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储七年之痒:供需矛盾难缓解

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商品的价格都不是单一环节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单一品种的问题,甚至不单单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一个产业链的问题,一个价格体系的问题

玉米临储政策至今已连续执行了七个年头。七年的政策,让市场产生了哪些微妙变化?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又出现了怎样的问题?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背景下,这一政策该何去何从?

贸易商减少,中小深加工企业“无米下锅”

吉林地区最大的一家粮食贸易企业玉米收购点覆盖了黑龙江、吉林、山西、内蒙古等多个省区,但今年的玉米收购量仅30多万吨,而上一年这一数字是80多万吨。据了解,今年东北收购的贸易玉米基本都卖给了中储粮收购库,目前当地现有余粮不足一成,往年这个时候余粮一般都有两到三成。

阜蒙县富荣镇保日殿村的一位收粮大户告诉记者,今年到目前为止他共收购3万吨玉米,量比往年要少得多。以前的销售主体是南方饲料企业,今年则全部卖给临储库。“本年度东北玉米市场贸易活动几乎都是围绕临储政策开展,贸易活跃度大幅下降。”他说。

与此同时,部分小型收购企业都开始代收国储。“今年的收储价格明显偏高,贸易商从农户手中收上来的粮食运到南方出售反而亏钱,自然就没了收粮热情。”万达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米清表示。

“农民将玉米大量卖给当地临储库,贸易商及大多数玉米深加工企业便很难再购到玉米,而购到的玉米质量也较往年有了明显下降。”吉林地区的一家深加工企业负责人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

不难看出,临储库已成为东北最大的收购主体,主导着东北的玉米市场,玉米流通环节难有利润,贸易商几乎都围绕临储库开展玉米收购。记者走访了解到,当前,部分贸易商正在新建标准仓储设施,计划着新年度玉米上市后加强与临储库的合作。

“贸易商都去给临储库收粮了,我们的长期合约贸易商今年减少了一多半。”上述深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一般情况下企业每年自采潮粮100万吨,供应商供干粮100万吨。但今年收购价格虽提高到2180元/吨,每天收购量却也只有几百吨,企业在4月23日就被迫停止了厂门收购。他回忆说,去年的厂门收购一直持续到6月22日,当时收购价格为2080元/吨,收购量不少,后期为了启动供应商供货才停止厂门收购。

临储政策给用粮企业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企业收购量逐渐萎缩,收购成本大幅增加,优质粮源收购受限。记者调查了解到,基于此,除了几家大型国有企业外,很多小型玉米深加工企业都选择了停产。

巨量收储、少量竞拍,供需矛盾难缓解

今年东北玉米临储收购于4月30日结束,收储量高达6919万吨,占东北玉米总产量的70%以上。目前,东北地区国储库存已超过1亿吨。

国家有关部门从5月19日起在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公开竞价销售东北地区国家临储玉米,但几次竞拍销售量与巨量库存相比显然有些微不足道。

市场人士认为,目前,从整体上看国内玉米市场已出现供应偏紧,需求方面,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让饲料厂和深加工企业采购积极性大大提高。

米清表示,我国的玉米产量基本能维持需求,可稍有结余,但大量临储玉米入库相当于减少了市场供给,使得东北玉米市场由供过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国储拍卖虽能释放玉米库存,缓解下游企业的供需矛盾,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供应偏紧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而在多数受访人士看来,国储拍卖的调控作用十分有限,只是起到了风向标作用。

临时收储客观上破坏了正常的市场供求关系,造成加工企业之痛。采访中企业人士告诉记者,连续七年的玉米收储,令玉米加工企业包括饲料与深加工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原料成本的持续走高与下游产品销量缩减、价格低迷已形成尖锐的矛盾。

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商品的价格都不是单一环节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单一品种的问题,甚至不单单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一个产业链的问题,一个价格体系的问题,甚至是全球价格及经济体系的问题。

玉米作为我国长期粮食增产规划的主流品种,以价格引导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但是目前粮食库存已难以消化,国内外价差进一步拉大,临时收储政策恐难以持续。

5月16日,在由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农业资源基金联合举办的“中国粮食安全与供给保障高层研讨会”上,农业部贸促中心主任倪洪兴表示,临时收储政策未来将做出调整,以强化企业的作用。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14-06-04 11:25
下一篇 2014-06-04 23:04

