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半年业绩预增王,暴涨9880%的安利股份可能是个10倍大牛股?

2024年转眼已经过去大半,很多人回过头来,方才发现,原来2024年比2023年难得预言并不是妄言。这一年的钱更难赚,无论是投资、金融,还是股市,似乎都出现了更加变幻莫测的一面,明明都在说消费降级,可市场上依旧有火爆的行业让人叹为观止,就连旅游也热度丝毫不减,电子消费市场更是涨潮一浪高过一浪,刷新了多个新的纪录。

2022年-2023年的电子消费低谷似乎还来不及淡去,中间没有任何缓冲的迹象,突然就进入了新的赛道,马上切换进入高峰轨道,许多与此有关的行业纷纷大涨,而在2024年上半年的中报里,业绩预增高达近100倍,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这就是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高达9348%-10422%的安利股份,整个A股神一样的存在,堪称今年上半年毫无争议的业绩预增王。

A股上半年业绩预增王,暴涨9880%的安利股份可能是个10倍大牛股?

这个颇为逆天的数据在外界看来可能是个无法想象的神奇,可仔细审视会发现,早在一季度,该公司就出现了营收增长12倍的强势,净利润也有同比增长400%,随着AI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内饰材料的需求旺盛,公司的业绩和利润获得进一步的增长空间,但暴涨近100倍,的确有些“离谱”。然而,这个新的“王者”崛起,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是像过去新冠疫情之下的“乱世出英雄”。主业务聚焦汽车内饰和消费电子材料供应的安利股份,凭借PU合成革优异的性能,产品高单价、高毛利、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特性,收入剧增、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实则有它必然的道理。

A股上半年业绩预增王,暴涨9880%的安利股份可能是个10倍大牛股?

化工新材料龙头“王者”加冕

尽管安利股份成立已经有30年,在A股市也有13年,但如果不是业内人士,几乎没有人会注意到,这家以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和聚氨酯复合材料为主业的公司,是许多国际著名公司的主要供应商,领域更是横跨消费电子和快消品等多个领域,包括许多国际一流的知名功能鞋服企业,都是其重要的合作对象,就连知名沙发家居品牌、国内的许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国际上的智能终端品牌,都是它服务的主要客户。

不过,在过去30年,即使是顺利登录A股的11年来里,安利股份像是一个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产品在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首屈一指,出口量、出口创汇额、出口数量也稳坐第一把交椅,但它的知名度并不高,品牌也鲜有人知。这可能就像那些在新能源产业链中细分的企业,产品处于供应链的某一环,也许不可或缺,然而企业的知名度有限,不是业内人士,没有人会去深究。而安利股份之所以会在今年突然爆红,原因无非就是汽车内饰和消费电子应用材料的需求猛增,PU合成革迎来快速增长,从而一举加冕化工新材料龙头“王者”头衔。

A股上半年业绩预增王,暴涨9880%的安利股份可能是个10倍大牛股?

细分到具体应用中,无论是电子产品的键盘、平板保护套、头戴式耳机、无线充电器等电子产品配件,聚氨酯复合材料都无处不在,包括汽车领域用PU合成革作为内饰材料,取代天然皮革、PVC人造和布艺,还是塑料、合金和玻璃等材料的替代,都让安利股份的产品应用进一步普及,领域无限扩大。

A股上半年业绩预增王,暴涨9880%的安利股份可能是个10倍大牛股?

下一步晋升10倍大牛股?

在上个月发布的半年报中,安利股份预计实现净利润8800万-9800万元,同比增长9848.14%-10421.8%。从这份业绩预告可以看出,公司主营产品量价齐升,营业收入也大幅增长,利润更是明显翻倍,而在业绩预告发布的当天,股价也应声上涨3.33%。

回顾这些年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一直处于稳定的增长中,除了在电子产品供应上取得可观的业绩增长,未来的新动能也是一个重要的增量空间,而且随着汽车内饰品类还将延续良好的增长势头,目前的安利股份总市值不过30.05亿元,股价也只在13.84元,联系到未来汽车新能源市场依然空间巨大、电子消费市场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加,作为专业生产中高档聚氨酯合成革的龙头企业,也是行业内唯一的国家级“绿色工厂”,安利股份的市值、股价,都处于一个较低的估值区间,包括净利润也只是在1亿元左右的水平,未来潜力巨大,是值得看好的。

上半年荣膺A股业绩预增王,净利润比去年同期直接暴涨近100倍,这自然是公司在品牌和市场上取得重大进展的表现,而随着未来陆续推出新产品,在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和TPU产品方面的广泛应用,新的生产线一旦投产,安利股份的业绩继续高歌猛进、股价和市值翻倍,或许是一个可以展望的前景。

A股上半年业绩预增王,暴涨9880%的安利股份可能是个10倍大牛股?

