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半年业绩预增王,暴涨9880%的安利股份可能是个10倍大牛股?

2024年转眼已经过去大半,很多人回过头来,方才发现,原来2024年比2023年难得预言并不是妄言。这一年的钱更难赚,无论是投资、金融,还是股市,似乎都出现了更加变幻莫测的一面,明明都在说消费降级,可市场上依旧有火爆的行业让人叹为观止,就连旅游也热度丝毫不减,电子消费市场更是涨潮一浪高过一浪,刷新了多个新的纪录。

2022年-2023年的电子消费低谷似乎还来不及淡去,中间没有任何缓冲的迹象,突然就进入了新的赛道,马上切换进入高峰轨道,许多与此有关的行业纷纷大涨,而在2024年上半年的中报里,业绩预增高达近100倍,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这就是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高达9348%-10422%的安利股份,整个A股神一样的存在,堪称今年上半年毫无争议的业绩预增王。

A股上半年业绩预增王,暴涨9880%的安利股份可能是个10倍大牛股?

这个颇为逆天的数据在外界看来可能是个无法想象的神奇,可仔细审视会发现,早在一季度,该公司就出现了营收增长12倍的强势,净利润也有同比增长400%,随着AI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内饰材料的需求旺盛,公司的业绩和利润获得进一步的增长空间,但暴涨近100倍,的确有些“离谱”。然而,这个新的“王者”崛起,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是像过去新冠疫情之下的“乱世出英雄”。主业务聚焦汽车内饰和消费电子材料供应的安利股份,凭借PU合成革优异的性能,产品高单价、高毛利、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特性,收入剧增、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实则有它必然的道理。

A股上半年业绩预增王,暴涨9880%的安利股份可能是个10倍大牛股?

化工新材料龙头“王者”加冕

尽管安利股份成立已经有30年,在A股市也有13年,但如果不是业内人士,几乎没有人会注意到,这家以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和聚氨酯复合材料为主业的公司,是许多国际著名公司的主要供应商,领域更是横跨消费电子和快消品等多个领域,包括许多国际一流的知名功能鞋服企业,都是其重要的合作对象,就连知名沙发家居品牌、国内的许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国际上的智能终端品牌,都是它服务的主要客户。

不过,在过去30年,即使是顺利登录A股的11年来里,安利股份像是一个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产品在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首屈一指,出口量、出口创汇额、出口数量也稳坐第一把交椅,但它的知名度并不高,品牌也鲜有人知。这可能就像那些在新能源产业链中细分的企业,产品处于供应链的某一环,也许不可或缺,然而企业的知名度有限,不是业内人士,没有人会去深究。而安利股份之所以会在今年突然爆红,原因无非就是汽车内饰和消费电子应用材料的需求猛增,PU合成革迎来快速增长,从而一举加冕化工新材料龙头“王者”头衔。

A股上半年业绩预增王,暴涨9880%的安利股份可能是个10倍大牛股?

细分到具体应用中,无论是电子产品的键盘、平板保护套、头戴式耳机、无线充电器等电子产品配件,聚氨酯复合材料都无处不在,包括汽车领域用PU合成革作为内饰材料,取代天然皮革、PVC人造和布艺,还是塑料、合金和玻璃等材料的替代,都让安利股份的产品应用进一步普及,领域无限扩大。

A股上半年业绩预增王,暴涨9880%的安利股份可能是个10倍大牛股?

下一步晋升10倍大牛股?

