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破2000亿,长虹品牌价值实现跃升

6月15日,由世界品牌实验室主办的2023年(第二十届)“世界品牌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发布了2023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长虹品牌价值达到2039.68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实现价值跃升。

首破2000亿,长虹品牌价值实现跃升

今年“世界品牌大会”的主题是“人工智能AI)和Web3.0:品牌全新疆界”,带有更多的时代感与前沿感。这也代表世界品牌实验室在这样的阶段,愈加关注品牌内涵与外延的向新,也可以看做品牌价值衡量标准的一次升级。近年来,长虹攻破多项核心技术,并融合前沿数智技术应用落地,不断开拓“品牌全新疆界”。

焕新用户体验,实现价值延伸

近年来,长虹积极推进10项“卡脖子”技术和19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攻关。去年12月,长虹成功自主研发了MCU智能控制芯片,采用超低功耗工艺设计,让家电更节能,实现“国产芯”替代“进口芯”。长虹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用户创造智慧生活。

首破2000亿,长虹品牌价值实现跃升

前不久,长虹对智慧生活解决方案进行了升级,基于高分辨雷达目标检测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对室内人员的存在性检测、定位跟踪、跌倒检测等功能,为家庭生活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服务和安全保障。

同时,长虹对全套智能家电进行了智造升级,通过全空间分布式语音交互、全屋协同AI跨品控制、全设备无感自组网等三大自主创新智慧全场景核心技术,打破电视、冰箱、空调等家电设备“信息孤岛”,以人为中心,实现全套家电设备互通、互联、互控,开创全空间语音交互新场景。

就智能单品而言,长虹也在不同领域引领行业发展新趋势。在显示领域,长虹推出了以8K显示领衔的多元场景显示系列新品,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与空间,打开了用户的新“视”界;新品M鲜生冰箱,独创的水分子激活保鲜技术和零冲击微微冻技术,让玫瑰保鲜33天,营养零流失,切肉不等待;“如手洗”滚筒洗衣机,通过“一揉二打三冲洗”模拟妈妈般的手洗过程,使得衣物干净如手洗;“双翼风”空调,开启行业分区送风新方式,“挡风不挡凉,吹风不吹人”,为用户营造更健康、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另据最新信息显示,6月15日,长虹电视部分产品已搭载“长虹超脑”人工智能系统,正式面向用户开启公测。“长虹超脑”能感知、能理解、能学习,可应用于生活百科知识,学习教育辅助,文档创作生成,甚至图片设计等专业领域及个性化服务。

提速新兴产业发展,扩展品牌外延

近年来,长虹打造“智慧家庭”和“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强化智能家电等成熟产业转型发展;同时,加快在新能源、半导体、计算存储等新兴产业布局,创造高质量发展新空间,这也进一步扩展了长虹品牌外延。

可以明显观察到的是,长虹的产业布局呈现出系统化布局,每一项业务都不孤立存在与发展,而是业务彼此联动或者协同。比如,其压缩机,配套成熟产业的冰箱品类;半导体产业赋能智能家电;新能源布局打通产业链……这样的业务系统化、能力体系化建设,实现了企业内部的价值流转、共享,并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更强劲的动能。

首破2000亿,长虹品牌价值实现跃升

长虹多产业军团正在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华丰科技”作为长虹控股集团旗下第七家上市公司,6月14日已经“申购”,这也标志着长虹在资本市场已经形成“7+3”的新局面,即7家上市公司(四川长虹、长虹美菱、长虹华意、长虹佳华、长虹能源、中科美菱、华丰科技),3家新三板挂牌公司(长虹民生、长虹格润、爱联科技),初步建成了一艘以产业和资本双向赋能的“企业航母”。这艘“企业航母”坚守“产业报国”理念,已培育15家“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全球100个知名品牌,2亿多个用户。

提速体育营销,年轻化与时代同频共振

近年来,长虹品牌动作不断,在展现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同时,不断为品牌注入年轻、潮流、活力等内涵。

身披“国运长虹”主题“新装”的川航“长虹号”飞机翱翔全球;长虹助力国家羽毛球队征战国际各大赛事,成为冠军的“冠军伙伴”;与360°等品牌跨界合作,以更年轻、更多维地进入到年轻群体视野中,为用户提供多场景体验。

首破2000亿,长虹品牌价值实现跃升

2023年苏迪曼杯在苏州举行,主场作战的中国国家羽毛球队先后击败埃及、新加坡、丹麦,以小组第一的好成绩成功出线。在经历四分之一决赛零封印尼、半决赛逆风翻盘之后,国羽健儿们最终在总决赛中成功击败对手韩国队,再次卫冕实现三连冠,在捧起苏迪曼杯的同时成功拿下首个奥运积分。

