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臻股份IPO疑云:大客户提前低价入股 关联交易蹊跷成长性堪忧

近日,永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臻股份”)上市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距主板上市再近一步。

永臻股份本次募集资金17.25亿元,其中14.25亿元用于铝合金光伏边框支架与储能电池托盘项目一期光伏边框工程,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永臻股份IPO疑云:大客户提前低价入股 关联交易蹊跷成长性堪忧

《眼镜财经》注意到,此次募投项目与越南新建光伏边框生产基地投产后,永臻股份总产能将扩大三倍。不过,目前产能尚不足九成,投产后新增产能又能否及时消化?另一方面,永臻股份补流的背后是经营性现金流恶化的困境,三年来现金流出达24亿元。

永臻股份业绩超九成依赖于前五大客户,其中三家大客户低价入股,与永臻股份深度绑定。实控人汪献利、邵东芳夫妇与家族成员、供应商之间关联交易错综复杂,也成为永臻股份不可回避的问题。

产品结构单一,现金流持续为负

2020年至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永臻股份分别录得营收约14.33亿元、29.52亿元、51.81亿元;归母净利润4721.84万元、9472.7万元、24603.1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003.35万元、9134.98万元、26716.95万元。

永臻股份主要从事绿色能源结构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应用,主要产品包括光伏边框产品、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BIPV)、光伏支架结构件。

报告期内,永臻股份光伏边框产品收入分别约为13.12亿元、26.19亿元、44.55亿元,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96.25%、99.99%、98.51%,为营收主要来源。

与行业内头部企业通过多环节布局来降低市场风险不同,永臻股份主要业务集中于光伏辅材的光伏边框环节,产品结构较为单一,抗风险能力相对不足。永臻股份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布局光伏建筑一体化及光伏支架领域,但短期内公司收入和盈利来源仍为光伏边框产品。

永臻股份IPO疑云:大客户提前低价入股 关联交易蹊跷成长性堪忧

为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永臻股份积极开展产能扩充计划。目前,永臻股份拥有江苏常州、辽宁营口、安徽滁州三大生产基地,总占地规模近500亩,可年产22万吨光伏边框,拥有近8000万套光伏边框的产能。芜湖基地铝合金光伏边框支架与储能电池托盘项目一期(即本次募投项目)正在建设中,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27万吨光伏铝合金边框。同时,永臻股份拟在越南投资新建18万吨光伏边框生产基地,届时总产能可达67万吨,是目前总产能的三倍。

报告期内,永臻股份光伏边框产能逐年提升,分别为8.38万吨、15.68万吨、22.06万吨,对应产能利用率85.33%、75.80%、86.93%。目前来看,产能利用率尚有提升空间,此时加码扩产又能否保证产能的有效消化?

永臻股份所处的光伏边框细分市场下游光伏组件厂商集中度较高,大客户议价能力较强,导致回款较慢,一般账期较长。同时,由于光伏行业投资规模较大、且处于快速发展期,银行/商业承兑汇票结算在光伏产业链中游辅材环节具有普遍性。

以上原因导致永臻股份应收款项逐年攀升。报告期各期末,永臻股份应收账款分别为2.7亿元、5.49亿元、8.63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32.11%、24.32%、29.81%;应收承兑汇票净额(含应收款项融资)分别为3.68亿元、5.09亿元、8.15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43.78%、22.53%、28.15%。

靠应收款项维持“纸面富贵”,无疑增加了营运资金的压力,永臻股份的现金流情况也持续恶化。报告期内,永臻股份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87亿元、-9.17亿元及-12.2亿元,三年累计达-24.24亿元,与各期净利润差异较大。

IPO前夕有大客户低价入股

IPO前,三家大客户先后入股永臻股份,与其深度绑定。

永臻有限由邵东芳在2016年出资1亿元设立。2019年,邵东芳将其持有的永臻有限95%的股权无偿转让给配偶汪献利。目前,汪献利、邵东芳夫妇合计直接持有永臻股份52.33%的股份及53.45%的表决权

2021年8月23日,汪献利将其所持永臻有限合计5.63%股权转让给外部投资方天合投资、晶澳科技、阿特斯投资,转让价格为13.08元/注册资本。

晶澳科技、阿特斯投资、天合投资分别受让实控人汪献利持有的永臻有限1.25%、1.25%、3.125%股权,转让价款分别为2000万元、2000万元、5000万元。天合投资、阿特斯投资分别是天合光能、阿特斯100%控股的子公司。