至于在业绩腾飞后,是否能晋升10倍大牛股,恐怕还待观察,看资本的眼睛是否足够雪亮,将注意力放在这个充满潜力的企业身上。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24-08-21 11:00
下一篇 2024-08-21 11:02

相关推荐

  • 川沱的酒圈生意经 一个价值千万的商标教训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白酒消费者,看到下面这些产品图片,你能一眼分辨出谁是谁吗? 它们都是来自四川的浓香酒,左边的由四川川沱酒业有限公司出品,右边的为舍得酒业(600702)旗下的“中国名酒”沱牌。 可以说,二者产品不仅在商标文字上相似,在产品的瓶型、包装上,也高度雷同。更搞笑的是,它们的包装箱、瓶标就像一个模子出来的。 很显然,非业内人士看到这些肯定要被搞晕! 你看,有人就把沱牌曲酒当年响彻大江南北的广告词——“悠悠岁月酒,滴滴沱牌情”,直接按到了川沱酒业的头上。 01 川沱的“呐喊” 川沱酒厂位于南充市西充县,距成都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西充县与舍得酒业的所在地射洪市紧挨着,属于“隔壁邻居”。 看到这里,各位肯定很好奇:削尖了脑袋玩攀附,这到底是谁啊? 别急!先看看当事人是怎么说的。 2024年12月29日,川沱酒业负责人王昭现身抖音。 在时长4分多钟的抖音视频里,王昭操着一口浓重的“川普”,直斥舍得酒业“于情于理于法都说不过去”,他呼吁更多的人“为保卫西充的川沱呐喊”。 原来,据王昭透露,舍得酒业最近以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起诉了川沱酒业,要求赔偿1020万元。 在抖音视频里,王昭神情肃穆,围绕着商标从历史讲到了“公平正义”。 他说,“川沱牌”商标注册于1986年,当时舍得酒业的“沱”商标还没注册,“最早的‘沱’商标比川沱的商标注册时间晚了5年”。 话锋一转,王昭直言不讳:当初川沱酒业如果提出异议,说不定“沱”商标还注册不下来。 这话很直白,大意不外乎是:我在先,你在后。我给你放了一条生路,结果,你给我来了一出农夫与蛇的戏。 匆匆一瞥,川沱酒业确实像是一家在努力生存的小酒企,为了自己的权益在奋力抗争中。 然而,真的又到了考验法院的时刻了吗?事实真的如王昭所言吗? 根据公开资料,“沱牌”商标首次注册于1964年。 1984年,获得注册酒类商品的210004号“沱”字图形和文字商标…

    2025-01-03 消费
    1.9K
  • 全球首个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开出中国香港首张处方填补该地对因治疗空白

    12月19日,港股创新药企云顶新耀(01952.HK)再次传出利好,公司宣布,全球首个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布地奈德肠溶胶囊)于12月16日在香港港怡医院开出中国香港地区首张处方,开启了香港IgA肾病对因治疗的新时代。这也是耐赋康®今年以来继中国内地、新加坡之后,第三个商业化上市的地区。 中国是全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作为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约占35%-50%。目前我国有约500万的IgA肾病患者,且每年新增IgA肾病确诊患者超过10万人,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除此之外,与其他国家尿毒症构成比例不同的是,在中国引起肾衰尿毒症需要透析的病人中,IgA肾病占比颇高。“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IgA肾病患病率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风险相较于其他人群高56%,且疾病进展更快,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香港大学临床医学学院肾内科、亚太肾脏病学会(APSN)前主任委员邓智伟教授表示。 随着近年来对IgA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对疾病的治疗策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保护患者肾功能,尽力减缓进入肾衰竭的时间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世界权威IgA肾病指南《2024版KDIGO IgA肾病和IgA血管炎临床管理实践指南(公开审查版)》中,也改变了2021年KDIGO指南中的治疗路径仍以最大化的支持治疗为主的推荐,而是为IgA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更加清晰的对因治疗策略。 耐赋康®作为全球首个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完全批准的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其于2024年5月份获得中国香港卫生署批准,用于治疗有疾病进展风险的原发性IgA肾病成人患者。在临床研究中对于中国人群的数据分析显示,耐赋康®减少66%肾功能下降,疾病进展至透析或肾移植的时间预估可延缓12.8年。 “随着耐赋康®在中国香港首…