相关推荐

  • 舍得老酒节落地新加坡、马来西亚,郭广昌称:坚定支持舍得酒业长期健康发展

    近期,在“文化出海”指引下,白酒企业主动突围,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开辟新的增量空间。舍得酒业抢抓出海窗口期,加速全球化布局,并将东南亚作为其国际化的重点市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继加拿大站、法国站后,舍得老酒节分别于7月31日、8月3日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陆续开展。活动以慈善拍卖、老酒品鉴等形式,深度触达本地核心圈层消费者,助推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与市场渗透力。 期间,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政界、商界、媒体界的知名人士及海外经销商代表受邀出席活动。复星、舍得酒业高管团队与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盛事。 老酒节IP相继落地东南亚国家,舍得夯实全球版图的重要高地 舍得老酒节IP为何“双击”东南亚市场?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 平安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白酒出口金额同比增速16.61%,其中东南亚市场贡献10.60亿元,依托区域经济增长、人口红利及消费升级趋势,东南亚有望成为白酒全球化重要增长极。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作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华人众多、购买力强,成为酒企布局的关键地。 马来西亚国家旅游局副局长 李泰康 活动现场,马来西亚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泰康高度赞扬舍得酒业在中马文化交流与慈善领域的贡献。他表示,“舍得”精神与马来西亚推动文旅融合、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中马友好的理念高度契合,期待更多中国优秀企业投身中马合作,共谱合作新篇。 复星国际董事长 郭广昌 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在马来西亚站活动上表示,复星将坚定推动舍得酒业和中国白酒文化走向全球。他提到,舍得近年来产研基础建设快速提升,展现出以老酒战略为代表的长期向好发展趋势。复星秉持长期主义理念,坚定支持舍得酒业长期健康发展——通过整合国内外生态平台资源,帮助舍得酒业深耕国内市场、开拓海外市场,为中国白酒出海、中国文化出海贡献力量。他指出,东南亚华人根基深厚,对中国白酒有着天然情感,期望舍得酒能成为当地最受喜爱…

    2025-08-05 资本
    4.7K
  • 从中国白酒之乡射洪到法国巴黎,舍得酒业借老酒节IP打造文化出海新范本

    全球化经济浪潮下,中国白酒国际化进程加速,酒企竞相出海探索新增量。在复星赋能下,舍得酒业以产品品质为根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内核,打造白酒出海新范本。 今年,舍得酒业创新出海模式,通过全球巡回举办老酒节,持续拓展国际“朋友圈”。继1月登陆加拿大之后,法国时间6月23日,舍得酒业于巴黎举办主题为“与世界分享中国智慧·2025法国舍得老酒节”的第二场海外老酒节活动。这场融汇东方智慧与法式风情的盛会,通过老酒拍卖、老酒品鉴、时尚派对等多元方式,生动展现了中国老酒文化的深厚底蕴,推动着中西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驻法使馆文化处一秘陈罡,法国国家品评鉴定酒类专家协会主席 Olivier BOUCHE,法国国家工业促进会副主席 Gilles-Henry Garault,法国执政党巴黎党部对外事务书记 Christine YE,巴黎大区工商会法中交流委员会秘书长苏小青,法国巴黎大区93省中小企业家联合会副主席、93省维勒潘特市议员Jacques Yang,复星全球合伙人、舍得酒业董事长蒲吉洲,复星法国执行首代朱剑逸,法曼尼酒业集团董事长、法中酒业协会会长王亚青,中欧经济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吴忠等领导嘉宾,以及华人商界代表、法国知名媒体代表共同出席本次活动。 老酒节IP走出国门陆续落地海外国家,标志着舍得酒业国际化战略的走深走实。此次法国舍得老酒节活动巧妙融入法国风情元素,为老酒注入年轻化与时尚感,实现老酒文化的“在地化”输出。 舍得老酒邂逅巴黎风情 “在地化”升级老酒价值表达 法国作为欧洲核心经济体和世界著名文化之都,烈酒产业发达,并拥有成熟且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其消费者对于高品质和具有文化底蕴的产品有着较高的接受度,这为白酒的文化推广和高端定位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此外,还得益于中法两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紧密交流,法国消费者对白酒也具备良好的认知基础。此次老酒节IP亮相巴黎,以法国为据点辐…

    2025-06-25 资本
    5.8K
  • 舍得、沱牌再获“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双品牌价值稳步跃升