永臻股份IPO疑云:大客户提前低价入股 关联交易蹊跷成长性堪忧

值得注意的是,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阿特斯是永臻股份光伏边框产品的主要客户。2020年至2022年永臻股份向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阿特斯销售光伏边框、光伏支架合计10.68亿元、19.54亿元、32.18亿元,分别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78.39%、74.6%、71.17%,占比相对较高。主要原因为光伏边框产品全部应用于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市场集中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头部效应”。2022年,上述三家公司分别为永臻股份第一、二、四大客户。

永臻股份解释称,公司系三家入股客户光伏边框的重要供应商,出于保障边框供应、稳定产能、深化合作等考虑,2020年末下游客户在获悉公司融资机会时,参与融资商谈。

早在2021年初,双方已基本谈妥永臻股份整体估值为16亿元,商定以合计交易对价9000万元取得永臻股份合计5.625%股权。按2020年底1.02亿元注册资本估算,股权取得对价为15.69元/股。后因客户入股主体选择、内部决策流程较长、投资主办人员离职等原因,直至2021年8月上述3家客户才完成股权转让全部手续。

期间,永臻股份历经2021年3月、5月、7月三次外部股东增资,注册资本已增至1.22亿股,5.625%股权比例对应的股权数量为688.14万股,因此本次股权转让价格降至13.08元/股。

《眼镜财经》发现,除大客户外,永臻股份部分供应商也加入了股东行列。永信投资持有永臻股份1.43%股份,其出资人刘烈胜、刘震合计持有大石桥市永顺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顺铝业”)100%股权,永顺铝业是永臻股份角码供应商。

与“自己人”关联交易频繁

《眼镜财经》翻阅招股书发现,永臻股份实控人汪献利、邵东芳夫妇与家族成员关系匪浅。

汪献利堂弟汪飞担任永臻股份董事、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持股0.13%;汪献利姐姐汪先美、邵东芳弟媳尚金凤为子公司营口永利员工,分别持股0.06%、0.03%。

还有部分亲属、股东通过贸易与永臻股份搭上关系。邵东芳弟弟邵炳金曾持有常州奥翔塑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奥翔”)50%股权并担任执行董事,后于2019年10月退出该企业。目前,常州奥翔由永实投资主要出资人高文林、毛孟琴分别持股50%。永实投资是永臻股份股东之一,持股0.54%。

报告期内,常州奥翔是永臻股份边框保护膜、珍珠棉及无纺布等辅材供应商。2020年至2022年永臻股份向常州奥翔采购的金额分别为934.02万元、360.24万元、311.04万元。

《眼镜财经》发现,邵炳金还曾持有营口和联金服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营口和联”)100%股份。除少量资金拆借与应收款项外,2020年11月,永臻股份曾向营口和联提供担保,担保金额为4000万元。不过,邵炳金已于2022年1月退出该企业。

永臻股份IPO疑云:大客户提前低价入股 关联交易蹊跷成长性堪忧
永臻股份IPO疑云:大客户提前低价入股 关联交易蹊跷成长性堪忧

常州美捷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捷物流”)是汪献利姐姐汪先美100%持股的企业。2020年,永臻股份剥离物流车队,将6辆物流车辆以61.41万元出售给美捷物流,并向包括美捷物流在内的第三方采购运输服务,永臻股份自身不再运营和维护物流车队。报告期内永臻股份向美捷物流采购运输服务费用分别为67.2万元、707.12万元、386.6万元。此外,邵东芳亲属邵艳平担任监事的常州瑞益强商贸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向永臻股份销售包装材料,销售金额为311.77万元、305.79万元、267.37万元。

与客户、供应商、家族成员之间关系紧密,永臻股份将如何保证业务的公允、规范?背后又是否涉及利益输送?《眼镜财经》会继续关注。

本文转载自眼镜财经,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上一篇 2023-05-18 13:25
下一篇 2023-05-24 11:41