在上个月发布的半年报中,安利股份预计实现净利润8800万-9800万元,同比增长9848.14%-10421.8%。从这份业绩预告可以看出,公司主营产品量价齐升,营业收入也大幅增长,利润更是明显翻倍,而在业绩预告发布的当天,股价也应声上涨3.33%。

回顾这些年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一直处于稳定的增长中,除了在电子产品供应上取得可观的业绩增长,未来的新动能也是一个重要的增量空间,而且随着汽车内饰品类还将延续良好的增长势头,目前的安利股份总市值不过30.05亿元,股价也只在13.84元,联系到未来汽车新能源市场依然空间巨大、电子消费市场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加,作为专业生产中高档聚氨酯合成革的龙头企业,也是行业内唯一的国家级“绿色工厂”,安利股份的市值、股价,都处于一个较低的估值区间,包括净利润也只是在1亿元左右的水平,未来潜力巨大,是值得看好的。

上半年荣膺A股业绩预增王,净利润比去年同期直接暴涨近100倍,这自然是公司在品牌和市场上取得重大进展的表现,而随着未来陆续推出新产品,在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和TPU产品方面的广泛应用,新的生产线一旦投产,安利股份的业绩继续高歌猛进、股价和市值翻倍,或许是一个可以展望的前景。

A股上半年业绩预增王,暴涨9880%的安利股份可能是个10倍大牛股?

至于在业绩腾飞后,是否能晋升10倍大牛股,恐怕还待观察,看资本的眼睛是否足够雪亮,将注意力放在这个充满潜力的企业身上。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24-08-21 11:00
下一篇 2024-08-21 11:02

相关推荐

  • 海澜之家2024年营收209亿元 连续6年位居A股服装上市公司榜首

    尽管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也要看到,国内有效需求仍显不足,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有待提升,部分商品销售和服务消费较为低迷。在此背景之下,4月29日,国民男装品牌海澜之家(600398.SH)发布了2024年财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9.57亿元,并连续六年名列A股上市公司服装行业榜首,归母净利润21.59亿元。 此外,根据欧睿数据,海澜之家凭借产品力提升和渠道优质管理,以5.0%的男装市场占有率,连续11年排名第一。 20多年来,海澜之家集团始终坚定地走品牌服饰发展道路,打造特色鲜明的服饰品牌,提升服装产业链效率,探索服饰零售新模式,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加大数字转型力度,提升运营效率。 品牌年轻化发展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日益精细化,个性化需求推动创新随着消费升级,促使服务提供者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丰富服务种类。根据新华网报道,年轻人消费态度上,有58.6%的消费者选择“只买需要的”。 在此背景下,海澜之家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持续布局科技功能,打造品质、IP时尚、环保三大产品系列,打造极致爆款单品,以满足消费者多场景的个性穿搭需求。 公司不断扩充产品品类,在衬衫新物种上,不仅有茄克式衬衫,还增加了衬衫套装;在运动休闲类产品方面推出夏季的韵彩自然POLO衫。 在科技功能方面,海澜之家在24年春季推出了远行茄克,兼顾户外运动和日常休闲两个应用场景;24年的极光羽绒服,做到了800蓬95绒的最高配置。 在IP方面,海澜之家“龙腾九州”系列是夏季热卖系列,从原创、非遗、国风、国潮等多个维度,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这不仅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品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的支持。 报告期内,海澜之家在研发方面的费用投入突破2.88亿元,同比提升43.82%。 2024年1月,由海澜之家冠名的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成功发射,这也是全球首创的全…