“羽毛球是大家非常喜欢,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一项运动,国羽长虹,中国骄傲。”长虹新闻发言人饶彬彬表示,长虹将以体育项目、国际赛事为载体,持续推进体育营销,为品牌注入年轻、潮流、活力。

分析人士指出,称得上“成功”的品牌,都是时代的品牌。品牌的价值,也都需要在时代浪潮中展现。长虹品牌价值的跃升,不止是技术、产业、智造等实力的体现,也是品牌与时代浪潮同频共振的结果。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23-06-14 15:17
下一篇 2023-06-15 15:10

相关推荐

  • “AI+”、数据要素、提振消费……这些长虹热词在全国两会持续引发热议

    3月10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各代表团上午举行全体会议,下午各代表团举行代表小组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午举行闭幕会,闭幕会前,举行了最后一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 全国人大代表、长虹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柳江在四川代表团“开放日”向中外媒体介绍长虹发展情况 此前,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四川代表团举行了“开放日”活动。在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长虹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柳江进行了发言。他表示,2024年我国经济增长5%,经济总量首次站上130万亿元新台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以上。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保护主义壁垒高筑、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不利条件下,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令人鼓舞的成绩单。对于全国两会传递出的经济长期向好的鲜明信号,也进一步坚定了未来长虹发展的信心。 长虹“AI+”赋能智能制造 作为一家扎根四川绵阳、充分竞争型的国有企业,近年来,长虹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绵阳科技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等重要机遇,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等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长虹华意压缩机智造工厂 在产业发展上,长虹家电产量稳健增长,冰箱压缩机销量连续12年保持全球第一。数字产业蓬勃发展,集团营收、利润实现“双增长”;在科技创新上,推出全球首款AI电视,电子Flash放疗设备即将进入临床试验,与院所、高校、企业的联合创新更加紧密;在能力建设上,加速推进首批“6+1”智能工厂建设落地,长虹智慧显示工厂入选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荣获国务院国资委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2024年,长虹旗下长虹华意、长虹空调、长虹模塑3家公司的项目获得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资金4590万元,帮助企业有效提升了智能制造能力和经营管理效率。 长虹华丰科技5G+AI智造生产线 在长虹大大小小的工厂车间里,就能实实在在感受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技术。长虹华丰科技“5G+AI…

    2025-03-11 科技
    1.4K
  • 低成本、高性能 长虹硅基负极材料已进入产业化实质性应用阶段

    “我们这个硅基负极材料,具有低成本、高性能的特征。”11月14日至16日,被称为“中国科技第一展”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成功举办。长虹控股集团旗下四川长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长虹新材料公司)相关负责人,在现场向客商推介公司的硅基负极材料。 近年来,长虹新材料公司坚持技术创新,提出理论指导、工艺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协同研发思路,成功开发出“化学研磨”“原位多级包覆”及“产品高效应用”等核心技术,并重点布局了1200到2000mAh/g容量规格的纳米硅碳产品。其中,“化学研磨”技术可使核心工段生产效率提升50%以上、“原位多级包覆”核心技术可支撑低成本原料的高效利用,“产品高效应用”填补了市场应用技术的空缺。 目前,产品已在产业公司进行批量生产。同时,相关核心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低成本、高性能纳米硅碳,高机械强度、高导电率的金属锂合金负极材料,已进入产业化实质性应用阶段。 长虹新材料公司研发部部长韩洪川介绍,负极材料作为电池的重要材料之一,虽然成本占比较小,但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最大。因此,其材料的优劣决定了电芯的安全性能、循环性能和寿命等。 高交会上展出的硅基负极材料 2021年,长虹新材料公司硅基负极和金属锂负极开发团队从市场需求,企业竞争力、产品性能等多维度进行深度挖掘,聚焦“硅基负极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体积膨胀大”“金属锂负极材料导电性差”等材料本征缺陷问题,进行低成本、高性能负极材料开发。 因项目团队成员相对年轻化,工程化经验尚浅,从材料开发到公斤级放大,再到工程化应用,各个阶段面临诸多问题,团队成员情绪受到极大影响,材料中试验证受阻。 研发团队与生产负责人现场交流 在此过程中,团队负责人凭借自身多年丰富的工程化经验,鼓励团队成员学会“反思+发现+总结”的同时,还带领团队经过大量的尝试和反复验证,最终完成了低成本、高性能纳米硅碳,高…

    2024-11-22
    6.0K
  • 工信部公示“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动态评价结果:长虹排名大幅上升!