相关推荐

  • 硬气回复监管问询的首航新能:九成收入来自境外,第一大客户贡献七成应收款

    这是一家过会成功准备上市的公司,是做光伏逆变器的,在行业内排名在10名开外,感觉也就那么回事儿,可谁让人大哥是“宁王”宁德时代(300750,SZ)呢,分分钟带飞。 这家公司叫首航新能,看名字也能看出来,是做新能源的。主要业务包括并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电池。 2020年光伏逆变器市场出货量,首航新能以2%的市场占有率排在行业第12位,相比于一梯度的华为和阳光电源还是有差距的,不过这都是2020年的数据了。 而近几年,首航新能业绩持续保持着逆天增长,特别是2022年仅上半年2.78亿的净利润就已经秒杀了2021全年的利润。另外根据预告,首航新能2022全年营收43亿到45亿,较上一年增长135.53%-146.49%,净利润8.45亿-8.65亿,较上一年增长超三倍。要按照这个业绩,排名指不定还能往前挪挪。 不过2021年的业绩看起来咋似乎增收不增利呢,说好的高增长,净利润怎么反而下降了?这也是有特殊原因的,这就要说到“大哥”宁德时代了。 2021年首航新能开始对外“招商引资”,三次增发引入外部机构投资者。第一次是2021年7月,首航新能增发120.7万股股份,由深创新、东莞红土等股东认购,对应的投后估值是70亿;第二次是在11月,增发77.98万股股份,被领汇基石、华金领翊等5家机构认购,这时候公司的估值已经到了100亿;紧接着在一个月后,第三次增发1113.4万股,全部被问鼎投资认购。而问鼎投资正是宁德时代的全资子公司,首航新能也成了宁德时代的“小弟”。即便上市后,问鼎投资仍以2.4%的持股比例位列首航新能的第八大股东。 不过这第三次为了“大哥”搞的增发,却让公司的估值从上次的100亿变到了77.32亿,看来“大哥”的面子果然还是很值钱的。也正是因为给“大哥”的价格相比别人太便宜了,所以在2021年,首航新能按照差额确认股份支付7732万元记在了非经常性损益里,因此…

    2023-05-18 资本
    7.7K
  • 宜搜科技月活用户劣势明显:狂热营销占比近三成,蹭ChatGPT容易吗?

    刚刚递表港交所的宜搜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宜搜科技”),“蹭”到了ChatGPT的热点。 01 “内容的搬运工” 宜搜科技主要提供数字阅读推荐服务、数字营销服务、网络游戏发行服务及其他数字内容服务。宜搜科技国内运营主体为深圳宜搜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尽管公司在招股书中罗列了多元的商业化模式,但其核心还是主要依赖宜搜系列阅读App以吸引及保留用户。公司的业务、前景及财务表现皆可能受限于与第三方原创内容提供商、发行平台或运营商协商。也就是说,公司并无参与内容创作或制作,而是对第三方内容进行管理及分销,并推荐文学内容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数字阅读推荐服务通过两种盈利模式,即付费数字阅读模式及免费数字阅读模式向用户推荐网络文学内容。在付费数字阅读模式下,内容平台主要自用户付款及版权运营收入生成收益。过去三年,由于免费数字阅读模式的影响,付费数字阅读模式用户的增长率已经放缓。在免费数字阅读模式下,内容平台主要通过广告活动以向广告客户收取广告费的方式生成收益。 由于不需要就阅读本身付费,免费数字阅读模式的用户接受程度自然更高。因此,自2018年起,免费数字阅读用户基础的规模已迅速增长,竞争高度激烈。宜搜科技在市场中竞争力如何? 在中国数字阅读市场,就平均月度活跃人数而言,宜搜小说App于2021年排名第五。在2021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的十大应用程式(就平均月度活跃人数而言)当中,就人均每日使用时长而言,宜搜小说App排名第四。 根据易观数据,宜搜小说App于2021年的平均月度活跃人数约为1840万人,就平均月度活跃人数而言在中国数字阅读市场排名第五。前四大应用程式的数据分别是5670万人、5400万人、5290万人及5100万人。从数字上来看,身处第五的宜搜小说APP与前四巨头似乎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断层”。 公司的数字营销服务凭借宜搜人工智能推荐引擎,基于对广告客户的需求分析,通…

    2023-03-06
    17.8K
  • 九方财富通过港交所聆讯:毛利率比肩茅台,半年内万名用户退费

    股票市场风起云涌,依靠为投资者提供解决方案,也令众多财富管理机构赚得盆满钵盈。2月20日,曾经三次冲击港股IPO的九方财富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方财富”)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预计很快将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这家中国在线投资决策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在线投资者内容服务市场,曾于2021年8月31日、2022年3月18日、9月21日三次递表,然而前两次IPO均走到了招股书失效的一步。IPO受挫背后,也暴露出这家公司成长背后的隐忧:业绩浮动较大、荐股服务涉嫌打“擦边球”、遭遇用户集体退费投诉……站在港股IPO的前夜,九方财富的日子并不好过。 01 毛利率比肩茅台,营销开支居高不下 作为一家为投资者提供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九方财富近年来依靠给投资者“上课指导”,取得了不菲的业绩收入。最新招股书显示,2019-2022年前10个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达到的2.74亿元、7.09亿元、14.52亿元、15.46亿元,同期净利润也顺利扭亏为盈,对应盈利分别为-0.58亿元、0.87亿元、2.32亿元、3.48亿元,可以看出,九方财富近年来的盈利能力正在不断提升。 而九方财富的净利逐年增长,也促成了公司的毛利润表现水涨船高。2019-2022年前10个月,九方财富毛利分别为2.26亿元、6.36亿元、12.59亿元、13.67亿元,毛利率分别为82.5%、89.7%、86.7%、88.4%。 作为对比,号称A股“市值之王”的贵州茅台,近年来毛利率水平在91%左右徘徊。这意味着九方财富的毛利率水平,已经十分逼近这家总市值超2万亿的白酒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回顾九方财富的业绩增长曲线,虽然在2020年顺利扭亏,但公司的成本支出费用始终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盈利表现。2019-2022年上半年,九方财富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1.31亿元、3.72亿元、8.56亿元、4.94亿元,占…