    2025-04-29 消费
    3.0K
  • 营收净利双升,学大教育多元布局激发增长新动能

    4月26日,学大教育发布了2024年度报告和2025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学大教育实现了营收、净利润两位数增长。同期,学大教育彻底甩掉了回归A股时所背负的高达23.5亿元的债务包袱,实现了“轻装上阵”。另外,报告期内,公司个性化教育业务、职业教育、文化阅读、医教融合等各大核心业务均取得不俗的业务表现。 2024年末,学大教育董事会审议通过,拟以不低于1.1亿元且不超过1.5亿元资金回购公司股份,这一回购计划充分体现了管理层对公司内在价值的长期信心。叠加业绩快速增长,债务出清等利好推动,资本市场对学大教育的发展信心持续提升。公告显示,学大教育已出资5999.52万元完成对120.86万股股份回购,并于3月末完成上述股份注销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投资者。 财报发布后,华泰证券发布研报,对公司股票目标价调高至64.78元/股。另有银河证券、国信证券、光大证券等多家券商给予“买入”“推荐”“优大于市”评级。2025年开年至今,学大教育股价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较年初上涨约24.06%,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投下信任票,反映出对公司业绩复苏和长期成长性的高度认可。 营收净利连续两位数双增,财务结构全面优化 财报数据显示,学大教育在2024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86亿元,同比增长25.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16.84%。报告期内,学大教育实施股权激励产生了股份支付费用4525.08万元,若剔除该部分影响,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5亿元,同比增长达34.04%。自2021年实施战略转型以来,这已是公司连续第二年实现营收、净利润的两位数增长。 这一增长势头在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得到延续。一季报显示,公司单季实现营业收入8.64亿元,同比增长22.46%;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47.00%。 根据财报来看,公司业绩的持…

    2025-04-29 资本
    779
  • 金叫唤 | 保底30万件酒的协议泡汤了

    老话说得好,买卖不成仁义在。但有时候,不成买卖便成仇。 今天金哥带你看看酒业合作双方撕破脸皮前后,裹挟其间的喧嚣、浮躁甚至粗陋,以及可能的套路和陷阱。 “甲方”是来自陕西白水的杜康酒业销售有限公司,它的大股东是陕西杜康酒业集团。 说起杜康酒,就不能不提及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历史上,杜康酒还曾引发了一场跨越陕豫两地的“杜康”商标之争,好在如今一切都平息了。 目前白水杜康确定5万吨产能目标,正在冲刺“全国清香白酒行业前十”。今年4月,陕西杜康酒业集团董事长张红军还告诉媒体,要坚持“让每一位合作商都有钱赚”的原则,实现合作共赢。 听闻此言,不知道来自安徽阜阳的心丽酒业公司(化名)负责人又会作何感想?四年前,心丽酒业以“乙方”的身份与白水杜康签订了一份名叫“商标许可及技术合作”的协议。 事实上,该协议除了第一条说到“商标”外,其他内容主要事关酒水的买卖。 该协议明确乙方“保底灌装任务”为30万件(500ml*6)。 同时约定,如乙方未完成协议任务量,需在协议签订时限,提前一个月向甲方支付保底任务量未完成件数的对应款项。 任何一方存在违约,协议规定按“合同总结算金额的30%”承担违约责任。 双方合作时间从2021年9月14日至2023年1月21日。 一字一句阅读完上面的协议内容,你会发现:30万件的保底灌装任务,心丽酒业即使不能按时完成,但也得限时把全款给付了。 一件6瓶,白水杜康以“每瓶6元”的价格跟心丽酒业结算。那么,30万件酒对应的酒厂货款至少是1000万以上。 对于这样的合作,白水杜康应该是熟门熟路。心丽酒业的实力又如何呢?成立于2018年的心丽酒业,注册资本50万元,股东是两个自然人。 不过,2021年,被认为是清香名酒的起势年。加上白酒行业当年涨价范围广频次高,这是不是也给了心丽酒业足够的自信,金哥就不知道了。 反正最后双方都信心满满地在协议上签了字。 彼时,…

