业收入达23.18亿元,同比增长190.3%。而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则是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截至2022年末,该收入占比已经达到了93.2%,而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所得收入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资产的租金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91.3%。

京东产发难逃IPO落空

换言之,京东产发始终是靠收租过日子。而租金收入取决于出租率、租金金额以及租赁面积。截至2022年末,京东产发的出租率超90%,租金通常于租期内每年上涨3%至5%。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受整体经济形势影响,产业园、物流仓储等行业均受到不小的挑战,平均出租率及租金均有所下滑,这也影响了一众仓储运营商的运营表现,相信京东产发亦难以幸免。

即使抛开市场因素,若按90%的出租率及3%至5%的租金增幅,能带给京东产发的业绩提升作用亦相当有限。这也意味着,京东产发若想提升营利收入,就只能从扩大建筑面积上做文章。

根据此前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末,京东产发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937亿元,总建筑面积为23.3百万平方米,按建筑面积计,在亚洲排名第三,在中国排名第二。当中包括219个物流园区、13个产业园区及4个数据中心,当中包括于四个海外国家拥有的25个基础设施项目。

根据仲量联行报告,自2018年初至2022年底,京东产发总建筑面积扩大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0%,在同业中实现最快增长。

该规模还在持续上升。据招股书披露,于往绩记录期,京东产发每年土地收购的建筑面积平均约为280万平方米,每年新开工的建筑面积平均约为350万平方米,每年竣工的建筑面积平均约为240万平方米。

基于京东产发的经营模式,若想保持收入的高增长,就必须持续投入大量资金,且回报周期很漫长。另外,受困于市场下行行情,相关资产市价也有所贬值。因此,尽管70%的毛利率在前,京东产发的“重资产”模式仍然极大压缩了市场的想象空间。

相似的模式下,恒隆和太古或许是很好的参照样本——手握两三千亿的投资性资产,实现百亿收入,毛利率70%左右,然而市值仅有数百亿港元。

对急需资金解渴的京东产发来说,这或许也不是其想要的结果。

高增长神话难持续

此外,账面资金仅双位数的京东产发,如何撬动千亿规模资产,也令市场好奇。

招股书显示,于2020~2022年间,京东产发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高达345亿元,而其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仅约30亿元。仅2022年,京东产发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就达到221亿元,当中添置投资物业就花了115亿元。而在2021年及2020年,其添置投资物业支出73亿元和61亿元。

截至2022年末,京东产发账上现金仅11亿元。显然,京东产发自身的造血能力并不足。

大量的融资,成为京东产发实现规模快速增长的关键。这里不得不提京东的财技。

京东将物流资产的开发权、管理权、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前两者由京东产发拥有。所有权上,物流资产作为京东产发与外部资本共同设立基金的底层资产,以快速回笼资金,支持下一步的开发。另外,京东物流可以通过租赁获取该资产的使用权。

招股书显示,京东产发共设立了五只私募基金,包括三支核心基金、一支开发基金、一支收购基金,并以普通合伙人与资产管理人的身份长期控制并运营。

其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持续快速膨胀,短短三年,就从2019年末的115亿元增至2022年末的253亿元。

京东产发难逃IPO落空

在2023年2月,京东产发还发行了首支公募REIT——嘉实京东仓储基础设施REIT(简称“京东仓储REIT”),计划募资17.57亿元,吸引了来自社会超700亿的资金认购。

在2023年末,京东产发也成立了首只人民币基金“京东产发核心基金IV”,投向大湾区、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等核心物流节点城市的14个高标准智能化的稳定运营阶段项目,总建筑面积逾158万平方米。该基金更作为京东产发首支Pre-REITs基金,助力京东仓储REIT的发展。

通过不同的基金投资策略组合,京东产发也实现了资金在资产各阶段的循环利用,并为新项目开发提供资金。

京东产发还在不断吸纳社会资本。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京东产发分别获得来自高瓴资本的6亿美元融资及华平投资7亿美元的融资。且在2021年、2022年通过股份发行获得104亿元、90亿元。

在债权融资方面,京东产发也不手软。截至2022年末,京东产发的银行及其他借款高达258亿元。与此同时,京东产发的融资成本也在不断推高,仅2022年,该数值已达10.59亿元。

由此不难看出,京东产发对于上市融资的迫切。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2022年购置土地的成本支出几乎是2020年及2021年的总和,但土地面积、新开工面积及竣工面积均较前两年有所下降。

京东产发难逃IPO落空

在京东最新发布的一季报中,由达达、京东产发、京喜及海外业务构成的新业务分部的收入却从上年同期的60亿元下滑到49亿元,新业务分部收入的同比变动率从上年同期的-6.5%扩大到-19.2%。尽管京东产发部分并未单独列举,但从下滑的幅度,多少可见端倪。

显然,再庞大的资金量也无法支撑京东产发的高增长神话。这或许也是京东产发被资本市场抛弃的核心原因。

本文来自投稿,内容可能有删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24-06-04 21:50
下一篇 2024-06-04 21:50