    2023-03-06 资本
    13.2K
  • 马可波罗的“资本术”:流动负债居高不下,IPO前却大手笔分红

    “黄灯”传闻下,马可波罗的IPO之旅似乎卡在了“受理”阶段。 证监会披露的信息显示,2023年3月2日,马可波罗更新《招股书》,拟登陆深市主板。这是自2022年9月以来,马可波罗的IPO之旅再次出现新的动作。 虽然大部分企业的IPO之旅动辄以数年计,但马可波罗特殊的业务导向,或许意味着其登陆资本市场异常艰难。 2023年初,有传闻称,今年IPO核准会分为“红灯行业”和“黄灯行业”,马可波罗所属的陶瓷行业被归入了黄灯行业,仅头部企业可申报,并且拒绝通过烧钱、扩张加盟商等模式发展壮大的企业。 诚然,从营收的角度来看,马可波罗是中国市场数一数二的陶瓷制造商和销售商。《招股书》 显示,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马可波罗营收分别为81.30亿元、85.91亿元、93.65亿元以及42.25亿元,其中2020年、2021年营收的同比增速分别为5.68%以及9%。 不过考虑到中国房地产行业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并且马可波罗最核心的毛利率数据持续走低,再加上IPO前突击分红,即使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投资者或许也会对马可波罗持谨慎态度。 地产市场下行,马可波罗玩起“资本术” 由于与房地产行业强相关,房地产的兴衰与否,直接决定了马可波罗的发展上限。遗憾的是,近两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凛冬”已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5837万平方米,同比下跌24.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跌26.8%。 由于房地产产业需要通过“杠杆”发展,以长周期为主要特点。房地产行业遇冷,给房地产上游产业带来的一大影响,就是坏账率提高。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马可波罗应收账款价值分别为19.21亿元、21.66亿元、22.43亿元以及21.85亿元,分别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26.35%、25.08%、27.92%以及30.55%。 与此同时,马可波…

    2023-03-06 消费
    17.8K
  • 两个接班人分食IPO,77岁高龄董事长成“端水大师”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话在郑友直一家身上应验了。 作为橡胶履带企业金利隆的创始人,郑友直的学历并不高,初中毕业十多年后开始在临海烧碱厂打工,当一名普通工人,随后辗转至临海橡胶厂当供销科长长达12年。 在橡胶厂工作的经历让郑友直萌生了创业的想法,1994年开始先后创办了金利隆鞋业和东方制鞋两家生产胶鞋的公司,2003年二次创业成立了金利隆。 郑友直的两次创业,让同样学历不高的两个儿子拿到了“铁饭碗”。 其中,中专学历的郑刚在1990年-1995年还是个体工商户负责人,1996年开始在父亲郑友直的东方制鞋担任总经理,目前担任金利隆董事、总经理;初中毕业的二儿子郑强,则从18岁开始便担任东方制鞋营销负责人,目前担任金利隆董事、副总经理及销售总监。 2020年,一直由郑友直、章水娟夫妇二人共同持股的金利隆,在不到四个月时间内一口气完成公司的减资、增资、股权赠与及股份制变更等一系列操作,并将兄弟二人拉进金利隆股东行列。 股权腾挪过后,金利隆开始谋求上市,于2021年初开启上市辅导,拟冲刺深市创业板,并于近日更新招股书,中泰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 此次上市,金利隆拟募集资金4.98亿元,用于年产30万条橡胶履带建设项目2.7亿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3090.13万元,营销及服务网络建设项目4730.56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5亿元。 而在上市辅导前,金利隆突击分红3亿元,远超报告期内三年半的净利润之和;利润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大,出现毛利率波动、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应收账款快速走高,高产销率与高库存率的数据矛盾等,都是金利隆身上不容忽视的问题。 近半数员工未缴纳医保 金利隆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从股权结构上来看,郑友直、章水娟夫妇通过江西鑫鑫间接持有金利隆35%的股份,二人还分别直接持股29.68%、3.49%,此外,郑友直通过员工持股平台聚利隆间接控制金利隆2%的股份,郑友直之子…

    2023-01-16
    15.4K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9 × 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