    2025-04-29
    2.0K
  • 2025年一季度业绩大幅回暖,主动“踩刹车”的舍得酒业强势复苏

    近日,舍得酒业(SH600702)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舍得酒业实现营业收入15.76亿元,环比增长75.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1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经历连续三个季度的理性降速后,舍得酒业业绩强势呈现“V”型反转。这份成绩单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回应,4月28日,舍得酒业股价盘中涨幅一度达2.49%,位居板块前列。 近一年来,舍得酒业以不破不立的决心主动“踩刹车”,全面实施控量挺价策略。在坚守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下,舍得酒业聚焦核心市场、深化渠道改革、优化产品结构,调整成效稳步落实,向上拐点已现。 深蹲起跳,一季度多项核心数据重回增长轨道 历经多年的规模式扩张,白酒行业正面临渠道堰塞、价格倒挂等系统性风险。在存量竞争与强分化叠加的产业变局中,唯有主动释放结构性压力,方能在新周期窗口期构筑起可持续增长的战略支点。 一季度报数据显示,舍得酒业经营动能提速,多项核心数据大幅改善,为2025年业绩全面修复奠定基础。 经营质效双升,强化发展韧性。2025年第一季度,舍得酒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42亿元,同比增幅达106.76%,造血能力显著增强。同时,通过精细化成本管控,营业成本与管理费用同比分别下降11.25%和25.24%,形成“现金流倍增+费率双降”的良性财务状态,进一步夯实抵御市场波动的安全屏障。 渠道动能释放,双线协同增效。2025年第一季度,舍得酒业坚定“聚焦打造N个小区域、高占有的基地市场”策略,优化经销商网络,集中资源扶持优质合作伙伴,有效恢复渠道信心。截至报告期末,合同负债2.061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0.413亿元。线下精耕的同时,线上渠道打开了增量空间,电商销售额突破至2.05亿元,同比增速36.71%。双渠道势能共振,为市场拓展注入持久动力。 产品结构优化,毛利修复企稳。2025年第一季度,舍得酒业继续聚焦核…

    2025-04-29
    2.1K
  • 酒鬼酒缩水、多品牌协同难题待解,中粮酒业2025年百亿营收目标能实现吗?

    你知道浓眉大眼的中粮酒业,2025年的目标是什么吗? 争取2025年实现“整体营收”破百亿,这是中粮酒业成立5周年时对外宣布的。时间是2021年,也算是它的“十四五”规划。 而中粮酒业更长远的目标则写在中粮集团的官网上,打造“中国最优秀的综合性酒类公司”。 什么是“最优秀”?在金哥看来,可能不是中国的“帝亚吉欧”,至少也是中国的“保乐力加”吧。 中粮酒业的全称是“中粮酒业投资有限公司”。雄心勃勃的它,旗下拥有一些响当当的品牌:“长城”“华夏”“桑干”“五星”“酒鬼”“内参”“雷沃堡”“孔乙己”,以及进口酒商号品牌“名庄荟”。 一、实现了哪门子的“协同”? 中粮酒业今年能顺利实现营收百亿的目标吗? 金哥查了下,在中粮酒业2021年宣布百亿目标时,酒鬼酒(000799)当年的营收为34亿元。 而2024年,酒鬼酒预计营收仅实现14亿元左右。 四年时间,营收不增反减,还缩水了20亿元,这无疑为中粮酒业的“十四五”规划能否顺利收官,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酒鬼酒“喝大”的背后,其他品牌能否顶上,并弥补这个“缺口”呢? 在此,我们可以根据公开资料来评估下。 中粮孔乙己酒业有限公司,是中粮酒业100%控股的黄酒企业。多年来,中粮酒业一直试图推动“孔乙己”混改,但迟迟没有下文。 据金哥了解,2023年“孔乙己”实现营收约6152万元。而同期的黄酒上市公司,最少的营收也有5亿元。两相比较,“孔乙己”的体量跃然纸上。 长城葡萄酒,是中粮长城酒业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品牌。2021年,其曾提出在2025年努力实现营收50亿元。 不过,这只是愿景描述而已。这里有一个可资参考的案例:作为葡萄酒行业领军企业的张裕,2024年营收32.77亿元,同比下降25.26%。 行业龙头尚且如此,其他企业的光景,恐更是一言难尽。 金哥注意到,之前有媒体披露:由于中高端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再叠加消费萎缩等因素影响,长城…

    2025-04-23
    1.8K
已有 0 条评论 新浪微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