    6月1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正式发布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舍得酒业旗下两大品牌“舍得”“沱牌”连续22年稳居榜单,双品牌总价值达到1906.98亿元。其中,“舍得”品牌价值达1108.72亿元,较上年提升102.17亿元;“沱牌”品牌价值798.26亿元,较上年提升76.3亿元。 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舍得酒业何以实现双品牌价值的稳健增长?其核心在于其清晰的差异化品牌建设路径:“舍得”以“老酒战略”为品质根基,抢占高端价值高地;“沱牌”则围绕“名酒复兴”这一路径,深耕大众市场。两者相互协同,秉持“长期主义”经营哲学,共同构筑起穿越周期的品牌护城河。 深耕“老酒”+“文化”,筑牢“舍得”品牌势能高地 面对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以及消费升级对高品质、稀缺性白酒需求的增长,舍得酒业依托其领先的老酒储量资源优势,开辟出一条差异化发展赛道。自2019年率先提出老酒战略以来,舍得酒业深耕老酒品质和价值提升,从科创投入、产品矩阵打造、营销创新等多维度发力,全方位提升舍得品牌核心竞争力。 2024年伴随着老酒战略步入2.0时代,舍得酒业不断强化老酒标准体系,通过发布《坛贮老酒(浓香型白酒)》团体标准,填补行业空白的同时,进一步夯实舍得在老酒赛道的差异化底牌和领先优势。 高品质的产品始终是品牌价值的核心。围绕老酒核心价值,舍得构建了清晰的产品矩阵。以品味舍得、藏品舍得10年等战略大单品为核心,牢牢占位中高端白酒市场,在消费者心智中树立起坚实的“老酒品质标杆”。 品质之外,舍得聚焦“老酒+文化”挖掘品牌文化价值,持续强化《舍得智慧人物》、“舍得老酒盛宴”、“舍得老酒节”等品牌自有IP打造,传递舍得精神内涵的同时,拓宽品牌护城河。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播出的《舍得智慧人物》第六季,通过对话游本昌、谭咏麟、吴敏霞等重磅嘉宾多维度输出舍得智慧,节目热度再创新高,…

    2025-06-19 消费
    7.6K
  • 二氧化碳都要生酒鬼酒业绩的气了

    过去3年,酒鬼酒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一直处于攀升中,增幅达到133.4%。而同期公司营收下滑64.9%,净利润减少98.8%。

    2025-05-08
    20.0K
  • 海澜之家2024年营收209亿元 连续6年位居A股服装上市公司榜首

    尽管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也要看到,国内有效需求仍显不足,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有待提升,部分商品销售和服务消费较为低迷。在此背景之下,4月29日,国民男装品牌海澜之家(600398.SH)发布了2024年财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9.57亿元,并连续六年名列A股上市公司服装行业榜首,归母净利润21.59亿元。 此外,根据欧睿数据,海澜之家凭借产品力提升和渠道优质管理,以5.0%的男装市场占有率,连续11年排名第一。 20多年来,海澜之家集团始终坚定地走品牌服饰发展道路,打造特色鲜明的服饰品牌,提升服装产业链效率,探索服饰零售新模式,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加大数字转型力度,提升运营效率。 品牌年轻化发展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日益精细化,个性化需求推动创新随着消费升级,促使服务提供者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丰富服务种类。根据新华网报道,年轻人消费态度上,有58.6%的消费者选择“只买需要的”。 在此背景下,海澜之家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持续布局科技功能,打造品质、IP时尚、环保三大产品系列,打造极致爆款单品,以满足消费者多场景的个性穿搭需求。 公司不断扩充产品品类,在衬衫新物种上,不仅有茄克式衬衫,还增加了衬衫套装;在运动休闲类产品方面推出夏季的韵彩自然POLO衫。 在科技功能方面,海澜之家在24年春季推出了远行茄克,兼顾户外运动和日常休闲两个应用场景;24年的极光羽绒服,做到了800蓬95绒的最高配置。 在IP方面,海澜之家“龙腾九州”系列是夏季热卖系列,从原创、非遗、国风、国潮等多个维度,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这不仅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品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的支持。 报告期内,海澜之家在研发方面的费用投入突破2.88亿元,同比提升43.82%。 2024年1月,由海澜之家冠名的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成功发射,这也是全球首创的全…

    2025-04-29 消费
    6.1K
已有 0 条评论