    2024-12-19
    3.0K
  • 溃疡性结肠炎创新疗法伊曲莫德新药上市申请在中国内地获得正式受理 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12月17日,港股创新药企云顶新耀(HKEX 01952.HK)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正式受理伊曲莫德(VELSIPITY®)用于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新药上市许可申请(NDA),为我国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作为云顶新耀今年内实现商业化上市的第三款新药,此次NDA获受理意味着伊曲莫德在中国市场的商业化进程完成了关键性推进。 “继中国澳门和新加坡之后,伊曲莫德有望迎来云顶新耀授权区域内第三个获批的地区。中国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创新疗法存在巨大未满足的需求,到2030年,中国的患者人数预计将达到约100万人,超过2019年患者人数的一倍以上。我们将继续努力扩大伊曲莫德的可及性,期待造福更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表示。 资料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大。随着病情的延长,患者的致残率和结直肠癌发生率不断上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临床对创新疗法的需求巨大且迫切。 “作为目前唯一在全球Ⅲ期临床试验中证实对孤立性直肠炎有疗效的药物,伊曲莫德的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在中国内地获得正式受理,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希望。“伊曲莫德亚太临床试验牵头研究者、世界胃肠病学会执行理事、亚太消化学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吴开春教授表示:“这种新一代S1P受体调节剂通过每日一次口服的治疗方案,可快速起效,并达到无激素缓解、黏膜愈合。此外,亚洲最大规模中重度活动性UC患者III期临床研究公布的数据再次证实,伊曲莫德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期待该药物可以早日获批,使更多患者获益。” 伊曲莫德是一款每日一次口服的一线先进疗法,不仅使用方便、疗效佳,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特征。今年以来,其可及性获得不断提升,伊曲莫德于今年上半年陆续在中国澳门、新加坡获得新药上市批准,云顶…

    2024-12-17
    3.0K
  • 云顶新耀宣布伊曲莫德(VELSIPITY®)纳入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临床急需港澳药品医疗器械目录

    云顶新耀(HKEX 1952.HK)是一家专注于创新药研发、临床开发、制造和商业化的生物制药公司,今日宣布伊曲莫德(VELSIPITY®)被纳入由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临床急需港澳药品医疗器械目录(2024年)(以下简称临床急需目录)。 临床急需目录内的药械产品,将按照《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进口港澳药品医疗器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管理。《条例》于2024年12月1日期施行,旨在通过立法保障“港澳药械通”政策实施,解决港澳药械管理中的难点,助推健康湾区高水平发展。此外,“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名单也已增至45家,实现大湾区内地9个地市全覆盖。伊曲莫德纳入临床急需目录后,将有望加速在其他“港澳药械通”指定的医疗机构落地。 伊曲莫德是一款创新的先进疗法,于2024年4月获得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药物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每日一次口服,用于治疗16岁及以上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随着病情延长,致残率和结直肠癌发生率会不断上升。今年10月,伊曲莫德得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临床急需进口港澳药品批件”批准,目前可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佛山复星禅诚医院与广州和睦家医院四家大湾区药械通政策指定的医疗机构先行使用。 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表示:“到2030年,中国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人数预计将达到约100万人,超过2019年患者人数的一倍以上,存在迫切且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伊曲莫德被纳入临床急需目录,证明其是一款填临床价值确切,且疗效和安全性俱优的创新药物,这将帮助进一步满足中国大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于创新疗法的迫切需求。今年我们预计也将在中国大陆地区递交伊曲莫德的新药上市许可申请。期待伊曲莫德在更多地区获批,进一步扩大可及性,造福…

    2024-12-16
    2.7K
  • 云顶新耀荣获智通财经“最佳港股通公司”及“最佳CEO”双项殊荣

    “第九届智通财经上市公司评选”自2016年启动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9届,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与深远的社会影响力。本次评选活动历时两个多月,通过企业自荐参评、综合审查、公众投票、专家评审等多个环节的严格筛选。由投资机构、分析师、行业协会及媒体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依据企业过往一年的业绩成长、行业排名、公司治理、社会影响力、资本市场回报、ESG成绩等多个维度进行评分,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云顶新耀凭借差异化的产品蓝海布局、稳健的业绩增长以及全球化战略的持续推进,从众多参评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港股通公司”奖项。同时,公司首席执行官罗永庆先生因卓越的变革领导力,敏锐的科学和市场洞察力,务实高效的执行力以及开拓蓝海市场的勇气,荣获“最佳CEO”殊荣。两项殊荣印证了资本市场对云顶新耀持续创新能力与战略执行力的充分肯定,彰显了公司在创新药物精准引进、自主研发、商业化拓展及全球化战略中的领先优势。 云顶新耀获颁智通财经上市公司评选“最佳港股通公司” 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先生获颁智通财经上市公司评选“最佳CEO奖” 2024年,云顶新耀进一步升级了“双轮驱动”来实施管线增长战略,即自主研发和授权引进并进,着力推动商业化。目前,云顶新耀已由精准引进海外产品进入到具有出海潜力的“双轮驱动”模式,在专注肾病、抗感染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高价值“蓝海”领域的同时,致力于开发同类首创(First-in-Class)或同类最佳(Best-in-Class)的创新疗法。公司核心产品耐赋康®已被成功纳入2024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这一里程碑显著提升了耐赋康®在中国市场的覆盖率与可及性,并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肾病治疗领域的领导地位。 云顶新耀拥有全球权益的新一代共价可逆BTK抑制剂EVER001亦取得重要进展。公司近期已公布这款潜在同类最佳产品EVER001在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的1b/2a期临床…

    2024-12-13
    1.7K
已有 0 条评论 新浪微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