相关推荐

  • 科力股份IPO:“区域+客户”双重依赖,曾多次被行政处罚

    科力股份自被北交所受理材料以来,共经历三轮问询。公司业绩稳定性、产品质量风险、采购情况披露、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均是关注重点。

    2024-08-21 资本
    1.8K
  • 刘强东的「真假兄弟」

    京东近期动作频频,从内部考勤调整到人员优化,再到涨薪和裁员,引发舆论热议。刘强东提出新版兄弟论,强调业绩好、爱拼搏的员工才是“兄弟”,意在改变工作低效、组织臃肿的现状。京东采销员工的大幅涨薪旨在激励一线员工,提高组织效率。同时,京东家医事业部的裁撤则反映出京东在寻求“降本增效”的过程中,对未取得显著突破的业务进行调整。此举也暴露出京东等大厂普遍面临的“大厂病”问题,即随着公司规模扩大而出现的决策缓慢、创新力下降等管理和运营问题。各大厂纷纷寻求改革,以期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灵活和高效。然而,改变组织架构、打破利益格局的难度很大,大厂们能否真正治好“大厂病”,尚有待观察。

    2024-06-20 TMT
    2.3K
  • “成都智造”杀出黑马 瑞迪智驱是如何炼成的

    今日(5月13日),瑞迪智驱(301596.SZ)正式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作为“成都智造”杀出的一匹黑马,瑞迪智驱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未来在自动化设备领域的主战场,它又将演绎出怎样的一番精彩? 这个生产商“行业中少有” 瑞迪智驱来自成都市双流区,全称“成都瑞迪智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招股书中,它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我国自动化设备传动与制动系统零部件领域的“知名企业之一”;是“行业中少有的”同时拥有电磁制动器、精密传动件和谐波减速机产品的生产商。 ⬆️ 成都瑞迪智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不了解自动化设备领域的,至此可能已看得一头雾水:这是啥?这又是啥?这都是啥? 在揭开这些产品的神秘面纱之前,让我们先从熟悉的电梯说起吧。 为了让运行中的电梯准确地停在每层楼,确保进出的乘客和精准的楼层对接,我们需要使用到一种重要的安全设备——就像汽车需要刹车来停止一样,电梯也需要一种特殊的“刹车”来确保它可以在正确的位置停下来。 这个重要的安全设备,就是电磁制动器。 电梯日常的上上下下,需要它。在电梯遇到紧急情况时,失控或者发生电力故障,就更需要它来迅速制动电梯,以防止发生意外。 通常来说,一部电梯需要使用2-4个电磁制动器。你可以闭着眼睛想下,这个产品的市场有多大。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国内电磁制动器产品历史上一直为国外垄断。目前我国很多的高端电梯所用的电磁制动器,仍以进口为主。 而瑞迪智驱作为较早从事电磁制动器自主研发的企业,通过多年不断的技术和工艺钻研,它生产的电磁制动器已成为中国电梯领域的主流制动器品牌之一,达到了国际知名品牌的同等水平。 凭借在电梯制动器上丰富的技术储备,天府财经网注意到,瑞迪智驱还成功突破了长期由国外品牌占据的高空作业平台车市场,并开始批量供货。 除了电磁制动器,瑞迪智驱的主要产品还包括精密传动件、谐波减速机等,它们都是自动化设备的关键零部件之一。 ⬆️ 以机器人…

    2024-05-13
    7.0K
  • 湃肽生物终止IPO :奇葩格局!华熙生物是客户还是股东,更是竞争对手

    今年6月份,市场上还在等着A股迎来“美容肽第一股”,半年后,由多家上市企业加持的湃肽生物就收回了扣响A股大门的手。 就在12月27日,深交所公告显示,浙江湃肽生物有限公司已撤回其创业板上市申请。此举根据《深圳证券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二条,深交所决定终止对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审核。 据悉,2023年12月22日,湃肽生物向本所提交了《浙江湃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保荐人向交易所提交了《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撤销保荐浙江湃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 这是一家拥有诸多光环的企业:客户团强大,其中包括了上市化妆品企业珀莱雅、华熙生物、丸美;赛道火热,时下备受关注的“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的原料药是湃肽生物的产品管线之一……但这也是一家颇具争议的企业:前5大客户中,有4个是自家股,以其中的华熙生物为例,除了是客户还是股东,更是竞争对手;产能利用率偏低仍要募资新增生产线产能…… 湃肽生物的IPO审核程序。 因为湃肽生物的IPO,作为股东的投资者问及相关问题,也收到了不少关注度。10月中旬,投资者还在问及相关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湃肽生物的股东名单中,珀莱雅和华熙生物都是2022年6月,基本是在IPO申报前12个月突击入股。 现在,湃肽生物撤单,股东们着急吗? 01

    2023-12-28 大健康
    3.2K
  • 冲刺IPO的货拉拉为何连续被约谈?

    商业利益向左,司机权益向右,平台如何做好“端水大师”?

    2023-12-27 TMT
    5.6K
已有 0 条评论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