    近期,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4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动态评价结果”。结果显示,长虹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以下简称“长虹双跨平台”),排名上升11位。 “双跨”平台作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最高发展水平的代表,发展迅速、创新活跃,正成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硬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及未来竞争的新优势。 排名大幅度上升,究其原因,是长虹双跨平台作为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平台,为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赋能。 长虹双跨平台运用数据要素、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深度挖掘制造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需求,构建了基于多模态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工业大数据中台,释放数据内生潜力。同时深耕制造业典型场景,通过对实践操作、工艺流程、专家经验的标准化、模型化、软件化,平台自主研发了一系列独具行业竞争力的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产品,实现了工业知识的沉淀、复用与重构。在深化平台中枢、数据要素X、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网联赋能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平台中枢的深化,是针对产业链供应链、大型集团企业、中小企业三类主体,打造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智改数转”解决方案。为产业链供应链提供的协同化解决方案,着眼解决金融服务问题,通过产业链供应链数据的开放共享和业务协同,充分解决融资难问题,既巩固了链主企业的优势地位,又极大增强了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针对大型集团企业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紧盯集团企业在数字营销、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协同等方面的需求痛点,实现全流程贯通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业务高效协同。中小企业适用的轻量化解决方案,针对中小企业“销研产供服”流程相对简洁、资源投入有限的特点,提供了灵活配置的私有云解决方案和“小快轻准”云化解决方案,使得中小企业无需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就能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数据要素X方面,长虹双跨平台构建数据治理平台,汇聚…

    2024-11-19
    3.6K
  • 万物皆可联!长虹物联网模组产品让生活更加“智慧”

    2020年2月,全球首款5G工业互联网模组在长虹顺利下线;同年7月,长虹爱联科技成功研发首款国产小体积5G通信模组;2024年2月,长虹爱联科技批量下线搭载星闪联接技术的行业首创智慧物联模组……由此,长虹形成了WIFI模组、星闪模组、AI模组年销售1.5亿只的规模,这些产品也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多个领域。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上,长虹也携AI推理模组、星闪通信模组、WIFI7通信模组等几款特色模组产品亮相科博会长虹展区,受到了不少行业专家、客户以及市民朋友的关注。那么这些产品有什么特色亮点,能够助推怎样的科技发展,于我们老百姓而言又能体验到什么改变? “硬核”模组产品 赋能千行百业发展 “不要看它只有这么小的一块,它可是未来世界的科技中枢!”长虹爱联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当前,面向人工智能行业的智能边缘推理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对于AI产品来说,AI电源、AI数据连接器以及AI推理模组等,都是支撑各类人工智能产品广泛应用的核心关键,可以保障人工智能产品的动力、算力和响应力。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物联网模组以及基于模组的系统集成部件或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的科技企业,长虹爱联科技专注物联网联接领域,业务领域覆盖智慧家居、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智慧零售、智慧医疗、车联网等细分领域。此次在第十二届科博会上展出的AI推理模组、星闪通信模组、WIFI7通信模组等几款产品就是长虹爱联科技目前正在主推的“硬核”产品。 “AI推理模组就像是人的大脑一样。”长虹爱联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目前,长虹爱联科技自研的AI推理模组具备最大20 TOPS INT8的计算能力,配备独立ISP图像处理内核,具有抗震、抗电磁、抗腐蚀设计的特点,可以满足工业以及车规级等特殊行业的应用需求,可广泛应用于市政交通、智慧能源、智能制造、仓储物流、行业无人机等…

    2024-11-19
    4.6K
  • 均有增长!长虹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三季度报

    近日,长虹旗下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布了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各公司业务收入均有增长。那么在这增长数据的背后,是什么在做支撑? 在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中显示,长虹股份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772.98亿元,同比增长10.33%,扣非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达到42.72%。据长虹股份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前三季度,长虹股份公司家电业务不断夯实产品能力,其中,电视业务增强高能效大屏布局,拓展市场增量等措施,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在通用设备制造方面,长虹股份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提升,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ICT综合服务方面,以核心数智化能力创新服务价值,保持显著增长和稳健发展。同时,深入布局云应用、元宇宙、安全、低空经济等领域。 针对其他业务,长虹股份公司则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持续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长虹新能源也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年初至报告期末,长虹新能源实现营业收入26.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80.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1.20%。 具体而言,长虹新能源碱锰电池业务收入和利润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创同期新高。此外,锂电池业务逐步恢复,销售规模同比大幅提升,盈利能力同比大幅改善。 同时,长虹美菱三季报出炉。据悉,前三季度,长虹美菱实现营业收入227.58亿元,同比增长18.73%;扣非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为6.35%。 长虹美菱相关负责人表示,长虹将继续坚持有效创新,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用更新鲜的科技、更新鲜的产品,努力成为全球用户信赖的品牌。 此外,长虹华意也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年初至报告期末,长虹华意营业收入达到…

    2024-10-29 科技
    3.3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